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2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至于方天林和沈家河两人都不在时,商会交给谁管,这事情简单,再设几个副会长,一切难题便都迎刃而解。

副会长负责商会日常事务,一些重要决策则押后,等方天林或沈家河出谷处理,若有急务,直接通过沈家海派信鸽来回传信,只要两人能想出办法,不出一个时辰事情便能圆满解决。

这次商队目标不再是燕州城,而是商道沿线城镇,此行主要目的是扩大林山县商会知名度,争取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林山县出产诸多好东西,吸引外地商家慕名而来。

商队第二次远行并没有走很远,沿路经过十几个县镇消化之后,货物便宣告售罄。

这次商队采买的货物比上次要少许多,毕竟这边气候跟林山县差别不是很大,出产物品相似度比较高,需求自然就小。

这次商队学聪明了,刻意留下一部分货物,雇佣当地行商去附近州县贩售。商队跟他们协定,要是能吸引一个商家前往林山县进货,就分他们一部分钱,吸引的商家越多,他们得到的钱便也越多,不设上限。

有钱能使鬼推磨,光靠商队只能顾及到商道延线一带城镇,有了这些行商相助,不消多时,林山县提供的新式货物辐射范围,便以商道为中心,扩大至周边很大一圈。

自此,林山县商会实力雄厚,出售不少稀罕东西,有些甚至是林山县独有,别的地方都见不到的消息,便不胫而走。

正好,之前西南地区山匪路霸经过嘉宁关镇宁关两地守军清剿,大股匪类已经不见踪影,剩下那些残余,商队完全可以抵御。

大家都不傻,在互通消息之后,都清楚目前最安全的道路便是新开辟出来的商道,他们只需要小心从起始点到最近商道入口这段路途即可,进入商道之后,安全便基本有保障,原先不敢走长途的商队,现在也开始考虑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自商队第二次返程回到林山县之后,便陆续有外地商队进入林山县境内,他们一路打听着来到星火村。

商会各掌柜获悉此事,各个都乐得眉开眼笑,区别只在于有些溢于言表,有些则是在人后偷乐罢了。

见形势一片大好,方天林走了一趟县衙,同莫知县密议良久,之后又召集商会成员,同样谈论许久才散去。

做完这些,方天林便一直待在星火村,时不时拉护卫队去山道上巡逻,以确保星火村和荒谷之间运输畅通,顺带锻炼护卫队实战能力。

方天林在等消息,等林山县这些官员士绅作出决定。

林山县近乎四面环山,只南面一条官道通向外界,与石林县跟望山县相交地带不小,但官道只这么一条,其他都是些山路小道,骑马行走都有难度,更不用说车队出行。只要在交界处官道边设一个关卡,便能大为降低被突袭的风险。

嘉宁关和镇宁关这两处守军,非战时帮助地方军队清剿一下贼匪还成,一旦起战事,可指望不上他们,林山县必须要有自保能力。

方天林可不想星火村才建好没多久,便不得不把人和物资都撤回荒谷,他花费那么大心力,要的可不是这种结果。

既然边关守军不能随时依靠,那就自己上,林山县好歹也号称有近千地方驻守部队,虽然真正能派上用场的满打满算也就几百人,其他那些都是滥竽充数,不过目前也够了,再加上当地士绅家护院和沈家护卫,林山县第一道防线不用费多少事便能很快立起。

这一个关隘又不是什么边关要塞,不用弄得那么高大上,建一堵还算凑合的城墙,设置一扇城门即可。

方天林这么打算,的目的很简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过往行人在这里减速,进行第一道入门检查,确认身份没问题才予以放行。

方天林自然知道轻重,入境口设防也只是为了不被人打个措手不及,不用派多少人,只要守关者能把消息往回传便达到要求。

恰恰方天林眼中这件看似很容易办到的事情,却把莫知县和当地士绅都难住了。入境口那边官道两侧虽然不是很宽,但也有近百丈,建这么长一段城墙,那可是个浩大的工程。

这种从自己荷包里往外掏钱的事,谁愿意干?要知道大多数士绅可都兼职商人,赚钱的生意自是多多益善,砸钱的事,他们平常可是避之唯恐不及,若非提议之人是方天林,恐怕他们早就拂袖而去,连回去思考的机会都不可能给他。

至于征徭役,呵呵,方老爷可是一上来就摆明态度,明显他不赞同此事。一边是更安全的生活环境,源源不绝的进项,一边是短时间内需要大量往外掏钱,两边砝码被人放在天平上称量,孰轻孰重,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大家都有了决断。

这事情可行,具体如何办,却得看莫知县和尤巡检这两个林山县文武最高官员。

设关卡可以,起城墙一事当即被两人否定。这种事朝廷虽没有明文规定,但也未曾有过先例,即便林山县地处边关偏远之地,他们也不敢这么胡来。

方天林倒是无所谓,不起城墙,也有的是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星火村不到半年时间便建成,仿照此,找人去三县交界处勘察一下坏境,在林山县入境口附近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建一座村镇,便什么问题都坚决了。

镇子可是能起围墙的,这点谁也无法置喙,只不过这个村镇选址有些奇葩罢了,旁人议论过后,谁还能拿它怎么着不成?

众人听了方天林的提议,各个面面相觑,稍一思索便明白,虽然方老爷这个办法的确出人意料,但可行性非常高。在官道两边建镇,镇门设在官道出入口上,过往行人进镇,哪个不得接受盘查?这一样可以达到最初的目的,还一点都不显眼,远比直接建成关卡要好许多。

不过貌似建镇费用更大,还得走一套程序,要是上面不批,那就照星火村那样建个镇级村。这就省事了,村子不用经过上官审批,莫知县自己就能签署文书,最多就是事后往上报备一下,说明他治下又多了一个村庄,别的毋须担心。

“大人,真要这么做?”幕僚丁仲秋一想起这事,就牙疼。沈家实在太能折腾了,他们要经商,林山县便开始剿匪,生意太红火,怕被县外势力觊觎,就要把林山县打造成铜墙铁壁。虽说县衙从中得到的好处不少,但他活了几十年,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亏得林山县位于西南边陲之地,远离王城,要不然他们这么搞早晚得把天家给惹怒。

“最近伙食可好?”莫知县答非所问。

丁仲秋闻言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还是如实回道:“是比以往好,虽不如那些富庶之地,想来也不差多少了。”

第5章

“这就是了,撇开过程只看结果,沈家的出现对林山县而言,那真是有如及时雨。”莫知县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脸上神色莫名,“这一阵子你跟着我去乡下转了一大圈,感觉如何?”

“乡民脸上多了些生气,似乎走路都带着一股劲,比原先那种半死不活、得过且过的状态好了不少。”不想也就罢了,越想,丁仲秋脸上惊讶越盛。他怎么说也是个幕僚,脑筋转得比一般人要快,不消一会,他便想通其中关节,不由惊呼出声,“大人,莫非这就是商会名下众多新式作坊带来的效果?”

莫知县点了点头,作坊大批量出货,自然要招不少雇工。有袁成安这些本地士绅压着,除了一些关键位置用商会自己人之外,并不用担心雇工们泄密。大量闲置劳力被利用起来,星火村周边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进作坊干活,有固定收入后,百姓日子好过许多,对未来有盼头,可不就又活过来了?

以往谁都做不到的事情,沈家一出手便轻松达成,莫知县心里颇不是滋味。这本该是他的责任,无奈本地势力盘根错节,他能占有一席之地就已经用尽全力,再多他也没有这份心力。

既然连他这个知县都搞不定,其他人应该更难办到才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沈家没有跟林山县地主乡绅直接交过手,那为何他们行动就这么顺利,而他却处处受挫?最近莫知县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才有了些眉目。

沈家能成事,不外乎两点,一自然是沈家实力很强,那一队队护卫不是摆设,二便是利益。沈家带着当地士绅在极短时间内就赚取了大量银子,还带回来不少本地罕见的货物。瞧瞧,如今林山县各位老爷太太、公子小姐吃的穿的喝的,哪样是以前能比?

可惜,莫知县知道了也没用,武力威慑他做不到,这个需要大量钱财支撑,经商之道他又不通,真是两都不沾。他呀,还是老老实实当他的知县就好,别的他无法插手,也不能插手,别搞得到时候里外不是人,连林山县都没他立足之地,那可就真糟糕了。他只要看着点沈家,别让他们做出太过出格的事情,同时注意当地士绅的动静,不让他们破坏眼下局面,便可高枕无忧。

沈家背后有边关守军的影子,这点大家都看在眼里,不出意外,林山县商会会一直以沈家马首是瞻。

******

“大兄弟,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你这是去城里进新货?”正在平整土地的壮汉直起腰,看了眼问话之人身后跟着的一溜马车,不答反问。

“是呢,听说这边出产新式货物,便过来瞧瞧,要合适就采买一些。”上前搭讪之人笑得一脸和煦,看来脾气不错,怪不得商队派他出来问话。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