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抄家(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成国公一脉,自永乐年间传承至今已有十二代,然而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p/>

不过依然备受大明历代皇帝恩宠信赖。

<p/>

历代成国公,有一大半都执掌过京营,五军都督府也掌了个遍,加太师太傅头衔的大有人在,就连死后追封郡王爵位也有过几位。

<p/>

而历史上,闯贼兵临城下时,崇祯同样也将希望都寄托在了朱纯臣身上,命他统领诸军辅佐太子。

<p/>

可这家伙却打开了城门,直接投降闯贼,后又与陈演率先上表劝进。

<p/>

可谓是无耻之极。

<p/>

此刻,成国公府大门前,足足来了两百余名锦衣卫和东厂番子。

<p/>

而整条大街也早已被封锁了起来,一队队锦衣卫和东厂番子手持圣旨,奔往那些伯爵侯爵的府邸。

<p/>

碰碰碰…

<p/>

“开门,开门!”

<p/>

“厂卫联合办差,若敢阻拦,格杀勿论!”

<p/>

两扇朱漆大门被敲得砰砰作响。

<p/>

可里面的奴仆不但不开门,反而叫嚣大骂。

<p/>

“我呸!”

<p/>

“瞎了狗眼,也不看看这是哪里,是你们锦衣卫和东厂能放肆的地方吗?”

<p/>

“别说你们这些小喽啰,就是那李若链王德化亲自来了,也得乖乖递拜帖…”

<p/>

也不怪里面的人猖狂,不买账,文官怕厂卫,可勋贵还当真不怎么怕。

<p/>

尤其是成国公,英国公,定国公这种顶级公爵。

<p/>

那怕当年权倾朝野的刘瑾,魏忠贤,也是不敢轻易招惹的。

<p/>

就更别提才刚上任两天的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了。

<p/>

“大人,要不直接撞门吧?”

<p/>

一众锦衣卫听着里面传出的叫骂声,也是气的半死,纷纷看向李若链。

<p/>

“不必!圣旨拿来。”

<p/>

李若链一摆手,面无表情的接过圣旨,双手高举着来到大门前,冷声道:

<p/>

“天子敕书驾临,成国公府接旨。”

<p/>

果然,听到有天子敕书,里面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p/>

不一会儿,大门便被打开,成国公的几个儿子一脸忐忑的迎了出来。

<p/>

“李指挥使,天子敕书怎会让锦衣卫来宣读?”

<p/>

“锦衣卫乃天子亲军,有何不妥嘛?”

<p/>

“世子爷,准备接旨吧!”李若链依旧面无表情。

<p/>

成国公的几个儿子虽然知道来者不善,但也只得转身去准备接旨。

<p/>

他们可以不卖李若链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帐,哪怕他有天子驾贴,尚方宝剑,他们都敢不开门。

<p/>

可天子敕书却不一样,除非他们成国公府直接造反,否则就只能乖乖接旨。

<p/>

明朝皇帝的圣旨大致分为四种。

<p/>

分别是诏,敕,制,谕。

<p/>

诏书的规格最高,一般只用于册立太子,皇后,太后,新君继位等重大事件,诏书都要明发天下。

<p/>

其次就是敕书,多用于册封或剥夺王爵以下的爵位,册封皇贵妃,皇帝大赦天下,免除百姓所欠赋税等,有些需要明发天下,有些则不需要。

<p/>

然后便是制书,多用于朝廷内部的改革变法。

<p/>

比如皇帝要成立一个衙门,就要用到制书。

<p/>

其实崇祯帝后期数次都想重建东厂,奈何发布的制书每每都被内阁驳回。

<p/>

而最后一种圣谕,才是皇帝常用的圣旨,分为临时口谕和书面形式。

<p/>

可以说,一般个人和家族能接到最高规格的圣旨,也就是敕书了。

<p/>

违抗圣谕,可能最多也就一刀了事,一家人受牵连,可要是敢违抗诏书和敕书,那是真的要诛族的。

<p/>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