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集(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赵抃传唤年轻兵士到庭,年轻兵士被衙役带上堂。

赵抃赶紧命:“左右替他去了手铐,给凳子坐下。”

衙役上去取手铐,又搬来凳子……

可是,年轻兵士哪敢坐,只是跪倒在地上……

旁听的人多为上次放粮时在场的乡民,有的为年轻兵士出庭作证,大家都为年轻兵士鸣不平……

“恳请青天大老爷法外施恩呀!”

“请青天大老爷开恩哪——!”

……

跪倒在地的年轻兵士却神情黯然低落,龇咧着嘴,半响才迸出一句话来:“大人,小的命该绝。情愿一死抵命,也好免去痛苦。”

赵抃一听他话一看他身体异常,面容发青,病态毕露,忙关切地问道:“你有何难言之痛,但讲无妨。”

年轻兵士道:“回大人,小的几日前身上似乎长了痈疽,尚未溃烂出脓,故而疼痛难忍,了无生趣。”

赵抃听后即令:“官医上堂察看。”

衙役喊道:“传官医上堂!”

官医上堂后,立即对年轻兵士进行检查,赵抃见他艰难地抬起左臂,剥下右肩衣裳,只见右肩靠后背已肿得馒头大小,皮色不是发红而是晦暗无光,细瞧也找不见脓头。

官医禀告道:“赵大人,犯人得的恐怕是痈疽,而且是无头的疮疡。此种病症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成,肿胀疼痛,较为凶险。”

(赵抃画外声):“死罪易受,活罪难熬。难怪年轻兵士痛快求死,可见其病痛折磨之烈……”

此时,赵抃耳旁响起娘亲的忧心话声:“人家也是爹娘生养的……”

赵抃交代官医道:“是啊,普天之下,四海之内,同是为人儿女,不都是兄弟姐妹吗,遭罪受苦,怎不感同身受!此犯人虽是死罪,然为官者仁爱为本,还需在牢中就医治病,好的照看。否则,伤筋烂骨起来,无异于虐杀生民啊。”

官医:“遵命!”

13、街道 日

下班时分,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赵抃从府衙下班急匆匆回家。此时,毛彦志十分急呼呼赶来,两人在街上迎头碰上……

毛彦志焦急地:“抃兄,姨娘不好了……”

赵抃急忙问道:“娘亲怎么啦?”

毛彦志:“下午,姨娘在堂前跌了一跤,扶起来时已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边动弹不得……”

“那,现在怎么啦?”赵抃急问,便拉着毛彦志回头往家跑……

毛彦志:“已请郎中瞧治,恐怕患了中风症。”

“中风症?”赵抃顿时心内既焦且悲反问。

毛彦志边重重地点头边回答:“是的。”

两人迅速朝府上奔去……

14、赵家 日

赵抃与毛彦志回到赵家,赵抃便直奔姨娘的房间喊道:“娘——,”他来到床前拉起娘亲的手,两眼湿润望着她……

小徐氏躺在床上,口眼歪斜渴望地望着四郎……

(旁白):“小徐氏年近六旬,大半辈子操持劳累,本就体弱气虚,加上长途跋涉到了宜州,精气神损耗极大,心神迷糊,堂前跌跤得了中风症……”

15、一组短镜头

下灶头,赵抃亲自为娘煎熬续命汤……

娘床头,赵抃坐在床头为娘一匙匙喂药汤……

深夜里,赵抃衣不解带,寝不安席,日夜看护料理亲娘……

每日里,赵抃耐心地喂娘喝稀粥米汤……

……

(上述画面画外声):“自从姨娘病后赵抃求医问药为娘调治,早晚在家时,就流连于姨娘身旁。他亲自下灶头,为娘煎熬续命汤,衣不解带,寝不安席,日夜看护料理。两个多月后,娘的病症方稍缓解,能在床榻上扶坐起来,也能含糊说些话……”

16、客堂 日

两个多月来,赵抃人也瘦了,话也少了……

毛彦志劝道:“抃兄,这两个多月来,心力交瘁,再这样下去你自己也难以支撑.是不是……”

赵抃摆摆手:“别担心,我撑得住。”

夫人也劝道:“老爷,你在衙门诸事操劳,家里照顾娘亲之事,奴家来做。再说彦志,五弟,十二弟也会帮衬着,你尽管放心,保管比你照顾得好呢。”

毛彦志也帮腔道:“小弟我也想尽份孝心呢。还有大嫂,五弟,十二弟,不可你一人独得功劳。”

赵抃不理,顾自做,并含泪回应道:“夫人,彦弟哪,四郎爹娘死得早,若没有姨娘,就没有我们赵家这份家业,就没有四郎我出头之日,这份重生恩情就让四郎尽量报偿一点吧!”

夫人道:“老爷肺腑之言,怒家永记心头。”

17、府衙 日

赵抃与知州议事……

赵抃道:“去岁放粮误伤人命案的年轻兵士被关押在监,因得了痈疽重症,而无法行刑。”

知州点点头。

赵抃接着说:“本待案犯病愈后今岁秋刑,刚好皇上有令赦免罪人。我想将年轻兵士亦被赦免了死罪!如何?”

知州点头道:“放!”

赵抃立即下令:“赦免罪人,立放监外。”他又向知州建议道:“为教化民众,在宜州设堂讲学。”

知州连连点头:“好主意,好主意。”

(旁白):“从此,赵抃亲自去学堂讲学,后人在此地建起‘清献书院’,就是宜州历史上最早的书院。”

18、赵家 日

赵抃从府衙回来三步并两步地来到娘亲床前……

赵抃道:“娘,那位年轻兵士的死罪已被赦免令放了!”

小徐氏听后喜不自禁,用枯瘦的手爱怜拍拍四郎的脸:“我儿为官心善,定有好报。”

赵抃轻轻地握着娘的手,动情地说:“娘得好好活着,让孩儿长在娘左右,孝敬娘!”

小徐氏点点头:“嗯,娘还没享够四郎的福呢。四郎自小懂事,是为娘前世修来的福。”

赵抃回应道:“是娘教儿自小做人知恩报恩,知礼明礼。”说到此时,四郎两眼模糊起来,出现……

19、(回闪)钟楼底 日

四郎八岁时,学堂念书,一些小伙伴们耻笑他,“四郎,四郎,有爹没娘。”

由此,他见了姨娘一声不吭,从姨娘身旁蹭过去。姨娘见此也不理睬四郎……

20、(回闪)厨房 日

四郎自知理亏,来到灶头旁姨娘边,只见姨娘顺手从柴火堆里抽出一根细柴棒来……

姨娘拿着细柴棒来:“你这个忤逆子,跪下!”

八岁的赵抃“扑通”一声跪在灶下。

小徐氏哽咽着,泪也滑落下来:“咋的,瞧不起你姨娘,姨娘也是你的娘!没有生你,也养你!”小徐氏狠狠心,将细柴棒抽了一下四郎的手心:“姨娘不欠你那声叫唤,姨娘也不识字,不懂你学堂里学的啥,姨娘今日就让你懂得怎么做一个人!”

小徐氏边垂泪边训斥,赵抃一边抽噎一边抚着打红的手心,一边扯着姨娘的衣角,一副可怜状。见此,姨娘心也软了,她帮四郎抹去眼泪,四郎也乖巧地擦着姨娘泪脸,算是母子和解了……

21、赵家 日

赵抃此时只见娘亲大便郁结难下,突然辗转床头……

“娘,娘,”赵抃喊道。

因为娘的药方性热,病人又久卧床榻,小徐氏大便郁结难下。四郎见娘如此痛苦,赶紧在药料里加了去火添凉的药料,又帮娘亲将大便抠出来,粪便在体内积久了,气味难闻,四郎却毫不避嫌……

此时,赵抃却见儿子赵 捏着鼻子跑到厢房外远远避着……

事后,赵抃把儿子赵 叫到一旁好言教导:“你爹小时候,比这还臭呢。乌鸦尚知反哺,孩儿须牢记。”

赵 懂事地连连点头。

由于,赵抃言传身教。从此,两个孩子也和祖母更亲了,给祖母打水擦身,洗脚穿袜的事,都和爹爹抢着做。

22、一组短镜头

(旁白):“一年后,小徐氏病情渐重,由半身不遂转为半身瘫痪,右腿肌肉萎缩,小腿向后钩起,像一把锄头的形状,这让小徐氏大小便带来诸多不便……”

(旁白声中显现下列画面)

深夜,赵抃抱着娘,刚要放下,小徐氏的小腿把马桶都钩翻了,搞得屎尿泼得满地都是……

白天,赵抃就给马桶用木头做一个固定支架,装在马桶上又在边旁安装了座位。这样,又省事又钩不翻……

白日里,赵抃去府衙由夫人和彦志帮着护理。

晚上,赵抃守在娘的床榻上打个盹。有时,小徐氏大小便失禁,四郎默默为她洗澡擦身。宜州天热,为防止娘久卧皮肉溃烂,他每天夜里将娘擦背,帮娘翻身,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

有一次,四郎拿了一大一小两个桃子来到姨娘面前,对娘说:“四郎不孝,惹娘气恼,给娘吃大桃子,四郎只能吃小的!”哄得姨娘笑了起来!

23、赵家 日

有一天,小徐氏清醒些,靠在床头,见儿孙绕床,心中欢喜,又想起衢州老家……”

小徐氏向孙儿说:“ 儿,我们老家衢州城里,有座城隍庙,逢年过节,烧香舞狮,可热闹呢。”

赵 听了,就缠着赵抃:“爸爸,爸爸,我要回老家衢州去!”

赵抃哄着说:“等奶奶身体好些,我们就回去。回老家,见见你大伯和堂兄呢。”

小徐氏话在兴头上,拉过 儿到身边:“ 儿,奶奶给你讲个故事好吗?”

儿高兴地喊道:“太好了,太好了,奶奶快讲!”

小徐氏道:“奶奶就和你讲一个孝子四郎的故事……”

“太好了,太好了,孝子四郎,孝子四郎。” 儿高兴得拍起双手来……

24、曹县农村 日

一片金黄色的稻田,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头顶烈日,赵抃在曹县官员陪同下,在田间地头考察……

突然,一匹飞马奔驰而来,到赵抃一行前一位衙役从马上跳下来,急报道:“赵大人,你母病危……”

“啊,”赵抃未等衙役说完,马上接过衙役的马,立刻跳上马背速速飞奔而去……

25、赵家灵床 日

“娘——”赵抃一生凄怆的大喊,踉踉跄跄地扑向灵床,长跪不起,哭喊道:“娘啊,四郎未能送终,大不孝啊!”

赵抃的悲戚呼告声,无人不为之动容……

(旁白):“小徐氏离世后,赵抃将宜州事务向知州做了交代后,他披麻带孝棒,携夫人、赵拊、赵扬以及全家大小护送姨娘灵柩,回衢州老家安葬。途中事务由彦志操持,一路悲风凄雨,行了近两个月,方到达浮石潭畔……”

26、一座新坟 日

十三载未亲近衢江水,魂梦中几回回归故里。梦里尽是欢笑泪,梦醒方觉人世悲。

青松苍翠立,桃李婆娑舞;一座新坟安葬着小徐氏,旁边搭起一个草舍……

(字幕打出):“赵抃上书给朝廷,请求丁忧在家,为姨娘守孝三年,朝廷感念阅道的一片孝心,予以恩准。”

(画面显现)赵抃每日坟前虔诚膜拜,焚香叩首,或扶碑叙话,整理墓地。平日里,则素饭蔬食,敝服褐衣,不会客,不言笑。夜间,赵抃挑灯读书《金刚经》、《大藏经》、《阴符经》、《周易参同契》等……

(第四集 剧终)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