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9(1 / 1)

最新网址:www.zoc.cc

胡氏的脸刷的一下就白了,刚进门那会儿她野心勃勃,很想做这国公府媳妇里头的第一人,她可是姜家恩人之女不是。一开始,确实尝到了甜头,可好景不长,再一次挑衅时被淑阳郡主收拾的鼻青脸肿,几回下来,胡氏学乖了,绕着她走。

丹春心道,现在知道怕了,晚了!

胡氏只身被带进寝室,海珠原想求情让她跟进去,好歹还能圆一圆,免得口无遮拦的胡氏把淑阳郡主惹恼了。淑阳郡主看着温温柔柔水一样的美人,但她可是琅琊长公主如珠如宝捧着长大的独女,打小一应待遇不下于公主,瞧瞧本朝公主的脾气,淑阳郡主能是软和人吗?

入了室内,对上淑阳郡主阴郁的脸,胡氏忍不住哆嗦了下,心下又恨,她被太婆婆骂,被婆婆训,连长嫂都能随便给她撂脸子,可不就是欺负她娘家没人,如此一想,胡氏对萧杞的野望更盛。

淑阳郡主忍了又忍才将骂人的话咽了回去,哪怕她气得肝疼,也只是冷着声音道,“如此吃相,就不怕把自己噎着了。”

胡氏下意识反驳,“大嫂说的什么意思,我怎么不明白。”

淑阳郡主冷笑一声,“别以为就你自己是聪明人旁个都是傻子,方才这屋子里头,除了杞儿还有宫娥太监,哪一个不是人精,你那点心思,在她们眼里透透的,不出明日,连圣上都能知道了,知道你如何丢人现眼!”

胡氏脸色更白,颤着声儿,“我怎么就丢人现眼了!”又委屈,抹一把泪,“我知道大嫂出身尊贵,平日里就瞧不起我,我……”

听她夹缠不清,怒气上涌的淑阳郡主终于忍不住摔了手中的东西,叮铃当啷一阵响,原来是一串金铃铛。

胡氏被蹦到脚边的铃铛吓了一跳,抬头对上淑阳郡主愤怒的目光,吓得噤了声。

淑阳郡主气得胸口起伏,丹霞几个忙上前顺气端水,淑阳一把推开几人,指着胡氏怒道,“我就是瞧不起你!你不想被人瞧不起,那你有本事别做丢人现眼的事啊,你是姜家媳,不是几两银子卖来的奴婢,得跪着膝盖伺候人。你想讨好了阿杞,让阿杞和惠儿投了缘,就能做人家岳母,不走直道尽想些歪门邪道,就你那做派,别说阿杞换任何一个有头有脸的人家都不愿意摊上你这么个亲家,丢人!今儿我就把话放这了,日后瑶嘉姐妹几个若被高门大户挑剔,肯定是因为你这个当娘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世人都道生女肖母,你以为母亲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要养三个孙女是为了什么,就是怕她们姐妹几个被你连累了名声。可哪怕母亲费再多心思,只要你丢几回人,她这一片苦心都将付诸东流。你若是真疼她们想她们好,那就安分守己,免得弄巧成拙。”

这并非淑阳郡主危言耸听,二房三位姑娘调教的再好,母族都是她们的硬伤,非指胡家门第低,而是胡家名声狼藉,尤其是胡家那位主母的行事作风委实令人叹为观止。

若是胡家不再出幺蛾子,胡氏安分守己,凭着姜家,三位姑娘还能得个好去处,但是那些一等一的人家却是难了,门当户对的闺秀多得是,凭什么要娶一个后面有一大摊糟心事的媳妇。胡氏和胡家早已名声在外,瞧瞧胡家儿孙婚嫁的艰难,再看看胡氏是怎么嫁进来,是胡朱氏以旧恩裹挟才把胡氏嫁进来的。

谁让二十年前,镇国公欠了胡父一条命,镇国公留下信物道,他日但有所求,莫敢不从。十年后,胡朱氏带着信物上门要求兑现承诺。自己许下的诺,就是跪着也得应。

胡氏摇摇欲坠,脸色从白到青再到红,连哭都忘了。她把四姑娘当仇人,对前头两个女儿却是慈母心肠,她做一切不都是为了她们嘛,怎么到了淑阳郡主口中就成了害她们。大公子身份尊贵,未来更是不可限量,她奉承些才是应有之义。胡氏无论如何都不觉自己哪儿错了,但淑阳郡主话中有一点她却是不得不承认的,胡家在外头的名声确实不大好,至于她自己的声誉如何,胡氏下意识拒绝深想。可女儿们是姜家女,胡家又能影响到哪儿去。胡氏半信半疑,加之淑阳郡主罕见的疾言厉色,脑子里一团乱麻。

淑阳郡主观她神色,心知又是对牛弹琴,这些年下来,她对胡氏的耐心已经消耗殆尽,早几年还有爱屋及乌之心,想着不教而诛是为罪,还愿意向她说道说道,事实证明都是白费口舌,人家照样冥顽不灵,时至今日真恨不得人道毁灭了才好。刚才也是气得狠了才与她理论,恹恹道,“我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

胡氏还没醒过味来,便被丹霞和丹春扶着向外走,出了门,惶惶不安的海珠迎上来,打量胡氏神色,碍于人前,不敢细问,赔着笑从二人手中接过胡氏。

屋里头淑阳郡主且没功夫再生胡氏的气,胡氏看中了萧杞,这不是个事,但若让皇帝知道,以为镇国公府想出一个皇后,那就是大事了!

越想越是不安心,淑阳招手唤来心腹,命她向俞氏禀一声,正好可以让俞太傅掌掌眼。

打发了人出去,淑阳郡主叹一回气,打一进门,胡氏眼光扫都不扫四姑娘一眼,就跟没生过这女儿似的,何其凉薄。再想胡氏差点掐死四姑娘,这样有违人伦的大错,也不过是禁足半年罢了,胡氏她还怕什么,她自然有恃无恐,都敢到她院子里撒野来了。长辈俱在,她也不好越俎代庖,免得伤了情分。公婆都是明理人,怎么在胡氏的事上就失了利落,难不成真要让她捅出大篓子来才罢休。

第6章厝火积薪

俞氏此去娘家是为了姜五郎的婚事,那一日并非为了搪塞皇帝,女方祖父乃俞太傅故友,这桩婚事便是俞太傅牵线,若非这位故友辞世,去年春就下定了。

皇帝毫无征兆要姜家尚主,姜家摸不清皇帝是心血来潮还是另有所图,当今心思难测是出了名的。

俞太傅辅佐皇帝四十载,二人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要说当今天下最了解皇帝心思的,俞太傅当属第一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细说下俞太傅,此人就是个活着的传奇。

俞家不似姜家草根出身,俞家是传承百年历经几朝不倒的世家,在属于世家的黄金时代里,煊赫更盛于皇族。自晋朝起,世家逐渐没落,寒门崛起,中央集权,然而即便如此,俞家在晋朝三百九十七年间也出过三位丞相、五位尚书,三品以上官员共二十七位,还出过两位皇后、五位王妃、三位驸马。

偏偏没出过一位掌兵的武将,俞家由盛转衰的关键就处在这茬上。登基三年的晋灵帝竟然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把先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