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0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说起这个我就来气。娘希匹,我隔壁那个卖糖画的,早早的在杏花馆前租了棚子,这些天赚得铜满钵满。这又开灯会,我怕他回家的时候,牙都给笑掉了!”

“就是,老子要有钱,现在就在杏花巷买一处屋做买卖了,铁定不赔钱。”

传言纷纷闹闹,有的人说的天花乱坠,那描绘的灯节盛景听得简直不像真的,倒像仙宫酒宴一样。

月牙儿回到杏花馆时,店里已经打烊了。伍嫂迎上来,小声禀告道:“姑娘吩咐的宣传,都办好了。如今你走在这四五条街,随便打听打听,都知道咱们杏花巷要办灯会。”

“很好。”月牙儿见她眉头微皱,问:“怎么事办好了?看你的模样却不开心?”

伍嫂拧着眉,说:“姑娘这花钱的手笔委实太大了些。今天我把那袋银子给人时,心都要碎了。哪有这样过日子的?”

“这不是过日子。”月牙儿喝一口水,拿过扑扇给自己扇风:“这是必要的投资。”

什么投资呢,不就是变着法子的撒钱吗?伍嫂心疼钱,又不好驳她的话,只阴沉着一张脸。

月牙儿说:“别担心了,伍嫂。花出去的钱总能成倍回来的。”

厨帘一动,六斤端着一个托盘过来,摆在桌上:“怕姑娘饿着,简单的做了一碗云吞面。”

“我是真的饿。”月牙儿抄起筷子,深深吸了一口气:“真香啊,你放了芝麻油。”

云吞面做起来的确快,材料都是现成的,小云吞肥三瘦七,汁水充盈,一口能吃两个。面是今日店里做的,很筋道,咬起来弹弹的。一口云吞一口面,再喝一勺高汤,整个人都舒坦了。

伍嫂擦好桌子,抬头见她吃得急,问:“姑娘没用晚膳。”

“何止是晚膳。”月牙儿咬了半个云吞,口齿含糊:“我连一顿正经的中午饭都没吃。上午光盯着他们在秦淮河边搞宣传,下午又去见柳见青。她那里你是知道的,晚上连一点油腥都没有。”

伍嫂闻言,又给她泡了一碗蛋汤水:“姑娘也该歇一歇。”

“还没到歇息的时候呢。”月牙儿抬头笑笑。

“对了,”伍嫂想起一事,转身去拿账本:“按照姑娘吩咐的,来这里存钱的人、数目都记下了。不仅是杏花巷的街坊,还有许多附近的人来存钱呢。”

伍嫂不认识几个字,所幸月牙儿教给她的这一套记账方法,只要认识数就差不多了。

“辛苦了,做的很好。”

月牙儿一边吃云吞面,一边翻动着账本看。

六斤倚在桌儿上,对她说:“姑娘,咱们以后真要月月唱戏吗?”

“逢八的日子会有戏唱。”

“可是……这样好贵啊。”

月牙儿捧起碗咕噜噜喝汤,吃完了才道:“还好啦。李知府也觉得这个点子好,给了一些补贴,何况我也没打算请有名的戏班子唱戏。”

戏台这东西,本就是用来带动人气的。之所以逢八唱戏,是为了使人们有个概念,所以每月都会聚集在杏花巷这里。就像元宵节的夫子庙一样。月牙儿原本的盘算,其实是想将这个戏台做成类似于“广场舞”的概念,组织票友上台演出,既便宜又热闹。

办灯会、为小摊贩提供棚子也是同样的道理,是为了将杏花巷的名气打出去。名气一大,人就多;人一多,商家就来;商家多,人更多。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习惯。

如今,人们提到买家具就会想到西河街。月牙儿想要的,是在将来的某一日,人们一提起金陵美食,就会想起杏花巷。来到杏花巷,就不可能忽然杏花馆。

燕云楼在这里开业,倒提醒了月牙儿这件事。与其和这一个餐馆斗鸡似的争,不若索性将蛋糕做大,做整个餐饮的领头人。

这样的思路,会帮助杏花馆成为长盛不衰的一家店。

月牙儿的眼中是毫不掩饰的野心,倘若事情的进展能够按照她的蓝图走,那么很快的,杏花馆的名字就会和金陵美食联系在一起,真正成为一块金灿灿的招牌。

第46章 肉夹馍

中秋这日, 小裴一大早就起来了。

自从知道杏花巷要办灯会的消息,小裴就天天数着手指算日子,张口闭口就是要去看灯会, 闹得连他爹都烦,只得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还说:“就你们小孩子喜欢吃这些乱七八糟的小吃。”

我信你个鬼!

小裴心里气愤的想着。别看裴父说得好像不情愿的样子,可上回去杏花馆吃点心, 他的筷子动得比谁都快, 跟蚕宝宝吃桑叶一样,一抬眼就见他吃完了一个点心。

好不容易收拾清爽, 小裴站在家门口左催右喊,最终叫出来一个裴父。而裴家女眷嫌此时天光还早,便说要点灯的时候再过去。于是,小裴拉着仍在打哈欠的裴父出了门,直奔杏花巷去。

“慢一些。灯会灯会, 晚上才有灯呢!你这么大清早去做什么?”

“爹你快些,萧美人家的点心, 最好吃的那种哪一回不是早早就卖完了?你上回还说下次去杏花馆一定要提早呢!”

小裴见不得裴父这副懒洋洋的模样, 索性推着他往前走。

裴父无奈,只得走快了些。

要说这萧老板, 不仅手艺好,也会做生意。堪堪一年的光景,就从摆小摊子到开店了。只是杏花馆卖的点心,比起其他的店来说, 还是有些贵了,因此裴父只准一个月带小裴去一次。

他们上次去杏花馆吃点心时,正巧见着店里人踩着凳子挂“杏花灯会”的大红横幅。当时他见着这大红横幅有趣,随口问了问,被告知杏花巷要办灯会和美食节。

听了这个消息,裴父心里又期待又担忧。期待的是新的美食,担忧的是自己的荷包。

毕竟杏花馆点心的价格不太便宜,所以出门的时候,裴父特意带了一个鼓鼓的荷包,心里才有底气。

他们家离杏花巷并不远,走上一刻钟也就到了。还没过小桥呢,就见着许多人,围在一个铺了红桌布的红台前。

“这么早,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裴父吃惊道。

“你看你看,我早说了吧!等娘他们过来,谁知道还剩下什么好吃的?肯定早早的都卖光了!”小裴趾高气昂道。

两人走近一瞧,发现在红台后的,原来是曾在双虹楼老店檐下摆摊的鲁大妞。

鲁大妞正指挥着一些小丫头分发各色彩纸,裴父也要了一张。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