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7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闵三比他回神儿快,终究是在衙门里干了这么多年的,最会见风使舵,赶忙打圆场:“原来是韩大人的朋友啊,看来是误会一场。误会了,误会了,兄弟们咱们撤吧。”

韩山却没打算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走了,一抬手停住了众人的脚步:“慢着,不着急,刚才怎么有人说我大哥是刁民呢?这贡品之说又是从何而来?”

鲁铁杵见门口聚集的百姓已经围了一层又一层,索性把窗户也打开,让更多的人看到里面发生了什么。

“韩大人,不瞒你说,我这盒子里装着的就是献给皇上的贡品。你可还记得凌封关一战大捷,皇上亲自召见咱们。听说我是个石匠,便让我刻一方砚台送进宫中。皇上是什么人?是咱们老百姓的天,是金口玉言呀,他发了话,你说我这砚台还能不刻吗?”

围观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万万没想到这大汉非但没有说谎,竟还是皇上亲口跟他要的贡品。

没等韩山作证,众人心中已经相信了鲁铁杵的话,就把眼光齐刷刷地看向韩山,等着他说出证明的话来。

“这话没错,皇上当着我们大家的面,亲口表扬了我们的战功,还跟鲁石匠要了一方砚台。诸位,这事儿绝对是真的,我韩山敢以项上人头担保。”

果然如大家心中所料,人群中爆发出一阵赞叹之声,没想到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还真有这通天的本事。

那几个地痞流氓已经吓傻了,万万没想到一个小山沟里的村民竟有这等能耐,这简直不是普通的碰钉子,而是碰在一个大铁橛子上了。

闵八吓得额头冒了冷汗,抬起袖子蹭了蹭,颤声说道:“那……那看来真是误会呀,咱们散了吧,散了吧。”

鲁铁杵嘭地一把抓住他手腕:“休走,咱们今日把话说清楚。韩大人,早就听说县城里有地痞无赖,以前没碰上过,今日我算是知道了。当初这沈记杂货铺的老两口,就是担心被他们强占了铺子,才不敢声张卖铺子的事儿,偷偷卖给我。我们在官府签字画押之后,他们连夜就返回原籍了。那天我跟你借三十两银子,就为了买这铺子,可这家伙竟然说铺子是他的,说他提前给过钱了,简直是胡说八道。”

闵八平日里仗着闵三的势,没少欺负贫苦老百姓。韩山不知道,是因为他一直是贵公子,这些地痞根本就不敢惹他。

此刻报仇的机会来了,便有平时被他欺负过的人站了出来,揭发了他好几件事,还有人大声喊道:“韩大人,他刚才对着贡品呸了一口。这可是大不敬的罪呀,这要不狠狠的打板子,将来若被皇上知道了,咱们整个东峰县都担待不起呀。”

这句话可说在了点子上,天大地大也不如皇上大。老百姓最怕的人就是皇上,韩山作为官差,更觉得自己应该时刻维护皇上的尊严,立马下令把闵八绑了带回衙门,严刑审问。

鲁铁杵见事情过去,人群要散开,赶忙大喊一声:“吉时已到,赶快摆香案、呈贡品。”

众人一看还有热闹可瞧,就停住脚步,继续朝屋里观望。

只见鲁铁杵从红漆箱子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方砚台,高高举过头顶,无比恭敬地放在迎门的供桌上。

云朵赶忙摆好香案,供品,由鲁铁杵亲自焚香,全家人跟着拜倒在地,虔诚地磕了三个头。

人们站在门外,伸长脖子睁圆了眼睛看那一方砚台,能看到上面雕刻着一条龙,细节看不清。

鲁铁杵转回身来,高声说道:“我已经去找高僧卜问过了,这贡品要在这里供奉七七四十九日,再送进宫去,方是大吉大利。这一个多月的日子里,大家若有想看看的,也可以来看。不过,进门要先磕头,心中不可不恭敬。”

大家一听可以近距离观看,一个个都来了精神。磕头就磕头呗,那是给皇上的东西,可不就是要磕头么。

进门这一拜,众人心中的崇敬感油然而生。心怀敬畏去仰望贡品,更加觉得上面雕刻的盘龙栩栩如生,威严霸气。

鲁铁杵趁着热闹挂上了店铺的牌匾,是龙飞凤舞的三个大字:“东峰双宝。”

门口两侧各挂了一副木质楹联,内容简单明了,是云朵做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东峰双宝天下赞,下联是:石砚毛笔美名传。

这一日,县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鲁记的砚台。见过的说的神乎其神,没见过的纷纷跑去一饱眼福。一传十、十传百,也有路过的客商听说了此事。

有人想进点货拿到京城去卖,也有人担心这只是个噱头,最终未必能得到皇上认可。于是乎,热闹是挺热闹,可商户们还是在观望,并没有人来交定金。

鲁铁杵不急不躁,只叮嘱云海好好做毛笔,将来自有用武之地,肯定有一天要被抢购一空。

瘸了腿的云海如今并没有什么别的追求,只想把毛笔做到最好。不用姐夫叮嘱,也是起早贪黑地埋头苦干。

二月十二,到了进京送贡品的日子。东峰县万人空巷,围住鲁铁杵的铺子,看着他恭恭敬敬地请出贡品,放进精致的红木盒子,骑上快马离去。

第116章 壮年石匠12

鲁铁杵在门前燃放了十挂鞭炮, 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整条街。人们这才想起是鲁记的砚台要送到京城去了,纷纷跑来看热闹。

只见他焚香膜拜,虔诚地叩了三个头, 双手高高举起那一尊盘龙砚, 放入精致的红木盒子之中, 挺胸抬头地走出店铺, 跨上一匹黑马。

众人仰头看向高高端坐在马背上的壮汉,似乎有了那么几分威武将军的感觉。毕竟人家也是在战场上立了功回来的, 不然怎么会受皇上召见呢。

鲁铁柱并没有马上离开,拉动马缰之际,转头看向站在铺子门口送别的云朵:“媳妇,从今天起,咱们家的砚台开始接受预定。每方砚台工期一个月, 订银二十两,交工时再交剩下的六十两。这八十两一方的价格仅限于在我回来之前预定的客商, 等我回来之后低于一百两不卖。”

云朵认真地点了点头,朗声道:“好,我记下了,你快去京城吧, 为皇上办事可不能耽搁。”

鲁铁杵粲齿一笑, 又瞧了瞧自家一对金童玉女,欢喜说道:“泰哥儿,淑姐儿,你们俩在家可不许淘气, 好好给你娘帮忙, 爹月底之前就能回来。”

两个孩子乖巧地应了,摆摆手, 目送父亲离开。

怔愣的人群好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议论之声此起彼伏。一个砚台八十两,这简直是天价呀。会有人订吗?能卖得出去吗?

东峰县本地人自然是不敢下手,不过人群中也有专门来收货的外地客商,他们明白在京城一方好砚台的价格绝对在一百两以上,拔尖的甚至超过三百两。这石匠把砚台献给皇上,不管他手艺如何,他的砚台都不愁销路。

“我要订五个。”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客商走出人群。

云朵一喜,看来这一招果然奏效。“每个砚台订银二十两,拿您要交一百两银子。”云朵朗声说着,心里却有点忐忑。

没想到那客商十分豪爽地掏出一张银票,正好是一百两银子。

云朵仔细检查过银票,还是不放心,趁着看热闹的韩山还没走,请他验验真假。

韩山自是见惯了银票的,看过之后表示没有问题,让云朵收好。

这个客商的订货文书还没写好,另一个人也交了四十两银子,定了两方砚台。云朵努力克制着脸上的欢喜,给人家写好了收据,这才拿出三十两银子交给帮忙的县尉大人。

韩山自然不肯收,只说那三十两算是恭贺店铺开张的礼金了,说完便骑马而去,云朵哪能追的上。

为了防止招贼,特意云朵特意把钱存进钱庄,在鲁家众兄弟的护送下回到鲁家河。日子还是一样的过,不过再也不必省吃俭用了。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进京的男人,人们都说伴君如伴虎,可见在皇上面前出现是很危险的,万一哪句话说错了,那可就是掉脑袋的罪。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