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来逛庙会的人不会可着一家东西吃,胃就那么大,还想留着多吃几家,所以来买鱼丸和鱼糕的都是一块钱一块钱地买。

就算一次一块钱的交易,甄珍摊上的东西也卖得飞快,不光卖东西,给年货礼盒印包装的时候,找王进格外多印了一批纸袋,上面有大渔的地址和主打菜介绍,赶个庙会顺带给店里做个广告。

一举两得,小甄老板就是这么的奸猾。

不光她的摊位生意好,其他摊子生意也不差,甄珍抽空看了一眼,旁边那个卖糖球的插在草把子上的糖葫芦已经全部卖空,又换了一批。

对面那个吹糖人的,腮帮子都吹哆嗦了。

反倒是隔壁曲大爷的摊位,一大碗馄饨太占肚子,来吃的人不多。老头坐在摊位后的椅子上,面上不见急色,静静看着逛庙会的人流。

红枫小声开口,“他的摊子中午才上客,只做中午和早晨两顿。”

也是,中午是主食时间,甄珍转过头,笑着逗他,“我回趟家,你俩就成忘年交了?以诗会友呗。”炸了一袋丸子递给红枫,“你再拿两串鱼糕,干坐着没意思,请曲大爷吃咱家的东西。”

红枫把东西送过去,老曲没拒绝,对甄珍点头道谢。

最初的人流高峰过去,甄珍一个人也能忙得过来,孩子老坐着不活动,身上会发冷,拿出三十块钱给红枫,“趁着热闹,你带宝库去别家转转,看到好吃的好玩的,别不舍得花钱,别光给宝库一人买,你有喜欢的也买下来。”

红枫心思细腻,也考虑到宝库会冷,扯掉两肘的套袖,把宝库从座位上抱下来。

宝库朝猫弟弟挥挥手,“给你买好吃的去。”

小猫毛脸委屈巴拉,甄珍摸摸它的圆脑袋,安抚道:“人多,红枫看不过来你,一会姐姐带你看热闹去。”

小孩目标明确,拽着哥哥直奔对面吹糖人的摊位,已经吼吼好久了。

卖糖人的大哥跟宝库隔着人流眼神交流过几次,弯腰问他,“孩儿,你想要啥?你家有小猫,叔给你吹个东北大猫,东北虎怎么样?”

宝库又被捂成个套娃,摇了摇圆脑袋,小奶音满含期待,“我想要蚊香。”

糖人大哥:“……”你这个小孩长得跟别的小孩不一样,爱好整得也挺特别啊。

顾客都是上帝,小顾客更是,大哥依照宝库的指示把糖丝拉长,圈了十几圈,圈出个糖蚊香,圈完自己嘿嘿乐,这个好,省事,都不用吹。

宝库接过糖蚊香看了看,大眼睛带着点小失望,“要是带色就好啦。”

糖人大哥好笑,我这是麦芽糖,怎么带色?不过不用麦芽糖的话,给糖水染色倒是很容易,想想缠成一圈的红蓝色糖蚊香,蓝绿红紫糖蚊香,跟个大饼似花花绿绿倒是好看得很。颜色打眼,小孩是不是会第一眼就被吸引住?

一语惊醒梦中人,糖人大叔一个机灵差点原地蹦了一高。

吹糖人跟好多老手艺一样,现在都有些没落了,他一年就指着在各地转场赶庙会挣点钱,老手艺是家里的传承他不会放弃,但弄点像小孩说的蚊香糖,像对面那个卖糖葫芦那样插着卖,还真是好主意。

宝库小财神就是随意一说,竟还送出一个好点子。

大哥高兴,蚊香糖不要钱,还免费给吹了个糖老鼠,小孩举着老鼠跑回自己家,送给猫弟弟,“给,咕嘟,可甜啦。”

没忘记跟姐姐强调,“不要钱,给钱不要。”

不知道宝库用点子换的,甄珍以为弟弟是靠脸得了糖,捡了点鱼丸和鱼糕,让红枫给送过去,对面大哥扯着大嗓门对甄珍喊,“你家小孩是棵摇钱树。”

你说得太对了,甄珍笑。

小摇钱树举着大蚊香糖消失在人堆里,过了一会回来了,手里又多了个驴皮刻的皮影小人,竟然还学会句二人转唱词,“正月里来是新年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啊。”

红枫摸摸宝库帽子上的红球,“他可喜欢看二人转了,还没看过瘾呢,甄珍姐,这会人少,鱼丸我能炸,你再带他出去逛逛,我看东边有好几家唱戏的。”

东面入口的大高台正在摇奖券,人都奔那边去了,这会确实清闲,红枫是想让她借机歇一下,甄珍没拂他的好意,依言把宝库和小猫抱在怀里,也走出去逛逛。

甄珍走后,旁边曲老头对红枫说,“我平时爱研究个相面,你这个邻居姐姐山根丰隆,寿堂清晰,能旺人,小孩是个混血,我没看过带点西方特征的面相,回家我要好好翻翻书。”

红枫暗赞老头看人准,姐姐疗养院的费用每年年初缴纳,缴了大笔费用,过年是家里经济最紧张的时候,今年因为甄珍姐的生意,家里多了很多收入,连他这几天帮忙出摊,都能挣到一笔钱,确实很能旺人,旺了一整条杏花巷。

能旺人的甄珍只看感兴趣的,庙会不光有大众的美食,还能找到一些老派吃食,比如这家卖炉肉的,以前老北平的盒子铺专卖这种特色吃食,猪肉按方算,一般二十斤一方,一方肉用钢叉挑起来,在炭火上边转边烤。

炉肉最好吃的是肉皮,烤到一定时候最外层起小泡,酥脆酥脆的,有肉皮特有的肥腴,但不腻人。

甄珍买了三斤,多出来的回家用葱爆,葱爆的炉肉风味独特,还下饭,肉皮先塞给小孩一块,宝库咔嚓咔嚓嚼完,大眼睛很是惊喜,“真香。”

卖炉肉的是个眼睛细长的中年人,笑着跟甄珍唠嗑,“小姑娘我一看你就是个识货的,咱北方干燥,烤肉皮最酥香还能久放,在南方,烤小猪烤出来肉皮得第一时间吃,要不等皮软下来,你得用钢牙去嚼它。”

中年人生意不太行,遇着个知音,谈兴很高,“我这手艺是从我太爷爷那辈传下来的,以前满族旗人过大礼流行送烤猪下聘,女方回礼时带着猪一起游街,我家以前就是做烧猪生意的,烧出来的猪绕着咱们的四方城不知转过多少圈,传到我爸那辈没猪可烧了,到我这辈下聘也不送猪了,所以才改做炉肉生意。

一天也能卖出一两方肉,成本高,其实真不怎么挣钱。在这庙会生意也一般,大家过年肚子里油水足,不吃大肉,像你这样喜欢老口味,还识货的年轻人真不多。”

中年人细长的眼睛是温暖的茶褐色,说话真诚,甄珍最爱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笑着回道:“我是学厨出身,所以对食物的研究要比别人更在行一些。”想了想给中年人提了个建议,“猪肉成本高,肉食鸡的进价低,堆叠起来也能成个肉方,用这种烤猪肉的方式烤鸡肉,我觉得也能油汪汪、香喷喷,关键它便宜。”

炉肉摊主一拍巴掌,细长眼睛瞪圆,要不是交了摊位钱,摊子都不想摆了,“我怎么没想到呢,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我今晚就回家实验去。”

起身就要给甄珍割肉,“我再给你割一块回去,以前下聘的烤小猪吃不完,都切成四方块跟鲜猪肉一起炖,那味道绝了,不信你回去试试。”

甄珍当然知道那种吃法,仅仅提出个小建议,她可不会要人家的猪肉,赶紧抱着宝库跑远了。

中年人的摊位跟甄珍隔得不算远,默默把甄珍的摊位记下。心说这姑娘仁义,值得交往。

姐弟俩从炉肉摊直奔二人转小舞台,宝库见着第一个二人转摊位就不动地方了,不怪小孩爱看,台上表演的两人正在转手绢,手绢在他们手里转得飞起,边舞边唱,唱的是有如民歌小调的二人转小帽。

二人转不光会甩手绢,还有说口、成口,演员在台上笑话不断,台下的观众笑声不停,宝库听不懂笑话,指着台底下人最多的第三家要姐姐去那。

怪不得小孩喜欢,那家台上的演员大冷天穿了件小褂,正在表演竖着劈叉,台下人叫好声响成一片,不断往台上扔赏钱。

这三家要多热闹就有多热闹,一对比第四家冷冷清清,台下一个人都没有。

甄珍带着宝库走过去,台上两个年轻人在唱二人转四大套曲目之一的《浔阳楼》。

旁边又是逗乐又是杂耍,相比之下这文绉绉的正戏很没吸引力,甄珍也曾听过一些戏,鉴赏力可以,两个人嗓音婉转,唱腔优美动听,别看年轻,唱功很是不俗。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