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二十八章 抵达赫图阿拉(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由于道路多为河谷或山谷等崎岖地形,因此当明军前部抵达沙济城寨时,明军的后卫部队才走了一半的路程。

前部主将刘廷通过千里镜见城寨之上旗帜鲜明,还有着不少建奴,并没有贸然下令攻城,立好防御阵型等待后续部队到达。

好在李松平极为重视火炮的战术地位,五十门千斤重的小型佛郎机炮,在明军士卒你抬我扛的交替行进下,并没有掉队,很快就赶了上来。

建奴城寨多为木头所建,即使是千斤重的小型佛郎机炮,在摆好阵型之后,不到十轮炮击,就已然将寨子城墙摧毁殆尽。

当明军小心翼翼的进入城寨之后,一眼望去空空如也。

经过仔细探查之后,别说建奴了,连个活物都见不到。

建奴所居住的屋舍,更是翻箱倒柜,显然他们早就收拾好细软逃离了此地。

刘廷心中郁闷的很,他先前明明看见城寨之上有不少建奴,还做出了一副守城的样子,怎么短短不到半个时辰,就大不一样了。

沙济城寨扑了个空,李松平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派出更多的夜不收于沿途周边打探情况,确保安全后才下令继续进兵。

他可不会认为建奴是被吓破胆而连忙跑路的。

半日时间转瞬而过,明军连破建奴五座城寨,距离赫图阿拉的路程快要过半,却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

然而明军每次刚刚抵达时,都是发现城寨之中有建奴守军的,攻入城寨之后却都消失不见,明军一众将领百思不得其解。

明军一路高歌猛进,士气达到鼎盛状态,部分的士卒更是说出建奴不堪一击,胆小如鼠之类的言论,已然成为骄兵。

幸好明军各级将领及执法队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很快就将这股风气给压制了下去。

连克五寨的李松平,更是下令全军于刚刚占据的扎喀关进行休整,因为他已经猜到建奴守而不战的真实意图。

“建奴惧怕我军火炮之威,不敢在正面防守,导致每每看到我军以火炮攻城,便尽皆退走。”

“建奴知晓我军行进之路较为困难,后勤补给压力很大,他们便以这些城寨为饵,迫使我军以火炮攻击从而消耗掉随军携带的火药。”

“他们并不是闻风而逃,而是在为最后的决战做铺垫,一旦我军火药消耗殆尽,他们便会据城而守,或者因为有地利优势,从而占据战场主动。”

“我军距离赫图阿拉越近,那么距离萨尔浒关就越远,我们的后勤供给就越困难。”

“最重要的是,沿途道路太过狭窄崎岖,我们三万多人进兵就已经很勉强,何况还有着大量的火药粮草及火炮等重物。”

“更是极大的延缓了各部的进兵速度,从而导致行军队伍越拉越长,无形之中就将全军给分散开来,给了建奴逐个击破的战机。”

“在如此有利于建奴而不利于我军的,如果我军沿途分散的行军队伍遭受到攻击或是袭扰,那么将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诸位不要忘了,萨尔浒之战马林杜松他们是如何战败的,我们决不能再犯同样错误。”

一众将领听此分析,都是豁然开朗,如今情况确实是在这样发展,建奴说不定真是这样打算的。

还有的人在心中暗道,果然能被皇帝看重倚为心腹,担任一军主将,确实不是庸才。

“将军当真是心思缜密,我等确实无形之中就犯了此兵家大忌,好在如今还有调整的时间,我们可等待后续部队尽数到达,再以此城寨为根基,继续进兵。”

李松平也正是这样想的,只要保证全军没有分散,主力汇聚在一起,即使建奴耍了花招,局面也不会太糟糕。

而带路党阿敏,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却认为李松平太过小心,忍不住说道:

“将军多虑了,从萨尔浒关到赫图阿拉,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行,周边不是高山峻岭就是茂密的树林,没有人可以绕道背后。”

“唯一可行的,就是在沿途进行埋伏,但将军用兵谨慎,派出数百名斥候充作耳目,完全断了埋伏的可能。”

“即便将军战线拉得再长,可只要前军不失,那就没有战败的道理。”

李松平见阿敏少见的发言,倒是也来了兴致。

“用兵之道,就在于一个奇字和一个稳字,二者随战局形势随机应变,我军奇兵并不在此处,那么自当要稳。”

“我听说你们极为喜爱三国演义,当作兵书来研读,如今看来你们的道行还是不够,研读的不够仔细。”

阿敏不知是因为自己半文盲听不懂这话的意思,还是想着奉承一下,作出一副虚心求问的姿态道:

“还请将军明言。”

“大汉丞相诸葛孔明以弱伐强,即使有着街亭之败失了先机,却依然能安全退回汉中,其关键的不就在于一个稳字?”

“在下受教了,根据将军的说法,那奴儿哈赤倒是喜奇而不爱稳,将军的忧虑倒是没有错。”

阿敏对于奴儿哈赤的看法,李松平并没有太过关注,颇为自信的说道: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无论是奇还是稳,终究是徒劳罢了。”

在休息了半个时辰过后,后续部队也慢慢抵达了扎喀关,他们吃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饭食,而刘廷的前军部队也随之开拔。

又两个时辰的功夫,明军再度连克三座城寨,但攻破这三座城寨却没有开过一炮。

李松平既然已经料到建奴的打算,又怎么可能不做改变呢。

建奴可以通过观望选择后退或是守寨,明军就将火炮在显眼位置摆好阵势,佯装要继续炮击。

与此同时步卒结阵而行,如果发现城寨之上有建奴守军就开炮,没有则顺势攻占,不费一枪一炮,轻松至极。

而建奴这边,或许是后退都已经成了习惯,只要见着明军的火炮,没有丝毫犹豫,拔腿就跑。

亲自在代珉关坐镇的代善,或许是他为了保存实力,从而默许了手下的奴才,这种近乎于逃兵的行为。

实际上,此次明军来讨伐,他是持悲观态度的,并不看好大金能胜,他看不到大金胜利的希望在哪里。

以往能屡次挫败明军的讨伐,那是因为他们了解明军的动向、兵力及战力。

上至将领,下至小兵,他们清楚对方的斤两到底有多少。

表面上是明军主动进攻,但实际上他们才是真的占得了先机,掌握战场主动权。

而这一次呢,他们对于明军根本没有任何了解,也就知道来的不是本地辽军,且携有大量火炮,仅此而已。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