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 本性难移(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乐城虽然也能隐隐猜到司马运此举看似是想让他立个首功,却肯定另有所图,埋了伏笔,微一思索:“司马将军的意思是?”

“乐将军不如带一万骑兵,连夜奔袭,四五日之内即可绕道阳翟城后。我令王之、公孙如各领五万武卒,从两侧出击,以用来迷惑韩军。”

“司马将军坐镇中军指挥?”乐城话带嘲讽之意,是嘲笑司马运让别人出兵迎敌而他自己安坐军中。

“哈哈,乐将军以为我是贪生怕死之辈?”司马运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乐城正一步步走入他的陷阱之中,“我率领四万大军,从中路直捣阳翟。王之和公孙如各率领的五万武卒,皆从乐将军十万大军之中抽调。乐将军所带一万骑兵,从全军之中挑选精兵强将。”

乐城默然不语,司马运的提议颇有声东击西之意,且将他的十万大军一分为二,交由王之和公孙如率领,二人虽和司马运关系不错,却都是忠心于魏王之人,王之是相国王黄之孙,公孙如是上卿公孙由之子,二人乃是世家子弟,世代受魏王恩惠,断不会惟司马运之命是从。

一万骑兵若是运用得当,一路奔袭,沿途可以毁坏韩军粮仓,并切断韩军后勤通道,即便绕道阳翟无法率先攻克阳翟,也是首功,也是了不起的大功,毕竟他是最先深入韩国腹地,将韩军杀得疲于应付的第一人。

只是如此好事,为何司马运不亲自前去,而是要拱手让他?乐城现在不比以前了,多了心思,遇事总是要多想上一想。

司马运是何许人也,见乐城沉默不语,就知道乐城在担心什么,呵呵一笑:“乐将军莫非疑心我的用心?不瞒乐将军,率领骑兵奔袭之事,原本我和父亲商议由我前去,父亲不许。父亲说,魏王派乐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增援,是看重乐将军的领兵之能,此事事关生大,许胜不许败,是以只有乐将军亲自出马,才有十足胜算。”

乐城不免飘飘然几分,嘴上却说:“司马将军过奖了,我乃后生晚辈,怎敢托大?只是承蒙魏王厚爱,唯有一死报答而已。”

见乐城已然上钩,乐城拱手一礼:“待乐将军大获全胜之日,还望乐将军在魏王面前美言几句,在下感激不尽。”

“好说,好说,你我本是一体,当同进共退。”乐城何曾享受过司马运如此礼遇,心中无比舒畅,“不知何时出征?”

“兵贵神速,越快越好,三日后如何?”

“好!”乐城一口应下,“还请司马将军帮忙挑选精干骑兵。”

三日后,精心挑选的一万骑兵整装待发,司马史和司马运出面为乐城送行。

司马史郑重其事拜祭天地,又连敬乐城三杯,乐城率众出发,待骑兵全部飞奔之后,浩浩荡荡,卷起漫天尘土,绵延数里不散,遮天蔽日,风云变色。

站在高台之下,司马史远望渐行渐远的骑兵,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色:“运儿,为何为父觉得此举真的是送了一份大礼给乐城,而不是让他前去送死?魏军武卒虽然闻名天下,但若是上万骑兵奔袭而来,即便是五万武卒迎战,也没有胜算,说不定以后会是骑兵的天下了……”

“父亲言重了,魏国以武卒闻名于各诸侯国,和各诸侯国交战,全无败绩,都是因为武卒之故。步兵乃是天下之利器,骑兵终究只是取巧之策。”司马运自信满满,他深信只有武卒才是战力第一的兵种,“乐城此去,必定有去无回。到时在魏王面前参他一本,说他好大喜功,不听劝告,非要孤军深入,再借机将乐城的几名手下也一并拿下,十五万大军会尽数归父亲调遣。待大军围住阳翟久攻不下之时,再向魏王请求增援,届时魏王骑虎难下,只能再派出十万大军来解魏韩之战之围,二十五万重兵在握,再借齐国之势,大事可成。”

司马史却没有如此乐观,忧心忡忡:“若乐城万一事成了呢?”

“怎会?”司马运正要讥笑一番,见父亲脸色不善,忙又改口说道,“若乐城真的一路突袭绕道到了阳翟,我父子二人也一路逼到阳翟城下,围而不攻,特意在后面网开一面,让韩军从后面乐城一侧突围,哀兵必胜,乐城必败。”

“倒也不失为一条良策。”司马史微微点头,目光却还是停留在声势浩大的骑兵队伍之上,“当年魏军大败秦军,尽得秦地六百余里,却没有乘机灭了秦国,尽纳秦川之地,是因魏军力有不逮,追不上秦军的骑兵。若是魏国有十万骑兵,秦军逃无可逃,说不定早就灭了秦国了。”

“十万骑兵需要十万战马,若以强弓硬弩对战骑兵,三波齐射,可伤骑兵十之三四,再由武卒上阵,即便骑兵和武卒以一对三,十万武卒可灭三万骑兵。看似十万武卒不如十万骑兵,若是算上战马和骑兵的训练,十万骑兵五年才有战力,而十万武卒只须三年。”

司马史被司马运说服了,点头赞道:“说得也是,是为父一时被骑兵的气势迷惑,呵呵,武卒才是国之重器。”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