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9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潘士尧滔滔不绝的说,潘阳就认真听着,也不打断,嘴上一直挂着笑,就像真的父亲那般,看儿子有出息了,也跟着感到骄傲、自豪。

潘阳跟着潘士尧进了他宿舍,因为原本当仓库使用,所以宿舍的面积比老潘家一间屋大上许多,靠南墙窗户底下摆了一张约莫一米多的木板床,床上铺的盖的全是棉花被,靠东墙摆放着脸盆架,上层放洗脸盆,下面放的是洗脚盆,洗脸盆上还搭了条白毛巾,整个屋子显得亮堂又利落。

潘士尧对他的宿舍满意极了,对潘阳道,“阿哒,很不错吧,我平时可注意个人卫生了!”

潘阳也满意,不住点头,想到潘士尧休假问题,潘阳道,“你多长时间能回家一趟?”

潘士尧知道潘阳问这话的意思是想让他找个时间回去对象,对潘阳道,“阿哒不是我不想回去,而是我们休息没个定点,不像人家可以有周末,我们队要调休,眼下我是新人,不好刚工作就向上头要假期,等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跟队长请个假回去一趟。”

潘阳点头道,“也别为难,就按照上头给的时间休,王有田他爱人那边我来去说。”

父子二人又说了会话,潘阳想着早些回去到镇上办理自行车牌照,也就没跟潘士尧多说,临走前他给潘士尧一百块钱,又把张学兰刚给潘士尧做好的夏天衣裳给他。

潘士尧不愿意再要潘阳的钱,对潘阳道,“阿哒上回给我的钱我还没花完,马上我们就要发工资了,钱我花不完。”

潘阳执意给他,“以后你结交的朋友多,人情往来,花钱的地方多着是,你先收着留作备用。”

潘阳孬好也是工作过的人,一个单位里但凡有人结婚生孩子什么的,少不得要添礼,潘士尧他们贸易部这么多年轻职工,碰上结婚生孩子的机率总要大一些。

听潘阳这么说,潘士尧才把钱装在口袋里,想的是等他发了工资不仅把这一百块钱再给他阿哒,以后他花不完的工资还有领的票据,全部都给家里,他阿哒养家糊口不容易,他该帮阿哒承担养家的责任了。

从县贸易经理部出来,潘阳跨上自行车大杠,直接出县城朝家去,要说从县城到乡里的路也好认,从县城上河坝,过淮河大桥之后,一条大马路通过镇上直达他们乡里。

骑车约莫一个半小时后,就到了镇上,镇上潘阳以前来过几次,一路摸到镇上的唯一一条街道,寻人问了派出所的方向,直奔派出所而去。

镇上的派出所不大,四间泥瓦房,大概有老潘家两个大的院子,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个中年秃顶男人在浇月季花,潘阳询问道,“我想办理自行车牌照,在哪个办公室办?”

中年男人呵呵笑道,“什么在哪个办公室,我们只有一个办公室,什么事都归我办,同志跟我来吧。”

和县城派出所里的工作人员个个穿着得体的制服相比,中年男人穿得就随意太多,上身是绿色中山装,下面也是同色劳工裤,脚上是黄胶底鞋,如果不说的话,很难想象他是派出所的一把手。

潘阳跟在中年男人屁股后头进屋,不大的屋里放了三排木架,架子上竖放的全是资料报纸等物。

中年男人在询问过潘阳户籍所在地后,一阵翻翻找找,终于找到他们乡的户籍登记簿,取了出来按户头号找到老潘家户头,又从另一间屋里翻出上头发下来的自行车牌号,随意取出其中一个,按号码抄到老潘家的户头上,做完这些后,他又给潘阳临时做了一本自行车执照,用红色皮壳包在外边,递给潘阳。

中年男人道,“同志,你需要交五毛钱手续费给我。”

潘阳忙掏了五毛钱递给中年男人,拿上自己红艳艳的自行车执照出了派出所大门。

潘阳骑车到家后,天已经黑了下来,虽说村里还没通电,可大家都是老熟人,哪怕黑灯瞎火,照样有人认出了潘阳。

见潘阳手推自行车,村里人讶道,“兆科,哪来的自行车?该不是你家士尧发工资买的吧?”

潘阳乐呵呵的笑道,“可不就是,不然我们老农民哪能买得起,得亏了士尧他们单位发的工业劵,家里凑点钱买了辆二手的自行车,比新的可便宜许多。”

哪怕潘阳买的是二手自行车,也足够让人羡慕,二手的自行车对他们来说也是望尘莫及啊。

这个点老潘家早就吃过了晚饭,家里该溜达的都去溜达了,潘阳懒得去喊张学兰回来烧饭,自己点上煤油灯,随便热了点他们晚上吃剩下的饭菜。她正坐在厨房的小案桌上吃饭的时候,张学兰串门子回来了,一进门就喊道,“兆科,我听广臣他老娘说你推了辆自行车回来?是不是真的?是你买的?!”

潘阳伸手指指停放在廊檐窗户下的自行车,嗯了一声,对张学兰道,“在那放着呢。”

张学兰顺着她指的方向一看,可不就是辆自行车!

她忙过去摸了摸自行车把手,天太黑了,张学兰看不清自行车颜色和牌子,只能看到个大概的样式,单看样式,她就敢保证,绝对比王有田家那辆自行车好看!

潘阳三两口吃了饭,也到廊檐下,对张学兰道,“凤凰牌的,原来是孙大姐她男人买的,眼下孙大姐急着用钱,两百多块买的自行车,骑了一年多,七八成新,八十块钱卖给了我。”

张学兰一听自行车是从孙大姐手里买的,这说明她男人今天又去了孙大姐家,她有点不高兴了,撇撇嘴道,“你倒是跟她挺熟的啊,两百多块买的,就卖你八十块?”

潘阳没听出张学兰话里话外都酸溜溜的,接话道,“那是自然,我们可算老熟人了,每回去县城卖菜我都会去她那一趟。”

闻言,张学兰哼了声道,“你下回什么时候去县城?我也要去。”

潘阳上下打量了下张学兰的身姿,摇摇头道,“不行,你太重,我可载不动你,要不你就学会骑车载我过去。”

潘阳把这番话可把张学兰给气得直哼哼,抬手就在潘阳胳膊上狠狠拧了一下。

潘阳也是贱骨头,明明被拧得到抽气,还哈哈笑了两声,她得承认,能气到她奶奶的感觉特别爽!

——

夏季多雨,连着下了几场暴雨后,天气转晴,生产大队的所有队员又得抓紧时间忙活了,他们要忙着种下一季的农作物。

今年上头给他们生产大队分派了两个指标,主要种植玉米和黄豆。

六月份种上,十月份大概就能收。玉米占粗粮很大一部分比例,至于黄豆,上头要收上去百分之□□十,统一送去榨油,作为淮河两岸城市居民的主要食油来源。

按说队里该去县城农机部门买玉米和黄豆种子,可这么多亩地,单买种子也得花掉不少钱,更不要说还得花钱买肥料追肥了,生产队每年为了节省那点种子钱,基本上都用头年存下的玉米和黄豆作这季的种子。

生产队只有一辆拖拉机和犁,这个时候老驴和牛就显得格外重要,底湾的地势平坦,适合用拖拉机犁地,队里唯一的拖拉机就被派到了底湾,至于半山腰上的梯田,则是赶牛过去犁。

生产队被分成三拨,一拨坐拖拉机去底湾,一拨去坝下,还有一拨去半山腰梯田。

潘阳被分到了半山腰梯田,同她一起的还有潘兆房、潘兆丰,潘恒春的三个儿子很少被分配到一块干活,既然分配到一起了,难免就被人拿来比较,作为队员劳作时闲谈的话资。

王有田有个兄弟叫王有地,王有地别的本事没有,碎嘴起来可不比村里的妇女差,他吆喝了一声潘兆房和潘兆丰,笑呵呵道,“兆房、兆丰,都是一个娘生的,你看看你家老大,可比你们能耐多了,房子翻修了不说,家里还买了自行车,儿子也出息,兆房、兆丰你们可得加把劲撵上你们大哥了!”

有时候嫉妒就是这么产生的,人不能比较,自打潘家大房越过越好之后,潘兆房和潘兆丰两兄弟就总是被自己女人嘀咕,整天说大房怎么本事,大房怎么好,大房家又吃肉了,已经听得他们足够烦了,现在又有外人拿他们做比较,两兄弟难免心里不痛快。

潘兆丰比较有心眼,什么话喜欢搁在心里,哪怕他心里不舒坦也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说出来。

相较之下,潘兆房的脾气则要直接许多,当即冲王有地道,“你大哥倒是村书记,你呢,是当了个村干部还是怎么着?也没见你比你大哥多有能耐。”

王有地一听,当即把锄头往地上一摔,冲潘兆房喊道,“潘兆房,你小子有种的过来站在我面前说,看我不揍得你满地找牙!”

潘兆房也是年轻气盛,当即把手里盛玉米种子的篓摔在地上,朝王有地冲过去,村里其他人见形势不对,忙将潘兆房拉住,有人高声喊潘阳,“潘家老大,快过来拦住你兄弟,大家好好干活,有话好说呀。”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