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位与忠犬(重生)

首页
第38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符若初又柔声道:“那些影卫藏头露尾,又不懂风情,只有你,知我心意,愿意陪我吃吃喝喝睡睡觉。”

孟如川觉得公子就是故意“调戏”他,他却喜欢听,喜欢公子总是提起他。这说明他在公子心中是最特别的一个。

尤其此番返程,公子只打算带上他和几个影卫。这是多大的信任?他一定要服侍公子满意才行。至于如何服侍……任公子予取予求么?

“公子……”孟如川嗓子有点干涩,周身火烧火燎,他不用看都知道自己耳朵肯定红了。公子还顽皮的舔了一下他的耳垂。这还怎么让人休息呢?

“嗯,不闹了,好好睡觉吧。”符若初浅尝辄止,强行忍住了没有继续深入的动作,挪开了一点点,让两人之间保持距离,侧身躺好,就只是睁眼看着孟如川,不再上下其手。

正事要紧,不能玩的太过火了。没有闵七盯着,一路上她还有的是机会呢。

第65章 渡口所见

符若初就知道这次回杭城的路一定不会很顺利。毕竟摄政王遇刺这等大事, 南昭各界都很关注,大多数人都推测摄政王估计是要逼宫了。

摄政王那边也一定晓得了南境李耀身死的变故。如果南境已经失控,摄政王再犹豫的话, 此消彼长,对军权的掌控与平衡恐怕就会倒向另一边。会对摄政王更不利。

符若初换位思考,若她是摄政王,精心培养的小儿子重伤生死未卜,无论凶手是谁, 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是不管凶手是谁, 对摄政王而言变害为宝的方式就是利用这次事件,栽赃给新帝或新帝的党羽二皇子。

在明眼人看来摄政王当年忠心耿耿,领兵救驾, 如今权势滔天,再上一步也不是不可能。新帝年少,登基三年没有什么建树,朝野上下看到的都是摄政王独揽大权的身影。那还不如撕开了遮羞布,让新帝禅位,皇位有德者居之。反正都是他们刘家自己的事。论血统, 摄政王与先帝是亲兄弟,与新帝是亲叔侄, 血脉相连,跑不出刘氏江山的圈子。

那么一旦摄政王逼宫成功,符若初觉得自己的小命就悬了。此前她向摄政王投诚,只有《山海图》这一个依仗, 而且是一旦找到了东西,她也会被卸磨杀驴。但是如果摄政王当了皇帝,宣告南昭皇权正统, 新帝势败,那么摄政王下一步肯定是挥师北上。

身为北燕质子的符若初,不是被当场祭旗,也大约会被软禁,成为摄政王压榨北燕的谈判筹码。她若还在南昭,被摄政王抓住了,那她的小命就全都在摄政王手里捏着,无非早死晚死。

而且以摄政王的谋算,无论是否马上逼宫,派点刺客杀手袭击在外游玩的北燕质子都是必行的一步棋。成功了永绝后患,没成功则可以搅乱北燕的派系斗争,栽赃给北燕人,引北燕内斗自顾不暇。

在这种大局之下,那个传说中的《山海图》其实已经不是重点。当年摄政王没有山海图还不是照样干掉了益亲王,成为了摄政王?

同样的道理,作为新帝左膀右臂的江咏歌,处境就更危险了。摄政王若是逮住了符若初或许还能暂时留一命,若是找到了江咏歌,肯定是格杀勿论的。

江咏歌得到消息第一时间留下替身,乔装往杭城返,怕是也与符若初一样,都是无奈之举。不跑,就等着刺客找上门来要命了。

既然是乔装,符若初和孟如川都是穿了普通客商的衣服,两人骑马在明处,影卫也只带了影十三和另外两名高手在暗处尾随。

明面上就她与孟如川两个。晓行夜宿,避开大城镇,只走小路。还好孟如川当年也是去过越州的,对往来杭城与越州的道路很是熟悉,知晓各种荒僻的捷径。

跑马五日,就回到了襄州附近。在这里如果不换成船只走水路,那么就需要渡江,到对岸继续走陆路。从襄州出发的船,并没有符若初信得过的人,而且通杭城的水路要道,定然是摄政王防范的重点。所以他们决定渡江,继续从陆路返行。将来依赖轻功从杭城外翻龙隐山的一道绝壁,再悄悄回到城潜伏起来静观其变。

他们不敢走襄州城和附近知名的官方大渡口,而是去了偏僻的三里渡。

这地方浅滩大,河下礁石也多,不利于大船停泊,虽然自古就有渡口,也只是小船和往来两岸的村民图方便,并没有成什么规模。

人少,村民质朴,往来的都是普通小本买卖的客商,在这里渡河比大渡口便宜。

其实按照孟如川的建议,是应该泅水渡河,就在渡口不远处有一大片浅滩,从那里下水,游到对岸,用不了半个时辰。

符若初却不想泅水,她游泳的水平不高,也怕衣服湿透了有暴露女儿身的风险。更何况孟如川连日奔波,脊背上的伤其实并没有愈合,如果伤口长时间浸泡在水里,那要多痛?

“我不会水,去坐渡船吧。这种小地方,你我已经改易了容貌,去坐船应该没什么危险。”符若初提出自己的意见。

孟如川却说:“公子,我背上那些伤不碍事。我水性不错,找一块木板你在上面趴着,我在水里推着木板,一会儿就能到对岸了。就算小渡口,两岸都是有官兵检查的。这里是襄州附近,小心一点吧。”

“不行,就坐渡船。”符若初坚持。

孟如川心中一暖,便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也罢,公子这是舍不得他受苦呢。其实早年间他内伤外伤都很重,照样为了省时间少麻烦,冬季泅水过江。如今他内力深厚,背上那点小伤算什么。不过公子坚持,他肯定是要服从的。

好巧不巧,两人还没走到渡头,就认出了乔装改扮,排队等渡船的江咏歌。

江咏歌只带了一个随从,暗中竟然连影卫都没有,当然也可能是路上折损了。他们明明早了至少半天的行程,为何耽搁了,还跑来这种小渡口?以江咏歌的实力和人脉,搞一条靠谱的船,走水路应该不难。

符若初和孟如川赶紧隐蔽在了暗处,观察江咏歌的动静。

江咏歌易容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随从变作了青衣小厮,搀扶着他走路。两人额头上的汗不似作假,而且走的匆忙,连马都没有。

孟如川提醒道:“江咏歌受伤了。他内息不稳,或许在襄州城附近遇到了摄政王派来的刺客。他们一行本来是七个人,如今只剩这一个陪着他,情况有点不妙。”

“咱们别和他一条船,让他先走吧。”符若初忧心忡忡。

结果船没等来,追兵就先赶到了。

追兵全是官兵打扮,骑着快马,沿江追来。为首的远远看到了渡口,二话不说就先围了上来。

普通老百姓哪见过这种阵仗,全都吓得四散逃离。江咏歌也装作普通人,让随从搀扶着,跟着一众老弱,随着人流往外。

不过这群官兵却将刚才等渡船的人都围住,一个不让跑。有腿脚灵便的跑出了圈,直接被黑衣人射了一箭弄倒在地上,被拎回了包围圈内。

符若初和孟如川是躲在不远处的高大树木上,暂时还没被发现行藏,暗中庆幸刚才没着急跑到渡头上等船。这是不是还要感谢江咏歌?不对,若不是江咏歌来了,官兵肯定不会追到这种地方。

看这群官兵气势汹汹的样子,如果目标真是江咏歌,眼前怕是又有一番血战了。

为首的官兵在马上厉声宣告:“官府追缴江洋大盗,所有男子都脱掉上衣,查验通过方能渡江。”

江咏歌对侍从使了个眼色。那人便战战兢兢,与旁边围着他们的一个看起来面善的官兵打听:“这位官爷,我家老爷受了风寒,年纪又大,能否不脱衣裳?”

那官兵瞪了一眼,没搭理。

江咏歌一看这队官兵不好通融,眼睛瞄向了附近。看到了浅滩,也看到了小树林,再望江上,渡船似乎不远了。

江咏歌于是装作苍老的声音对侍从说道:“小布,我看咱们还是先回客栈吧。我头又有点晕。”

符若初远远看着,对孟如川说道:“我打赌江咏歌要杀人了。虽然他有伤在身,不过这群官兵带的箭簇有限,人也不是什么高手。”

“公子,我们帮他么?”

最新网址:www.zo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