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2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安三老爷没有说话,静待方天林下文。

“安老爷,制作雪糕的方法以及各种配方沈家都可以卖给你,但沈记要以优惠价从安家拿货,不得以任何理由断供。”

“可以。”安三老爷不禁坐正了身体,这要求就跟没提差不多,定然还有后续。沈家如此让利给安家,不可能没有所求。

方天林隐晦地看了一眼陈管事,慢悠悠开始品起茶来。

安三老爷心中一凛,之前沈家跟安家合作,从不曾主动避讳陈管事,让不让他旁听,那都是他的事,沈家不干涉,现在……

陈管事也是个机灵的,不等安三老爷吩咐,主动找了个借口退出雅间。

“我年长你们几岁,就托个大。”安三老爷这会也想不明白沈家这两位究竟想图谋什么,“方老弟,沈老弟,你们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真到了这时,方天林心中也生起一丝踌躇。直到沈家河手覆在他上面,眼里尽是支持,他才彻底定下心来。

以沈家现在蒸蒸日上的势头,就算不做其他,只一心经营沈记,这一辈子也不愁吃穿。可这真是他想要的吗?若没有得到乾元族传承,那能做到衣食无忧,培养好后代,他就已经非常满足。问题是他现在有这个能力,却放着不用,只着眼于自个小家,是不是太过浪费?

踏出这一步,就再没回头路可走,方天林事到临头,又在脑海中思虑良久,才幽幽开口:“安兄,借一步说话。”

安三老爷面容越发严肃,往方天林这边挪了挪椅子。

沈家河起身拉开房门,朝外扫了几眼,之后便关上门,将耳朵贴在门上,以防有人偷听。

“安兄,无论听到什么你都别急,等我说完咱再来商议。”方天林事先打好预防针,免得安三老爷听到之后惊叫出声。见对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这才接着开口,“我想要靖朝东南至西南沿海一带的详细消息,方便的话,附近国家也捎带上。作为交换,沈家可以和安家进行深入合作。冰品只是小头,而且它情况特殊,是直接卖给你们,以后沈家出产的商品,将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安三老爷瞳孔微缩,方天林话中透露的信息不少,他说的是商品,而不是吃食或食品,这就意味着沈家后劲极强。更重要的是,这让安三老爷心中产生了顾忌,沈家这两位出身如何,他再清楚不过,若只是吃食的话,还可以理解为他们人聪明,有这方面的天赋,可连其他行业都涉及到,这就不是光农家出身的沈家能做到的,他们背后是不是还有一个连安家也查不到的势力存在?

这也就罢了,安三老爷勉强能接受,这世上就是有一些让人难以想象的人和事存在。再说,不管是沈家人就这么厉害,还是背后有人支持,就目前来看,对安家并无不利之处,他不用为此生忧,可最先这一句话就让他心中大骇。

安三老爷不信方天林说的是字面上的意思,只想要了解一下靖朝东南西南一带的情况,好方便沈家在那些地方做生意。如果只是这样,都还不算什么,让他惊惧的是沈家为何会知道安家的触角已经延伸到这些地方,甚至连国外都包括在内?

这已经不只是生意上的问题,安家能在云州城都排得上号,可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安家只是富商,明面上结交的官员品级最高也就云州府同知,再加上几个安家资助出来的高官,还都是地方上的,就这样的势力,他们凭什么同那些王公贵族世家支持下的商家斗?那自然是因为安家暗地里还有支持者,可这样秘密的事,沈家怎么会知道?

安三老爷心中惊涛骇浪翻腾不休,面上还算平和的神色都差点维持不住。安家子弟众多,这样隐秘的信息,就连他那些庶出兄弟都无从得知,若非摊子铺得太大,人手不太足,需要更多可靠的安家人来支撑暗地里的事务,安三老爷这个嫡二子恐怕都没有资格知晓,他也不会把大儿子从小就送离身边,隔几年才能见上一面。

想虽这么想,安三老爷还是明知故问:“行啊,要消息还不简单,我回家派人去打听一下,不出几天就能给你想要的。这事先放放,我倒是对你说的新货品感兴趣,你们沈家人脑瓜子怎么长得,这么聪明,我名下那些酒楼饭馆开了这么多年,真正意义上的新品菜肴那也是难得一见。”

方天林不由失笑,对于安三老爷这样的应对丝毫没有不满之意。最开始他只是想同安家做雪糕生意,并无其他想法,后来无意间发现安家资金动向有问题,就动用这个世界没有的手段调查了一番,这才发现安家暗地里行动的一些蛛丝马迹。

方天林当然不会将这些说出来,也没有继续深入打探的意思,知道这些就已经够了,他也不拆穿,顺着安三老爷的话说道:“安兄,就像你所说那样,我们也就脑子还算好用,要不是来到云州城让我们大开眼界,怕是这一辈子都要窝在广延村毫无作为。我跟家河打听那边的消息,也没其他意思,就是想找个地方建立宗祠,作为沈氏一族最后的庇护地,退无可退之时可以在那休养生息,不被人迫害。”

“你也知道,广延村不是生活的好地方,到现在我们都还不清楚那里到底如何,回老家势必成为不可能之事。而云州城太过繁华,起势之时无所谓,一旦沈家落魄,再留在这边就不合适,要是运气更糟糕一点,被打压得抬不起头,那只能远走他方,一个安全隐秘的地方就非常有必要。”

“我想找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作为沈家人最后的去处,人迹罕至,道路难行都无所谓,只要安全就行。我相信以安家的能耐,找到符合要求的地方不难,可能的话最好多找几个这样的地方,我们也好有选择的余地。嗯,知道这事的人越少越好。”

听了方天林这一番话,安三老爷放下心来,只要不是安家暗中之事暴露出来,其他一切都可以商量。对于把陈管事给支出去一事,他也找到了理由。作为沈家最后的退路,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即便那里不容易攻打,对于沈家人来说,那也是危险的。因为他们人数实在是太少了,就算把广延村那边的族人全都迁过去,又能有多少人?一旦对上权贵,不过是一个命令之事,就能将他们全数摧毁。

这一条没问题,其他那些就更简单,双方之间曾合作过不止一次,制冰那么大利润的生意都没让两家闹翻,雪糕这一项来钱不那么快的生意就更不会另双方红脸,两边各自让出一部分利益,事情很快就搞定。

最终结果是沈家拿一层干红,制作雪糕法子跟各种口味冰品配方另外付钱,沈记“好再来”超级食坊以略高于成本价的价位购入货物,雪糕沈家不冠名,这个扬名的机会让给安家。

双方算是各取所需,方天林其实可以不用麻烦安家,等大型货运船入海之后,自己去满世界寻找合适的安居之地,可这样太过耗费时间,他现在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的就是时间。人生苦短,若他无法将生物医药科技提升到一定高度,那他最多活个百多岁就尘归尘土归土,没了他指引方向,谁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科技突飞猛进,没有打牢基础,很可能出现断层,同时制度也很难跟上。老观念带动新科技,呵呵,两者之间怕是难以处理好,极大可能是新技术被权贵把持在手里,成为他们控制百姓的利刃,那这还不如就保持现在这个样子,至少目前双方的武力差距没那么大,想要推翻腐朽的统治更加容易。

科技越发达,军工技术越高,百姓越难以撼动统治阶级,若制度不合理,技术被全面封锁,苦的还是老百姓。至少现代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高精尖武器可能无法制作,想要制备普通枪支弹药还是没问题的,以现在靖朝的制度,就别指望朝廷会这么好心。

方天林不想看到百姓被奴役的场面,尤其还是自己造成的,想来乾元族也会赞成他的做法。

回到家后,沈家河不再当木头椽子,一坐下就问道:“天林,真要找那样一个地方作为沈家祖地?”

“你不想吗?”方天林反问。

“想是想,可符合你说的那些要求的地方,出入是个麻烦事,真要退守祖地,以后还能有出去的一天?”沈家河心中很是矛盾,这事两人之前就商量好了,可真要付诸实施时,他又犹豫了。这真是进去容易出来难,“只找偏僻的地方不行吗?”

方天林摇了摇头,他这么说只是借口,就是不想轻易被人找到,只偏僻这一点不足以满足他的要求。再偏僻,那都是有人烟的,他要的是没有人踏足,最次也得是无人定居。当然,后者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可能的话,他要一个完完全全没有开发,只属于他家的地盘。

这样的地方有吗?放在现代可能没有,在靖朝这边,有且不止一个,方天林不经过实地考察,就能下此定论。

“好吧,你说行就行。”沈家河没有过多纠结此事,反正就是建一个村子的事,同他们目前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干系,不过就是花点钱罢了,他家承担得起。现在对沈家没有任何好处,说不定以后真能成为沈家最后的庇护所。不管何等辉煌的家族,都不可能永远屹立不倒,总有没落的时候,到时候祖地就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见沈家河如此,笑意在方天林眼底荡开,能得到自家媳妇的支持,比什么都重要。

沈家河起身进房,不消一会就拿着账本出来:“天林,作坊跟食坊的收入加上最新一笔卖冰品方子得的进项,到时候提货运船估计没有任何问题,还能有不少盈余,可要建设未来的祖地,这钱是远远不够。”

沈家人如今再不是乡下土包子,都见识过世间繁华,既然要建设新村子,那自然不能按照以前的要求来,不奢求多好,起码得是木屋石屋,能有青砖瓦房那更好。又因可能的祖地必然是相对封闭的环境,任何东西都最好能自给自足,特别是吃穿喝这三样,必须靠自己解决,不能依赖外人。

要想沈家人有朝一日能再次崛起,那学堂就必不可少,人不可能不生病,医馆也得有,要想过得好,各种工匠也至少要一样来一个,还得有人守护村子,护卫也得培养……沈家河随便这么一想,就觉得头大如斗,这得要投入多少钱?

沈家河可从没想过瞒着媳妇,想到此,便把他心中的忧虑一股脑儿全说给方天林听。

“没事,我们还年轻着,可以慢慢来。”方天林没有把他心中所想直接说出来,那样也只是给沈家河徒增烦恼。似是想起什么,方天林迟疑了一会还是说出口,“家河,这事先不要告诉爹娘大哥他们,等我们弄得差不多时再说,免得他们担心。”

“好。”沈家河没有反对,他也不愿意爹娘这么大年纪了还操心这个。

不管祖地定在哪里,都会离云州城很远,方天林决定扩大信鸽规模,方便两地间传递消息。

有了之前驯养第一批信鸽的经验,方天林跟沈家河两人对如何选鸽子已经有相当多的心得,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完全凭直觉选择。

这次还是同上回那样,方天林一家五口全部出动,打的便是儿子们喜欢鸽子这个幌子,这样即便有人调查沈家,也不会觉得他家有任何异常。

方天林没有买太多,照样只要了五只,若这还是不够用,那就让鸽子们自我繁殖。有空间水在,一代只会比一代更好。当然,这是在前一代寿命极短的情况下,要是它们寿命长,空间水喂食量相同的话,那后来者无论如何比不过它们的前辈。

信鸽训练方法有很多,最低要求是让它们具备在远离鸽巢时,放飞后能及时正确返家,达到这个程度,信鸽就能担负起送信的职责。

方天林一家最先养的五只信鸽,已经具备这个能力,现在他们正在训练鸽子的第二项本领,争取让它们达到不但能认鸽巢也能认人的地步。这个就比较难,若信鸽没有长期饮用空间水,想要让它们做到后面这点,需要长时间训练,就算这样,范围也不大,几百公里顶天了,再远就需要鸽子寻路性能更优,训练方式也得更加科学。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