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9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林国栋更绝,他直接换了个办公室,让他的秘书负责接电话,而且他的秘书是没有权利答应那些人的,只能同那些人疯狂道歉。

“不好意思啊许教授,我们这边去年三月份就不再引进人才了,市里的人才储备已经饱和了,实在没有地方安排,真的很抱歉,文件也已经确定了,您再联系联系别的地方吧。”

电话那头的许教授气得心绞痛,捂着心口问,“就□□们一个不行吗?你同林市长说说情。”

这样的电话,林国栋的秘书一天能接两百通,他一边干着自己的活儿,一边满脸木然地回着消息,“抱歉哈,这个真不行,去年三月三十一号就是最后的截止期限了,上面也有文件要求的,三月三十一号之前来的人我们全部接收安排,三月三十一号之后一个人都没进过,您就别让我为难了哈!拜拜,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许教授:“……”你不让我们去临海市,我们怎么会愉快?

还有人拖了胡滨过来说情的,找了高玉教授来同叶知秋疏通关系的,这些人都同叶知秋的关系不错,可叶知秋全都拒绝了。

规矩就是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叶知秋不可能为了一两个人而害了那些已经在临海市内稳定下来的人。

-------------------------------------

六六年的春风很冷,但更冷的是读书人的心。

高考停了,学校也关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路好像变成了一条死路,满腔热血的学生们开始走出课堂,去广阔天地中搞建设(接受生活的暴击),某些政治意识存在问题的专家学者也被清算。

有人无辜,有人活该,无辜者在哭嚎,活该者佯装喊冤,可世道就是这样。

或许你一身清白,但你身在污浊池中,你就是脏的。身体清白,脑子不清楚,也是脏的。

能在混乱中活下来的人,向来都只有懂得审时度势的聪明人。

在全国各大报纸上频频亮相的临海市也低调了很多,原先属于临海市的那些板块现在都变成了红色内容。

叶知秋不再像之前数年那样频频出差走动,她安安分分地待在临海市,一面宏观调控全市的经济发展,一面积极转化工农兵大学内部的科研成果,为临海市内的企业贡献更多的技术力量,另外,她也有时间回归家庭了,每天晚上一到五点就下班,盯着三个孩子在家学习。

她时不时地就从自己空间中拿出几本自己当初从各处淘来的书,待三个孩子学完后,再收进空间里。

工农兵大学那边的专家学者们也都知道叶知秋有一个‘秘密的藏书库’,他们需要用到什么书时,若是实在找不到,就会去财政局递个单子,叶知秋找到后会顺路拿去工农兵大学,待那些专家学者们抄完之后再还她。

外界在轰轰烈烈的□□肃清,临海市内部依旧保持着经济势头告诉发展的步调,六六年末的时候,临海市的经济体量就成为了整个东山省其它县市所有经济体量加起来的三倍,一跃成为全国第二的经济体量,也成为了风头最盛的纳税大市。

全国第一的经济体量是某重工业大省,一边是煤矿开采,一边是重工业炼钢,俨然是国内的经济支柱之一,甩开原先全国第二的经济体量不知道多远,如今却被临海市给追了上来。

大元汽车厂在连续生产了三年的救护车后,顺利转型,开始生产自行车与摩托车,依靠完全独立自主的生产线以及优良的做工工艺,很快就吞下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市场,而后又通过自行车业务与摩托车业务反哺汽车厂,暨救护车停产两年后,生产出了第一台完全自主生产的大客车。

正大食品厂的业务已经完全跑偏了,原先是以四季养生粥为主,现在的四季养生粥只占了百分之三十不到的版块,高玉教授带领团队做出来的海产品罐头、奶粉、奶糖、奶酪条、榨菜泡菜、辣条、水果干及无花果丝等多种品类的食品给正大食品厂带来了巨大的收益,龙泉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食品生产基地。

颍上区的纺织厂原本籍籍无名,突然凭借一款耐磨吸汗的棉麻混纺物料走红,一跃成为最受国人欢迎的布料供应厂,再加上这纺织厂背靠工农兵大学纺织系,经常有新的技术落地转化,‘新纺织材料 新纺织技术 新纺织印染设计方案’这三张王牌甩出来,国内的纺织企业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临海市’这三个字已经变成了‘品质好还不贵’的标志。

相应的,上面对临海市的监管力度也高了不少,经常有人来临海市视察,看临海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教育发展状况,以及高新技术研究状况。

叶知秋能理解上面对临海市的担忧,她心中坦荡,自然不怕这些视察,她甚至还寄希望于临海市的现状能让这些视察的人意识到科研人才的重要性,好让那些在农场中的学者少受一些苦。

另外,她想展示给上层一个变形不变心的示例,在坚定组织的领导下,经济还有另外一种更优越的发展模式。

上层的宏观调控是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看看临海市这几年的发展状况,看看临海市搞了多少大事,就知道这种发展模式有多么优越。

还有就是‘工农兵大学’以及与其联动的小学、初中、高中培育模式,重视基础文化的教育,同时也要为学生埋下科学的种子,鼓励学生进入农田中去、进入工厂中去,去实践、去创新、去开动脑筋,为生产、生活、研究培养人才。

看了临海市的全貌,中央派来的人只有一种感觉——生机勃勃。

同其它城市相比,临海市就像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每一天都在大踏步前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要比其它地方高了不少,老百姓们脸上灿烂的笑容与青年人脸上对未来的希冀就是最好的证明。

随便拉一个青年人过来问,收到的反馈都是‘充满干劲、满身精力、岗位需要我、我要发光发热!’

问问他们的生活安排,白天努力工作,下班后要去看电影、参加社交活动、去兴趣班学习□□、学习跳舞、去喂养几个人类幼崽!

第82章 公平

叶知秋原本因为担心临海县的学校太乱、坏风气会把林英、林刚、林凯姐弟三个给带歪, 就把三个孩子留在家里自己教,现如今临海市建立起了一套相当完善的教育体系后,她就把三个孩子送去学校让跟着念了。

叶知秋是见识过后世教育模式的人, 她将后世多种教育模式糅合在一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建设出了一套适用于临海市的教育体系。

小学与初中都在接受通识教育课程, 进入高中阶段后, 就会学习一些专业的技能, 然后会有一场学生分流考试, 考得好并且愿意进入工农兵大学深造的学生, 可以直接升入大学, 从事研究型工作,考得差的学生以及那些志愿进入生产一线工作的学生,可以再留下来学习两年专业技能, 然后进入工厂,成为技术骨干。

林英年纪大一点,等到临海市的教育体系搭起来时, 她已经到了上高中的年龄,叶知秋知道林英学的不错, 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地就把林英送去了高中。

林刚和林凯兄弟俩虽然年龄相差几岁,但平时学东西都是在一块儿学的, 只是兄弟俩的兴趣点不一样, 各自喜欢看的书也不一样,林刚更喜欢机械类,有空就对照着叶知秋从京城理工大学图书馆里‘淘’来的那本机械制图描摹, 林凯更喜欢鼓捣那些带电的东西, 叶知秋给他找一把导线一节电池几个小灯泡, 他自个儿就能玩好久。

在三个孩子的发展上,叶知秋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干涉,她对三个孩子的要求只有一点,不要学坏。

只要不学坏,那可以做任何他们想要做的事情。

反正她又不需要三个兔崽子来养老,如果三个兔崽子什么时候折腾累了,不想折腾了,她还可以给三个兔崽子找一个不错的工作,比如说去学校当一个老师,虽然工资不怎么高,但绝对够生活。

父辈的积累,不是让孩子可以肆无忌惮的挥霍,而是让孩子可以去试任何他们想做的事,如果失败了,父辈的积累依旧是他们挺直腰板的底气。

-------------------------------------

六八年的时候,工农兵大学机械系突然传来了好消息——新的盾构机已经成功研制。

叶知秋原本正在午休,听到这个消息后,她哪里还有丁点儿困意?骑上自己的摩托车直奔白水区的机械厂,在车间里见到了那个如同钢铁巨兽一般的东西。

她看着有三个自己那么高的‘钢铁巨兽’,问负责牵头搞盾构机的谢鹏程教授,“老谢,刚刚你们厂里打来的电话,是真的?就是这个玩意儿?咱们的地下轨道交通,可以实时了?”

纵使谢鹏程教授在三个小时前就已经得知了这消息,他这会儿依旧激动得全身发抖,抓住叶知秋的手就如同抓住了旗杆一样,“叶局长,是真的!”

“咱们的盾构机研制成功了!我们刚刚在白云山上试着钻进了,二十分钟顺利钻进了十七米长的隧道,一小时至少可以钻进五十米!我们机械系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没有让财政失望,虽然这几年我们机械系花了很多钱,看起来就像是打了水漂,但这盾构机拿出来后,谁敢说我们机械系把财政拨下来的钱打了水漂!”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