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2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1章 死生

虽在迦叶离世之初, 萧观音就已感觉到,母亲对迦叶的态度, 似与她多年所以为的并不相同, 但在离开安善坊家中的清晨, 四处寻不着母亲, 最终发现母亲身在迦叶曾经在家居住的居室,手里拿着小时候亲自给迦叶绣做的虎头帽时, 她才真正体会到,母亲对迦叶离世一事的悲伤,远比她所想的, 还要重上许多许多。

离开神都城的清晨,悲沉与伤郁, 萦绕在每一个离人的面庞上, 只是人心所想,不尽相同,掺杂着不同的情爱名利, 一家人, 一同踏上了前往千里之外崇宁县的漫长道路,至少, 不幸中的万幸, 他们一家人,还能守在一起,除了永不会归来的那名少年。

原在离去之前,萧观音有犹豫地想着, 此一去,或许一世不再归京,是否要与升平公主告别,但,因先前与宇文清有所纠缠一事,她对升平公主心怀愧疚,已有许久许久,未与公主殿下主动相见,其实,萧观音也有疑心,升平公主早已知道她与宇文清的纠缠,因从前常与她往来的公主殿下,也有许久许久,未曾来主动见她,一个心中有愧、不敢相见,一个也并不传召相见,她们二人,身处同一神都城,其实已有很久未曾会面,曾经在长乐苑时,彼此亲和的妯娌关系,一去不复返,如今之疏远,似连寻常友人,都已不如。

最终,切断她这份犹豫的,是母亲的劝阻,母亲向佛,待人以善,很少会对人,言出怨词,但在得知她在犹豫是否要在临行前,再见升平公主一面时,断然劝下了她,并道希望她往后,与皇家再无半点牵连。

从前与升平公主有交游时,母亲从未劝阻,并对公主殿下本人,不仅没有丝毫怨意,还曾在与她闲话时,私下慨叹过,如此乱世,身为皇室中人的升平公主,也是位可怜的女子,可现下,母亲的态度,与过去截然相反,简短的言语,似隐含着对升平公主及其背后皇室的怨恨之意,萧观音对此不解,而她不解之事,也远不止这一桩,全家被逐至崇宁县一事,内里因由,仍是云遮雾绕,她有种感觉,真正知晓此事内情的,不是身在朝堂的父亲兄长,而是常居佛室的母亲。

或与母亲无故失踪后,所带回的那个白瓷坛有关,她一直疑心,坛中所装,或是一人的骨灰,虽然当世葬俗以土葬为主,但有一些不得已的因由时,时人有时也会选择火葬,置骨灰于坛中,坛中人会是谁,值得母亲随身携带,将他|她一起,带往新的家园……?

在离京的车马上时,妹妹妙莲,向母亲问出了这个问题,母亲闻问沉默良久,而后轻声告诉她道:“……是一个……傻姑娘……”

轻缓的嗓音,如烟雾飘飘渺渺,其中所萦绕的旧事,虚实难辨,只无尽的怅惘与忧伤,从母亲的声音中,清晰地传达与了她与妹妹,“……她是一个傻姑娘,因为看出姐姐,内心对家族安排的抗拒,便自夺了那桩婚事……旁人一直以为她厌恶自己的容貌,有些似她姐姐,就连她姐姐,也一直这么认为,可直到她生命的最后时候,她的姐姐,才从她口中知道,她不厌恶,而是庆幸,因为这份相似,可让她替姐姐承担了许多……可做姐姐的,一直以来,什么都不知道,姐姐……才是最傻的……”

车厢中的萧观音与萧妙莲,一时无法从这模糊不清的言辞中,窥知那一件件旧事,只是见母亲神情伤难自抑,分别在左右扶住母亲,尽力抚慰,母亲轻握住她二人的手,令她们双手交握在一处,似有话要嘱咐她们姐妹二人,但未启齿,即有泪珠落下,因急驰的马车摇摇晃晃,不知落到何处,不见踪影。

车轮粼粼,扬带起一道道尘烟,驶出北雍神都城,连带着将所有的旧事恩怨,都远远地留在了身后,一路直向千里之外的崇宁县奔去,抵达崇宁县时,已是月余后的事了,离开神都城的父兄,成了崇宁县中的两名小吏,多年淡泊的父亲对此,并无什么怨意,因在他心中,权势如浮云,家人平安,才最重要,而原可青云直上的哥哥,因这巨大的落差,则难免郁气难平,心境沉郁的同时,念及迦叶之死,无尽的悔恨,将这对权名之事的沉郁,冲远许多,兼又有妻儿在侧,加以抚慰,哥哥初至崇宁县时的满心郁气,终随着时光流逝,渐渐消散了些。

一家人之中,妹妹妙莲,原该是心事最少,但,她心有挂牵,常在月夜里,向神都城方向遥望,萧观音知道妹妹是在想谁,也曾与妹妹聊过她所牵挂的人,聊问过他们之前在神都城,究竟如何,每每提起心中思念的那个人,妹妹的双眸总是晶晶亮的,盛满了笑意与羞意,令萧观音常常看得发怔,真心的喜欢,她如今知道,真心的喜欢,就是这般的,她也忆起了,自己其实早就似妹妹这般,早在还是宇文泓的妻子、还身在长乐苑时,只是那时她不知道、她不懂得,如今知道了、懂得了,却已,难有笑意。

又一夜,见妹妹凭栏望月,萧观音走至她的身边相陪,妹妹倚在她肩畔望月许久,忽地轻轻问了一句,“姐姐,神都城中,有你思念的人吗?”

……有吗?

清风明月,夜阑无声,一声轻问后,女子一直没有回答,只是眸光,不由自主地静落在了庭中种植的那伽花上,尚不是花开时节,碧叶青翠,在风中轻轻摇曳,人心也似随之,于风中轻轻曳颤,黑夜白日流转、四时风花雪月,一日日的时光流逝中,心中对于情爱的迷思,渐酿成一味五味杂陈的情饮,每一日,在心中浮浮沉沉,不知最终落在心底中,将会是何滋味。

荏苒光阴逝,崇宁县的生活平静而安定,与这份平静和安定相较,远在千里之外的神都城,以及整个天下,并不太平,三四载的光阴中,北雍与南雍之间,从边境频有摩擦,到真正战火忽起,大军侵境,一直想在有生之年,实现一统天下之愿的雍王殿下,领兵亲战,欲与南雍霸主争夺真正的天下之主,可最终,上天之意,却并未倾斜至北雍,南雍北雍一场大战下,各有胜负,最终仍是隔江而治,而雍王殿下原就旧疾积压的身体,因此次亲征,更受重创,虽与天争时年余,仍是在大业二十一年,病体难支,命悬一线。

弥留之际,雍王殿下所见的最后一人,并非将继承大业的世子,也非是相伴半生的妻子,而是一向十分疼爱的最小的儿子——九公子宇文淳,与九公子相见的最后内情,无人知晓,只是是夜一代枭雄因伤病逝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北雍,传遍了天下,一个时代,也像随之过去,揭开了新的一页。

新的北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曾经的雍王世子,如今理所应当执掌大权的新任雍王身上,不过数月,大量朝臣奏请雍王殿下禅代皇室赵氏,道天命所归、人君之像云云,雍王大权在手、多年来又善谋人心,距离北雍帝位,可说仅仅只剩一步之遥时,却突遭刺杀,重伤昏迷,骤然间群龙无首、多方势力明争暗斗的局面下,二公子迅速掌控住大局,压制住宇文家的内斗,与外部欲趁乱夺权的势力,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北雍之主。

尽管众人皆知,从前痴痴傻傻的宇文二公子,近年来脑子好了些、脾气也更大了,在行军作战上算得上骁勇,在从前先任雍王殿下在世,派下公务时,也能做个七七八八,但,与曾经的世子殿下相比,二公子可谓是萤火之光,难夺日月之辉,谁人也未能想到,他能在形势骤乱之时,迅速掌定住全局、维持北雍稳定,令外界几方势力联手,曾处心积虑、谋划数载,原欲以雍王之死、宇文家兄弟内斗,而祸起萧墙,推动北雍分裂的计划,因他这一变数,彻底失败。

雍王伤重昏迷期间,大权归拢于长乐公的同时,刺杀起因渐渐查明,刺杀之人,为原御史中丞遗孤,此一事,又牵扯到当年一桩旧案,当年,尚是少年的雍王世子,凭查此事,收服人心,人心难求,纵是后来暗查为冤,亦未为之平反,以毁自身声名,使其父王、世人等对其能力质疑更甚,此一事随刺杀翻出,诸多旧事,如流水般,接连不断地被揭露在世人面前,重伤失权的雍王殿下,再失声名,从前人人敬仰的世子殿下,不过数月功夫,便已在重伤昏迷中,一切尽失。

诸事平定,所谓的“昏迷”,也可以宣告终止了,忍等三四载的相思,早已侵蚀入骨,如今大权在握、北雍平定,只再做完这一件事,便可迎见他的观音,多年来的明争暗斗,令宇文泓的心,混浊不堪,可一想到他的观音,便心生光明,最后一夜,提酒去送大哥上路的宇文泓,难掩心中快意,而知活不过此夜的大哥,似已接受成王败寇,看淡生死,缓执杯中之酒,在凝望清澄酒液须臾后,忽地一笑,“……我这一去,黄泉路上,也并不寂寞……”

他微抬首,看向宇文泓道:“当年你派人至崇宁县,我又何尝没有,只是秘命不同,授意手下,她与我,同生共死,我既败了,她也早已活不得,千里之遥,你将她送得太远,救不及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章过渡,如之前作话说的,涉及争斗会写得能简则简,作者是真没兴趣写这方面,作者积极性全点在写感情洒狗血上了,女主生死是这文最后一盆大狗血,之后就甜甜到结局了,因为越写越心慈手软的原因,作者简化放弃了些原计划中的折腾情节,将这文集中在了男女主感情发展上,这个手软情况,真的以前几篇还从来没有过,不知为何,就是对本文萧观音下不了手唉唉唉……

感谢在2020-06-04 17:04:58~2020-06-05 16:35: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多米、夏日抹茶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秋秋 6瓶;欣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2章 新帝

宇文泓瞳孔骤缩的一瞬间, 宇文清已然抬起手臂,将杯中毒酒, 半滴不剩地, 一饮而尽。

无暇去思辨宇文清此话真假虚实, 宇文泓立命手下飞鸽传书, 查探情况,并随信命当地驻防, 加派人手,赶往崇宁县,保护萧观音, 命令下达之后,再回身看去, 先前面对生死、仍自气定神闲之人, 已因毒酒药效发作,而无法自抑地面色苍白、冷汗狂滴,只, 纵是如此, 他唇际犹浮起清淡笑意,如看天下第一可怜人般, 看着他道:“生, 我不得,死路上,总可得她相伴……”

原想着到底兄弟一场、半生劲敌,最后送他上路, 留他一个全尸,可这时,听宇文清说出这早已定下的算计、这歹毒心肠,忧恨如灼的宇文泓,刀剐其躯、生啖其肉的心都有了,未等他怒恨动手,酒中剧毒,已令宇文清说不出话来,剧烈的肺腑绞痛,令宇文清弯下|身去,难以抑制地口涌鲜血,如流不尽的水般,大口大口地喷落在漆色地面上,盛开似一朵朵灼红牡丹。

牡丹黑红将谢,最后的时候,宇文清仍是在笑,也不知是在笑自己这处心积虑谋算一世、却到头来两手空空的可笑一生,还是在笑同样求不得、纵得了天下、亦得不到萧观音的可怜人宇文泓,只是冷冷嗤笑,笑着笑着,唇际的嘲意,渐渐地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似是一种真心的期盼,因为这份期盼真心而笑,双眸亦随之微微润湿,似已为这份期盼,等待了太久太久。

……从前,他是位高权重的雍王世子,可高处不胜寒,纵被万人敬仰拥簇,亦觉孤独,后来,他认识了萧观音,于是这份孤独,愈发锥心蚀骨……

……但现在,不会了……往后……他再也不会孤独了……

“这几年,我很想她,现在,终于可以与她相见了。”

留下在这尘世间的最后的一句话,隐怀着欢喜与期盼的轻颤嗓音,如飘雪落地,静寂无声,鲜红的血雾喷薄而出,落满了白皙的面容、素白的衣裳,茫茫一片通红血色,染红了宇文泓的全部视线,也让他原先志得意满、对未来满含期待的一颗心,被冰冷的鲜血全然浸透。

……观音……观音!!

不敢抱有一丝怀疑、一丝侥幸,将宇文清之死暂时压下不发,亲自赶往千里之外的崇宁县,一路日夜兼程、接连跑死了几匹骏马,却还是晚了,迟了,他宇文泓来迟了,早在他赶到崇宁县的十天前,萧观音就已失踪,大哥早在几年前,在萧家启程离开神都城时,就已定下了此事,一旦宇文清无力回天,萧观音就将身死,大哥安排在崇宁县之人,这几年来,所需等做的只有这么一件事,他剪除了大哥在神都城、在朝野的全部势力,却不知这里,还埋有一颗暗钉,已深扎在崇宁县几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将此事算得滴水不漏,在大哥势力彻底倾颓、再无可挽回时,已趁萧观音一次外出时,绕过他所安排保护的人手,将萧观音秘密劫走。

挖地三尺,终将歹人找出,可所得到的,却是令人绝望的答案,被劫走当日,她死在崇宁县外的归远河上,火烧舟燃,她在熊熊烈火中,随残舟一起坠入冰冷的河水中,葬身鱼腹,尸骨无存。

……明明已排除千难万险,充满希望的未来,就近在眼前,触手可及,怎肯相信在初初伸出手的一瞬间,猝然天翻地覆,世事冰冷残酷至此,人间骤变炼狱,令人绝望!!

不敢相信,不肯相信,纵是将归远河水抽干、将崇宁县掘地,也要找到他的观音,可,无论如何找寻,都不见芳影,所能见到的,只是归远河下累年堆积的残碎白骨,只是唯有一支如意云纹玉簪,随湍流河水,冲至岸边,是他旧日所赠之物。

还有那支那伽花、那尊观音像,昔日他所赠之物,她在离开神都城时,全都带在了身边,一同带至了崇宁县,在看到她收放在崇宁县家里的一件件昔日旧物时,如有万箭穿心,令宇文泓心痛窒息、鲜血淋漓,那一夜,她在风雪中,一言不发、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萧家,他以为那时骤然知晓澹月榭之事的她,心里恨透他了,将往日旧情全部抛开,一点都不肯念着他了,却没想到,在翌日离开神都城时,她还是将他们的昔日旧物,都带在了身边,一件不少地,带在了身边……

……观音……他的观音……

……怎能没有她……他怎能没有她?!!

仍是疯狂地寻找,以崇宁县为中心,扩大搜寻,几要整个北雍,都为一名香魂已远的女子,掘地三尺,连身为至亲的萧家之人,都已接受了萧观音不在人世的事实,所有的北雍民众都知,那个传闻中倾国倾城的女子,早已香消玉损,可他们的新王,在政权等事上,处处睿明,却独独在此事上,昏蒙双目,堵塞双耳,认定萧观音还活在这人世间,就在某处,就在某处,他会找到她,一定会找到他!!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