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跨出国门,成为一家国际性企业(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跨出国门,成为一家国际性企业

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我们已制定了第二次创业规划,我们将在科研上瞄准世界上第一流的公司,用十年的时间实现与国际接轨。这个目标我们分三步走,三年内在生产和管理上实现与国际接轨,五年内在营销上实现与国际接轨,十年内在科研上实现与国际接轨。这里,我要说的是,我们所谓的营销国际化,不是在国外建几个工厂,把产品卖到国外去就够了,而是要拥有五至六个世界级的营销专家,培养50~60个指挥战役的“将军”。我们现在正在建设一个较大规模的工厂,厂房的长度是300米,宽度是180米,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我们已投资一千万人民币引进mrp ii的软件,这个管理软件通过我们一年到两年的消化和提高,将使我们的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水准。同时,投资2.5亿,引进先进的加工生产设备,各种调测设备实现引进与研制相结合。跨过这个世纪后,我们的工业产值将超过百亿。

我对奋战在各条战线、为此成绩而努力的人们,表示真诚的感谢。他们都是在思想上艰苦奋斗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踏踏实实、矢志不渝、集中精力钻研一项成果的精神。自企业成立以来,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有许多高级干部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24小时不能关手机,随时随地都在处理突发的问题。现在,更因为全球化后的时差问题,总是夜里开会。我们没有国际大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市场地位、人脉和品牌,只有比别人更多一点儿奋斗,只有在别人喝咖啡和休闲的时间努力工作,只有更虔诚地对待客户,否则我们怎么能拿到订单!

成功使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与能力;成功使我们有信心、有实力去系统地克服迅速成长中的弱点;成功使我们有勇气、有胆略去捕捉更大的战略机会,使我们从根本上摆脱过去,获得内在可持续成长的生命力。

——摘自《任正非:加强合作,走向世界》

任正非认为,跨出国门,成为一家国际性企业是面对危机的必然要求。正如他所讲的,“我们总不能等到没有问题才去进攻。我们要在海外市场的搏击中,熟悉市场,赢得市场,培养并造就干部队伍。我们现在还十分危险,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若三至五年内建立不起国际化的队伍,那么中国市场一旦饱和,我们将坐以待毙”。任正非雄才大略,目光深远,深谋远虑,他不是一个政治家,却有着一个政治家的敏锐眼光,有着一个政治家的谋略与胆识,这正是他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中勇立潮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他的带领下华为在通信市场上摧城拔寨,研发出一项又一项新的产品和技术,从国际电信大鳄口中抢单,结网式地搜夺人才,并将员工培养成富有攻击性、忧患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华为狼”。任正非遭遇过中国社会的数次大变革,始终在经济的动荡间有力生存,终铸大业。

当时国际市场上的良田沃土,早已被西方公司抢占先机,只有在那些偏远、动乱、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西方公司动作稍慢,投入稍小,华为才有一线机会。为了抓住这稀有的机会,无数优秀华为儿女离别故土和亲人,奔赴海外。无论是在疾病肆虐的非洲,还是在硝烟未散的伊拉克,或者海啸灾后的印尼,以及地震后的阿尔及利亚,到处都可以看到华为人奋斗的身影。

20世纪90年代,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一起拟定《华为基本法》时,任正非就提出要把华为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事实证明了任正非战略家的眼光,在走出去战略的执行过程中,华为除了价格、技术、市场等常规方法,还坚持把紧跟国家的外交路线作为华为自己的销售路线。任正非明确表示:“中国的外交路线是成功的,在世界赢得了更多的朋友……华为的跨国营销是跟着我国外交路线走的,相信也能成功。”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