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3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能者多劳,皇阿玛可真是太过辛苦了。

不像胤祯,清闲到给刚出生的儿子画了十几幅画,又一连写了数封信,送往京城。

最厚实的三封信,分别是写给额娘、五姐和弘晖的,其他人不是没有把信送过去,而是其他人没这么多精力关注一个小孩子睁没睁眼,包括四哥也是如此,都已经好几个儿女了,对于小孩子的事情早就不再新奇。

额娘在永和宫里实在无聊,又总是惦记着他,平日里写信一件小事儿都能翻来覆去的写,不过自从福晋怀孕之后,额娘和他就不必刻意找话题了,光是回忆当年怀他和几个哥哥姐姐时的情形,就足够写上厚厚的一册回忆录了。

如今在这个小家伙身上,额娘能回忆起更多的东西。

五姐早就已经不打算跟舜安颜和解了,但与她同龄的女子早就做了额娘,心里边还是有几分羡慕的。

弘晖已经大了,四哥旁的儿子都是李侧福晋所出,五姐跟四嫂的关系好,自然不可能去亲近小四嫂的儿子。

在小家伙没出生之前,五姐就已经很是关注了,多少也只有几分移情。

至于弘晖,今年方才十岁,过了年也才十一岁,还没到父爱爆棚的时候,对于小堂弟的兴趣,不过是好奇而已。

一封封信送往京城,送往草原,但除了收信的人之外,京城并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个出生在盛京的小皇孙,如今备受瞩目的八贝勒府。

康熙四十七年!正月初五,也就是在十四贝勒的儿子出生后的第七天,八贝勒的长子出生。

尽管生下这个孩子的不过是区区一个侍妾,连选秀的资格都没有,生下来的孩子身份也会被生母带累。

但八贝勒有后,这对于朝廷现有的三个派系,甚至对于中立的官员来说,都意义非凡。

大年初八,八贝勒府的洗三礼热闹到满城皆知,门前的车马络绎不绝,连紧挨着的四贝勒府,都被停着的马车堵住了门口。

正在忙着养娃的胤祯夫妇是没什么感觉,一个在给自家儿子画连环画,一个在忙着筹备游乐园,就是当初在园子里准备修建的那些东西,如今图纸又被拿出来了。

盛京地广人稀,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了,这游乐场完全可以往大了建,就图玩个痛快,等到将来回了京城,爷不好离京,但皇孙若是想到盛京来玩玩,应该不难请到旨意。

跟在盛京的这两口子不同,德妃、四贝勒、温宪公主、五贝勒、十三爷,甚至是早些年同八贝勒交好的九贝子和十贝勒,都为这事儿有些恼怒。

一样都是贝勒,胤祯的出身可比老八要强,太子还在那儿立着呢,皇阿玛也未见老态,老八这还没上位呢,追随者再多,也没比他们这些兄弟高贵到哪里去。

老八多年无子,苦求多年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得意些也是可以让人理解的,但理解并不代表众人就能咽得下这口气去。

德妃一改多年的低调,往小儿媳那里赐了不少好东西,还特意拿了儿子送过来的画像去给皇上瞧。

“这孩子一眨眼也做阿玛了,盛京苦寒,胤祯一个大人也就算了,刚出生的小皇孙也不知道在那边会不会冻到,皇上乃是大福气之人,臣妾斗胆,想替小皇孙求一个‘福’字,以保他平安健康。!。”

德妃这些年几乎没求过皇上什么事情,因为出身不好却位居高位的原因,她可以说是能低调就低调,就怕惹了人眼。

皇上过年会写‘福’字赐予一部分臣子,这是恩重,是圣眷,若是能给小皇孙,那起码也能证明皇上并没有因为十四就迁怒于孙儿。

康熙亲自把德妃扶起来,两个人年纪都已经不轻了,有这么多年的情分在,他不至于跟孙儿计较,就算是十四,他也不过是把人扔到盛京去,以平息众臣心里的怨气,过两年就把人调回来了,并非是真的厌弃。

是该往下压一压了,同样是贝勒,嫡长子怎么能被庶长子压过去。

康熙也不光是应德妃所求,赐了‘福’字,还给远在千里之外出生的小皇孙赐了名——弘易。

“希望这孩子能如同他阿玛一样平易正直。”

皇上给十四贝勒嫡长子赐名的消息,随着这句评价在圈子里传播开来。

一众被坑到连祖传良田都给卖了的臣子,此时真不知道是该吐槽十四贝勒好,还是应该在心里头吐槽被蒙蔽了双眼的皇上好,这要是普通人,他们都能骂上一句:是被泥巴糊了眼。

但说这话的是皇上,十四贝勒当初可是把皇上的脸皮都扯下来了,可人家是亲父子,如今不也没什么事儿,可能过不了多久,十四贝勒又能被召回京城了。

这上哪说理去。

没有利益相关的大臣,想起当年被坑掉银子的经历,也不过是愤愤不平而已,但是利益相关的八贝勒一派,如今就有些尴尬了,出生只差了七天的两个皇孙,前头那个又是赐福又是赐名,后头的这个,皇上一点反应都没有。

比不过太子,比不过直郡王也就算了,连被发配到盛京去的十四贝勒都比不过,这就有点脸疼了。

第53章

不只是德妃,四贝勒他们心里边也是憋着劲儿呢,东西流水般的送到盛京去,而且是大张旗鼓的送。

这就不得不提一句九爷和十爷了,九爷财大气粗,送个礼也要摆出十里红妆的架势。

十爷那是最会出风头的人了,尤其是在上次还完户部欠银之后,就跟习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在出风头方面几乎可以笑傲整个紫禁城了。

好在这一次的锣鼓没有用上,只是摆了三天的舞狮子,与京城百姓同乐。

四贝勒就没有这么浮夸了,他不过是让人在四个城门口施了粥,连白米粥都不是,是糙米粥,有钱人家是不会喝的。

这也就保证了过去领粥的都是日子不太富裕的人,真正能把善心施出去。

四贝勒此举,算是给五贝勒和十三爷指了条路,论财大气粗,那是没法跟老九比,论脸皮,那就更没法跟老十比了。

倒还不如施粥,既能多一些人分享这份喜悦,也能为新生儿积福。

连温宪和和尚未出阁的格格们,都添了银两参与其中,从正月里一直到三月初,这施粥棚就没撤下来。

远在盛京的胤祯两口子,收礼收到手软,也是习惯了,自从怀上这个孩子开始,一年就没断过礼,连太医和郎中们都还在这儿呆着呢,只把稳婆们送回了京中。

大概在额娘和兄弟姐妹那里,他同福晋,还有这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家伙,在盛京过的都是苦兮兮的日子,尽管他在信上一再强调了盛京的自由和宽广,也强调了盛京土地的肥沃,大概额娘他们都当作了安慰之言吧。

不过最让胤祯吃惊的还是皇阿玛的赐名,‘弘易’这个名字不好不坏,但这么早就赐名,很不像皇阿玛的作风。

他当初可是丝毫没有顾及皇阿玛的脸面,老爷子那么爱面子,没把他夺爵可能都是念在父子之情了,按照常理推断,老爷子应该把他晾上几年才对,何至于他这边儿子一出生,老爷子就眼巴巴的赐名过来。

这不符合老爷子的性格。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