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章 村里的历史(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村里的历史

第二天一大早,肖教授就来到工地上,跟任重和郑乾说了想叫南飞带他到村里去的想法,任重和郑乾也没说什么,就答应了。

至于为什么肖教授一定要带着南飞一起去村里,他是这样想的,如果带着他身边的专业人员去,他们会把每一样东西都看成是古文物的,而且在村民心里面,动静也有点太大,如果自己一个人去呢,什么事情都要他亲自去问老百姓,有可能老百姓知道后,由于对他不是很熟悉,又会觉得他不太可信而回避他。

现在,他带着南飞一起去,就像由南飞带着他到村去玩一样,因为南飞对村里还是有点熟悉的,他可以作个引见,不至于使村民太过回避。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南飞——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和他一起去看那些东西,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

一老一少,慢慢地朝村里走去,不久就来到了村口那块大石碑前,南飞首先把上次自己和任重一起来时看到的,提前在路上就跟肖教授说了。所以,两人来到石碑前,不自然地就停了下来。

本地,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很古老的石碑,肖教授他们发现得最早的,有从中国开始发明文字的时候开始,在中国的某些地方都有用石碑来记载一些历史事件的习惯。有些记载,虽然在当时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可几百年、几千年后,却是后人研究有关中国历史的一个很好的依据。

肖教授他们也曾经从不同的石碑上得到过好多有价值的东西。

所以今天,肖教授一看到石碑,又加上南飞在路上跟他说的,他就更是对这块石碑感兴趣了。还没走到石碑下,肖教授就紧走几步赶了过去,把眼镜都凑到石碑上地看了起来。

由于上次,不管是南飞还是任重,都只是表面地看了一两眼,他们也没有兴趣对路边一块残缺的石碑研究什么。上次,他们能看懂几个字,已经是不少的收获了。可对于像肖教授这种专门研究文物的人来说,石碑上的价值那就要大得多了。

只见肖教授先从路边摘来一大把的茅草,把它捆成一个小草把,轻轻地在石碑上一遍又一遍地认真扫着,石碑上的字开始清楚了一些。然后,肖教授又从自己的背包里取出专用的刷子,又对着石碑轻轻刷了一遍,又取出一种特别的油,用刷子轻轻地在石碑上刷了一遍。

南飞看着肖教授做完这些,已经看到,石碑上的好多字都能看到了。肖教授又拿出自己的放大镜,一行一行地边照边认着。

好久,才把整个石碑看了一遍,他看着南飞正在期待的眼神,还没等到南飞想问,肖教授已经通过自己能认出的和推断的字迹,跟南飞说了一个大概的故事——

原来,这里是我国淮河的一个重要源头,长久以来,就是淮河的重要水源补给。

隋朝年间,隋炀帝修筑大运河,它也就成为了大运河的地方重要补给渠。虽然不是大运河的主渠道,但却可以看成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前,小河水流不大,虽然从山上流下来,也流过广大的平原地区,可是能为当地百姓带来的利益却不是很大。

通过大运河的修筑,河床加固、水渠延伸、拦堰塞湖、水车、水碾、石磨等,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利益。所以,当时在修建的时候,也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积极支持大运河的建设。

大运河建成后,经当地官员上报给大业皇帝,大业皇帝杨广为了表彰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把这段大运河支渠取名为‘惠民渠’,并于本村村前树碑纪念,以示后人。

肖教授把石碑上的大致情况跟南飞一说,南飞也只是对其中的故事感兴趣,就问肖教授:

“教授,这些,都有用吗?”

“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有用,而是太有用了。原来,我们只是觉得这里距离真正的大运河这么远,又比大运河高出那么多,应该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通过这石碑的记载,我们就能把这山里跟大运河联系起来了。就连上次你们工地上挖出的古墓,现在就能很好地解释了。说不定,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有可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呢。”

南飞,听肖教授这么一说,也来了兴趣,说:

“教授,那我们快些到村里去吧,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的有用的东西呢。”

说着,两人就朝着村里走去。

首先,南飞带着教授先去看了菊婶家门口的大石磨,肖教授告诉他,这也算是一件古文物,但是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还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

两人一边聊一边慢慢地在村里转着,肖教授又开始对一些老房子感兴趣起来。

其实这些,对于南飞来说,在他的老家江南,这些都是司空见惯了的,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稀奇的。这个村里,南飞也来过几次,也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可今天,肖教授一来,经肖教授一提,确实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