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潇湘妃子的哥哥(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第3章

“给娘亲请安。”

“珏儿回来了, 寒山寺一行可还顺利?”贾敏把行礼的姜岩拉起来笑着问道。

病好了很多,脸色红润早更显端庄气质,姜岩恭敬的立在她身侧, “自然是十分顺利的, 孩儿还向大师求了一卷佛经, 大师说经常诵读能够让保佑父母姊妹安康。”

“珏儿有心了。”贾敏拿着手帕给姜岩擦脸, 心中感动,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孝心, 是她做母亲最开心的事情。

姜岩却瞬间一脸愁容, “只是上面有很多字我还不认得, 娘亲你教我好不好?”

“好,娘亲教你。”贾敏笑着应下,虽然已经请了启蒙先生, 但她教儿子诵经文却是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亲子时光, 她还是很乐意的。

洗漱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之后, 贾敏带着姜岩到小书房坐下, 一字一句的朗诵着经文。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经文是大师所写的缘故, 两个人一起朗诵着贾敏竟然觉得神清气爽,不知不觉一个时辰就这么过去了, 知道丫鬟过来提醒这才反应过来。

“珏儿可是累了?今日出了那么远的门定然是累了,快去休息吧, 明日起不来先生可是要骂的。”

姜岩行了一礼回房休息, 在和贾敏朗诵经文的时候他往贾敏身体里输入了一些灵力,他这具身体实在是太弱了,以至于现在有些疲累。

这个世界带有些许灵力, 对于姜岩来说可是极大的便利, 修炼了上万年, 在修炼方面来说可以说是融会贯通,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灵力他也能玩出花来。

之前他偷偷的在林如海求来的平安符里面用灵力摆了阵法,可以聚集四周的灵气,这种方式比往身体里输入灵力要好得多,不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身体四周怀绕着灵力,被灵力滋养着身体一日日的好起来也就不奇怪了。

姜岩庆幸好歹是有些灵力可以给他用,要不然按照他现在五岁小孩儿的模样,做起事来要比现在困难很多。

时间过的很快,眨眼之间便来到了中秋佳节,贾敏和林黛玉又将养了好几个月,身体算是全好了,但到底是秋风瑟瑟,以至于佳节外出赏灯的时候就只是林如海带着姜岩两个人。

中秋佳节,这一日城里分外的热闹,四处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灯笼,美不胜收,林如海买了一盏玉兔抱月的灯笼让姜岩拿着玩儿。

姜岩心中默默一声叹息,他又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哪里需要灯笼玩儿,只说带回家去给娘亲和妹妹,便让随行的小厮拿在手里。

林如海此次带着姜岩出来并非看景,而是与人有约,和他相约的人正是几个月之前在寒山寺所遇到的甄费。

甄费,字士隐,乃是这姑苏城中的乡绅,上次林如海和他相遇两人相谈甚欢,之后又在众多文人墨客品诗的时候见到了他,二人以文会友。

林如海和甄士隐本来都是姑苏的人,姑苏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之所以一直没遇到是因为林如海到底是有官职在身,去参加文人的诗会总归有些欠妥,到好像他有意结交一般。

再加上家中之人缠.绵病榻,他也没有那个心思去品诗谈词,故而送到府中的邀请十次有八次都拒绝了。

这次他会去也是那日恰逢休沐,正好大夫告诉他妻子儿女身体大好了,心绪畅快便去了,正好和甄士隐碰到。

此次是甄士隐说他家旁边的葫芦庙里住着的一个去赶考的文人名叫贾雨村,此人很有文采,但因为囊中羞涩故而只能在寺庙居住,以为人写诗作画为生,林如海本就是科举出身,对于文人本身就有几分好感。

寒门易能出贵子,他也想要看看这个贾雨村是否真的像是甄士隐所说那般出色,如果当真如此,他送他一些盘缠也是可以的。

葫芦庙内的亭子当中,甄士隐准备了酒菜,姜岩和林如海一起过来,他看到了贾雨村。

四十多岁的模样,面容还算俊朗,只是穿的着实有些寒酸,不过也正常,他要是有钱买衣服也不会住在寺庙里了。

各自落座之后姜岩眼眸微眯,现在贾雨村表现的很是小心谨慎,对于林如海和甄士隐也是恭敬有加,三个人一同赏月,冷眼看过去倒是十分的和谐。

可在他的记忆里,甄家遇难之后,贾雨村遇到了被拐卖的英莲之时,因为不想得罪人可是丝毫没有伸出援手。

一顿饭的功夫,三个人相谈甚欢,分别之时,甄士隐和林如海都是预祝贾雨村进考顺遂,并且甄士隐还给了他一些银子做盘缠,贾雨村在推脱一番之后还是收下了。

回去的马车上,姜岩看着林如海,这应该是林如海第一次见到贾雨村,虽然他本身对文人有几分好感,但刚刚并没有表现出来过多的热情,说道:“爹爹,今日那人我不是很喜欢。”

“哦?珏儿何出此言?”

“他眼睛里闪着精光,看上去很吓人。”姜岩说着还抖了抖,仿佛真的感到了害怕一般。

林如海不由挑眉,他很欣赏贾雨村的才华,但是和自己儿子比起来当然是儿子更加亲近了,“那珏儿仔细同爹爹说说,那人眼中精光是什么样儿的?”

姜岩用五岁小孩子学过的词语描绘着,有些费力的把贾雨村描绘成一个小人,事实上他就是一个小人,他只是在林如海面前说了他没有发现的一面而已。

林如海听着,仔细想着今日贾雨村同他们说话时候的模样,又看看姜岩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眸。

他这个儿子自打生下来便体弱多病,但却异常聪慧,他之前还担心过会天妒英才会让儿子离开他,现在儿子身体日益好起来他稍稍放下了心,但不可否认的是身体好了的儿子还是很聪明。

仔细想想有时候小孩子纯洁的双眸的确能够发现很多大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这些话珏儿日后莫要轻易与旁人说,可知道了?”

“知道了爹爹,珏儿记下了。”他当然不会随便和别人说,他又不是傻子,现在和林如海说也只是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并非寻常古板的家长,还是很尊重孩子想法的。不然他也不会说的这么直白。

林如海虽然相信姜岩的话,但却没有放在心上,理论来说他现在和贾雨村还没有任何的关系,仅仅是一饭之交而已。

然而等他再次和甄士隐在诗会上遇到的时候却被告知贾雨村在中秋节的第二日便离开葫芦庙进京赶考去了。

“不是说要选一吉日再出发的吗?怎么这般匆忙?”林如海疑惑问道,那日贾雨村所表现出来的可是非常淡泊名利的样子。

并没有因为自己身处寺庙,以卖字画为生而觉得落魄,反而表现的悠然自得,文人不卑不亢的风骨倒是摆了个十成十,怎么的拿到银钱的第二日就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吗?

“许是因为在此处拖延太久心急如焚的缘故吧。”甄士隐猜测说道。

林如海眼眸深深,如果没有姜岩同他说贾雨村眼中闪烁精光的话他对甄士隐现在的话不会有任何怀疑,毕竟赶考是人生大事,着急一些也是应该的。

但是前一晚说过的话第二日一早便忘了,不能说他没有遵守诺言,毕竟那也不算是诺言,只是如此反复无常,此人不可深交。

“如此看来此人不诚的确不可与之为友,只是老爷可曾将此事告知那位甄老爷,既然老爷与甄老爷志同道合,还是要提醒一下的好。”

晚间,贾敏一边做着绣活一边和林如海闲聊,自从病好了之后他们夫妻之间的节流也多了起来,晚饭后只要没有要紧的事情都会如同现在这般闲话家常。

林如海想了一下,甄士隐的确很看好贾雨村的样子,只是这样在背后说别人坏话实非君子所为,“无须故意去提醒,贾雨村去了京城赶考,一时半会儿定然是无法相见,你找个时机让人给甄家下帖子请封夫人来家中,届时将此事说与她便可。”

这些年家中病患不断,林如海忧心不已,忙完公务不愿离家,已经是许久没有遇到如此相投的人,他还是很看重甄士隐的,所以想要提醒他一下。

当然也仅仅是提醒一下而已,毕竟他们都是成年人,有独自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如果甄士隐依旧认为贾雨村可交,他也不会多说什么。

贾敏将此事应下了,随后夫妻二人又聊了许多两个孩子的琐事,之前因为病着,贾敏一直没有亲自给两个孩子做衣服,现在身体好了,她自然是要把从前没有做过的弥补回来。

将做好的衣服给林如海看,林如海哪里懂针线活,只觉得她这份心意是好的,自然都是夸赞之语。

对于贾雨村姜岩压根没放在心上,贾雨村这次科举会取得好成绩,但是没过几年就会被罢官,也是那时候做了黛玉的西席先生,黛玉进京之后他搭上了荣国府那条线,再次有了官身。

只要在几年之后不要让他做黛玉的西席先生,断了这一条路即便他还有别的路搭上荣国府,那也是他们的事情,和林府没关系。

而当姜岩看到封夫人应邀来府中的时候便更加放心了,林如海已经看出来贾雨村的问题之处了,自然是不会主动招惹。

‘啪……’的一声响,是柳条被用力的抽在桌子上的声音,姜岩立马回过神来看向前方。

一年过半百的白须白眉先生正怒视着他,“你莫不是全都学会了?现在便将整篇文章给我背诵出来。”

“先生我……”

“不会背?不会背为何不认真听讲?莫要以为自己聪慧便不仔细,老朽活了大半辈子教了数不清的学生,从没见过有人上课玩耍愣神便能学会的……”

姜岩身板挺直,听着陈先生的谆谆教导,这就是林如海给他找来的启蒙老师,据说是姑苏城内最有学问的秀才。

学问是真的有,对于古人文章的理解经常会出现不一样的见解,吟诗作赋,出口成章更是不在话下,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唠叨,被他抓住错处,教育起来可就要做好耳朵起茧子的准备。

临近午时,布置了课业之后终于是下课了,尊师重道的等着陈先生先行离去,姜岩这才迫不及待的往林黛玉的小院去。

自从他开始跟着陈先生启蒙之后,林如海又把他和林黛玉给分开了,担心姜岩只知道和妹妹玩儿不努力学习,好在两个人的院子不远,几步路就到了。

“小少爷来了,小姐刚醒。”见姜岩来了莲嬷嬷笑着说道。

姜岩上前逗着黛玉,现在的黛玉比她百日的时候身体更加健康了,脸上和胳膊摸起来有些肉肉的感觉了。

见到姜岩便开始咿咿呀呀的说着,听不真切说的是什么,但却能够感觉到她的好心情。

“莲嬷嬷你去拿些煮好的粥来,我喂妹妹喝一些,然后去陪同娘亲一起用饭。”

“小少爷来的可真是时候,粥早就煮好了在炉子上煨着呢,正好小姐刚醒可以喝。”

姜岩接过莲嬷嬷递过来的一小碗粥,米已经被煮的烂烂的了,里面还放了一些蔬菜泥,对于半岁的小孩子来说母乳的营养已经不足以支撑成长了,适当的喝一些粥可以增加营养,黛玉现在不吃药了,但还是要把身体养好才行。

黛玉从出生到现在除了母乳吃的最多的就是药,可以用看得出来她是很喜欢这种有些味道的饭菜,不多时一小碗粥便喝完了。

虽然要增加营养,但今天也不需要再多喝什么了,吃的太多婴儿肠胃不易消化,反倒是会影响她的健康。

对着莲嬷嬷嘱咐了一遍之后这才去贾敏的院子。

莲嬷嬷不知道姜岩对黛玉健康的重视程度,只当是兄长对妹妹的爱护,默默的叹了口气,也是不容易,小小年纪就要记着这些,几乎每天都要嘱咐她一遍。

“我们小姐也喜欢哥哥喂粥是不是?笑得好开心啊。”莲嬷嬷见黛玉吃饱了并没有犯困,精神很好的样子便拿着布做的小老虎逗着笑着。

“笑了笑了,就是要多笑笑才好啊,可以笑没人愿意哭是不是?再笑一个……”

莲嬷嬷的逗笑声,还有黛玉如同银铃一般清脆的笑声在院子里回响着。

如果可以笑,为什么要哭,姜岩在这个世界的目地就是要让林黛玉永远不落泪。

管他什么神瑛侍者绛珠仙草,管他什么报恩还泪,管他什么木石前盟,现在黛玉就只是他的妹妹,仅此而已,无论是那虚无幻境的警幻仙子,还是在别人看来很是神秘的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

在黛玉通往幸福的路上,魔挡杀魔佛挡杀佛。

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他只要保证家人身上的佩戴的平安符里的阵法不散,身边有灵气护体,不至于让病邪侵害了身体,现在身上那些轻微的病症会在大夫的调理之下越来越好的。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自从贾敏和封夫人见过一次面之后,一个月总要约上两三次,或是在家中或是在外面的綉坊,对于甄家的小女儿英莲也很是喜欢。

林如海因为妻子生病多年没有和职务之外的文人有过多接触的心思,贾敏作为病人本身更是没有那个精力去和其他夫人应酬聚会,现下病好了和封夫人脾气性情相投,便多来往一些。

年下的时候贾敏还让人去甄家送了节礼,甄家同样也回礼了,看着甄家的回礼,姜岩意识到正月十五可能就是英莲被拐子拐走的那个元宵节。

随后葫芦庙起火,牵连着甄家被烧的什么都不剩下,甄士隐和封夫人只能搬到庄子上去住,但是庄子接连好几年收成都不好,夫妻二人便只能搬到岳父家里去。

后来甄士隐和跛足道人癞头和尚离开,对于封氏后来如何姜岩不知道,但不用想也知道,丈夫疯癫离开了,女儿被拐子拐走了,余生剩下的只有痛苦。

姜岩想着现在玉雪可爱的英莲,还有后来拜黛玉为师学习作诗的呆萌香菱,她也是在父母期待中出生的,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娇养着,本不应该有那些遭遇,落得那样一个悲惨的下场。

于是正月十四这一日,姜岩特意缠着林如海,央求明日带他出去游玩。

林如海也想着带着家人出去看看热闹,这些年病着过节的氛围都少了许多,之前中秋的时候贾敏黛玉病还没完全好不能吹风,现下比之前好了很多,一家人出去看看倒也是可以的。

但是林如海还是趁着这个机会让姜岩背诵了一篇古诗,要求他背诵下来之后才可以带他出去。

对于这种事情姜岩能怎么办,只能答应啊,好在他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再加上林如海想着他的年龄并没有选那种晦涩难懂的,

一篇七言不仅完整的背诵下来,还对这首诗做了解释,林如海听的连连点头,十分满意。

“珏儿比为父幼时聪慧许多,将来参加科举定然能够比父亲强上许多。”林如海看着姜岩,双眸当中满是欣慰。

姜岩也只是一笑,不多说什么,他对于未来还没有规划呢,是做个闲散之人还是为官入仕,还都是未知之数呢,不过在父母面前彰显聪慧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没有哪个父母不想看到聪明机敏的孩子。

姜岩特意傍晚就缠着林如海出门,到了定好酒楼的时候天才刚刚擦黑。

元宵节,街上灯火通明,中秋节街上有许多卖灯笼的,现在不止有卖灯笼的,还有很多猜灯谜的摊子,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头攒动,才让人贩子能够掩人耳目,将小孩子拐走。

“爹爹,我想去买灯笼。”

“去吧,让林桥跟着你,不要跑远了,不然一会儿有表演从楼下走过你可就看不到了。”

姜岩笑着,和林如海的身边跟着的小厮林桥一起去楼下,距离酒楼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卖灯笼的小摊子。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