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绪 论(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黄宣佩先生的《良渚文化研究50年》,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学界对良渚文化的研究历程、成果,记录了许多激动人心的辉煌时刻,为我们了解、认识良渚文化研究史,推进21世纪良渚文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

刘斌、王宁远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学人综合近30年的良渚遗址考古研究成果,撰写的《良渚:神王之国》从权力与信仰角度诠释了良渚古国的核心特征,为我们从早期国家文明的角度认识良渚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编著的《良渚考古八十年》,以2016年良渚遗址考古发现八十周年为契机,特别是以良渚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考古新发现为代表,良渚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区域文明,其地位和意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良渚王国和良渚文明实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该著作回顾了良渚考古八十年的历程,总结了良渚文化考古取得的长足进展,并以沪宁杭三地携手展望良渚考古的未来。

国外的良渚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以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等为代表的世界著名考古学家,将良渚文化与苏美尔文明的乌鲁克遗址、哈拉帕文明的摩亨?佐达罗遗址、古希腊文明的基克拉迪文化等世界早期文明进行比较研究,论证了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文明阶段,是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标志,代表了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稻作农业的高度成就。科林?伦福儒教授曾数次来杭州讲学、参观,与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学人有深入的学术交流,表示要将良渚文化写入国际权威考古学著作,促进良渚文化走向世界。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希腊政府文化部门官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多位专家和参加“世界考古论坛”的国际专家实地考察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对良渚文化取得的辉煌成就赞叹不已,表示希望加强与良渚遗址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

综上所述,学术研究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前提。国内外论著以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研究成果为基础,对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总体面貌、发展状况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彰显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为我们开展良渚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和良渚文化的传承弘扬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前提,是我们开展下一步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和传承工作的基石和灯塔。

三、本著作的主要观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本著作的主要观点

良渚遗址以其规模宏大的古城遗址和外围水利工程遗址、山环水抱的选址特征、内外环通的水系格局、聚落层级的空间关系、具有表意功能的刻画符号以及丰富的历史遗物,见证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早期国家文明发展阶段,说明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良渚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良渚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将良渚遗址的价值内涵挖掘出来、传承弘扬下去,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本著作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著作的撰写拟采取论从史出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思路。

首先,通过研读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有关档案文献,积累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形成尽可能完整的资料汇编。

其次,通过参观博物馆、赴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现场考察、与有关高校、政府部门、科研单位、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等交流合作,积累一定的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素材,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进一步提升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水平。

第三,认真研读有关资料,深入参与良渚遗址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和传承工作,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为撰写著作奠定基础。

最后,按照学术著作撰写的要求,认真撰写著作,力求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性学术成果,并关注学术著作的社会反响,进一步完善有关内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所有数据和资料的引用时间截至2019年12月。

因本人学力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