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乾皇太孙(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好吧,直说吧,打狗还得看主人,王量毕竟是他李允炆的人,他都还没有张嘴呢,杨沂中怎么就直接动手了?

而且,就这点小事,就算需要动手,也不需要正二品的实权大武官杨沂中亲自动手吧?

还有,老实说,这一刻李允炆心里是有些不痛快的,他觉得杨沂中有些太不尊重他了,再怎么说,他也是皇太孙,目前执掌大乾王朝的皇太子李标的嫡长子,未来最有可能接手大乾王朝的人,杨沂中怎么敢,问都不问他一句,就处理他的人呢?

李允炆到底年轻气盛,又自恃身份不一般,便想顶着两位正一品的宰相、一位正二品手上有实实在在兵权的武官的压力,救下只犯了点小错的王量。

可也就在这时,第二个变故发生了。

这第二个变故就是,有人不着痕迹地拉了一下李允炆的衣角。

李允炆用眼角的余光一看,就见拉他的衣角的人是朱熹。

朱熹幼年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依父友大乾封疆大吏刘子羽生活,受业于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先生。

如今已经做到了正三品大官的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一直在为朱熹铺路。

在刘子羽的主持下,朱熹十八岁时,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其师刘勉之随后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

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三年后,朱熹再次入都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

在任上,朱熹以“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管理县事,排解同安、两县械斗,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因而进入了李标的视线。

李标了解了朱熹这个人了之后,觉得朱熹有成为大儒的潜力,所以将朱熹提拔到李允炆身边,做了李允炆的陪读。

李允炆也被朱熹的学问和思想所折服,对朱熹言听计从。

此刻,见阻止他的人是朱熹,李允炆都已经张开了的嘴,立即又闭上了。

其实——

直到这时,李允炆都还没有意识到他的问题出在哪了,他将嘴闭上,完全只是因为,朱熹都阻止他,那就说明这事没那么简单,而且,有朱熹阻止他,他也有了不救王量的借口。

没有了李允炆阻止,杨沂中就像是拎小鸡子一样将王量拎出了迎接李存的队伍。

不仅如此,没将王量拎出多远,杨沂中就不顾身份亲自左右开弓狂扇了王量五十个大嘴巴。

杨沂中是什么人,那是从战场里杀出来的猛将,双手可是有千八百斤的力气。

不等杨沂中这五十个大嘴巴抽完,王量就跟死人差不多了,有进气没出气,要不是有人架住了他,他肯定就一头栽倒在地。

就这,还是杨沂中没有下狠手,否则杨沂中很可能一巴掌就拍死王量了。

见众人的注意力全都被杨沂中和王量吸引过去了,朱熹才用只有他自己和李允炆能听见的声音说:“这天下终究还是陛下的。”

听见朱熹说得这几个字,李允炆的身体猛得一振!

李允炆终于意识到他错在哪了。

是。

这件事是不大。

甚至就连陈康伯和陈遘都认为这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

可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别说陈康伯和陈遘处理得极严极重,就连有名的政治不粘锅杨沂中都不惜亲自动手。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在陈康伯、陈遘和杨沂中眼中,这根本就不是小事,或者也可以说,他们想借着这件小事,也表明他们的态度。

什么态度?

这个态度就是,他们是忠于他皇爷爷的。

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他们想表现出,他们一直都是忠于他皇爷爷的,不曾因为,他父亲大乾王朝的皇太子李标执掌过大乾王朝十几年,就发生哪怕一点点改变。

李允炆再看跟他们一同前来迎接他皇爷爷的大乾王朝的满朝文武大臣。

只见这些文武大臣,尤其是那些上了点年纪的文武大臣,无不一脸厌恶的看着王量,有些甚至恨不得现在正在抽王量嘴巴的人是他们。

无疑,这些文武大臣也都是心向他皇爷爷的。

而这些上了年纪的大臣正是大乾王朝目前的肱骨大臣,大乾王朝的权力全都掌握在他们手中,至于那些年轻的文武百官中,连达到七品的都没有几个。

就是这些年轻的文武百官中,大部分也是极为崇拜他那位打下了全世界、成为世界之主的皇爷爷的,其中一些人甚至就是盲目的崇拜他皇爷爷,张嘴陛下说,闭嘴陛下说,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他皇爷爷的信徒一般。

而那些稍稍理智一些的年轻官员,见自己的上司全都在仇视王量,也很自然的就跟着仇视王量。

如此一来,王量这个跳梁小丑一下子就仿佛成了大乾王朝的公敌一般。

至于他那位缔造了无数传奇的皇爷爷,人还没到,威就已经立下了。

“咝~”

李允炆知道他皇爷爷厉害,史上第一厉害,有无数人,包括他在内,都崇拜他皇爷爷。

可他皇爷爷毕竟已经不理大乾王朝本土的朝政十多年了,这十多年时间明明是他父亲执掌大乾王朝本土,包括大乾王朝的各诸侯国的朝政。

然而,为什么他皇爷爷人还没到京师,大乾王朝的文武百官就集体“叛变”了?

他皇爷爷真有这么无敌吗?

与此同时,李允炆也为他父亲感到不值。

他父亲这么多年为大乾王朝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十几年如一日每天都是天还未亮就起床工作、深夜还点灯熬油不去休息。

而且,他父亲不好女色,至今也只不过才有十几位妃嫔、两儿一女。

可以说,他父亲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大乾王朝。

结果到头来,大乾王朝的文武百官,竟然全都去站他那位拥有数万妃嫔、近万子女、跑出去游玩了十多年一直不回国的皇爷爷。

这也太不公平了!

李允炆顿时就觉得一口郁结之气凝结于胸……

……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