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青翎记_第19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翟氏笑道:“知道你们是亲兄妹,得了,由着他们几个玩吧。”说着接了青翎手里的单子看了看:“可都对过了?”

青翎:“这些箱子里都是带去平常使唤的东西,对了两遍儿,衣裳包袱在外间的炕上呢,刚姐瞧过了。”

翟氏:“这一走再回来就得年上了,冬衣得多带几身,毛里的斗篷尤其不能少,冬天里扬风搅雪的去陆家上课,得穿的扎实些,对了,前几日你跟青羽做的那个棉袖套别忘了带上,这天天都得写字,旁的还罢,手可不能冻了,一旦生了冻疮可就写不成字了。”

青羽:“带着了,薄厚的各带了一对,瞧着冷热也好有个替换。”

翟氏点点头,进去又叫翟婆婆解开包袱,又瞧了一遍儿,才算放心。

青羿见他娘来了,也不好再玩,叫青翧明德收了蛐蛐罐,扶着他娘坐在炕上,亲手递了茶过来。

翟氏看了儿子一会儿,叹了口气:“你爷爷你爹这辈子没别的想头,就想着家里能出个念书出息,光宗耀祖的儿孙,这担子自然就落在了你身上,你是胡家的老大,是该着顶门立户的人,就该辛苦些,而且,你还是大哥,更该给你弟妹们做个样儿出来,京城里热闹,人啊事啊玩意儿啊都多,你年纪轻,要谨记着爹娘的嘱咐,听你舅舅的话,莫放纵自己的性子,平常出入陆府,切忌别跟那些纨绔胡闹,碰上了打个招呼,面儿上能过去就成。”

青羿点头:“娘我都记下了,您放心吧,青羿一定好好念书。”

嘱咐了再嘱咐,瞧着夜深了,想着明儿还得赶路,才各自回了。

转天一大早,天刚亮胡家大门外就热闹起来了,陆家的马车满当着来,自然不能让人家空着回去,昨儿胡家老爷就安置好了,一早装上车就能走。

陆氏拉着翟氏的手:“你跟妹夫也真是,怎么还捎了这么些东西呢。”

翟氏道:“乡下比不得京城,也没什么稀罕东西,左不过是些菜干蘑菇干之类的,冬底下吃最好,也让你们高门大户的贵人们换换口儿,再有,就是咱们自己家里头收的粮食,比城里粮食铺子里的新鲜,用青翎的话说,吃这样的粮食身子才康健。”

陆氏:“这倒是,在你这儿吃个粥啊菜的都格外香甜,只不过,往后要是吃馋了可麻烦了。”

翟氏笑了起来:“吃馋了怕什么,又不是多金贵的东西,咱家别的不敢说,这些东西可有的是呢,以前没给你们送,是怕你们嫌弃乡下的东西粗陋,吃不惯,姐姐既然喜欢,往后新粮食一下来,就叫胡管家套了车给你送去。”

陆氏也不推辞:“那敢情好,省的再吃那些不知搁了几年的陈粮食了。”

这边儿说着,忽瞧见那边儿儿子正跟青翎说话儿,陆氏微微愣了愣,昨儿敬澜提起青翎常跟他说话儿,自己还没当回事儿,今儿这一瞧,竟是真的。

而且,敬澜瞧着青翎丫头的目光,自己这个当娘的都没见过,那么温柔,那么难舍,再瞧青翎,倒跟往常一样,弯着眼睛笑着,说亲近不亲近,说疏远也不疏远,正恰好的样儿。

陆敬澜依依不舍的看着她道:“想看什么书或是想要什么玩意?就给我捎信儿。”

青翎点点头:“行,等我想好了,就给敬澜哥哥去信,入了秋,早上风凉,敬澜哥哥快上车吧。”

陆敬澜见车都装好了,也只能上了车,却从车窗往外头望着青翎,又嘱咐了一句:“小翎儿别忘了给我写信。”

青翎挥了挥手里的帕子笑着喊了句:“一路顺风。”

一直到瞧不见了,陆敬澜才放下窗帘,回头就见他娘看着他:“敬澜你跟小翎儿倒是投缘。”

陆敬澜目光闪了闪:“翎儿活泼可爱,跟她说话儿有趣的紧。”

陆氏点点头,青翎性子开朗,就算跟敬澜说的上来,也不新鲜,自己倒不是不喜欢青翎,只是陆家老太爷跟丈夫都对敬澜寄予厚望,敬澜的亲事必会千挑万选,胡家的门第只怕老太爷哪儿就过不去。

想起青翎如今才不过十岁的孩子,疑心这个着实太早了些,笑了笑丢在了一边儿……

☆、第29章

“二小姐,二小姐,二斗家来了,捎了大少爷的信,还有好多玩意儿吃食,足足一箱子呢,您快去瞧瞧吧。”小满跑进来,兴奋的比手画脚。

青翎倒是不着急,继续翻着手里的账本子,这是县城里胡记当铺这个月的账,开张三个月了,这个月终于不再赔钱了,青翎心里着实松了口气,可见胡满贵的确有真本事。

开当铺瞧着是个清净买卖,本钱却大,一旦打了眼,就会亏得血本无归,而具体怎么运营,除了胡满贵是个明白人,连她爹都稀里糊涂的,胡家这铺子开的,有些像撞大运,从这账本看来这运气是撞上了。

胡满贵这个人极聪明,天生就有生意头脑,过了大秋之后,胡老爷就把铺子里的账交给了青翎料理,当初就是这么打算的,之所以把大秋收租子的账交给青翎,就是想试试她成不成,结果令胡老爷异常惊喜,这丫头别看学的日子不长,算账看帐的本事却比自己还要强。

翻开她记的账,哪家交了多少粮食,哪家欠多少,入库了多少……一笔一笔记的清楚明白,胡老爷这才放心把铺子里的账交给她,故此,青翎对于当铺的运营情况比谁都清楚。

胡记当铺八月开的,到昨儿正好三个月,胡家的规矩每月二十结算,若青翎没去县城,胡满贵就会亲自把账本子送过来。

安平县虽是个小县,可小有小的好处,小县城虽没有州府热闹,消费水平也低,而且离着京城还不远,坐马车走快些,一天就能到,故此,颇受那些远道而来的举子们青睐。

有不少赁房而居,在此苦读的,等临近考期再往京城赶,可以省下不少盘费,若赶上银子不凑手,当铺就成了首选。

之前胡记当铺没开,就得去冀州府,半天儿的路不说,冀州府那几家开当铺的买卖家还不诚信,知道这些举子们因为拮据才来当东西,既然大老远的来了冀州府,不坑白不坑,有道是货到地头死,几家商量好了都出低价,不卖也得卖,只能认倒霉了。

如今胡记的当铺就开在安平县的城门口,且价格公道,绝不欺诈,一来二去的就传开了,上月里,甚至有冀州府的过来典当,胡老爷欢喜了好几天,虽说典当的东西不值什么,意义却不一样,相当于胡记当铺有了名声。

胡老爷虽没做过生意,却明白做买卖最讲的就是诚信二字,丢了诚信,就做不成买卖了,加上胡满贵颇有心路,举子们典当的无非就是些笔墨纸砚书籍等等,反手再卖给那些读书人,一点儿都不愁销路,有进有出,故此三个月就把打平了成本,下个月就该赚钱了。

青翎合上账本子,见小满眼巴巴看着自己,不禁笑了一声,弯腰拿了炕边儿的火钳在炭盆子里拨了拨,一入冬就冷了,虽烧了火炕,可坐的时候长了,也觉着手冷。

翟氏怕青翎冻了手脚,叫在账房屋里添了炭盆子,倒便宜了青翎,剥开闷着的炭灰,把底下埋了半天的山芋夹了出来。

小满眼睛一亮,伸手就要去拿,给青翎一把拍开:“刚离了火你就碰,不怕烫啊。”

小满嘿嘿笑道:“奴婢不是等不及吗,不趁着这会儿解解馋,一会儿二少爷若来了,可就没奴婢什么事儿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