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之后她就开始频繁使用这支钢笔,不得不承认,这支笔保养的很好,这些年也没有损坏。镀金的笔尖、流畅的出水,把毛思嘉去年买的新笔完全给比下去了,于是理所当然地成为她的‘独宠’。

感觉上用这支笔做笔记,自己身上的文化气息都增添了不少呢!

然而,不管多文艺,该进工厂当工人的还是得进工厂——开学之后一个月,他们班就被通知安排上学工了,去的工厂并不是学校自办的,而是和学校对接的一家食品加工厂,主要生产各种点心糖果什么的,厂址在广安门附近。

“学工?这么早?”毛妈有点儿意外,但也没太当回事。这是学工,又不是学农!学农要离开家,在农村扎扎实实生活一个月,做真正的农活呢!学工其实和上学差不多,只是把学校搬到了工厂,学习的内容由课本上的知识变成了生产知识。

毛思嘉掰着手指头算账:“老师说了,要交一个月中餐的粮票和饭钱,我们午饭以后在厂子里吃,会统一给换成厂子里用的饭票。”

“那倒是挺方便的。”本来正在计划这个月票证和副食本怎么用的毛妈当即数了足够的钱和粮票给毛思嘉。

给完钱和票,毛妈又想起来一回事,问毛思嘉:“你们学工发工作服吗?”

就像当兵给发军服一样,如今许多职业都是给制服的,这也极大缓解了老百姓因为缺乏布票而不能做衣服的窘境。像是毛妈的纺织厂,一样有制服!除了制服之外,发的更多的是各种劳保用品,比如说大围裙、袖套、手套什么的。

“怎么会发工作服...”毛思嘉虽然没有打听过这个问题,但猜也猜的到了。他们学工才一个月,工厂给他们发劳动服?这成本谁的?考虑到这个时候布料难得,这是非常不划算的!

“不过,劳保用品或许会有。”其实毛思嘉自己并不确定这一点。

事实也是如此,半个月后真的要去学工了,给每人发了一围裙、一套袖,还有一帽子!毛思嘉猜测,其他的是为了保护工人自己衣服的清洁,但帽子不一样,是为了保证生产出来的食品的卫生。

要是头发什么的落进原料里,那就太尴尬了。

“就一套?”毛妈有点儿看不上:“这都没个替换的,太会算计了!”

只发一套的话,是发了东西既显得大方,又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开支...所以毛妈才说工厂那边会算计!

“我们毕竟只学工一个月,给这些算不错了!我听说很多学工都要自己准备这些的。”相比起来,毛思嘉就很能自得其乐了。

身上穿了一件毛衣,然后就是背带裤,这是典型的春装,这个时候穿出去或许有点儿冷,但绝对能穿的出去。这样一身,也是很多工厂里的年轻女工的搭配!在这个基础上,毛思嘉又围好大围裙,套上袖套,对着镜子看。

倒是不太难看,大概是好看的人披麻布袋也好看。毛思嘉这样配起来之后并不显得土气,反而很像年代剧里的年轻女工,清纯的很——别以为像年代剧里的年轻女工佷容易!影视剧为了好看,看起来像是还原历史中的样子,实际上是很不同的。

就毛思嘉的感觉,这个年代的真实女工相比日后影视剧里的样子,那是有差距的(至少以她的审美而言是这样)。

“这样一看,还真像是要进工厂的样子了!”毛妈看着也乐:“算了,我那儿有替换的,你拿一套去就是了。”

毛妈在纺织厂上班,这类劳保用品肯定是有的...但她是人事,又不是一线工人!这些东西也就是家庭中使用,消耗自然小。

又过了一天,毛思嘉和其他同学一起把学工前的决心书给交了,然后就被送到了食品加工厂。

“厂子其实离咱们胡同不算特别远,咱们以后可以天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下班’。”于欣和毛思嘉走在学工同学的队伍里,低声耳语着。毛思嘉能感觉到,于欣是真的很期盼这次学工了。

其实就是小孩子心性,还没到上班的年纪,就格外向往大人的工作日常。

毛思嘉‘嗯’了一声,这个时候带队的老师停下了脚步,和厂子里的人攀谈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就被交给了厂子的一个小领导。

厂子还是挺重视他们的,主要是这个时候学工也算是政治任务,不管食品厂喜欢不喜欢,总得配合着把事情办完。

所以他们先被领着参加了一场欢迎会,厂子组织了人手欢迎他们。向他们讲述了食品厂的厂史,宣扬了生产标兵的事迹,最后还演讲鼓励了他们,希望他们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投入到生产当中。

欢迎会散了,他们被打散到不同车间的不同班组,还很用心地安排了师傅...一切都是照着学徒工的规矩来的。

毛思嘉这次再也没有好运和于欣分到一起,她和几个不是特别亲近的同学一起分到了巧克力车间,然后又只有她一个去了挂酱组。考虑到她是一个女孩子,厂子领导找了个姓陈的女工给她做师傅。

“陈师傅!”毛思嘉脆生生地叫人,她没有太多社会经验,但是嘴巴甜一点,人勤快一点总是没错的。这些厂子里给他们安排的师傅对他们没有什么约束力,就算学工完毕,评价不高,也不会对他们未来有什么影响。但是还得在这里学工一个月呢!如果不想给学工生活增添额外的麻烦,还是注意一些的好。

陈师傅是个不算年轻的女工,人比较严肃,但跟着她学习这两天下来,毛思嘉觉得还蛮好的——至少人家不刁钻,从来不想着难为人。毛思嘉属于手笨的那种人,学做饭学成那样就知道她在这上面表现会很令人捉急!陈师傅还挺有耐心地一直教她。

好在挂酱这种活儿,就是重复劳动,不像做饭要求那么高。毛思嘉又不是蠢,所以在习惯了之后也很快得心应手起来。

“那可真好。”午饭的时候毛思嘉和于欣一起的,两人分享这两天的经历,说起了各自的师傅,于欣对毛思嘉的运气表示羡慕。

她的师傅非常严厉,而且很喜欢大声训斥。几次下来,她真的特别丢脸,感觉整个饼干车间的人都知道她了...通过受批评被人知道,这是于欣从来没有想过的经历。其实于欣的师傅那样的才是少数,大家只是来学工的,又不是以后就扎根食品厂了。食品厂里的师傅对此也心知肚明,所以他们这些人只要大差不差,师傅们也就懒得开口说什么了。

有什么可说的呢?费劲不费劲啊?

这个时候排队打饭的队伍不断移动,终于轮到毛思嘉了,毛思嘉要了一份米饭,还要了一份肉片,肉片不算贵,一毛五一份。于欣也要了米饭,然后一碗丸子汤——两个人一起吃饭,就能吃到两种菜了。

端着餐盘坐下,于欣忽然小声问毛思嘉:“思嘉,你看到过工厂里的工人偷吃吗?”

毛思嘉眨了眨眼睛,很快点了头。

其实这没什么奇怪的,几乎所有的厂子员工都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习惯。人家食品加工厂生产的就是点心糖果之类,生产过程中尝一尝,只要有这个心思,很容易就能做到。

食品加工厂默认的规则里,当场吃一些不算偷,连吃带拿,往家里带这才算是偷!

这也很好理解,员工在厂子里吃一点儿,说破天去又能吃多少呢?一个人只有一个肚子,这玩意儿又不能当饭吃——真要是整天拿这甜腻腻的当饭吃,除非是天赋异禀,不然很快也会腻味。

但是,如果认可了带回家的举措,那损失就大了!

一旦稍微放宽一点儿这方面的要求,工人往家里带可不会客气!说不定不只是供应家里,还要供应亲戚朋友家呢!

但还是有人下班之后偷带,只是因为有人看着,也算是厂子不允许的事情,所以只能偷偷地带一点儿——不是因为带一点儿就不会暴露,就能够瞒天过海,事实上,这么大的工厂,可以说一点秘密也没有。

东家长西家短,工人们议论的一点儿也不少!

只是带一点儿的话,其他人看见了也不会说什么,有机会大家都会这么做。带的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车间班上的男生跟着他那师傅,最先学的就是偷吃!”于欣说这个事的时候是带着惊奇的语气的,毕竟他们平常了解到的工人老大哥都应该是诚实、肯干、可考...这样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1-11 06:26:32~2020-01-12 06:59: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非非非常5瓶;随身空间有点爱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