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眼见没人说话,李丰收又道:“下面再问一遍啊。”

“族里,现在32户,除了满囤,其他的31户,有不要姜的吗?”

当然没有人不要,毕竟十斤姜,比市面上便宜六十文,二斤肉呢。

李丰收停了一刻,见没人出声,便即笑道:“既然都要,那就一户十斤。傍晚带钱来我家买姜。”

当下又有人有意见了。高声问道:“族长,那剩下的十斤姜呢?”

李丰收笑道:“我做主给满仓。”

“有问题吗?”

当然没问题,李满囤他爹李高地现跟李满仓住,族长多给李满仓十斤姜,是天经地义。

对于自己也要掏钱买姜,李满园颇为气愤:大哥都那样剩钱了,结果还跟自己要十斤姜钱。

真是越有钱越抠!

对于李满园的抱怨,李满仓装听不见,心里确是明白:经过分家一事,他们和大哥之间,就只剩同宗这点香火情了。他爹不来,想必也是想到这一点,心里难过吧!

李丰收简洁地告诉李满囤,500斤姜,李氏一族,留下320斤,剩下180斤给村里9个里长和里甲。

对于这个分配方案,李满囤没啥意见。他把准备好的姜搬到李丰收赶来的牛车上,一同送到他家去。

李满囤家离李氏族人的聚集地太远,族人过来不方便,反倒是李丰收家便宜。

送完姜,李满囤便继续回家干活。

傍晚的时候,李丰收便送来了九吊加五串的姜钱,这500斤姜,竟是一天就卖完了。

拿到钱,李满囤一点没推让,照数全收了,于是李丰收也没出声,只是在心里替李高地可惜,但终也知道,人心不似烂泥,糊了,还能重抹。有些事,只要发生,就再也回不去了。

王氏私心里觉得李满囤把姜卖便宜了,500斤足便宜了3吊钱呢,但她一向不多嘴,所以也只是心里嘀咕两声罢了。

第49章 砖砌下水道

余庄头听说李满囤要借牛, 当即就笑了:“老爷, 咱庄里有的是闲人。”

“这世上哪有小人闲着,老爷干活的理?”

李满囤一想也是, 便即就由着余庄头叫了庄子里养牛的潘安驾着牛车同他回村犁地。

有了牛,两亩水田,不过一天就犁好了。

9月12、13两日, 潘安帮李满囤挖了两天的红薯,然后又用牛车把1000来斤红薯分趟拉回了宅子。

9月14日,潘安又驾着牛把李满囤家的两亩旱地也都耕了。

活早早干完,李满囤自是高兴。他想着潘安与他忙活了四天––虽说潘安是他的庄仆,与他忙活是应该的, 但因想着潘安不来帮忙,在家摘黄花, 还能得钱, 便即就照着村里短工的行情,给了潘安四天的工钱200文。

潘安推辞不过收了, 结果余庄头连夜又送回了120文。

“老爷, ”余庄头如此说:“潘安给老爷出工,是天经地义。”

“老爷仁心,给潘安赏钱。”

“却是给多了,潘安可不能收。”

“老爷请想,小人们给老爷干活,结果老爷出的钱和外面请人一样……”

虽然余庄头只说了半截话,李满囤却是明白了, 当即笑道:“你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了。”

庄仆给主人干活,不好谈工钱,只能是赏钱。若赏钱给得太多,风声传出去,以后主人再外请短工,就难办了。

毕竟,普通百姓也是有自尊的,并不愿意被人当庄仆一般看待的。

所以,此番余庄头提醒确是为主家考虑。

送走余庄头,李满囤把钱交给王氏,嘱咐道:“往后,庄人来干活,工钱你就照一般的四成给。”

“倒是饭菜,你给多整点肉罢了。”

庄子去了几次,李满囤也瞧到了庄仆日子的艰难。李满囤原身就是苦过来的,且现今自家日子委实好过,于是,李满囤就不肯多占庄仆们的便宜。

王氏听说工钱只给四成,不由得喜出望外,先前备饭的不满立刻一扫而空。

往后,王氏边收钱边想:家里做不完的活计倒是使庄人来做合算。一则,工钱便宜,二则活计做得精心。不然,活计找族人做,若做得不好,碍于情面,工钱照给、不能批评不说,还得矮着身子配笑脸,反还似欠了对方的情一样,让人如鲠在喉。

水旱四亩地,李满囤准备种三亩小麦,半亩油菜,半亩蚕豆。

现在的李满囤不缺粮食,所以他决定种点日常吃用的东西,比如给红枣磨牙的蚕豆,以及可以用来点灯,灯很亮的菜籽油。

耕地是李满囤的活,播种则是王氏的工作。

所以,对于李满囤而言,9月14日他就完成了这年秋收秋耕的大头。

李满囤有一个庄子的消息随着李氏一族生姜的配买,飞快地传遍了全村。而连着几天,潘安每天按时来给李满囤干活,地里干活的人确实都听到了潘安恭敬地称呼李满囤“老爷。”

至此,村人方完全相信李满囤不止有地,还买了人。

李满园羡慕死李满囤不用自己干活了。

分家以后,李满园受够了每日里家中挑水劈柴的活计—分家前,这两样活计李满园虽然也做,但大头还是两个哥哥。分家后,柴房和水缸分开,李满园若敢哪天偷一点懒,想不挑水或不劈柴,那么一家人立刻就吃不上饭。

而雪上加霜的是,他媳妇钱氏出嫁前是家中幺女,其人也不似大房、二房的两个嫂子会持家。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