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朱允炆拿着奏折气的直哆嗦,却又无可奈何,这都是自己作出来的,怎么着也得受着。

御书房内,朱允炆看着御案下的众人,将奏折递给内侍,说道:“你们看看吧,看完说说朕该如何是好。”

内侍将奏折双手奉上,齐泰率先接过来观看,越看眉头皱的越紧,看完直接郁闷了,一言不发的转递给黄子澄。黄子澄接过奏折仔细的看着,一边看一边点头,一副说道心坎里的模样,看完又将奏折递给徐辉祖。徐辉祖面无表情的接过,看了两眼便合上,再次递给内侍。

朱允炆见三人表情不一,心里直叹气,出声问道:“诸位爱卿有何见解?”

齐泰第一个站出来,躬身说道:“启禀皇上,微臣觉得此举万万不可!御医虽已证实燕王之病,但朱高炽三人俱已成人,且雄才大略,若此时放他们回去,无疑是放虎归山,不利削藩之策!”

黄子澄抚了抚胡须,不赞同的说道:“齐大人此言差矣。燕王病重,已是无力回天,三人虽有雄才大略,到底不如燕王之威胁,其手下武将个个不凡,未必肯屈从三人之下,与皇上削藩无大妨碍。且相比这些,民心更为重要,只要顺应民心,他们三人实在不足为惧!微臣建议皇上顺应民意,放三人回去,以全孝道。”

朱允炆听完两人的意见,跟没听一样,选择困难的他依旧是无法选择。他叹了口气,看向一直不发一言的徐辉祖,说道:“徐爱卿,你以为如何?”

徐辉祖垂下眸子,敛去眼底复杂的情绪,心中叹息一声,说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齐大人所言甚是。朱高炽三人是微臣外甥,他们的品性微臣了然于心,他们个个身负大才,若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高阳郡王朱高煦,最为勇猛过人,也最为无赖,他不但不会忠于陛下,也不会忠于他的父亲。”

朱允炆听完深为感动,感慨道:“徐爱卿之忠心,朕铭记。”

就在朱允炆下决心留下朱高炽三人时,听内侍通禀,左军都督徐增寿和驸马王宁求见。朱允炆虽有些疑惑,还是召见了二人。结果见过二人之后,他又开始犹豫不决,赶巧黄子澄又来了。在黄子澄一通长篇大论后,朱允炆被说服了,且深信不疑,随即下旨让朱高炽三人回归北平。

黄子澄之所以能够成功劝说朱允炆,主要是齐泰因要事出了宫。当齐泰等人得知之时圣旨已下,他们赶紧带人前往燕王府拦截,结果燕王府早已人去楼空。齐泰等人再神勇,耐不住有两个猪队友,其中一个还是皇帝,实在带不动。

自从祭奠结束,燕王府众人就开始收拾行装,随时做好跑路的准备,所以圣旨一下,内侍还没走远,他们一行人便出了王府,马不停蹄的出了城,快马加鞭赶回北平。

出了京城,众人不由松了口气,朱高炽看着崔淼,好奇的问道:“老师怎知皇上会放我们回去?”

崔淼笑着答道:“因为皇上是皇上,而非太祖。他太依赖身边的文臣,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最看重的便是仁政。之前我们做的那些并非无用功,京城的诸多大儒均受你们的孝心感动,加之王爷病危,经过几日的发酵,放世子三人回去,只是时间问题。”

朱高煦赞叹的说道:“老师当真是当世奇才,此行能脱险,全靠老师运作,这份大恩我们兄弟三人定当铭记!”

朱高燧应和的说道:“没错,老师神机妙算,当世难遇!”

崔淼被夸的有些心虚,连忙摆手说道:“你们千万莫要如此,我也是做了分内的事,即使没有我,你们也定能安然无恙。况且,你们尊我一声老师,我护佑你们平安,也是应当。”

众人快马加鞭赶回北平府,燕王得信,不禁松了口气,大赞崔淼之才智,此一事再次印证了道衍和尚的话,也让燕王深信自己有九五之相。燕王没了后顾之忧,更加坚定了造反的决心。以至于道衍对崔淼愈加欣赏,自顾自的将崔淼引为知己。

建文元年六月,齐泰抓了燕王部将邓庸,经过一番严刑拷打后,从邓庸口中得知了燕王要造反的真相。齐泰将此事回禀朱允炆,朱允炆悔不当初,不该听从黄子澄的劝说放虎归山。齐泰建议立即发兵逮捕燕王官署,并密敕北平都指挥使张信,秘密逮捕燕王朱棣。

朱允炆的密令是发出去了,可他万万没想到,队友是个不靠谱的,刚接到密令,转头就告诉了他老娘。他老娘也是个慧眼独具的人才,直言:“不能这么做。你父亲总说王气在燕,你的无妄之举,会招来灭族之灾的。”

张信作为一个孝顺儿子,老娘都这么说了,他还能咋地,第二天秘密前往燕王府。燕王以为他是皇帝的人,称病不见。张信时刻铭记老娘的话,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朱棣实在没忍住好奇,就召见了他,然后张信就把朱允炆卖了个干净。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