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小纸条 第39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有人说这是部诚意之作,能看出导演的用心,有人说传纸条勾起了自己的青春回忆,还有人说是从短视频平台上过来的,专门支持新人导演……好评居多,让方北夏意外。

方北夏扬唇角,一张一张划看。

江越不明所以,问她是有急事吗。

方北夏把手机在他眼前晃了晃:“付悦给我发了网友的剧评。”

“怎么样?”

方北夏一条一条给他念,他不自觉牵唇。

“是不是觉得自己赚了?”方北夏问。

“是……也不止是因为这个。”

念到最后一条,方北夏表情一敛,舌头打结。

那条评论字数不少:【只有我觉得女主和男二比较般配吗?女主的书被男二弄湿,男二专门换了新的,女主在偏僻小巷遇到混混,也是男二出手解救,女主跟男主只是精神层面的交流,但跟男二可是真真实实地经历了一些事!所以我站女主和男二。】

男二……

方北夏跟“笔友”故事的开始,江越就像背景板,像路人,无声无息地穿插在其中。

他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故事的每一环,也理所应当地存在剧本里。

江越转头看她:“怎么不念了?”

方北夏愣神,她和“笔友”的故事里,江越戏份不多,却好像真的一直没缺席。

-

传纸条到高二下学期的时候,方北夏和“笔友”已经如同相识已久的老友。

“笔友”家境优渥,除了寒暑假,五一国庆这样的假期都会跟家人出国玩。回来时,总会在抽屉里放上小礼物。

冰箱贴、徽章、钥匙挂坠……小小的抽屉装着全世界。

“笔友”是个很会挑礼物的人。

从香港带回来的冰箱贴,是个老式信箱的样子,上面用繁体字“四樓一號”——文科重点班正好在四楼的第一个教室。

从日本带回来的摆件是个可爱的小姑娘,他说是街头手艺人捏的,他觉得想象中她就是这个样子,就买了回来……每个都是用心选的,每个都跟她有关。

有次方北夏放学回家,发现冰箱上花花绿绿的,贴了好几个冰箱贴。

蒋女士说,看她桌子上一堆带磁铁的小东西,就吸上来了。

她一股脑扒下来,全部抱走。

蒋女士纳闷,这些玩意不就是在冰箱上吸的吗?

方北夏不高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我说不行就不行!”

方北夏把这事讲给“笔友”听,“笔友”被她逗乐:【阿姨说的没错,这些玩意就是在冰箱上吸的。】

她皱眉挥笔:【……我舍不得。】

写下这些字时,她大概是脸红了。

她是真舍不得。

不光舍不得摆出来,她还专门腾出一个小盒子装这些东西。

“笔友”调侃:【下次礼物都买两份好了,一份摆出来,一份收着。】

青春期的男生女生,这样的话写多了,难免生出些额外的想象来。

方北夏拿到纸条晕晕乎乎傻乐,仿佛能想象出“笔友”讲这话的语气,像哄小孩,无奈又宠溺。

方北夏家境不算差,只是父亲远在德国,蒋女士工作特殊,用护照得打申请,除了小时候去过一次塞班岛,后来就没了出国玩的机会。

她给“笔友”送的,不是小零食,就是唱片,随手买得到的东西。

在国内玩,她也难得找到精致小巧的玩意。

她沮丧道:【你送了我那么多礼物,都有特别的含义,我送你的都很普通。】

“笔友”不同意:【谁说的?每一样我都喜欢。】

还画了个大大的笑脸。

寒假蒋女士挤了几天时间,带她去丽江。她对景点没什么兴趣,走街串巷为“笔友”选礼物。

她发现一家手工造纸的店,老板说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纸面糙糙的,边缘也不整齐,像是随手撕下来的。

她在店里精挑细选,买了两个本子。

本子不便宜,两个加起来将近四百块。她咬了咬牙,还是买了,还让老板在扉页用象形文字写了句话。

寒假漫长,开学第一天,她立刻塞给“笔友”一本。

她问:【喜欢吗?】

“笔友”说很喜欢,还问她本子扉页的文字是什么意思。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