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五集(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陶谷:启奏皇上,目前并无明显反映,听说他们在准备朝贺呢。

赵光义:陶谷,你在说什么?什么并无明显反映,难道他们就不怕我们乘胜攻打他吴越国吗?

陶谷:不会的,吴越认为他们是大宋朋友,认为朋友是不会打朋友的。

赵光义:天啊,现在是我大宋要不要统一天下,而不是讲什么朋友交情的时候。

陶谷:万岁,晋王,臣认为如今“一统天下”不一定要打仗。

赵匡胤:说得好!“一统天下”有时候是要打仗,但有时候也可以不要打仗,那就是通过使臣、对话不是吗?陶学士,你认为我大宋如今要统一天下,下一步该如何与吴越国相处呀?

陶谷:恕臣大胆,臣认为有三。

赵匡胤:嗯,卿家快讲。

陶谷:一、我大宋对吴越国必须以礼相待。

赵匡胤点头。

陶谷:有礼就会产生情,有情就表现出有义,有情、有义就有了相互理解,有了理解基础就可以无话不谈,就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赵匡胤:卿家说得好,这二呢?

陶谷:二、我们都是华夏子孙龙的传人,必须晓以大义,以大局为重。

赵匡胤:你认为什么是大局,说下去。

陶谷:大局就是国家要统一,人民要安定,社会要和谐。统一是历史和人心所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强者、弱者都不能任其所为,必需有个统一的共识,认识统一了,就不一定要打仗,没有战争人民就安定了,人民安定了,社会就和谐就进步、就发展了。

赵匡胤(激动地):对!的确如此,历史到了这一步,统一是必然,和平统一还是武力统一只是形式,它取决双方有否共识,是否明智,我们的国家,我朝的百姓,吴越人民正瞪着双眼,看他们的国王,看我这个皇上呢,形势发展到了大势所趋的今天,国王也好我皇上也好,理智地选择和平统一,应该是共同的心愿,我相信钱弘俶会明白这一点的。

赵光义:皇兄说的是,关键是他肯不肯放弃他的王位。

曹彬:启奏皇上,依臣之见,钱氏至今以是三代五王了,只怕他们自以为国富民强、江山牢固,意欲挺而走险,臣愿起兵润州、常州,如同对南唐那样围而不攻,逼他就犯。

赵匡胤:不可,万万不可。此时此刻我朝要表明统一的诚意,要有王者的风范,未经本王同意,谁也不得调兵遣将搞什么“兵临城下”,陶学士,你说下去。

陶谷:臣还认为,笫三点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不诉诸武力,提倡和平统一,提倡平起平坐,来个“有福同享,有官同当”。

众人:提倡平起平座“有福同享,有官同当”?

陶谷:是的是的,平起平座“有福同享,有官同当”。

曹彬:陶学士,你说得太离谱了吧,古云“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照你这说法,寇可以与王平起平座, 寇也可以当王?

陶谷:错!曹将军,小弟以为王与寇也只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遥,乃一字之差。比如你曹将军昨天攻下南京,对南唐来讲你是胜者,你是“王”了,可明天你去攻打吴越国,你打败了,请问:你是王还是寇?

曹彬(激动地):你...耍嘴皮!

赵匡胤:曹将军,朕在问陶学士话你别插嘴。

曹彬:请万岁恕罪,万岁恕罪。

曹彬退回原位,陶谷对曹彬态度变化不屑一顾。

陶谷:臣认为如今“封官许愿”是对吴越在统一天下中作出贡献的肯定,也显示了我大宋任人唯贤的胸怀,和我们一贯奖罚分明的作风。吴越国国王钱弘俶,他治国有方,传承了武肃王钱镠 “保境安民”的国策,多少年来他们年年进贡,岁岁朝贺,前次江南兵乱,他们遵照万岁旨意,派兵取下常州、宜兴和江阴,献俘于京,在我朝攻打南唐时,钱弘俶自帅领五万水陆两军,攻下润州,与我会师南京,这等顾全大局的藩国是打、是封,请万岁作主。

赵匡胤(欣尝地):陶学士,以你之见我大宋要封他一个什么官位好呢?

陶谷:万岁,臣就不便妄言了。

赵匡胤:陶学士但说无妨。

曹彬:说呀,万岁让你说呢。

陶谷:皇上,臣认为吴越国若主动纳土归宋的话,钱弘俶的官位应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众人:啊!

赵匡胤:陶谷,朕明白你的心意,藩王也是王,他要放弃王位归我大宋,我们就一定不可负他,别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要朕让位于他,为了华夏一统,我也乐意。

众臣:皇上,万万使不得!

赵匡胤:何况吴越国并无此求呢。

赵光义:皇上,臣弟认为“防人之心不可无”,谁知钱弘俶肚里卖的是什么药。

曹彬:皇上,晋王说的是啊。

赵匡胤:吴越国兵勇将广、国富民强是事实,他若存心不良,为什么不与南唐联合抵抗我大宋?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吴越与南唐二者强强联合,在长江南岸筑起一道强大的天然防线,我大宋这些“旱兵”焉能越过长江天险?那么如今形势又会是怎样呢?

陶谷:我出身杭州,与钱弘俶是世交,我敢说,他的为人绝对君子。

赵匡胤:陶谷听旨!

陶谷:万岁。

赵匡胤:朕封你为大宋特使,带上金盔金甲、宝马百匹、黄金千两,前往吴越国,朕要赐封钱弘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管万军,请他来京与朕共谋大计。

陶谷:臣领旨!

众臣:皇上

赵匡胤:嗯...

曹彬与赵光义欲言又止相视无言。

9、钱王宫(内 白天)

钱弘俶早朝。

钱弘俶:众卿平身...

孙承佑:启奏国王宋皇特使求见。

钱弘俶:好,来的正是时候,迎接!

钱弘俶与众殿前迎接。

陶谷:陶谷参见国主。

钱弘俶:我当是哪位使臣,原来是故友,陶学士,不知宋皇有何差遣。

陶谷:陶谷此次奉旨带上金盔金甲、宝马百匹、黄金千两,赠于国王并传达宋皇对你的赐封。

钱弘俶:宋皇封我?

陶谷:是,宋皇说此次攻打南唐,你吴越功不可没,特赐封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管三军。

钱弘俶:封我天下兵马大元帅, 统管兵马?

陶谷:是。

钱弘俶:多谢宋皇!

皇上还请你进京共商天下一统之大计哩。

钱弘俶(转喜为忧):进京?

众人(惊恐地):进京!

钱弘俶(镇惊):臣谢过宋皇。待我国事安排后,随即进京。

陶谷:好,王爷,小弟告辞了。

钱弘俶:慢,待我后堂设宴为陶兄接风。

陶谷:有劳王爷了。

钱弘俶:请!

10、汉月宫(外 夜)

月色撩人,琴声悠扬。

钱弘俶在卫兵引导下,穿过门前花园,走近汉月宫。他在门前停了停,卫兵上前敲门。

卫士:太妃娘娘,王爷来看你了。

女俾开门。

年过花甲的太妃娘娘吴汉月身穿道士服,慈祥地目光正投向钱弘俶。

11、汉月宫(内 夜)

钱弘俶:孩儿见过太妃娘娘。

吴汉月:我儿深夜到此真是与娘心意相通

钱弘俶:娘,你怎么也不休息?

吴汉月:眼前战乱不断,兵荒四起,中原皇朝君主频繁更换,南唐没了,这十国都快完了,世道如此动荡,娘怎能睡得着啊?你来得正好,陪娘说说话吧。

钱弘俶:娘如此忧国忧民,让儿汗颜。

吴汉月:弘儿深夜看我,莫非胸中有不解之迷?

钱弘俶:大宋派来特使陶谷,送我金盔金甲、宝马百匹、黄金千两,封我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管兵马。

吴汉月:封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管兵马,也许是大宋器重于你,你认为有问题吗?

钱弘俶:赵匡胤要我进京共商国事。

吴汉月:要你去汴京?

钱弘俶:是,要我去汴京。

吴汉月:这...你又做何打算?

吴汉月坐定。

钱弘俶:娘,你也别担心,这样的事迟早都要发生的。

吴汉月:依儿之见该当如何呢?

钱弘俶:孩儿特来请教母亲。

吴汉月:唉,难呀,西蜀国主孟昶,到了北宋被赵光义活活毒死,南唐李煜如今危在旦夕,难说呀。

钱弘俶:依母亲之见

吴汉月:儿呀,娘以为这汴京嘛...

钱弘俶:不能去。

吴汉月:娘以为这汴京嘛...还是要去的,而且还是非去不可。

钱弘俶:还非去不可?

吴汉月(点点头):”嗯”。

钱弘俶:为什么

吴汉月:弘儿你想,如今北宋势力日益强大,武力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你说赵匡胤在这个时刻封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把统领囯家军事重职交给你,要你去汴京“共商国事”是什么意思?

钱弘俶:儿以为:一是因为在他争霸天下时,我吴越国一直在明里暗里帮助他,他为人讲义气,二是顾忌我吴越国富民强兵多将广,不敢贸然出兵,三想诱我进京象李煌一样软禁我,所谓”擒贼先擒王”呗。

吴汉月:可还有一条你不能不考虑,那就是赵匡胤急于求成一统天下,却又不愿大开杀戒,他想要与你讲条件,争取和平统一。

钱弘俶:和平统一?谈何容易,他和我讲条件,哈哈,他北方千里风沙,大地一片荒脊,百姓饥寒交迫,路旁尸骨垒垒,而我吴越国富民强,社会和谐...让我与他统一,明摆是要大鱼吃小鱼,生吞活剥吴越国啊。

吴汉月:儿呀,你不要年青气盛,北宋经济情况与我吴越相比,当然悬殊很大,他北方就是那样条件嘛,据说不少地方还出现过人吃人呢。

钱弘俶:是啊,我吴越国斗米五文钱,数十年无战乱,我们怎么与他统一,百姓焉能跟他们一样过苦日子?他是在搞贫吃富嘛。

吴汉月:儿呀,你想得太简单了,要知道天下的统一,实质就是当权者的统一,也不能叫什么大吃小,贫吃富,我们和他们都是龙的传人,原本是一家人嘛...你呢,还是去汴京见见赵匡胤,听听他的想法,其实他请你去,是给你面子,你能不去吗?

钱弘俶:娘,赵匡胤心怀一统天下大志,我一向敬佩,可要我屈膝投降,我做不到。

吴汉月:弘儿,娘说了,你好好想想,往大处上想想,你爷爷活着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钱弘俶:爷爷说要奉事中原正朔。

吴汉月:还有呢?

钱弘俶:还有?

吴汉月:最重要,最后怎么办?

钱弘俶:如遇真主宜速归附。

吴汉月:是呀,我问你,你不去北方看看百姓的状况,你怎么知道赵匡胤是不是真君真主呢。

钱弘俶双手合十躬身。

钱弘俶:阿弥陀佛...娘说的是。

吴汉月:俶儿,你是国王,你要替吴越百姓想想,娘说实话,百姓还真是希望囯家统一天下太平的,因为囯家统一了就不打仗了,老百姓不希望打仗,国家没有战乱,天下就太平了呀。

钱弘俶:娘,你说的入情入理,让孩儿再好好想想,儿先告辞了。

吴汉月:俶儿,你祖父在家训中说过,“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你要把握时机,不能等到人家大兵压境再决定呀?

钱弘俶:多谢娘的提醒,多谢娘的教诲,娘多保重。

钱弘俶双手合十,躬身退出。

12、钱氏祠堂(内 夜)

烟雾缭绕,高高的红木条台上,供着武肃王钱镠全身铜像,一旁排列的是文穆王钱元瓘、忠献王钱弘佐、忠逊王钱弘宗。

钱弘俶跪在像前仰视祖父、父亲和二哥三哥。

钱弘俶画外音:祖父大人,你南征北战创建的基业,可能不长了,赵匡胤要我去汴京,我焉能不去?我若去了,恐怕钱氏王国将从我这一代结束,我若不去吴越与北宋又必有一场恶战,我吴越百姓和士兵将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一定也是你不愿见到的,你说我该怎么办呀,祖父!...

钱弘俶哭了,他瞌头祷告,他疲备地渐渐闭上了双眼。

13、幻觉

烟雾中,武肃王钱镠由铜像渐变为人,一旁还站着钱元瓘、钱弘佐、钱弘宗。

钱镠:弘俶孙儿,你何故如此悲伤,难道忘记我的遗嘱?

钱弘俶:孙儿不敢忘记,“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大之礼”,这些我都做到了,可北宋王朝虎视眈眈,意欲将我吴越吞食,如此下去,我岂不是吴越罪人?祖父大人,我精神上接受不了啊。

钱镠:孙儿何出此言,赵匡胤心怀“一统天下”大志,乃秦赢政后又一杰出明君,你何去何从要尽早决断啊…

钱元瓘:儿呀,不可忘记“如遇明君宜速归附”!

钱弘佐、钱弘宗连连点头…渐退。

钱弘俶:爷爷!

钱镠隐去。

钱弘俶:父亲!

钱元瓘隐去。

钱弘俶:二哥!

钱弘佐隐去。

钱弘俶:三哥!

钱弘宗隐去。

钱弘俶:你们不要走,你们不…不要走呀!

钱弘俶从梦中哭醒。

钱弘俶路不择径地迈着矇胧步走出祠外。

钱弘俶:菩萨,我该去哪里呀?我该找谁呀...

14、汉月宫(内 白天)

一名宫女匆匆跑进汉月宫叩曰。

宫女:太妃娘娘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吴汉月:何事如此慌张,慢慢讲来。

宫女:国王不见了。

吴汉月:国王不见了?孙皇后和黄妃娘娘他们知道吗?

宫女摇头。

另一宫女跑进跪曰。

另一宫女:启禀太妃娘娘,大事不好了,黄妃娘娘不见了。

吴汉月:昨晚宏儿还在祭拜列祖列宗,今天怎么国王、王妃都不见啦?他二人能去哪里呢...

吴汉月:这么早到哪里去?你们不要惊慌,分头去找找看,找到找不到,都要给我回个话。

众宫女:是,太妃娘娘。

15、白鹤镇(外 白天)

钱弘俶与黄妃双马并驰,穿越山溪、丘陵,来到一树木环抱的小镇,二人下马,相视微笑。

黄妃:九哥,又是一夜奔驰,你累吗?

钱弘俶:没什么,这时候,三天三夜不睡我也不会累的。

黄妃:九哥,你觉得愿齐大师能给你指点迷津吗?

黄妃:你对他这么有信心呀?

钱弘俶:是的。

黄妃点点头妩媚甜蜜地一笑。

黄妃:九哥,前面是哪里呀,好美丽的山区小村呀。

钱弘俶:这叫白鹤镇,你看四周山上,无数的雪花小点,那是白鹤。

黄妃抬头巡视一遍,惊呆了。

黄妃:哇,真的太美了。

钱弘俶:你再看前面山上那块耸立巨石,叫太白石,是太白金星奉旨巡视天台山时留下的仙骑。

黄妃:哎,真的好一只待飞的仙鹤呼之即来啊,太美了,难怪四周有这么多的白鹤,难怪这里叫白鹤镇。

钱弘俶:我们这里吃点东西再赶路吧。

二人下马走进凉棚小店。

伙计:二位贵人请坐,吃点什么?

钱弘俶:有什么好吃的吗?

伙计:有,有,我们这里全是台州特色早点,有甜糟羹、麦焦、小吃梗…

钱弘俶:来两份甜糟羹、四块米漾糕。

伙计:好哩,一会就到。

黄妃:九哥,这些名字我都没听到过,什么是甜糟羹、米漾糕呀?

钱弘俶:甜糟羹,是以湿淀粉、红枣、蜜枣、茡荠、金桔饼、桂圆、花生米、红糖等烧煮的羹汤,又甜又香很好吃的。

黄妃:太好了,九哥我要吃两碗。

钱弘俶:吃吧,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伙计:两碗甜糟羹、四块米漾糕来了。

钱弘俶:伙计,请再来一碗甜糟羹。

黄妃:不了,不了,一碗够了。

伙计:好了,吃完不够再加。

黄妃看了钱弘俶一眼,埋头边吃边笑。

黄妃:你还没讲米漾糕呢。

钱弘俶:先吃,吃好上路讲。 第三十五集完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