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3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那么,我们订婚吧。”

————————————

时光荏苒,一晃就是两年。

这两年里发生的事情不多不少,而对于叶千盈来说,她从不曾浪费一分钟的时间,于是每一件事都有着其特殊的意义。

第一件事,是叶千盈和窦信然订婚了。

在两年前的那个年假,叶千盈和窦信然确定了婚约。

订婚的流程安排、婚讯公布,都尚且需要一段时日发酵。所以叶千盈并未用那个年假直接订婚,而是和窦信然提前享受了一段蜜月=w=

据说大哥和二哥得知消息后,关起门来咬耳朵——“这小子说要来我们家过年,结果第二天就和小妹商量好了订婚,坏得很”。

叶千盈和窦信然得知此事后,不由得相视一阵爆笑。

她还要回基地继续自己的研究,因此做了甩手掌柜,订婚典礼上的大多数事都交给窦信然拍板。几个月后,一切安排妥当,叶千盈回到d省,完成了和窦信然的订婚典礼。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订婚典礼一过,如非巨大变故,往往就不会退婚了。可以说,两个人现在除了领证之外,在外人眼里,和举办了正式的结婚典礼也并无太大区别。

此时此刻,他们已是名正言顺的未婚夫妻。

第二件事,则是叶千盈的研究。

当初叶千盈立下目标,要求两年内完成对非碱性金属超导的重要突破。

这一次,没有系统商城的帮助,没有前人的石头能给她摸着过河,只有一整个团队的齐心协力,还有她一个个深夜里对照着实验结果做出的调整。

如此日复一日。

将近两年的时光里,叶千盈竟然当真达到了从前立下的壮志。

就在她和窦信然订婚这一年的年底,叶千盈团队关于非碱性金属超导观测与噪音反应的论文,便被刊登上了《science》。

如果说,《inventiones mathematicae》、《annals of mathematics》、《acta mathematica》以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是数学界的四大天王,那么,《science》和《nature》这两本期刊在物理界的地位,无疑就是被加冕的双皇。

打个形象一点的比方,假如一个教授的论文能够在《nature》或者《science》被刊登,那就相当于医生的论文被刊登在了柳叶刀上,是可以够他吃一辈子老底的事。

通常来说,能被这两本期刊收录的论文,往往是生物相关,物理类的论文要想被它们收纳,其难度并不比登天简单。

——至少在淘宝都开通了直播卖火箭发射业务的当代,4000万软妹币就能买一次火箭上天服务。买主不但能自主决定火箭的图层,还能亲自享受一把指挥火箭上天的成就感。

然而,要是有某个土豪宣言,自己拿着4000万想买论文登上《science》杂志……

那他不如把这些钱都拿去买酒。等他一醉方休以后再入睡,做梦没准会更容易一点。

要是世上能有这种好事,那还不等土豪砸钱,恐怕叶千盈就早掏腰包了。她前段时间为了研究拓扑绝缘体的残次资料可谓是穷愁潦倒,不但系统里的所有名气值全部花光,连智能模拟课堂都要省着点上,数学家磁盘就更是买不起了。

用她对系统的话讲,那可真是,穷的只剩下钱了啊。

倘若能有这种快速便捷的氪金通道,叶千盈能把自己氪到头像登上《science》封面。

叶千盈:啊,这该死的钱,既不能让我的论文登上《annals of mathematics》,也不能让我的研究被《nature》引用。一想到这个我就伤心,你们快快离我远一点。

系统对宿主发出了红牌警告,提醒宿主注意空气中的酸碱度平衡,不要乱说这种引人柠檬之语。

既然想用钱砸上这种顶级王牌期刊是绝不可能的,那么,叶千盈团队的论文能够被《science》刊登,当然是靠实力。

论文一经刊登,立刻引发国内外大肆报道。

——年仅24岁的正高级研究员、被《science》收录的论文作者、数学物理界的双跨大神,同时还是华国本土培养出来的少年天才!

和大多数知名华裔的路线不同,叶千盈完完全全是在华国本土生长起来的。

而她的路线也清晰得一眼可辨: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军工方向,叶千盈一直服务于国家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当中,不曾任职于国外大学或者研究所。

这个消息无疑是一剂振奋的强心针:近年以来,华国人的生活水平逐渐上涨,许多家庭都有了供孩子出国留学的资本,海归也不再是一种值得稀奇的简历。

然而在顶尖学科的最上层,华国的青年人才流失却是很严重的。

叶千盈的出现,叶千盈的标志,无疑代表着一个闪亮的信号。

无论在她之后,有没有人能达成同样的成就,至少她的存在,就如启明星一样给人遥指着信心的方向。

……

很少有人知道,在叶千盈的论文刊登之际,潘大校,或者说,已经是如今的潘少将,曾经来找过叶千盈一趟——

国家之间的较量一直存在,即使没有战争,也会在明处和暗处显示出他们角逐的痕迹。

作为独特的、兼具“古国”与“大国”两个属性的东方文明,华国一直以来被西方忌惮、贬低而且防范。

“挖你墙角”,就是最直白而最恶心人的一招。

华国能用几十年补上过去百年的工业短板,但在某些顶级学术的研究上,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要走。

于是有心精进的学子们纷纷选择出国留学,在外锻炼自己的学术能力。

不少人当初走出去的时候,心里也会暗暗下定学成回来报效祖国的决心,然而等他们真的事业有成了,回来却未必会如最开始想象的那么容易。

除了其他国家故意的严防死挡之外,他们还会被自己的导师和同学苦口婆心的劝说。

有些人甚至会拿着介绍信,一下子被推入一个花花世界,那个世界里极尽诱惑地许之高薪厚利。

从这些学子个人的角度,他们寒窗苦读多年,想要给家人一个安定富足的生活,回报自己的家人,慰劳自己多年来的努力,这并无不可。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