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08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妈妈忽然接话道:“秋秋,你比你妹妹还大几岁,你妹妹都快结婚了,你还不谈个女朋友?公司里头,可有合适的女孩子?要不,妈给你介绍姑娘?”

林泽秋正在吃苹果。他差点被果肉噎到。他连忙看向林知夏,示意妹妹说两句话帮他解围——以他妹妹的语言能力,糊弄父母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了。

然而,林知夏吸了一口草莓酸奶,安静地与林泽秋对视。林泽秋就知道了,这个妹妹根本靠不住,他只能搬出公司的硬性规定:“我们公司不给搞办公室恋情,不信你问林知夏。”

林知夏点头:“哥哥说得对。”

“你的同学呢?”妈妈却问,“你朋友、你妹妹认不认识单身姑娘?你要开口啊,秋秋,让人家给你介绍介绍。”

林泽秋抹了一把头发。他留着一头黑色短发,发丝乌黑而茂盛。他外表帅气,身高一米八七,工作和学历都不错,人也正直老实,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妹妹,这样的择偶条件,应该还可以啊,怎么就是找不到女朋友呢——妈妈长长地叹了口气:“我不是催你,我和你爸也不急着抱孙子。你妹妹都成家了,妈怕你以后一个人孤单。”

“结了婚也不一定不孤单,”林泽秋反驳道,“我没事就出门和朋友喝喝酒,打打球,看看比赛,爽得很。人一旦结婚了,会被束缚,麻烦。”

林泽秋背靠沙发,伸长他的双腿,胳膊垫在了后脑勺。他这一副懒散而悠闲的做派,对婚姻完全没有一丝向往的破罐破摔的态度,都让他的爸爸忧心忡忡。

爸爸问他:“秋啊,你二十多岁了,还是只和男生玩?”

林知夏给林泽秋使了个眼色,但是,林泽秋的反应没有林知夏快,他一时没听懂爸爸的话,就据实回答:“对,咋了?”

爸爸放下手中茶杯:“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夏夏都能打酱油了。”

林知夏指出一个纰漏:“我没有打过酱油。”

爸爸愣了一下,林知夏又帮她哥哥讲话:“林泽秋是成年人了,他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让他自己选择吧。不管怎么样,我站在哥哥这一边。”

林泽秋伸过来一只手,手心朝上,林知夏和他击掌,兄妹二人简直默契十足。

爸爸妈妈就没再催着林泽秋找女朋友。身为父母,他们既不想让儿子烦躁,也不想和女儿争辩,再加上儿子和女儿的工作都很忙,一家人难得有空聚在一起聊天,感情问题只能暂时放下。

爸爸主动问起了林知夏在学校里的情况。他听说林知夏担任了四校联合研究组的副组长,科研任务特别重,还有自己的基金项目,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忙得过来。

“我可以的,”林知夏向她的父母描述道,“我在实验室里工作,不知不觉一个上午就过去了,吃完午饭,下午接着干活,一天又一天,时间过得很快。因为我在做我喜欢的事,所以不觉得累。”

妈妈扒开一个橘子,自己吃了一瓣果肉,确认橘子很甜,才把它递给了林知夏:“夏夏,听妈妈的话,在学校悠着点,别太累了,身体最重要,爸爸妈妈都心疼你。”

“嗯,”林知夏吃着橘子,含糊地说,“我知道。”

橘子口感醇厚,甜中带点清香,这是家的味道。

*

自从“四校联合研究组”成立,林知夏的科研进度加快了许多。她的同事们都是全国精英,精英手下的学生们各有千秋,经过一番短暂的磨合期,大家的合作越发顺利。

林知夏和谭千澈都是研究组的核心成员。他们二人的课题组备受瞩目,无形的竞争压力降临在两组同学的身上,虽然林知夏对她的学生们依旧温柔,但是,谭千澈每周都会强调一遍“研究生的目标与规划”,还给学生们制定了一份“每周自我考评表”。

谭千澈让林知夏无数次地回想起剑桥的印度学姐——根据林知夏的亲身经历,印度学姐的严厉教学模式也能成功地激励一部分学生。她无权干涉谭千澈的教学方法,谭千澈还经常和她一起开组会。

眼下,他们的四校联合研究组的工作重心是开发量子芯片——这是一道极其艰巨而复杂的难题。林知夏的思路也很大胆。她彻底颠覆了以往量子比特的操作模式,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改革方法,组里有一小半同事不赞成她,而谭千澈和谷立凯都相当支持。

为了尽快做出芯片的雏形,谭千澈把任务细分,分派给他的学生,继续鞭策他们。

放寒假之前的那一周,谭千澈在两组联合的组会上发言:“有些话,你们林老师不会说,我来替她说。你们林老师的量子科技公司创造了新图论,融合了经典计算机和量子算法,大大提高了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政府、企业和她都有合作。不过,这不代表真正的量子计算机面世了……”

他看着徐凌波,仿佛是专门讲给他听的:“量子计算机有三个核心需求,算法、编码和芯片。芯片是重中之重,正在研发中,你们今年寒假要是回家了,就会错过这一次参与的机会。”

偌大一间会议室里,气氛异常紧张,谭千澈却笑了笑:“我给你们举个例子,a回家了,b没有。a在家里放松、玩耍,b在学习新知识、参加学术会议。一个月的寒假结束,a和b的差距有多大?”

全场寂静。

谭千澈又说:“今年,你们都别回家,留在实验室干活。”

他站在长桌的尽头,双手扶着桌子,问道:“谁赞成,谁反对?”

徐凌波窃窃私语:“谭老师压榨学生不是人。”

然而,谭千澈的下一句话就是:“每人1000元劳务费,我出钱。”

谭千澈是学校重点栽培的教授。他的项目繁多,收入十分可观。早在去年年底,他就换了一辆奔驰轿车,手上戴着朗格手表,颇有成功人士的风范。

方怡雯却敢于当众拆台。她举手说道:“老师,你刚才的假设不对。”

谭千澈质问她:“哪里不对?”

方怡雯站起身来解释:“如果,回家玩耍的a是林知夏老师,留在实验室的b是徐凌波同学,一个寒假结束以后,a还是比b厉害得多,你说呢?”

谭千澈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得更开怀:“这充分说明,你们寒假不能回家,要追赶林老师的水平。林老师三年读完本科,三年寒暑假,她都没回过家,你们学一学。”

“等一下,”林知夏打断他的话,“同学们,你们都是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留不留校是完全自愿的,谭老师给你们每人1000元劳务费,我再追加1000元,哪位同学春节想回家过年,完全可以,不要有心理压力,今晚发一封邮件给我,说明是否留校,就行了。”

春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在林知夏的想象中,完美的春节就是一张圆桌,一盆鸳鸯火锅。桌上摆满了牛羊肉卷、鱼丸虾饺、扇贝蟹棒、蘑菇青菜,热气腾腾的白雾四处飘散,爸爸妈妈哥哥还有江逾白围坐在桌边,他们一家人热热闹闹地一起吃饭,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夜空中绽放着五光十色的烟花。

林知夏推己及人,认为她的学生们也会回家。

然而,当天晚上,林知夏收到的邮件显示,林知夏与谭千澈两组共计二十四个人,包括徐凌波在内,无一人回家过年。他们全部选择留校,继续做实验。又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2000元的劳务费,林知夏和谭千澈都在学校论坛上广受好评,被誉为“有良心、肯花钱的好导师”,这让林知夏感到一丝惊讶。

她再三确认了本组学生的意愿,结果他们全部都很坚定,像是被谭千澈的那番话深深地影响了。

林知夏思虑半天,问清了学生们大年三十那天的行程,随后,她在学校的豪华食堂订了一桌年夜饭,付了将近两千元钱。她把年夜饭的菜单发到课题组的微信群里,学生们欢呼声一片,像是正在欢度春节。

过了几分钟,徐凌波私信她一句:“提前祝老师春节快乐!”

林知夏秒回他:“也祝你快乐!加油!”

徐凌波正在疯狂写论文。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