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只是走向公交车站另一边前往市区的方向,好家伙,油墩子、锅贴、拌面,一个没少,还都是贴近江南风味的早餐。

抽抽鼻子,空气中弥漫各种油香或肉香满满蛊惑力,秦瑜没控住肚里的馋虫,在一家人气最为火旺的油墩子摊位前排了队。

至于家里做好的粥,她相信秦爸可以多喝点。

大约三分钟,前一波人都拿着油纸离开,秦瑜这才看清摊位前的大娘,穿着一件白色大褂,只是衣服上已经全是油脂,有些泛黄,袖子挽起,露出两条结实的臂膀,虽然有不少伤疤,但是看着就充满力量。

她一手拿着一跟细长的黑色圆柱形磨具,一手用汤勺从小面桶里捞起白白的面糊,打底,再加上葱花萝卜丝,又盖上一层面糊,将盛满食材的圆柱形磨具,极为熟练放入一个大油锅。

油锅最外侧有一个铁架子,上面还晾着两个刚刚出锅的黄灿灿的油墩子。

一旁莫约七八岁的小女孩看到脸生的秦瑜,将牌子推了一推,脆生生道:“姐姐,2毛钱一个。”

“好,三个,谢谢。”秦瑜将钱放在了一旁的铁盒子里,听着油锅里里面滋啦滋啦,等着白色的面糊慢慢定性,脱离模型,开始变得焦黄,大娘抓准时机,利落翻面,空中开始弥漫属于面粉特有的焦油香。

对于刚刚运动过又没吃早饭的秦瑜,下意识咽了一口水。

其实一大早吃油炸还是有点罪恶感,可以谁叫油炸的东西总是那么诱人。

带着油墩子,秦瑜回家路上没忍住,趁热一口咬下,外皮香脆可口,内里交融萝卜葱香,还品到了一点鸡蛋香,让她仍不住又咬下去,这一个油墩子就三两下被吃完。

看着手里2个,秦瑜最终还是忍住,选择加快脚步回家。

到家的时候,秦爸秦妈已经喝上了粥,看着她手里拿的油纸,秦爸笑道:“这是去考察早餐了?不是说不想早起么?”

昨天聊的时候,秦瑜可是真没准备做早点,说是以后是想睡懒觉。

“这不是先了解一下人流,之前我看中午晚上摊子一般般,没想到早上却格外热闹。”秦瑜将手里的两个油墩子放在餐桌上,“这个油墩子味真不错,爸妈你们尝尝。”

秦妈也没客气,家里虽然距离那边不远,早饭却很少出去买:“这早上进市里上班上学的人多啊,你这应该是俞姐家的油墩子吧,她家油墩子是不错,就是贵了点,一点面粉萝卜,竟然要2毛钱。也就那边早上来往都算是有钱人,才每天吃得起。”

秦爸现在每个月工资也才40元。

“没事,以后妈你想吃就能每天吃得起。”秦瑜自信笑笑,她大概已经吃出了面糊配料,剩余做这个难度只有火候,问题不大,“这油墩子的师傅手艺极佳,而且里面加了鸡蛋,贵点也贵点,如果放在那种外国餐厅,配上一个优雅点的名字,比如香炸法式萝卜丝派,价格还能往上翻呢。”

“就你会说话。这俞姐啊,也是实惠人,她家里……”秦妈吃着满嘴油,但是想到什么还是没在继续这个话题,“我嘴巴可不像你爸,那么挑,何况那么多油呢,还是省着点好,以后我就不吃了。”

但是就这样斤斤计较的秦妈,在上班前直接塞给秦瑜个大团结,说是女孩子手里一定要有钱。

看着爸妈去上班,秦瑜小心的藏好钱,简单梳洗一番,提上家里的大篮子,背着个大空袋子,再次出门,昨天她已经打了一些未来的摊位计划。

虽然她家离公交车站很近,但是与最近大点的菜市场还是有些距离,做公交又麻烦,她选择直接两条腿,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到。

早集的人不少,虽然刚开放不久,但是江南这边政策落实很快,大家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不少,票证已经慢慢失去竞争力,尤其在这里,农副食品就特别好卖,毕竟民以食为天。

很快秦瑜就加入战斗,买了足量的绿豆、红豆、糯米粉、面粉、玉米粉、红枣等食材,再加上三两红糖,三两白芝麻,顺便买了晚饭要用的莴苣和青豆,以及一块排骨,花了差不多快五元。

这时候的物价,面粉一毛八一斤,五元钱的食材已经算是大花销。

回去的路上,东西可是不少,要不是她现在的体能过关,这还真不一定拎得动。

到家快十来点,赶紧把要做的食材,像是绿豆红豆红枣什么泡起来,起炉生火,又简单打扫一遍家里后,秦瑜才给自己做个午饭。

因着秦国庆和赵兰芳都是白班,想着空间密密麻麻的食材,秦瑜也没犹豫,直接从空间中拿了一块小牛排煎上,最后浇上特质的菌菇酱,又嫩又香,吃完就感觉全身都有力气,这才继续收拾她的食材。

先是把泡好的绿豆红豆用双手使劲搓,然后再把豆子泡到温水里,外层豆皮便会慢慢浮起来,再倒掉水和皮,就这样多次反复扒完绿豆的老皮后,才分开装两碗,放入蒸笼里蒸个十来分钟。

等再拿出来,豆香已飘满屋。

这个年代的食材可以说都很饱满厚重,是农民精心呵护的食物,有着环境和时间天然的磨合特质,比后世各种科技化培养的食物都有底蕴。

也不耽搁功夫,把绿豆放入洗净石臼里。

秦家之前为了给秦妈补身子,特意制作的磨石器具,这不,便宜了秦瑜,拿来碾磨捣碎。

耐心取出蜕壳的捣碎绿豆,继续放到蒸锅上蒸半小时左右,然后趁热压成泥,这才开始进行对绿豆的加工。

先倒入少许芝麻油的热锅中,放入小团绿豆泥,微火炒制,待它们快抱成团的时候,加入一定量的蜂蜜,继续翻炒和搅拌,均匀且完全糅合成一起后,等着冷下来,绿豆糕原料其实就成了。

可惜暂时没有模具,秦瑜靠着一双洗净的小手将绿豆泥捏成花瓣形状的小块,美味但不失模样的绿豆糕便算是完成了。

“恩,酥软得当,甜而不腻,不过有些沙感。我得再试试换成黄油蜂蜜,看看能不能口感更好,至少这个湿度还可以增加。”想着空间里满满的食材,秦瑜毫不犹豫,又做了一版黄油的绿豆糕。

绿豆糕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糕点,按口味有南、北之分。

北方,在制作时不加其他任何油脂,入口虽松软,但无油润感;而南方,一般会在制作时添放油脂,口感松软、细腻,秦瑜口味也偏南方,当然选择做一版更贴合这里口味的糕点。

秦瑜继续操作,将绿豆泥分批次做完,差不多做了八十多个,才将装着绿豆糕的盘子中移到了阴凉处。

开始着手做下一个点心,糯米枣。

先着手用同样的方法把红豆做成泥,不过这不用干炒,直接加水,再加入一些麦芽糖,湿拌,小火煮些干,豆沙泥就做好了。

秦瑜用玉米粉加热开水拌成浆状,再加入糯米粉、糖、油、及清水适量扮揉成面团,放在一旁醒面,静置一段时间后,在将醒好的面团分切成适当大小的等分,再分别包入少许豆沙并搓揉成长条状,然后直接夹入去核的红枣中,沾点芝麻,一颗糯米红心枣就做好了。

在现在的条件下,没有烤箱之类,用这两个凉掉后依旧美味的点心,从现在的季节到夏季,都可以拿去车站卖,而且成本也不算高,就是这个赚钱时间会比较慢。

她可以再想一个当场制作的热食,价格利润高一些,而且需要飘香吸引人,或者说有特色。

只是,秦瑜使劲思考记忆中的菜单小吃,最终还是没有定下来,因为不同的小吃时鲜也不同,地区口味更是变差多多,可不能拍脑袋就决定。

虽然这只是摆摊,她又不想随便糊弄。

专注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一下就到傍晚。

厨房里,秦瑜已经在分装绿豆糕和糯米枣。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