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忽如远行客(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第三章·

忽如远行客

陈平安中途离开渡船,去往在北俱芦洲算是偏居一隅的青蒿国。

千里路途,陈平安拣选山野小路,昼夜兼程,身形快若奔雷,很快就找到了那座州城。等他刚刚走入那条并不宽阔的洞仙街,一户人家大门打开,走出一位身穿儒衫的修长男子,笑着招手。

陈平安抬头望去,有些神色恍惚。

收起思绪,快步走去。

李希圣走下台阶,陈平安作揖行礼道:“见过李先生。”

李希圣笑着作揖还礼。

少年崔赐站在门内,看着大门外久别重逢的两个同乡人,尤其是当崔赐看到自家先生脸上的笑容时,少年就跟着高兴起来。

到了北俱芦洲之后,先生总是皱眉想事,哪怕眉头舒展,好像也有许多的事情在等着先生去琢磨,不像这一刻,自家先生好像什么都没有多想,就只是开怀。

李希圣带着陈平安一起走入宅子,转头笑道:“差点就认不出来了。”

陈平安笑道:“估计等我下次在书院见到小宝瓶,也会这么觉得。”

到了李希圣的书房,屋子不大,书籍不多,也无任何多余的文房清供、字画古物。

李希圣让崔赐自己读书去,将书案后那张椅子搬出来,与刚刚摘下斗笠、竹箱的陈平安相对而坐。

李希圣点头道:“很好,心更定了。”

陈平安挠挠头。

李希圣微笑道:“有些事情,以前不太合适讲,如今也该与你说一说了。”

本就正襟危坐的陈平安坐姿越发端正,恭敬道:“李先生请讲。”

李希圣说道:“我这个人,一直以来,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道:“我也是如此。”

李希圣笑着摇头,道:“你大不一样。”

李希圣继续说道:“还记得我当年想要送你一块桃符吗?”

陈平安轻轻点头。

李希圣说道:“在那之前,我在泥瓶巷,与剑修曹峻打过一架,对吧?”

陈平安笑了起来:“先生让那曹峻很是无奈。”

李希圣缓缓道:“在骊珠洞天,练气士修行很难,但是我却破境很快,快到了连之后走出骊珠洞天杏花巷的马苦玄,跟我比,都不算什么。”

陈平安不再言语,安静等待下文。

李希圣一语道破天机,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也是事后反复推衍,才算出其中的缘由——原本属于你的那份气运,或者说是大道机缘,落在我身上。与你一样,我也一直觉得天底下的万事万物,都讲究一个均衡,你失我得,每个大大小小的‘一’,绝对没有凭空的消失或增加,丝毫都不会有。”

陈平安刚想要说话,李希圣摆摆手,阻止他道:“先等我讲完。”

李希圣说道:“你我想事情的方式差不多,做事的方式也差不多,知道了真相,就觉得总得做点什么,才能心安。虽然我事先不知道自己占据了你那份道缘,但是既然随后境界攀升,棋力渐涨,被我一步一步倒推回去,推算出来一个明确的结果,那么我当然不能坦然受之。虽然那块桃符,任凭我如何推算也算不出其根脚,但是我很清楚,对我而言,桃符一定很重要。恰恰因其重要,我当初才想要赠送给你,作为一种心境上的互换,我减你加,双方重归平衡。在这期间,不是我李希圣当时境界稍高于你,或者说桃符很珍重,便不对等,便应该换一件东西赠送给你。不该如此。我得了你那份大道根本,我便该以自己的大道根本,还给你,这才是真正的有一还一。只是你当时不愿收下,我便只得退一步行事。故而我才会与狮子峰李二前辈说,你要是对我当初向你赠符或者为你的竹楼画符心怀感恩,而来见我李希圣,只会给你我徒增烦恼,使一团乱麻更乱,那还不如不见。”

陈平安神色平静,轻轻点头。

李希圣笑道:“至于那本《丹书真迹》和一些符纸,不在此列,我只是以李宝瓶大哥的身份,感谢你对她的一路护道。”

陈平安还是点头。

李希圣突然有些神色落寞,轻声道:“陈平安,你就不好奇为何我弟弟叫李宝箴,小宝瓶名字当中也有个‘宝’字,唯独我,不一样?”

福禄街李氏三兄妹李希圣、李宝箴、李宝瓶。

陈平安摇摇头:“从未想过此事。”

红棉袄小姑娘当年对小师叔无话不说,陈平安便听说她的娘亲在对待自己的两个儿子上,好像更偏心李宝箴,对于嫡长子李希圣,就没有那么亲近。陈平安对于这些小宝瓶的家事,就像自己所说的那样,听过就算,不会去深究。

李希圣站起身,走到窗口那边,眺望远方。

李家每逢春节,便有一个不成文的家族习俗——他们兄妹三人的娘亲,会让府上婢女下人们说些带“李”字的成语、诗句,例如那寓意美好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很讨喜的“正冠李下”,甚至哪怕有个孩子不小心说了那句不算褒义的“凡桃俗李”,他们娘亲也不会生气,依旧会给一份压岁钱,唯独当她听到那“投桃报李”的时候,笑意便少了许多,随后听到“李代桃僵”那个说法后,从来对任何下人都和蔼可亲的妇人,就破天荒难掩怒容了。

当时李希圣还是一名少年,刚好就站在不远处的抄手游廊拐角处,看到了那一幕,听到了那些言语。

当时李希圣不理解,也没觉得是多大的事情,只是将一份好奇深埋心底,隐隐约约有些不安。

自古诗词语句,好像桃李从来相邻。

李希圣转过头,轻声道:“街对面住着一户姓陈的人家,有个比李宝箴稍大几岁的儒家门生,名为陈宝舟,你若是见到了他,就会明白,为何独独是我李希圣能够接替你的那份气运。”

其实不用去见了,李希圣这么说,陈平安就已经明白了一切。

李希圣突然笑道:“我没事。”

北俱芦洲洞仙街,陈希圣。

宝瓶洲骊珠洞天,李宝舟。

原本理应如此。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那座深山当中的陈家祖坟,为何会生长出一棵寓意圣贤出世的楷树。

因为这位李先生,本该姓陈。

李希圣轻声感叹道:“许多事情,我依旧想不明白,就好像人生道路上,山水迷瘴,关隘重重,只有修为高了些,才可以跨过一个。”

陈平安站起身,说道:“李先生应该伤心,但是好像不用那么伤心。”

李希圣笑了起来,眼神清澈且明亮,道:“此语甚是安慰人心。”

陈平安跟着笑了起来。

随后在李希圣的建议下,两人随便下棋,随便闲聊。

陈平安下棋慢,到了收官阶段,每次落子后,才会说上一两句话:“没来北俱芦洲的时候,其实挺怕的,听说这边剑修多,山上山下,都行事无忌,我便想着来这边跟着宽心。可是来了才知道原来只要心坎不过,任人御风逍遥远游,双脚都在泥泞中。

“也怕自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便取了个陈好人的化名,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是提醒自己,来此历练,不可以真正行事无忌,随波逐流。

“大概是内心深处,一直偷偷想着,如果能够当个真正的好人,就好了。”

李希圣言语不多,听到这里,才说道:“自认心有私念,却能始终行善。陈平安,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陈平安摇头。

李希圣拈起一颗棋子,轻轻放在棋盘上,说道:“这便是我们儒家圣贤心心念念的,慎其独也,克己复礼。”

陈平安摇摇头,并不这么觉得。

李希圣也未多说什么,只是看着棋局,道:“不过臭棋篓子,是真的臭棋篓子。”

陈平安说道:“下棋一事,我确实没有什么天赋。”

李希圣笑道:“当真如此吗?”

陈平安点头道:“因为我下棋没有格局,舍不得一时一地。”

李希圣说道:“世人都在世道里下着自己的棋局,把万事万人都当作手中棋子的聪明人,很多,不缺你陈平安一个。”

陈平安笑道:“李先生此语甚是安慰人心。”

李希圣说道:“我是真心话,你是马屁话,高下立判。”

陈平安摇头道:“我们落魄山,行走江湖,额头人人刻‘诚’字!”

李希圣笑着举手抱拳,道:“幸会幸会。”

陈平安却突然笑容牵强起来。

李希圣心中叹息。

应该是想到了落魄山那座竹楼。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当渡船由北往南时,依次经过大篆王朝、金扉国、兰房国,也就到了春露圃的符水渡。

当下已是入秋时分,陈平安又错过了一年的春露圃辞春宴,符水渡比起上次,冷清了许多。

春露圃的热闹,都在春天里。

陈平安走下渡船,相较于去年离去时的装束,差别不大,不过是将剑仙换成了竹箱背着,依旧是一袭青衫,斗笠行山杖。

陈平安直奔老槐街,街道比那渡口更加热闹,熙熙攘攘。见着了那间悬挂蚍蜉匾额的小铺子。陈平安会心一笑,匾额上两个榜书大字,真是写得不错。他摘下斗笠,跨过门槛,铺子里暂时没有客人,这让陈平安有些忧愁。那个抬头笑脸相迎的代掌柜——出身照夜草堂的年轻修士,发现竟是那位新东家后,笑容越发真诚,连忙绕过柜台,弯腰抱拳道:“王庭芳见过剑仙东家。”

关于称呼,那是王庭芳琢磨了半天的结果,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与这位姓陈的年轻剑仙重逢,毕竟山上修士,一旦远游,动辄十年数十年缥缈无踪迹。

陈平安抱拳还礼,道:“王掌柜辛苦了。”

王庭芳轻声问道:“晚辈这就去拿账本?”

生意人说生意经,比任何寒暄客套都要实在。

陈平安点了点头,一起走到柜台后面。陈平安摘下竹箱,把竹编斗笠搁在行山杖上。

王庭芳取出两本账,陈平安看到这一幕后,小小忧愁,烟消云散。若是生意当真不好,能记下两本账?

陈平安早已看过铺子里边百宝架上的诸多物件,心中了然,然后开始对账,看到一处时,惊讶道:“还真有人出这么高的天价,买下那对法宝品秩的金冠?”

看了眼出货时日,陈平安脸色古怪,问道:“是不是一个五陵国乡音的年轻女子?身边还跟着个背剑扈从?”

王庭芳震惊道:“东家这都算得出来?”

陈平安有些无奈,没有道破隋景澄和浮萍剑湖元婴境剑修荣畅的身份,摇头感慨道:“真是不把钱当钱的主,还是卖低了啊。”

王庭芳便有些惶恐。

陈平安缓缓翻着账本,笑道:“这笔买卖,王掌柜已经做到最好了,我只是与对方还算熟悉,才随便瞎说,不至于真的如此杀熟。若是换成我亲自在铺子卖货,绝对卖不出王掌柜的价格。”

陈平安一边细致翻看账本,一边与王庭芳闲聊春露圃近况与照夜草堂生意之事。

王庭芳笑道:“只是机缘巧合,靠着东家的天大面子,才卖出了金冠这对镇店之宝,去年生意的账面上,才会显得漂亮,与晚辈关系不大。晚辈斗胆祈求东家莫要跟家师实话实说,不然晚辈肯定就要卷铺盖离开蚍蜉铺子了。家师对前辈铺子的生意,极其在意,每一季盈亏,都要亲自过目,召晚辈过去询问。”

陈平安点头道:“我这次带了些彩雀府小玄壁茶饼,会亲自登门与唐仙师致谢。铺子生意打理得比我想象中好太多,若是王掌柜不担心我在唐仙师那边画蛇添足,定要为王掌柜美言几句。”

王庭芳后退两步,作揖谢礼,道:“剑仙东家恩重如山,晚辈唯有再接再厉,帮着蚍蜉铺子挣更多钱。”

陈平安合上账本,干脆就不去翻第二本了。既然王庭芳说了照夜草堂那边会过目,陈平安就礼尚往来,否则再细看下去,便要打人家王庭芳与照夜草堂的脸了。

将两本账本轻轻推向王庭芳,陈平安笑道:“账本没有差池,记得仔细清晰,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再就是王掌柜以后做买卖,有个细水长流即可,不用太过苛求铺子每年的盈余,账面上多好看。我此次离开春露圃后,估计要当许多年的甩手掌柜,有劳王掌柜多费心。”

王庭芳笑着应诺下来,把账本小心翼翼地锁入抽屉。

陈平安转身从竹箱里掏出两件东西,一件是那枚拥有“水中火”气象的玉镯,铭刻有回文诗,还有一把青铜辟邪镜,有那最值钱的“宫家营造”四字。这两件与那树瘿壶和斋戒牌,都是武夫黄师赠送。事后回想那趟访山寻宝之行,好聚绝对半点算不上,好散倒是真。

树瘿壶本身品秩不算太高,但是老真人桓云掌眼后,明言此老物可以帮助练气士汲取木属灵宝的灵气,对于当下炼制出第三件木属本命物的陈平安而言,恰恰就是千金难买的所需之物。陈平安在南下途中,以火龙真人的炼制三山法诀,将其炼为木宅所在关键窍穴的一件辅助宝物,搁在了木宅当中。

至于那块斋戒牌,陈平安也打算将其炼在木宅,只是炼化一事,太过耗费光阴,在每天雷打不动的六个时辰炼化青砖水运之余,再把树瘿壶中炼成功,已经算是陈平安修行勤勉了。几次乘坐渡船,几乎都将闲散光阴用在了炼化器物一事上。

陈平安将手中玉镯、古镜两物放在桌上,大致解释了两物的根脚,笑道:“既然已经卖出了两顶金冠,蚍蜉铺子没了镇店之宝,这两件,王掌柜就拿去凑数。不过两物不卖,大可以往死里开出天价,反正就只是摆在店里招徕地仙顾客的,铺子是小,尖货得多。”

王庭芳笑着点头,深以为然,小心翼翼收起两物,说道:“那晚辈就去春露圃购买两件品相最好的配套木盒,不然对不起这两件重宝。”

陈平安笑道:“这类开销,王掌柜以后就无须与我言语了,我信得过照夜草堂的生意经,也信得过王掌柜的品行。”

王庭芳再次作揖拜谢。

陈平安离开蚍蜉铺子,去见了那个帮着雕琢四十八颗玉莹崖鹅卵石的年轻伙计。后者感激涕零,陈平安也未多说什么,只是笑着与他闲聊片刻,然后就去看了那棵老槐树,在那边站了许久。之后便驾驭桓云赠送的那艘符舟,分别去往照夜草堂和春露圃渡船管家宋兰樵的恩师老妪那边,登门拜访的礼物,都是彩雀府掌律祖师武峮后来赠送的小玄壁。

老妪尤其开心,弟子宋兰樵如今在春露圃的地位,水涨船高,一切都是因为这位年纪轻轻的外乡剑仙,而年轻人两次主动登门,更是给足了她面子。先前那次老妪没有回礼,这一次依旧没有,不是老妪吝啬,而是那个处处以晚辈自居的年轻剑仙,给了个“事不过三,攒在一起”的讨巧说法,让老妪笑得开怀不已,亲自一路送到山脚。回到山上,在春露圃祖师堂有一把交椅的老妪,思量一番,决定回头除了自己与那座原本关系平平的照夜草堂多走动之外,还要叮嘱弟子宋兰樵以后多加照拂蚍蜉铺子的生意,再不用藏藏掖掖,担心什么痕迹明显,落了下乘,就说是她这个师父要求去做的,谁敢碎嘴,他们师徒二人俩金丹,是吃素的不成?

在太徽剑宗翩然峰,本该送出一罐小玄壁,完成承诺,只是陈平安当时没敢火上浇油,徐杏酒早前那趟诚心诚意的拜访,让刘景龙喝酒喝了个饱,结果喝完酒又喝茶?陈平安良心难安,便打算从春露圃给刘景龙寄去,他不收也要收了。

先前造访照夜草堂,唐仙师的嫡女唐青青不在山上,去了大观王朝铁艟府见情郎了。听那位草堂唐仙师的口气,双方即将喜结连理,成为一对山上道侣,之后春露圃照夜草堂和铁艟府就要成为亲家。唐仙师邀请陈剑仙喝喜酒,陈平安找了个理由婉辞了,唐仙师也没有强求。

陈平安对那铁艟府实在是喜欢不起来,事实上还与对方结了死仇,在渡船上,亲手打杀了那名沙场出身的廖姓金身境武夫。铁艟府魏家非但没有问责,反而表现得十分恭谨礼敬。陈平安理解对方的那份隐忍,双方尽量保持井水不犯河水,至于什么不打不相识,相逢一笑泯恩仇,就算了。

与那书简湖截江真君刘志茂,喝酒数次,还成了短暂的盟友,一起做过买卖,便是陈平安所谓的世事复杂,不适应也得适应。但是后来刘志茂破境跻身上五境,落魄山没有道贺。

与贺小凉重逢于北俱芦洲西海之滨,在看似云淡风轻的闲聊当中,陈平安说当年若是正阳山搬山猿承诺只要他磕头,刘羡阳便可以躲过劫难,他陈平安可以磕出一朵花来。

亦是此理,并非什么笑言。

人生道路上,与人低头,也分两种,一种是寄人篱下,形势所迫,再就是那种孜孜不倦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前者会让人郁郁不得志,后者却会让人乐在其中。

陈平安乘坐符舟,去往那座曾是金乌宫柳质清煮茶之地的玉莹崖,如今与蚍蜉铺子一样,都是自家地盘了。

陈平安发现玉莹崖凉亭内,站着一位熟人——春露圃主人元婴境老祖谈陵。陈平安收起符舟,快步走向凉亭。

谈陵走下凉亭台阶,笑道:“得知陈剑仙大驾光临春露圃,我刚好手上无事,便不请自来了。”

陈平安与谈陵一起走入凉亭,相对而坐,这才开口微笑道:“谈夫人礼重了。”

谈陵笑着递出一本去年冬末春露圃新刊印的集子,道:“这是最近的一本《冬露春在》,是事后山门这边得到的回馈,其中关于陈剑仙与柳剑仙的这篇《饮茶问道玉莹崖》,最受欢迎。”

陈平安接过册子,翻到了关于自己的那篇文章,措辞优美,内容得体,打算回头给自己的开山大弟子瞅瞅。

陈平安收入袖中,望向那处白玉莹然的崖壁与深涧,轻声道:“两次错过辞春宴,实在是有些遗憾。此去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够重返春露圃。”

谈陵其实有些奇怪,为何这位年轻剑仙对春露圃如此看重?

先前那次见面,谈陵表现得只能说是客气,还略带疏远,因为对于谈陵和春露圃而言,不需要做什么额外的生意,万事求稳即可。

这位年纪轻轻的青衫剑仙离开春露圃没多久,离得不算太远的北方芙蕖国一带,就有了太徽剑宗刘景龙与某位剑仙在山巅联袂祭剑的传说。听说那是一道直冲云霄、破开夜幕的金色剑光,联系先前金乌宫一抹金光劈雷云的事迹,谈陵便有了些猜测。

对于一个结识金乌宫小师叔柳质清的剑修,谈陵可以见一面,聊几句。可对于与金丹境剑修柳质清关系莫逆之余,又有资格与一位已是玉璞境剑仙的太徽剑宗刘景龙一起游历且祭剑的陈平安,那么谈陵如果再不要面子一点,就应该亲自去老槐街的蚍蜉铺子外边候着了。

不是谈陵放不下这点面子,而是担心自己两次露面,姿态改变太过生硬,反而让这位年轻剑仙心生鄙夷,小瞧了整座春露圃。

凉亭内,双方聊得依旧客气,但是先前年轻剑仙那番话,就已经让谈陵觉得不虚此行了。

谈陵与陈平安寒暄片刻,便起身告辞。陈平安送到凉亭台阶下,目送这位元婴境女修御风离去。

陈平安写了三封密信,去了趟春露圃剑房,把信分别寄往太徽剑宗、云上城和金乌宫。给刘景龙除了寄信之外,当然还寄了那份小玄壁。

给刘景龙的信上聊了恨剑山仿剑与三郎庙购买宝物两事,交代那一百枚谷雨钱,让刘景龙接下三场问剑后,最少购买一件剑仙仿剑与一件三郎庙宝甲。若是不够,就只能让他先垫付了;若是还有盈余,可以多买一把恨剑山仿剑,再尽量多挑选些三郎庙的闲散宝物,随便买。信上说得半点不含糊,要刘景龙拿出一点上五境剑仙的风范气魄,砍价的时候,若是对方不上道,那就不妨厚着脸皮多说几遍“我太徽剑宗”“我刘景龙”如何如何。信的末尾,预祝刘景龙顺利接下郦采、董铸和白裳的三场问剑。

寄给云上城徐杏酒的那封信,说自己已经见过那位“刘先生”,上次喝酒其实还不算尽兴,主要还是三场大战在即,必须修心养性,但是刘先生对你徐杏酒的酒品,很是认可。所以等到刘先生三场问剑成功,千万别拘谨难为情,你完全可以再跑一趟太徽剑宗,这次刘先生说不定就可以敞开了喝。顺便帮自己与那个名叫白首的少年捎句话,将来白首下山游历,可以走一趟宝瓶洲落魄山。信的末尾,告诉徐杏酒,若有回信,可以寄往骸骨滩披麻宗,收信人就写木衣山祖师堂嫡传庞兰溪,让其转交陈好人。

最后一封信寄往金乌宫熔铸峰,收信人当然是玉莹崖的旧主人柳质清。信上文字寥寥,只有两句话:“修心不易,你我共勉。”“等我回到骸骨滩,一定在庞老先生那边,帮你求来一套神女图得意之作。”

返回玉莹崖,陈平安就独坐于凉亭,思量许久。

往返于春露圃和骸骨滩的那艘渡船,还要过两天才能到达符水渡。

好像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又好像无事可做。

陈平安便离开凉亭,卷了袖子裤管,去深潭下边的溪涧里摸石头去了。

春露圃金丹境老修士宋兰樵有些局促不安,因为从骸骨滩起程返航的自家渡船上,来了一个很可怕的乘客。

是一个白衣翩翩少年,要去春露圃。

先前骸骨滩与鬼蜮谷的两座大小天地接壤处,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大动静,因为事发突然,收尾又快,宋兰樵没能亲眼见到,但是有点身份的山上谱牒修士,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收集各路情报,寻找蛛丝马迹。在那个手持绿竹杖的俊美少年登船后,宋兰樵就赶紧飞剑传信春露圃祖师堂,让那边一定要小心应对,说此人性情古怪,到达骸骨滩第一件事,就是撕裂鬼蜮谷天幕,往京观城那尊玉璞境英灵高承的脑袋上,砸法宝!

坐镇京观城的高承,相当于仙人境修为,尚且没有追杀这个登门砸场子的少年,一旦春露圃遭了无妄之灾,还能如何?

乘渡船去往春露圃期间,白衣少年偷偷溜下船一趟,去了苍筠湖一带的脚下山河,只是很快就御风以狗刨凫水姿态,在一个深夜悄然返回渡船。如果不是坐立不安的宋兰樵这些天一直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渡船,根本无法想象此人如此神通广大,在一条拥有春露圃秘法禁制的渡船上,出入随心所欲。

宋兰樵越发心惊胆战。而那个少年好像很闲,经常离开屋子,每天在渡船甲板上晃荡来晃荡去。

临近春露圃之后,眉心有红痣的俊美少年便有些不耐烦,似乎是嫌弃渡船速度太过缓慢,只是不知为何,始终拗着性子待在船上,没有御风破空离去。

这天少年主动找上宋兰樵,敲开了门,开门见山问道:“你们老槐街那间蚍蜉铺子,如今生意如何?”

先前根本没有察觉到对方登门的宋兰樵,小心翼翼问道:“前辈与那位陈剑仙是……朋友?”

少年瞪大眼睛,怒气冲冲道:“放你个屁,我们怎么可能是朋友?”

宋兰樵神色微变,心中更是翻江倒海,难道此人与那年轻剑仙是仇家?春露圃是受了牵连?那自己该如何是好?

少年冷笑道:“怎么,你认识他?”

宋兰樵一番天人交战,最后一咬牙,苦着脸道:“晚辈确实与陈剑仙认识,还算熟悉。陈剑仙第一次去往春露圃,便是乘坐晚辈的渡船。”

不承想那少年一巴掌重重拍在老金丹肩膀上,笑脸灿烂道:“好小子,大道走宽了啊!”

宋兰樵被一巴掌拍了个踉跄,力道真沉,老金丹一时间有些茫然。

那少年笑容不减,招呼宋兰樵坐下喝茶。宋兰樵惴惴不安,落座后接过茶杯,有些惶恐。宋兰樵不知不觉,便已经忘了这其实是自己的地盘。

少年没有喝茶,只是将那根绿竹行山杖横放在手边,双手叠放在桌上,微笑道:“既然是我家先生的熟人,那就是我崔东山的朋友了。”

宋兰樵越发疑惑,宝瓶洲的上五境修士,他数得出来,没有崔东山这么一号人。姓崔的,倒是有一个,就是那大骊国师崔瀺,他的名字在北俱芦洲山巅修士当中都很响亮。至于眼前的“少年”,又怎么成了那位年轻剑仙的学生?

真不是宋兰樵瞧不起那个远游的年轻人,实在是此事绝对不合理。

崔东山笑道:“我家先生最念旧,返回木衣山之前,肯定会去一趟你们春露圃。”主要还是因为那边有一棵老槐树,崔东山才会如此笃定。

宋兰樵忍不住问道:“陈剑仙是前辈的先生?”

崔东山斜眼道:“羡慕吗?你羡慕得来吗?我家先生收取弟子,千挑万选,万万无一。”

宋兰樵都快要崩溃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那位与春露圃有了些香火情的年轻剑仙,一路同行,待人接物,闲谈言语,滴水不漏,可谓有礼有节,事后回想,让人如沐春风。年轻剑仙怎的有这么一个性情古怪的学生?

崔东山突然笑眯眯道:“兰樵啊,你是不相信我是先生的弟子呢,还是不信先生有我这么一个弟子啊?”

宋兰樵毛骨悚然,看似意思差不多的两种说法,实则大有玄机,如何答复,要慎之又慎。其实给他的选择余地不多,就两个,说眼前之人的好话,或是失心疯了去说那位年轻剑仙的好话,选择后者难免就要贬低眼前这个胆子大、法宝多、修为高的古怪人。

宋兰樵迅速权衡利弊一番,觉得还是以诚待人,求个稳妥,缓缓道:“实在是不敢相信年纪轻轻的陈剑仙,就有前辈这般学生。”

崔东山摇摇头,啧啧道:“惜哉惜哉,又把路子走窄了。”

宋兰樵心中腹诽,老子见着了你这种心思叵测的古怪之人,没把路子走死,就该去春露圃给老祖宗们敬香了。

崔东山笑嘻嘻道:“回了春露圃,是该为你家老祖师们烧烧高香。”

宋兰樵瞬间绷紧心弦。

崔东山笑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也不是鬼,你也没亏心,怕什么。”

宋兰樵苦涩道:“前辈说笑了。”

崔东山点头道:“我是笑着与你言语的,所以你这句话,一语双关,很有学问啊。读过书吧?”

宋兰樵无言以对。

崔东山拿起行山杖站起身,道:“那我就先行一步,去碰碰运气,看先生如今是不是已经身在春露圃,兰樵你也好少些忧心。”

宋兰樵总觉得说什么都不是,干脆就闭嘴不言,默默恭送崔东山离开屋子。

那白衣绿竹杖的俊美少年跨过门槛,大步走在廊道上,举手摇晃道:“不用送。”

宋兰樵怔怔站在原地,大汗淋漓,浑然不觉。

崔东山走到了船头,拔地而起,整条渡船都下坠了数十丈,随后他化虹远去,一抹雪白身影,声势如雷。

陈平安正弯腰在溪涧拣着石子,挑挑选选,都放在一袭青衫卷起的兜里,一手护着,突然起身转头望去,看到了崔东山。

陈平安愣了许久,问道:“崔前辈走了?”

崔东山“嗯”了一声,低下头。

陈平安说道:“我没事,你还好吧?”

崔东山抬起头,道:“先生,不太好。”

陈平安任由那些鹅卵石坠落溪涧中,走向岸边。不知不觉,先生已经比学生高出半个脑袋了。

陈平安伸手按住崔东山的肩膀,说道:“那就一起回家。”

春露圃祖师堂的气氛有些诡异。

有人心情沉重,是几个深居简出的春露圃老人,还有几个在春露圃修行的供奉、客卿。

有人看热闹,心情相当不坏,例如最末一把交椅的照夜草堂主人唐玺,还有渡船金丹境宋兰樵的恩师。这个老妪与以往关系淡漠的唐玺对视一眼,双方轻轻点头,眼中都有些隐晦的笑意。

有人心情复杂,例如坐在主位上的谈陵。因为宋兰樵接连两次飞剑传信到祖师堂,第一次密信,是说有一个境界深不可测的外乡修士,翩翩白衣少年的神仙姿容,乘坐披麻宗跨洲渡船到了骸骨滩之后,往京观城砸下一场法宝暴雨,高承与鬼蜮谷皆无动静,似乎对此人颇为忌惮。第二次密信,则是说此人口口声声称呼姓陈的年轻人为先生,性情古怪,难以揣度,他宋兰樵自认与之厮杀起来,毫无还手之力。

谈陵将两封密信交予众人传阅,等到密信返回手中,轻轻收入袖中,开口说道:“我已经亲自飞剑传信披麻宗木衣山,询问此人来历,暂时还没有回信。诸位,关于我们春露圃应该如何应对,可有良策?我们不可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披麻宗,因为此人明显与木衣山关系还不错。再就是,我猜测,陈先生正是去年在芙蕖国地界,与太徽剑宗刘剑仙一起祭剑的剑修。”

祖师堂内寂然无声,针落可闻。

春露圃也算北俱芦洲二流仙家势力中的顶尖山头,与婴儿山雷神宅、狮子峰类似,有口皆碑,交友广泛,并且底蕴深厚,距离“宗”字头,只差一位成为中流砥柱的玉璞境大修士而已。春露圃的尴尬处境,就在于谈陵此生无法破开元婴境瓶颈,注定无望上五境。如今面对那对先生学生,就显得十分手忙脚乱。

谈陵又问道:“唐玺,你觉得那位……陈先生秉性如何?”

这个称呼,让谈陵脸色有些不太自然。

坐在最靠近祖师堂大门位置上的唐玺,伸手轻轻摩挲着椅把手,小心翼翼酝酿措辞,缓缓道:“修为高低,看不清楚,身份来历,更是云雾遮绕,但是只说做生意一事,陈先生讲究一个公道。”

在春露圃祖师堂议事,今天是谈陵首次郑重其事询问唐玺的建议。

那个老妪笑眯眯道:“陈公子为人,很是礼尚往来,是个极有规矩的年轻人,你们兴许没打过交道,不太清楚,反正老婆子我是很喜欢的。陈公子两次主动登门拜访,老婆子白白收了人家一件灵器和小玄壁茶饼,这会儿正愁着陈公子下次登山,我该还什么礼。总不能让人家三次登山,都空手而归。陈公子自己都说了,‘事不过三,攒在一起’,可惜老婆子我家底薄,到时候不晓得会不会连累春露圃,让人觉得回礼寒酸,徒惹笑话。”

老妪这番言语,话里有话,处处玄机。

谈陵多了几分笑意,道:“林师妹无须忧心此事,今天就可以从春露圃祖师堂挑选一件过得去的礼物。”

老妪皮笑肉不笑道:“谈师姐,这岂不是要让咱们春露圃破费了?不太合适吧?老婆子其实砸锅卖铁,再与那个不成材的弟子借些神仙钱,也是能够凑出一件法宝的。”

谈陵神色如常,微笑道:“不用劳烦宋兰樵,这么多年他兢兢业业为春露圃打理渡船生意,已经相当不容易。”

老妪故作恍然道:“谈师姐到底是元婴境大修士,记性就是比我这个没出息的金丹境师妹好,竟然还记得我有宋兰樵这么个常年奔波在外的金丹境弟子。”

祖师堂内的老狐狸们,这时一个个打起精神来。听口气,这个老婆子是想要将自己弟子拉入祖师堂?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不提我那个劳碌命的弟子,这孩子天生就没享福的命。”不承想老妪很快话锋一转,根本没提祖师堂添加座椅这一茬,只是转头看了眼唐玺,缓缓道,“咱们唐供奉可要比宋兰樵更加不容易,不光是苦劳,功劳也大,怎的还坐在最靠门的位置?春露圃一半的生意,可都是照夜草堂在做,如果没记错,祖师堂的椅子,还是照夜草堂出钱出力打造的吧?咱们这些过安稳日子的老东西,要讲一点良心啊。要我看,不如我与唐玺换个位置,我搬门口那边坐着去,也省得让谈师姐与诸位为难。”

唐玺立即起身,抱拳弯腰,沉声道:“万万不可,唐某人是个生意人,修行资质粗劣不堪,手头生意,虽说不小,那也是靠着春露圃才能够成事,唐某人自己有几斤几两,向来心里有数。能够与诸位一起在祖师堂议事,就是贪天之功为己有了,哪敢再有半点非分之想。”

老妪碎嘴念叨:“唐玺你就一个闺女,如今马上就要嫁人了,大观王朝铁艟府的亲家魏氏,还有那位皇帝陛下,就不计较你在春露圃祖师堂是个把门的?那些闲言碎语,你心宽,度量大,受得了,老婆子我一个外人听着都心里难受,难受啊。老婆子没什么贺礼,就只能与你换一换座椅位置,就当是略尽绵薄之力了。”

春露圃其实有管着钱财的老祖师,不过唐玺却是公认的春露圃财神爷,相较于前者的口碑,唐玺显然在春露圃上下内外,更加服众。

老妪一口一个唐玺,这可不是什么不敬,而是挑明了的亲近。

一个管着祖师堂财库的老人,脸色铁青,嗤笑道:“我们不是在商议应对之策吗?怎么就聊到了唐供奉的女儿婚嫁一事?如果以后这座规矩森严的祖师堂,可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那我们要不要聊一聊骸骨滩的阴沉茶好不好喝?祖师堂要不要备上几斤?下次咱们一边喝着茶水,一边随便聊着鸡毛蒜皮的琐碎,聊上七八个时辰?”

老妪微笑道:“在位高权重的高师兄看来,唐玺独女的婚嫁,春露圃与大观王朝皇帝的私谊,当然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

管钱的春露圃老祖师伸手重重按住椅把手,怒道:“姓林的,少在这里混淆视听!你那点小算盘,噼里啪啦震天响,真当我们在座各位,个个眼瞎耳背?”

老妪“哟”了一声,讥笑道:“原来不是啊。”

唐玺微微苦笑,开始闭气凝神。这个新盟友,性子还是急躁了点,他这会儿若是再火上浇油,就要得不偿失了,还不如静观其变。

谈陵轻轻摆了摆手,道:“这些自然不是小事。等我们解决了当下这场燃眉之急,会聊的,而且就在今天。首先,我们争取确定对方两人的离开日期;其次,在这期间,如何将麻烦事顺利解决掉。至于能否攀上这桩香火,我谈陵也好,春露圃也罢,不奢望,不强求。最后,谁来出面,诸位合计合计,给出一个人选,是宋兰樵,或是谁,都可以。我也将丑话说在前头,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春露圃都该为此人记功,一旦结果不符合预期,若有人事后胆敢说三道四,翻旧账,说风凉话,就别怪我谈陵搬出祖宗家法了。”

谈陵笑了笑,接着道:“若是觉得需要我谈陵亲自去谈,只要是祖师堂商议出来的结果,我谈陵责无旁贷。要是我没能做好,诸位有些怨言,哪怕今后在祖师堂当面责难,我谈陵身为一山之主,坦然接受。”

一炷香后,唐玺率先离开祖师堂。

祖师堂其余众人,静等消息。

老妪自顾自笑道:“谁做事,谁缩卵,一目了然。”

谈陵皱起眉头。

那个老人怒气冲冲,喝道:“林嵯峨,你再说一遍?”

老妪反问道:“耳背?”

谈陵沉声道:“高嵩,林嵯峨,都给我闭嘴!”

老人和老妪一怒一笑,终究是不再顶针了。

谈陵心中叹息,这两个曾经差一点成为神仙道侣的同门师兄妹,之间的恩怨情仇,掰扯不清,剪不断,理还乱。

一个春露圃客卿突然说道:“谈山主,要不要运用掌观山河的神通,查看玉莹崖那边的迹象?一旦唐玺弄巧成拙,我们也好提前准备。”

老妪笑道:“耳背的有了,眼瞎的又来了。”

谈陵与那个客卿都对林嵯峨的冷嘲热讽,置若罔闻。谈陵摇摇头,道:“此事不妥。对方至少也是一位老元婴,极有可能是一位玉璞境前辈。元婴境还好说,如果是玉璞境,哪怕我再小心,都会被此人察觉到蛛丝马迹,那么唐玺此去玉莹崖,便要危机重重。”

老妪阴阳怪气道:“唐玺不一直是个春露圃的外人吗?觊觎他家业的人,祖师堂这儿就不少。唐玺枉死,用唐玺的产业破财消灾,摆平了陈公子与他学生的不悦,说不定春露圃还有的赚。”

那个客卿苦笑不已。

谈陵恼火至极,站起身,怒视那个今天句句刻薄、言语如刀子的老婆子,斥道:“林嵯峨!你还想不想帮着宋兰樵在祖师堂有一席之地了?”

老妪嘿嘿而笑,摆手道:“不说了不说了,这不是以往没我老婆子说话的份,今儿太阳难得打西边出来,就忍不住多说点嘛。只要我那弟子能够进了祖师堂,哪怕宋兰樵只能端着小板凳靠着门槛那边,当个把风的门神,我林嵯峨现在就可以保证,以前我如何当哑巴,以后还是如何。”

老妪说完这些,望向祖师堂大门外。

谈陵原本想要怒斥几句,免得林嵯峨以后得寸进尺,只是看到老妪那张干枯脸庞,便有些不忍,何况春露圃祖师堂也该出现几个愿意真正做事的人了。

照夜草堂唐玺,掌管渡船多年的宋兰樵,加上林嵯峨,三者结盟,这座小山头在春露圃的出现,谈陵觉得不全是坏事。

唐玺没有御风远游,而是乘坐了一艘春露圃符舟,来到了玉莹崖。

在收起符舟之前,唐玺就遥遥发现一袭青衫的年轻剑仙,竟然与那个白衣少年都在溪涧中摸石子,真是有闲情雅致。

陈平安听说宋兰樵那艘渡船明天就会到达符水渡,便决定与崔东山等着便是,于是回到溪中,摸着水中石子,挑挑拣拣,听崔东山聊了些这趟跨洲远游的见闻。

聊到骸骨滩和京观城后,陈平安问了个问题:以高承的修为和京观城与其藩属势力的兵马,能不能一鼓作气攻下披麻宗宗主竺泉驻守的那个青庐镇?

崔东山毫不犹豫地说,很简单,竺泉愿意独活的话,当然可以溜走,返回木衣山,但是按照竺泉的脾气,十成十是要战死鬼蜮谷内,拼着自己性命与青庐镇阵法不要,也要让京观城伤筋动骨,好让木衣山下一辈成长起来,例如驻守青庐镇多年的金丹境瓶颈修士杜文思、祖师堂嫡传弟子庞兰溪。

不过崔东山也说了,高承对待竺泉,有些另眼相看的意思,所以才不愿撕破脸皮。

陈平安笑问道:“你才到了骸骨滩多久,就知道这么多?”

崔东山笑道:“见微知著,是学生为数不多的本事了。”

然后崔东山小声道:“关于高承此人生前的根脚,学生此次游历北俱芦洲,小有收获。加上披麻宗的出力,如今高承准确的生辰八字、家乡籍贯、祖坟风水,都已经到手。这些本来都是些无所谓的事情,换成北俱芦洲的仙人境修士,都没办法靠这些来为难京观城,撑死了就是挠痒痒而已,可惜高承遇上了学生我,便很有所谓了。”

陈平安捡起一颗雪白鹅卵石,放进青衫前襟卷起的身前兜里,说道:“在周米粒身上动手脚,高承这件事做得最不地道。”

崔东山点头道:“简直就不是人。”崔东山随即说道:“高兄弟本来就不是人。”

陈平安瞥了眼崔东山。

崔东山眨了眨眼睛,道:“高兄弟如今有了个小兄弟,可惜学生此次北游,没有带在身边,以后先生有机会,可以见一见那个高老弟。小娃儿长得还挺俊,就是少根筋,不开窍。”

陈平安问道:“与李先生身边的少年书童,差不多?”

崔东山点点头,道:“一个是拿来练手,一个是精心雕琢,有些不同。”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最好有一天,能够真正以人待之。不过此间权衡,还是你自己来判断,我只是说些自己的想法,不是一定要你如何。”

崔东山眼神明亮,比少年还少年,笑道:“既然先生说可以,学生有何不可。”

两人先后看到唐玺与符舟,便不再言语。

唐玺缓缓来到溪畔,作揖行礼,道:“照夜草堂唐玺,拜见陈先生。”

陈平安一手扯着一兜的鹅卵石,走上岸,与唐玺笑着打招呼。身后崔东山身前兜里鹅卵石更大更多,得用双手扯着,显得有些滑稽。

陈平安与唐玺并肩而行,后者直截了当说道:“陈先生,春露圃那边有些担忧,我便斗胆邀了一功,主动来此叨扰陈先生的清修。”

陈平安笑道:“唐仙师,我与弟子很快就会乘坐宋前辈的渡船,去往骸骨滩。你让谈夫人只管放心,从这座玉莹崖,到老槐街蚍蜉铺子,再到唐仙师与林老前辈,我们承了太多春露圃的情分,我们二人,绝不会给春露圃惹麻烦,不然就恩将仇报了。到了披麻宗木衣山,我会争取与那边的熟人,说一说春露圃的好话,也希望本就有旧谊的披麻宗和春露圃,双方买卖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不过我人微言轻,说话到底有没有用处,不敢保证。如果我这些漂亮话,在木衣山那边打了个无声无息的水漂,还希望以后再来拜访春露圃,唐仙师的照夜草堂大门别关上,好歹让我喝杯茶水。”

唐玺如释重负,还有几分诚挚的感激,再次作揖拜谢,道:“陈先生大恩,唐玺铭记在心!”

陈平安笑道:“铺子那边,掌柜王庭芳打理得很稳妥,唐仙师以后就不用太过劳神费心了,不然我要愧疚,王掌柜也难免紧张。”

唐玺点头道:“既然陈先生发话了,我便由着王庭芳自己打理。不过陈先生大可以放心,我自会敲打王庭芳那小子,如此惬意挣钱,若是还敢懈怠片刻,有丝毫纰漏,就是做人良心有问题,是我照夜草堂管教无方,辜负了陈先生的善意。真要如此,下次陈先生来我照夜草堂喝茶,我定当自罚三杯,才敢与陈先生饮茶。”

陈平安笑着点头。

唐玺行事,雷厉风行,直言不讳,说自己要返回祖师堂交差,告辞离去。这一次他没有乘坐慢悠悠的符舟,直接御风离去。

从头到尾,崔东山都没有说话。

陈平安转头望向崔东山,笑道:“有你在,我难得狐假虎威了一回。”

崔东山一本正经道:“先生骂学生,天经地义。”

陈平安气笑道:“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两人来到凉亭,陈平安就坐在台阶上,崔东山坐在一旁,有意无意,矮了一级台阶。两人已经将“吃不了兜着走”的鹅卵石堆放在一起。

崔东山双肘抵在身后高处台阶上,身体后仰,望向远方的山与水。入秋时分,山林依旧郁郁葱葱,可人间颜色不会都是如此的,四季常青。

陈平安捋顺袖管和裤管,赤着脚,鞋子就放在身后的凉亭那边,靴尖对着长椅。崔东山的那根行山杖,斜靠亭柱。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