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集(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毛彦志重重地点点头。

赵抃下决心道:“州府立即召集各县众官商议治水大计。”

毛彦志:“我立即筹划此事。”

11、议事厅 日

赵抃主持州县众官商议虔州治水大计。

正面挂着一幅虔州的江湖地图。

赵抃指着地图道:“祈雨只是权宜之计,治水才是万全之策。虔州城是章江、贡江和赣江的交汇点。寄水在西,源出赣粤边境的大庾岭,东北流向,纳上游江水后至虔州;贡水在东,源出赣闽边境的武夷山脉,西南流向,至今昌县折向西北,蜿蜒而至虔州。章水、贡水在虔州汇合而成赣江,赣江曲折北流而注入鄱阳湖。现在,请大家献计献策。”

周敦颐献计道:“开凿赣江十八滩。赣江是江西乃至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当时人员和物产的流动,全仰仗这条赣江。但赣江从虔州城下流至万安县城域段,成为十八险滩。”他指着地图道:“其间河道曲折,河面时窄时宽,河床中多处暗礁潜藏,水流奔暴,漩涡加剧,倘有不慎,船不是触礁搁浅,就是翻船……”

不少人连连点头。有的道:“周通判说得对,凡要溯赣江而上的船只,必得在此靠岸,请有经验的滩师带过险滩去,方得平安。”

周敦颐道:“历来船家视此为险途,临行之前,必到岸上的萧公庙烧香求保佑。来往船家谈十八滩而色变。更有多少弄船好手在此命丧黄泉。”

赵抃下决心宣布道:“治水之策,先开凿赣江十八滩。”

(旁白):“赵抃决定开凿十八滩,消息传开,人们奔走相告,企盼早日动工开凿石滩,治水成功。经过一番筹备,开凿赣江十八滩,疏浚河道工程终于开工了……”

12、一组短镜头

赣江十八滩,民工们疏浚河道……

赣江十八滩,民工们河床中炸掉暗礁……

赣江十八滩,民工们在平窄加宽江面……

……

(旁白):“经过赵抃和周敦颐组织民众开凿赣江十八滩,疏浚河道。自此,章江、贡江、赣江三江治水贯通丰盈……”

13、三江汇水处 日

赵抃和周敦颐站在三江汇水处,望着滔滔江水,千里东去入鄱湖,入东海……

周敦颐望着江水激动地说:“赵大人,看那何等气势磅礴的三江之水,东去鄱阳湖,奔向东海多么激动啊!”

赵抃点着头道:“赣江十八滩治理好了,不少人从中原迁徙来的人家,已在十八滩流域及万安县各地安家落户。交通的改善与发达,带来了人口的增多,推动了商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是啊,”周敦颐指着前方道:“昔日鲟城对岸形成了一个泊船口岸了。”

赵抃笑着说:“真是一片福瑞呈详,安居乐业的景象。不过……”他欲言又止。

“赵大人,”周敦颐接着说:“我知道你并不满足……”

赵抃望着周敦颐点了点头:“知我者周茂叔也!”

周敦颐道:“我想了很久,觉得有一个方案可以考虑。”

“好,说干就干,我们立即回府召集各方官员,群策群力共同施策。”

说着,赵抃与周敦颐便立即回府衙。

14、虔州府衙 日

赵抃召集各方官员共同研究治水方案。

赵抃:“现在请周通判谈谈他的治水方案!”

周敦颐道:“我经反复思考,设想在虔州城内建造两条排水沟的想法……”

赵抃:“快说说具体想法!”

周敦颐接着说:“具体规划是,根据城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特点,以州前大街为排水分界线,分东南排水沟和西北排水沟,总长二十五里。两沟采用明沟和暗渠相结合,并与城区的池塘相串通。这样既可避免沟水外溢,又可利用废水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两沟的水场通过城墙下面的水窗,分别排入章江和贡江。”

赵抃连连点头道:“此番设置的排水系统,最奇妙之处就是‘水窗’。水窗即排水口的闸门,能在汛期防止江水倒灌。让排水口附近的管道呈现多层断面,将坡度增加到普通管道的四倍,这样就形成了足够的水压可以冲开水窗……”

周敦颐接着说:“所以,当贡江水位高于水窗水位时,借江水之力将闸门关闭;当江水低于水窗时,借水窗内沟水之力,将闸门冲开。”

赵抃说:“周通判提出在虔州城内建造两条排水沟的方案,大家看看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赵抃话音刚落,官员们纷纷议论开来……

(旁白):“赵抃听了大家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了周敦颐的方案。”

赵抃最后说:“今天大家群策群力,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州府将完善周通判的治水方案,形成报告禀报皇上定夺。”

15、赵府 夜

月光下,赵抃与周敦颐坐在石圆桌前品茶赏月。

周敦颐:“赵大人,下官已想多年……”

赵抃忙说:“哎!衙门外,你我就不必多礼了,你我可算不打不相识啊!”

周敦颐无奈摇摇头,称赞道:“赵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清誉早已如雷贯耳,为官持率,令小弟五体投地,永生难忘啊!”

赵抃道:“当年合州之事,偏听之言,你处之泰然,并不申辩,心中至今有愧。老弟也是个博学力行,著述颇丰,为官清正,疾恶如仇,担任合州判官时,威望很高啊!”

说到这里,周敦颐想起一事便说:“赵兄,本人心中一直有一个心愿,但是……”

赵抃:“老弟请说。”

周敦颐:“我一直想在清虚观创办濂溪书院……”

赵抃未等周敦颐说下去,忙说道:“这是一件好事啊,在清虚观创办濂溪书院,这是为虔州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可以广招学子。”

周敦颐兴奋地:“这么说你同意了?”

“那还用说,双手赞成!”赵抃道。

(旁白):“赵抃与通判周敦颐,两人同在虔州为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赵抃支持周敦颐在虔州创办了该地区历史上第一所书院——濂溪书院,使得周敦颐所创理学的发祥地。”

16、濂溪书院 日

教室里坐满了学生,赵抃为学生们授课。

周敦颐也为学生们讲课……

(旁白):“濂溪书院开学了,赵抃和周敦颐经常一起去书院讲学,成为周敦颐所创理学得到了发祥。中国思想史上最为著名的程朱理学,就是当年曾在虔州濂溪书院师从周敦颐的程颢、程颐兄弟二人,之后都成了著名的理学家。”

17、濂泉风景区 日

天空晴朗,赵抃与周敦颐携带毛彦志闲暇时日游历赣南的大好河山……

赵抃与周敦颐携带毛彦志来到濂泉,凝望濂泉景色无不感慨道:“虔州的风光令人心醉!”

周敦颐道:“虔州所属十县山水奇妙,古迹宛在,令人赞叹!”

赵抃道:“周茂叔胸怀洒落,如光风霁自之风范,令人敬佩!”

周敦颐敬重道:“赵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真是名流千古的‘铁面御史’!”

毛彦志见两位大人如此深交,十分高兴:“大人,我们以游过马视岩、濂泉、通天岩、章贡岩……明日乘船游游赣江去如何?”

赵抃、周敦颐异口同声道:“好,好!”

18、赣江 日

风和日丽,阳光普照。

赣江,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大江茫茫去不还,奔流到海不复回。

赵抃和周敦颐两人伫立船头,乘船沿赣江溯流而上。两人任江风拂起衣袂,任激起水花沾湿布履。此时,赵抃心情激荡,胸臆奔腾,不禁诗兴大发,吟咏道:

章贡东西派,并流作赣川。奔湍出城曲,离合向台前。

把酒来凭槛,鸣鼓见放舡。滔滔归底处,沧海路三千。

“赵大人,好诗啊!好诗啊!”周敦颐听毕击掌叫好。

赵抃突发奇想:“周大人,这奔腾的赣江之上,该有舟船竞发的场面啊。且虔州是两广要道,出行之人常从虔州改乘船向北,应多多造船,以备不时之需。”

周敦颐连连称:“是啊,是啊,”

赵抃道:“回州府后,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收取民间多余木头,招四方工匠,打造船只。”

“好!”周敦颐点头道。

此时,赵抃两眼渐渐模糊起来了,只见赣江之上舟船竞发,蔚为壮观。赣江成了长江下游与两广的交通纽带。

(旁白):“州府告示一出,不出几日,收到许多木头,许多工匠也招来造船。不久,虔州就造出了上百艘船。百姓深得其利,赵抃也受四方百姓拥戴。嘉祐七年(1062)六月,因赵抃在虔州政绩卓著,百姓拥戴。朝廷召其回京……”

(第二十集 剧终)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