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熙和朝“太子”二字,是天大的忌讳。陛下只有两位年龄相当的庶子,谁不知道“太子”二字有多敏感?没看到平日他们称呼柳大人都是只叫“詹事”的么?

虞振惟还真是会打蛇打七寸啊。

柳锦台的表情抽搐了一下,顷刻恢复如常。他拱手问:“不知虞兄有何见教?”

虞振惟本是怒由心生,见到这个挑拨离间的祸首就恨不得叫骂一通。哪知柳锦台竟然还真回应了他,问他有何见教。

他就是生气,哪有什么见教?

气氛一时凝滞,偏厅中大小官员看似事不关己,实则目光在二人之间来回逡巡,看得虞振惟满脸通红。

不知哪个眼尖之人余光一瞥,却看见一龙章凤姿,气度非凡之人款款朝偏厅走过来。

他吓得舌头小小打了个结:“二、二殿下——”

众人随他目光看去,心下讶然无比。

还真是二殿下!今天早朝前发生的事,怎么一件比一件令人惊异?

先是虞柳两个皇子岳家口角争锋,后脚二皇子殿下意外现身早朝。

有人则想得更远些。俗话说,先成家后立业,这规矩在皇家也是如此。

两位皇子大婚后,皇次子就上了早朝,是否意味着离他们亲政不远了

薛晏清对官员们的行礼一一颔首致意。那些官员本以为他会对柳大人和虞大人说些什么,孰料他目不斜视,一如对待常人一般,不多停留一眼。

虞侍郎可是他岳父啊……

他们隐约察觉到了什么。

早朝很快开始,薛晏清站在百官之首,向穿着皇帝朝服的熙和帝躬身。

“众卿平身。”熙和帝抬手。

“谢皇上——”百官道。

礼毕,一向吵闹的早朝难得静默了片刻,众人看向站在最前方的年轻皇子,纷纷等他开金口。

连皇帝也盯着次子那波澜不惊的面庞,想瞧瞧他初次上朝会说些什么。

“西北灾荒一事,现下业已平定。”薛晏清手持笏板,站如青竹,声如金玉。

官员间响起一阵细碎低语。

皇子大婚前,熙和帝给二人各自分派了一件任务。其中,皇次子负责赈灾西北一事。

赈灾是个要下苦力气的活计,民心涣散、物资匮乏、户部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稍一协调不妥就易引发民//变。

比起皇长子领到的修缮陵墓的差事,着实吃力不讨好了些。

逆料,不过十数天二殿下就能上朝来报,瞧着样子,也是对成果极有信心。

熙和帝闻言,也生出些考较之心。他抬手止住下面的喁喁私语:“晏清可否详细说些?”

薛晏清再道:“儿臣只是协理、不敢居功。此事由户部张尚书禀报即可。”

“那就请张爱卿细说。”

张谦出列,拱手禀报道:“回禀陛下,此次西北遭灾人家约两千户。其中重灾八十户、中灾三百余户,轻灾者一千七百余户。户部调银三千锭……”

他利索地报出一串数字,末了不忘添上一句:“二殿下张弛有度、持调轻省,老臣在此事上没费多少心思,当不得殿下表功。”

看得出来,张谦是极赞许薛晏清的表现的,才会在被让功时又推却回来。

这二殿下,果真如此能耐?

一时,众臣心中各有计较,龙椅上的熙和帝也捻着胡须不语。

他的长子元清孝顺纯善,可惜能力上有些欠缺,次子晏清能力过人,性情又稍有不足,称得上各有长短。

这两人,怎么不能中和一下?

朝堂寂静片刻,熙和帝道:“爱卿不必自勉。此事办得漂亮,你与晏清并居首功,当有赏赐才是。”

“赏赐一事便由礼部操持。”他又挥了挥手,示意进行新一轮的禀报。

五品礼部员外郎王纶出列:“臣请奏立皇长子、皇次子为王一事。”

话毕,他感觉满堂目光皆落于己身,只好遮下嘴角一丝苦笑。

谁能料到今日二殿下也来了早朝?

他本是依例上奏,上司也批了这道折子。这下倒好,赶在皇上夸赞二殿下的关口请封王位,满朝大臣都以为他在拍二殿下的马屁了。

王纶顶着诸多视线,继续道:“皇子封王是本朝惯例,请陛下三思。”

薛晏清依旧长身鹤立,探究的视线如风一样扫过劲竹般的身姿,未能撼动他半分。

百官纵使心中想法万千,一时寂不敢言。

过了片刻,众人听见低沉的声音从上面传来:“先贤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位皇儿不过刚刚大婚,此事不急,容后再议。”

皇帝这话的意思,是两位皇子眼下只有“修身”、不曾“齐家”么?

那岂不是说,等有了子嗣,封王一时就有了眉目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