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34(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赵政除了胸膛还有微微的起伏,是完全看不出方才的震怒之色了,语气也十分平静,“旁的不值一提,不过嫪毐不事劳作,却得赏酒赏银,饮酒吃肉日子过得比士人还好上三分,百姓将士们劳苦耕战日日不怠,尚且未得半丝半缕铢两分寸,百姓军士不如戏子彾人,相国身居高位,凡事还是有个度的好。”

宠溺小人耽于玩乐。

这帽子绝对能扣得人翻不了身,董慈看着吕不韦和朝臣的神色,在心里给赵政狠狠的点了一个赞,嫪毐之技实在上不得台面,谏臣们不想着劝诫君王,反倒是一同作乐寻欢,赵政这么说了,吕不韦就算再不甘,也不会做得太放肆。

只是事实的发展超出了董慈的想象,吕不韦闻言神色肃穆起来,竟是当场就给赵政行了一个隆重正事的稽首礼,回禀道,“是臣下失仪了。”

旁边跟着的大臣也是脸色发红面有愧色,相互看了看,便一同朝赵政行礼道,“臣等有罪。”

这惭愧之色真假不难分辨,董慈看在眼里,心里震惊感慨之余,就想起一段记载来。

荀子他老人家几年前曾入函谷关来过咸阳城。

史料记载应候曾问过荀子:入秦有何见。

荀子的应答里有这么一段话:“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

这是说秦地百姓们质朴醇厚,勤劳纯正的。

里面还有一段描述是有关秦国官吏的,“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耳;不比周,不党朋,惆然莫不明通而公也……”

这意思就是说,荀子到了秦国大小城镇的官府,那里官员都是严肃认真的样子,无不谦恭俭朴、敦厚谨慎、忠诚守信;进入秦国的国都,那里的士大夫走出自己的家门就进入公家的衙门,没有私下的事物,不相互勾结,不拉党结派,卓然超群,大家都明智通达,廉洁奉公。

荀子最后还有一句总结的话,“治之至也,秦类之矣。”意思就是说:政治的最高境界,差不多就是秦国这个样子了。

荀子是儒家先哲圣人,与孟子齐名,他本身恃才傲物,又是儒学的大家巨匠,轻易不夸人,来了一趟秦国,却对以法家治国的秦国赞不绝口,董慈看着面前这些面带愧色沉默不安的朝廷重臣们,觉得荀子老人家说的政治清明,她似乎隐隐的感觉到了一些。

有教无类,这是一个崩塌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道高于势的时代,今日就算换一个樵夫百姓来说这些话,只怕嬴异人与吕不韦都会听上一听。

这年间把国君骂得狗血淋头一文不值的大有人在,孟子活着的时候曾把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邹穆公、鲁平公挨个当面教训了一遍,这些国君未必个个都是明君,也未必赞同孟子的学说理论,却不谋而合的给了文化人足够的礼遇和尊重,因为孟子说的有道理,因此这些一国之君虽是被讥讽挖苦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却从没有谁拍桌子生气过。

可这些风骨和氛围,先秦之后就没有了,君王权贵享乐理所应当,群臣百姓不但不能说,还要挖空了心思投其所好,偶尔百里挑一有个不惧君威的就成了名臣流芳百世,可多的还是那些没好下场的九十九。

时间久了,谁也不会再说什么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时代不是一个时代了。

孟子死了一千多年,明太[祖朱元璋因为他文章里有一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给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