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九集(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戴芙蓉:二妹三妹请进来坐吧。

陈、吴:大姐有锁吗?

戴芙蓉转身取锁,套着吴霞和陈凤耳边说了几句,三人点头大笑。

16、奔月阁内

金秋月与钱镠一阵笑完,忽听一声门响,接着听到锁门声。

金秋月他们把门锁了?

钱镠:让他们锁吧,我们索性上床。

钱镠说罢一伸手抱起金秋月就往床边去,金秋月急了,拚命挣扎。

金秋月:大姐!

戴芙蓉画外音:大姐让你了。

金秋月:二姐!

吴霞画外音:二姐让你啦!

金秋月:三姐!

陈凤画外音:三姐也让你了…

众姐:哈哈哈

金秋月:不要呀不...

钱镠:不要也不行了,我们注定是锁门姻缘了。

金秋月:你是说在扬州也是吗?

钱镠:你说呢?

闪回: 14、钱镠客房(内夜)

董昌将钱镠放在床上,金秋月帮着脱了钱的鞋子,拉出床里面的被子,轻轻给钱盖上,她想说什么,只听咔嚓一声,房门给锁了,她去拉门拉不开,她去开窗窗也关了,她急了。

金秋月:董将军!董将军!!!

董昌(画外音)有话明天说!

17、钱镠客房(内 夜)

金秋月坐在床边,她看着昏迷不醒的钱镠发愣。

金秋月画外音:全是为了我, 难道是爹叫他们这么安排的?不可能。他们敢在钱将军的酒内下药?说是为了我,可我不信。

众人笑声一片。

、大官山(外,白天)…

东方氏与儿子郑浪掘地开荒。

郑浪:娘,这里有块石碑,你过来看。

东方氏放下掘头,走到儿子身边,仔细看了看,不清楚,擦去浮泥,发现有一行镌写的诗句。

东方氏:浪儿,这东西可能是墓碑什么的,你拿去请罗老先生看看,有没有价值,回来告诉我。

郑浪抱起石碑。

郑浪:娘,你一人掘地小心点,要不先回家,我请罗老先生看完回家告诉你。

东方氏:你去吧,大白天怕什么,去吧,娘没事的。你抱着挺吃力的,还是扛在肩上好一点。

郑浪将石碑扛在肩上,顺着惯性连奔带跑地下了山去。东方氏擦擦汗继续掘地,一条红蛇盘在地下,东方氏扔下掘头向山下跑去。

东方氏(自言自语):哎,这红蛇或许是好兆头,我跑什么?回去看看,它又不是蟒蛇会吃人,我胆子太小了。

东方氏转身回头走向红蛇。红蛇乃盘在地下竖起头一动不动。东方氏跪下,念念有词。

东方氏:菩萨保佑。红蛇啊红蛇,你怎么在地下,莫非是在守护石碑,你放心,待罗先生看完,马上就给你请来,还埋在这里,好吗?好, 你呆在这里啊,我去看看就来。

东方氏祷告完毕拎起掘头慌忙下山,她的步伐越走越快,最后扔下掘头跑下山去。

19、罗平书房(内,白天)

学究罗平正在翻阅书本,他身后的书架上整齐地存放着若干古书字画。郑浪来到门口。

郑浪:罗老先生,我和我娘在山上掘地,掘到一块石碑,上面有好多字,整整齐齐的,你看一下好不好。

郑浪:你看。

罗平起身走到石碑前,用手清理一下。

罗平:郑浪,这是从那里挖出来的?不得了,这是上五百年前的东西,是晋朝有名的预言大师郭璞写的诗句,我读给你听啊。

罗平说罢哼起歌来: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海门一点巽峰起,五百年间出帝王。

罗平:你听懂吗?

郑浪:不懂。

罗平:郭前辈说这美丽的天目山,卧龙藏凤,在五百年内要出皇帝的。

郑浪:出皇帝?哇,太好了,可皇帝到什么时候出呀,在哪里啊?

罗平:这个问题要慢慢想想,五百年是差不多到了,这皇帝出在那里呢?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郑浪:罗老先生,石碑放你这里吧,你好慢慢想,我娘还在山上等我呢,我先走了,对不起。

罗平:好,石碑留下,你先回去,等找到皇帝,我们就把石碑献给他,你母子功劳可大了啊

20、杭州刺使府大厅(内,白天)

钱镠正召集众将议事。

钱镠:最近我与吴刚、吴霞、钟明、钟亮在杭州郊区走了一圈,调查了解百姓对当政者的要求,归纳起来有几点:一是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负担太重,起码生活不能保证;二是,钱江潮水连连泛滥,沿江农家颗粒无收;三是,因为战争,年青力壮者多数应征当兵打仗,劳力缺乏,无法开荒种地,砍柴、打渔,围猎;四是,军响、库粮危急……

守门士兵:报告刺使大人,门口有一老先生他点名要见刺使大人。

钱镠:好吧,让他进来。

守门士兵:是。

钱镠:各位不必回避,听听无妨。

罗平背着石碑走进。

罗平:小的罗平见过刺使钱大人。

钱镠:罗老先生不必客气,不知先生何事急于要见钱镠?

罗平:此事关系重大,我只能与将军一人讲。

众人:我等暂且离开!

钱镠:不必,罗老先生,我与众位乃生死之交,亲如手足,有话但讲无妨。

罗平:这……不太好吧?

钱镠:我已说过但讲无妨,请你快快说来,我等正在议事。

罗平:在下,寻得石碑一块,乃晋朝郭璞老夫子所遗诗,待我读来: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海门一点巽峰起,五百年间出帝王。

钱镠:这又怎么样呢?

罗平:刺使大人请听我说,你出生临安,乃东西天目之间,如今升官到杭州,也就是你这条龙已到钱塘来了,如今离郭璞写此诗句也正好五百年左右,这就预示,你是帝王之命,将来要当皇帝的,你可以……

钱镠:你这愚腐文人,一派胡言,来人!

走进四个衙差。

钱镠:砸碎石碑,重打罗平四十大板,赶出刺使府。

四个衙差上前提起罗平向外走出,罗平挣扎大叫。

罗平:钱…你不识好歹,你怎的如此粗暴……

钱镠:一块石碑岂能断定人生,印证天下之事,青天白日,竟说瞎话不可取。

21、水丘氏卧室

钱镠领四夫人,向父母请安,水丘氏不高兴。

钱镠:娘,你今天好象在生气,不开心吗?

水丘氏:是的。

钱镠不知母亲因何生气,莫非哪个儿媳待娘不敬?

水丘氏:我的四个媳妇个个贤惠有礼,怎么会让我生气,我是生你的气。

四媳妇看着钱镠。

戴芙蓉:妈还没吃饭哩。

钱镠:儿不知何事令娘生气,望娘指点。

水丘氏:我来问你,你今天是不是打了罗平罗先生?

钱镠:是,他犯了罪。

水丘氏:他犯了罪?人家好心好意背着石碑来见你,你砸碎石碑不算,还打了人家四十大板,你知道他多大年纪了吗?随意动用职权是天理不容呀!

钱镠:可否听儿辩解?

水丘氏:有理只管说,搪哄的话我不要听。

钱镠:娘,儿现在是朝廷命官,必须忠于朝廷对吗?

水丘氏:这当然对,你说下去。

钱镠:娘,你知道的,爸爸从小就教过我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罗平当众说我是王命,劝我自立为王,我若不处罚他,如何向皇上交待,万一皇上知道了,不但我没命,恐还要连累全家甚至灭门九族,不是吗?我小时侯在石镜山石镜前曾照见自已是皇帝,后来父去烧香磕头求神灵收回预兆为什么?你说儿该不该处罚他?

四个媳妇(下跪):娘别生气,我们向你求情了。

水丘氏:慢来,慢来,你们先起来,娘这一着想错了,看来这事关重大,马虎不得,儿呀,你成熟了,妈不生气了,马上开饭。

钱镠:妈,我陪你吃。

四媳妇:妈,我们也一起陪你吃。

众人:哈哈哈。

22、越州米店(外,白天)

一老者与小孩一起来到米店。

小伙计:哎,你怎么说?

老者,我买二斤玉米。

小伙计:就两斤?

老者:是的两斤。

小伙计看柜台后老板,老板伸出一指。

小伙计:哎,两斤玉米拿去。

老者接过玉米,用手掂掂。

老者:这里有二斤吗?

小伙计:废话,不是二斤还是三斤啊。

老者:我是说这份量不足吧?

小伙计:怎么不足,你称过吗?

老者:我没称过。

小伙计:你没称过,怎么知道少了呢?你到人家去借杆秤,称一下再说吧。

老者:这一点点东西,怎么有两斤呢,顶多一斤吧?

小伙计:你不要胡说,坏我们米店名声噢,再瞎说对你不客气。

老者:不客气又怎么样?玉米还你,钱退给我。

小伙计:好的,玉米拿来。

老者将玉米还给小伙计,小伙计用秤一称。

小伙计:哎,老家伙这玉米怎么只有一斤一两呢?

老者:我是说你份量不足,顶多一斤嘛。

小伙计:你胡说,刚才明明称给你的是两斤,老实说,你把玉米藏到哪里去了?

老者:我哪里也没去过,你怎么睁眼说瞎话。

小伙计:你他妈的老家伙骂人,你不要命了。

老者:你年纪轻轻的,心眼怎么这么黑,嘴巴怎么这么不干净呀。

小伙计用称杆指着老者鼻尖。

小伙计:你这老不死的真是他妈的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老者:你不要用称杆指着我鼻子好不好?

老者说罢用手推一推称杆。

米店老板:喂,老头,你不要动手打人嘛,你以为米店伙计是好惹的?

老者:你是老板吧,你怎么瞎说话,只是推开称杆哪里打他呀,你看他多凶啊?

小伙计:你这个老家伙,欺侮我人小不是?今天我让你尝尝我的历害。

小伙计说罢跳出店堂猛推老者一把,老人一跤摔在地上,腿骨折当场不能动弹,邻众前来救护。

米店老板:哎啊,老先生,当心一点嘛,只顾骂人不看脚下摔了一跤了吧,怎么啦,爬不起来啦!哎呀,不要这么凶嘛?

老者疼痛难忍满头大汗。

老者:你们不讲理,我告你们去!

众人扶起老者,一推车人同情老者,将他扶上自己的推车。

23、观察使大门前(外,白天)

买玉米老汉爬着上了台阶,击鼓。

董昌升堂。

董昌:传击鼓人。

老者从门外爬进公堂。

董昌:你为什么不站起来说话?

老者:回禀老爷,我的腿被大越米店伙计打断了,求观察使大人为我伸冤。

董昌:来人,速将大越米店小伙计传来,短斤缺两的还敢打人。

老者:青天大老爷你要为我做主啊。

董昌:这是当然,为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磨豆腐,哈哈哈!老…你放心。

老者:谢青天大老爷!

大越米店小伙计走进堂来,下跪。

董昌:你是大越米店伙计?

米店伙计:是。

董昌:你好大的胆,卖米缺斤短两还敢打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打断老人的腿骨。

米店伙计:小的冤枉,我根本没打他。

董昌:你没打他,他腿怎么就自已断啦?你老老实实从头招来!

米店伙计:青天大老爷你听着,他今天来买2斤玉米,走出门又回来说不要了,退给我们,我称称退回来的玉米只有一斤,却硬要我们退两斤钱,大人,你说行吗?

董昌:那倒不行,退一斤只能给一斤钱。

老者:大人,不是这样的,我买两斤玉米,还没离开米店,他份量不足,我想一定是称错了,让他再称一下,只有一斤,我说刚才给你两斤钱,还给我。

董昌:他没离开米店,这玉米怎么少了,当然是你米店分量不足了。

米店伙计:观察使大人,不是的,他拎了米到外面去验称,回来说分量不足,我眼睛又不花,他称两斤玉米,我怎么会给他一斤呢?短称也不是这么短法的呀,我们米店向来名声很好,有人给我们送匾叫“一称准天下,不差半毫厘”,不信你老人家派人去打听。

董昌:好,我再问你老人的腿是怎么断的。

米店伙计:他在我米店门外摔了一跤,我也不知道。

董昌:老汉,你的腿是在门外后退时摔了一跤,跌断的吗?

老者:大人啊,我没后退,是他从柜台内跳出来,把我推倒在地跌断的。

米店伙计:是他自己跌断的。

老者:是他推倒我跌断的。

米店伙计:是你自己跌断的。

老者:是你推倒我跌断的。

董昌两边看看,各说各理,他搞不清楚了,他让师爷拿副骰子出来。

董昌:你们听着,你二人各掷一把骰子给我看看。

众人不知观察使大人何意,觉得新奇。

老者:大人这骰子能断案?

董昌:当然,这里有玄机有天意。来你年纪大先掷。

老者颤抖地伸手抓起三颗骰子掷下去。

董昌:嗯,两个三一个五,五点, 小伙计该你啦。

米店伙计手抖得厉害,抓起骰子闭上双眼一把掷下去。

董昌:好!两二一个六,六点你赢了。

董昌:掷骰子断案你们没听说过吧,这很灵的,但这点子大小…它是天意,我很相信,这叫做掷得点子大,有理走天下,掷得点子小,无理认栽倒”,我宣布,米店伙计胜了。

老者:观察使大人,你怎么这样判断是非胜负呢?

董昌:对不起,你认栽吧, 你听到没有?衙役们的掌声就说明这是天意,说明我董某英明正确。

众衙役又一次鼓掌雷动。

老者:冤枉啊,观察使大人!我冤枉啊!

米店伙计对老者躬手一拜, 贴进老者耳朵。

米店伙计:你活该, 谁让你碰上这位董大人的, 你去死吧。

老者怒不可遏地一头撞向米店伙计。

老者:小畜牲!我和你拼了。

米店伙计:青天大人救命啊!

董昌:来人!将老匹夫拉下去重打四十。

众衙役七手八脚将老者拖出公堂。

董昌:本官断案与神灵相通, 断无差错。

众衙役人等齐声呼应:大人神武英明!

董昌:哈哈哈!

董昌笑声中传来老者叫冤声“冤枉!”

24、萧山街头(外,白天)

老石匠正在为罗平拼接石碑,小树旁毛驴伸长脖子在叫。

老石匠:这块石碑这么有价值,怎么会敲碎了呢?

罗平:说来话长,你千万要给我接好,我不会亏待你的。

老石匠:老先生,你放心,我虽是个干粗活的人,可要说这凿石,雕刻的石头生活,我的心不比你们文人差。

罗平:这我相信,俗话“隔行如隔山”,你让我把砸碎的石头再接好,我可没那么大本事。哎,我不懂,你熬这么多糯米粥做什么?难道可以把石头接起来?

老石匠: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可以告诉你,你也不会抢我生意是吧?

罗平:这石匠活,钱再多我也干不了,你放心,我不会对任何人说的。

老石匠:你是老夫子,我当然相信你喽,这糯米粥慢慢熬,等到一锅粥只剩下一碗米汁时,将石灰、石粉放进米汁里用力绞拌,乘热用即可。这样接起来的石头你用榔头也砸不破。

正当罗平与老石匠讲话时,门前走过一群又一群看热闹的人,罗平一时兴起,拉住一个中年后生。

罗平:这位兄弟,那边发生什么事了,大家都赶去看?

后生:说有一只彩鸟会讲,会讲“皇帝董”,你不想去看看。

罗平:真有此事,走,去看看去。

25、大树下(外,白天)

许多人围着一个红衣少年,罗平挤进人群只见红衣少年年约十二、三岁,手提竹笼,竹笼外裹着布幕,笼内一只翠鸟。

围观者甲:奇怪,这只小鸟既非八哥又非布鹆(鹦鹉),却会说话,奇怪。

围观者乙:是呀,就是因为罕见,所以一贯钱他还不肯卖呀。

罗平挤进人群。

罗平:哎,小宝宝,此鸟真的会讲人话。

红衣少年:那还有假,不信的等着听吧。

罗平:它会说些什么话呢?

红衣少年:好多话听不懂,它常叫“皇帝董”“皇帝董”这很清;楚。

红衣少年说完,那翠鸟将头颤两颤展翅连声喊叫“皇帝董”“皇帝董”,罗平大喜。

罗平:小朋友,你这鸟是自家训练出来的,还是山上捉来的?

红衣少年:我爹在山上砍柴,听得有人说话却不见人影,他顺着声音寻去,见这只翠鸟呆在小树上扑着翅膀讲话,则慢慢走去,这小鸟见有人来了就上了大树,走了。第二天,我爹再去,它又在小树上叫“皇帝董”了。第三天,我爹在小树上张了一片鱼网,坐守着,一会这翠鸟飞来,颠了颠头,扑扑翅膀又叫“皇帝董”“皇帝董”了,我爹猛一收网,就把它抓住了,后来进城又买了一个鸟笼,你说一贯钱我怎么肯卖呢?

罗平:小朋友,抓这小鸟不容易,我给你三贯钱,你卖给我好吗?

红衣少年:不卖。

众人:三贯好卖了,三贯好卖了。

红衣少年:不卖,五贯才卖,不要算了,我爹说碰上玩鸟的人,可以卖十贯,八贯钱,算了我回家了。

红衣少年拎着鸟笼挤出人群欲走,罗平一看,急忙拦住。

罗平:小朋友别走,五贯钱我要了,卖给我吧。

红衣少年:好吧,先给钱,后给鸟。

罗平掏出五贯钱,买了翠鸟,他欣喜若狂,一路似跑似跳的走向老石匠家。

第十九集完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