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名士_第59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也许在如今看来,世家子弟去上洛阳太学是一件很跌份、容易遭人耻笑的事情;但谁能保证在卫玠上了洛阳太学之后,这不会成为世家圈又一个盲目跟风的新时尚呢?

如何让洛阳太学崛起,卫玠放在了后面慢慢说。

眼下,首先他得需要向他祖父证明,他有那个本事带起整个洛京乃至西晋的潮流观,就像是何晏当年做的那样,嗑药不是个什么好事,但因为何晏的名人效应,五石散在其后的近千年间都是奢侈品的代名词。

卫玠表示,有他上学的洛阳太学,也会变成那样。

其中最简单的证明就是上巳节那日,卫玠要骑马,所有的世家子便都在骑马;卫玠要坐车,所有人就都跟着他要坐车。

“如果您觉得这还不够,我们可以做个试验。”

“试验什么?”

卫玠从拓跋六修那里听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叫侧帽风流。

是《北史》中有关于北周的权贵、后来的隋文帝的岳父独孤信的一段年少往事。孤独信在秦州时,有日因为出城打猎晚了,回来的路上就选择了疾驰,帽子被风吹的微微斜侧。复日起来,他发现当日守城的官吏士兵都侧戴起了帽子,过了没多久,全城、乃至邻近的人,不分士庶,全都流行起了这种戴法。

孤独信是北周贵族,出了名的美男子。

卫玠出身世家,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他肯定也不差,甚至比孤独信要拥有更多的粉丝。

卫玠没什么太好的创意,只是把侧帽,换成了弱不胜衣的披着一件羽衣在外面,没有真正穿入袖子里的那种披,迎风荡起,羽衣猎猎。

卫玠只是在某日上午,乘着羊车在大市上晃了一圈,当天下午,卫老爷子去赴友人的宴会时,就已经看到友人家的小孙子也改成了披着羽衣,自觉地特别的潇洒不凡。不久之后,整个洛京遍地就都是这样的穿法了。

咳,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了,先压下暂且不多赘述。

说回卫玠做论述的那天,卫玠选择洛阳太学,理由真的有很多。其中他打死不会说的理由有二,一个是卫老爷子已经猜到的,他不想卫老爷子在朝上为难;另外一个则是特别中二的……

“这简直就是打脸升级流的标准剧情嘛。一个是曾经辉煌,后来落寞,但是肯定拥有隐藏支线剧情的寒门名校;一个专门用来被打脸的天才扎堆的世家学校。但凡经过网络小说‘三年逆袭,五年打脸’洗礼的人,都知道要选前者好吗?!”卫玠一边对着镜子试王氏着人给他新做的一批衣服,一边对拓跋六修道。

【我以为你的中二病早已经好了。】拓跋六修环胸。【还是说穿越之后更严重了?】

卫玠放下手中山吹色的裲裆(坎肩),换了件杜若色的,在身前比了比,前者朝气,后者贵气,他需要从其中找出一件显得他更加好看的。哦,他在骗谁,就镜子中这张脸,穿什么都好看!卫玠捧大脸,陷入了忘我的自恋境界。

拓跋六修在心里默默数了三个数,一百遍。

卫玠终于回神:“什么?你刚刚说什么?”

【没什么,我只是想问你准备如何说服那些没看过爽文升级流的古人,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跟着你走一条目前来看前途无量的路。】

在卫玠新的计划里,为了以防万一,他不仅会自己去洛阳太学,还准备拉一堆世家下水,大家一起引动流行。给了他这个灵感的,是那日拓跋六修告诉他的“陆云癖”,据说因为陆云实在是太爱笑了,不少后来的人都把笑癖说成是陆云癖。

卫玠发散思维了一下,就决定了拉很多人下水,这也是他决定宴请他的朋友们和陆氏兄弟的原因。

再没有什么会比一起吃顿饭,更容易增进彼此的感情的存在了,酒桌文化往往就决定了很多东西。

【酒肉朋友?】拓跋六修挑眉,不敢苟同。

“酒肉朋友也是朋友,谢谢!”卫玠毫不避讳的直言道,“我又不需要他们为我两肋插刀,我只需要他们和我一起去太学。我当学生,他们当博士(太学的教师)。”

“你确定他们会同意?”

“萝卜加大棒。”

卫玠在给他祖父和老师的论述里,肯定不会提起他中二的想法,但他却也是说了要拉很多世家下水的计划,具体实施如下。

大棒:卫玠的祖父是司空,领太子太傅,获加录尚书事;外祖父是司徒,加任侍中;二舅是骠骑将军;大姨夫裴楷因病休养在家,却也领着九卿之一的光禄勋的职位;父亲如今是尚书台的尚书郎;一母同胞的二哥职位虽低,却是板上钉钉的卫家继承人;以及最重要的,全国都知道太子是卫玠的资深迷弟……这样的卫玠,很少有人敢当着他的面拒绝他的请求,除非那人不想进入中央任职了,几乎各个领域里都有和卫玠相熟的人。

“与其说这是大棒,不如说是威胁。如果二姨夫(和峤)还在世,效果会更加拔群。”

提起和峤,话题就变得有些沉重了。

和峤去世了,于三、四年前,和峤在中书令的任上病逝。晋武帝特赐了伯爵位,金紫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缓,谥号简,风光大葬。

说起和峤的死,因为遗产问题,卫王两家与和家还翻了脸。

主要是王家与和家,场面闹的很难看。卫家因为王氏和王氏的三个孩子,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也站了王家。

其实哪怕没有姻亲关系,卫玠也觉得他们应该站王家,和家简直是在胡闹。

两家闹将起来的原因,和大部分豪门恩怨的根源——财产。

和峤无嫡子。

众所周知,和峤娶了王家的庶女二娘,二娘身子弱,性格绵软,只生了一个与她一样病怏怏的女儿,和峤生前为了照顾二娘的情绪,从未提起过让庶子嗣爵的话,二娘也一直相信她能给和峤生个嫡子。直至和峤死,这对夫妻都没能成功再创造个生命。

于是,和峤的弟弟和郁不干了。

和郁此人,卫玠不好评价,但他与和峤的关系绝对算不得好。《三国志》中是这么说他们的,“峤同母弟郁,素无名,峤轻侮之,以此为损”。《晋书》里则是说“吴平,以参谋议功,赐弟郁爵汝南亭侯”。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和峤生前很看不起和郁。和郁一直以来也都没什么好名声,但在灭吴一战中,朝廷因为和峤的功绩,而给了和峤弟弟一个汝南亭侯的爵位。

这听起来有些荒谬,不是吗?

但是在魏晋时期,就是这样的。功绩不仅可以蒙荫子孙,还可以给自己的弟弟。好比卫老爷子的好名声之一,就是因为卫老爷子在伐蜀之后,用自己的战功而给他的弟弟卫实请立了开阳亭侯的爵位。

与一直感念卫瓘的兄弟之情的卫实不同的是,和郁不仅没觉得他哥哥把自己的功绩给他换爵位有多么值得感谢的,还理所当然的想要得到更多。好比让他的儿子和济,继承和峤生前的一切,爵位、家产以及可以直接蒙荫的中书郎之位。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