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蔡琰似笑非笑地看着沈娴:“你想问什么?是有没有闹笑话呢,还是有没有把宴会搞砸?”

沈娴双手合十目带殷切地看着蔡琰。

“放心,都没有。”蔡琰拍拍沈娴的肩膀:“你只是把那些益州豪强们气的不轻罢了,先是被你噎了好几句,然后又被兴霸吓唬了一把,最后还被文若算计得很惨,那些豪强们也真是蛮可怜的。”

虽然蔡琰嘴上说着可怜,但她的笑容却明明白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活该。

沈娴松了口气:“那也就是说,我喝醉之后就直接回屋睡觉了呗?没闯祸就好……”

“可是为什么我放在桌上的杏花酿不见了呢?”沈娴轻声呢喃道,还有——为什么会梦见跟郭嘉一起钓鱼啊!

抖掉了满身的鸡皮疙瘩,沈娴把乱七八糟的梦境碎片驱逐出脑海中,她托着腮看蔡琰认认真真一点一点地教甘倩对账目,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说起来,你什么时候打算把老师从江州接过来呢?”

江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地区,素有山城之称,那里虽然风景很美,但地势复杂,常年阴天不见阳光,不太适合蔡邕和卢植这俩北方老人长期居住。

“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蔡琰说道:“过两天就能到了。我在城里看上套宅子……”

“你自己叩章,钱走我的私账吧,就当是我送给老师的礼物了。”沈娴挠了挠头:“这么多年都没尽过学生的责任,亏得老师还认我。”

蔡琰难得调皮地对沈娴眨眨眼睛:“那就不客气了哦。”

沈娴嘿嘿一笑:“嗯……其实我有件事情想拜托老师,不知道他老人家有没有时间。”

蔡琰无奈地看着沈娴:“有我在还不行么?我爹都多大岁数了还想着给他派点活。”

“其实我想在成都开个书院,请老师来讲学。”

蔡琰有点感兴趣了:“书院?据我所知成都也有几个名声不错的书院。”

“我这个不一样,我这是‘官方’的。”沈娴想了想,对蔡琰解释道:“现在成都做个试验,如果这个方法可行我就推广到全益州去。我的想法是,走公款建一座书院,然后让成都所有适龄的孩子们都可以来这里听老师讲课读书。”

蔡琰的脸色微微一变,她低声说道:“你这么做……”

世家门阀把持着天下最优厚的资源,进而通过这些资源培养自家的孩子,让他们读书、成才、做官,进入官僚系统的各个阶层各个岗位,最后慢慢控制整个朝廷。在这种情况下,穷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没有读书的机会,他们甚至连字都不认识,自然也就一辈子都不会有出头之日。

这就是世家控制皇权控制天下的手段。如今沈娴要打破这种手段,那就是公然对世家宣战的节奏,哪怕荀家和张家也不会站在她这边,到时候她就是孤家寡人一个,会被各种虎豹豺狼一拥而上吃得骨头渣都剩不下。

“只是试验而已了。”沈娴漫不经心道:“而且那些孩子也不是来了书院就可以一直待下去,我的计划是一共学习九年,把每年分成两个学期,每个学期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的内容由老师们商议定夺,差不多就是这学期学过的知识,还有其他一些可以体现综合素质的东西,比如礼、乐、御、术等其他六艺。考核不合格的人有一次补考的机会,补考不过便取消他读书的资格,并且三年内不得再进入其他同类型书院。

“九年的学习结束后,我会统一举行一次考核,成绩优秀的人可以进入益州的官场任职,当然是先从最底层做起,慢慢锻炼嘛。

“不只是书院,我还要开个武馆。”沈娴越说越脑洞大开:“既然文要培养,武也不能落下。武馆的培养方式与书院相同,就是内容上会进行调整,具体是什么到时候再商议吧。

“你看如何?”

蔡琰仔细想了好久沈娴的提议,最终她感叹道:“你这脑子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啊……”

沈娴心说这就是我现代教育的模板,基本就是这么来的,我被折腾了十二年当然深有体会。

“但是你要知道,我之前说的不是玩笑话。”蔡琰的神情忽然变得无比严肃:“让父亲来帮忙教书是没什么问题的,有问题的是你这书院到底能不能办起来……这个想法一提出,恐怕就算是公达和文若都不会答应。”

“你得一步一步来,书院要先主要招收世家子弟,可以混杂少量的普通人家。”蔡琰提议道:“至少不要把你的目的表现得那么明显,从而让他们警觉进行反抗。”

沈娴满腔的热情被蔡琰一盆冷水兜头浇下,但她不得不承认蔡琰才是正确的。当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涌现,通过这种方式进入朝廷任职、逐渐占领了各个领域的重要位置时,士族又如何能眼睁睁地看着原本属于他们的利益被区区底层人瓜分了呢?

那将会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动荡。

所以急不得,所以得找对了方法慢慢来。

咬着嘴唇沉默了好久,沈娴才慢慢说道:“好吧,我知道了。”

第50章 【049】知道约会吗

蔡琰帮沈娴整理完善了一下她那个奇怪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下午议事的时候提了出来。

说话时沈娴心里其实特别紧张,但她面上却摆出了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就好像办书院的想法只是她灵光一现然后觉得不错,便随手弄着玩的,压根不敢透露出其实是蓄谋已久只为了抑制世家太过膨胀的权利。

沈娴说完后,甘宁和张绣听不懂,贾诩没什么表示,郭嘉快速地瞥了沈娴一眼后又挪开了目光,只有荀攸和荀彧是一直低着头认真思考的。

在仔细想了很久后,荀彧才慢慢点头:“特殊时期……我觉得主公此法可以推行。”

“正好家里的孩子们到了该读书的年纪了,能听蔡先生的教导,是他们的荣幸。”荀攸似笑非笑道:“还得多谢主公呢。”

沈娴微笑道:“我只是想多培养几个人才罢了,你们不是总觉得人手不够用吗?”

“培养人才是长远打算,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荀彧想了想,询问地看向沈娴:“主公,我可以向你推荐几个人,他们虽然年纪不大,但都是德才兼备素有名声的。”

“好啊。”沈娴眨眨眼睛:“我们这里正缺人手,文若你要是有合适的人选,尽管说出来。”

“我先去写信询问一下他们的意见。”荀彧似乎是松了口气,这个小小的动作并没有被沈娴捕捉到,只有靠在他旁边的郭嘉不动声色地瞄了他一眼:“然后再做具体的沟通吧。”

沈娴把主动权完全交到了荀彧手中:“文若,你决定就好。”

文的事情解决了,沈娴想了想,觉得武的事情也在今天一并提出来得了,于是她就又说了自己想开个武馆的构思。

这次甘宁和张绣瞬间来劲,二人表示十分感兴趣。毕竟教授文化的机构很多,中央有太学,地方上有县学等,更有那些世家大族们为了能让家中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私底下开办一些类似于书院、私塾的地方,请来家中或是地方上有名望有才学的人在这里开蒙讲授。

但武就不一定了,单纯学武的人很少,家里有钱有势的大部分都进太学学习,最后当官去了,百姓的孩子们才会去服兵役。当兵既没什么前途也没什么锻炼的机会,尤其是在和平年代,连晋升都很困难。现在虽然世道混乱了,参军好挣军功,但这可是在拿生命去赌前途的行为,只有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危险,千锤百炼能安全活下来后,最终才可能出人头地,比学文艰难得多。

当然也有世家弟子不爱学文就学武,可人家有权有势条件好,武功从小学,有好老师教导,成才的可能性很大,将来就算进了军队起点也比其他人高很多,完全不具备参考价值。

大部分征兵上来的人只是普通百姓,有时候草草训练一番就拉到战场上去了,这种人上了战场的结局可想而知,往往一场战争下来能死好多人。别的州郡怎么样沈娴不知道,但她真心消耗不起这么多兵力,全益州差不多五百来万人口,抛去偏远地区那些沈娴暂时控制不到的少数民族们,剩下的人有三百多万,以益州现在的经济水平,想要让百姓们在好好发展农商业、逐渐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的同时还有能力供养军队,益州全境的兵力至多不能超过二十万,再多了就会有大量的苛捐杂税压在百姓身上,让他们连活下去都变得十分困难。

这二十万人每一个都是弥足珍贵的,沈娴一个也不想拖出去做无谓的牺牲,所以她得想个办法让这二十万人在战场上有最大的几率能够存活下来,开个武馆教导那些想投军的百姓就是其中的一种选择,还有那些已经参军了的,都要加强训练,为将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