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8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全国各地的画家全都蜂拥而至,准备参加这独特的翰林图画院科考,期望能以自己的画技赢得官家的赏识,从而进入翰林图画院,成为一名人人敬仰的宫廷画师。

在画学中学习了三年之久的王希孟,也带着画具,精神奕奕地前去应考了。

进入一人一间的简易考棚之后,王希孟将用蜜蜡密封住的考题打开,一看之下,顿时愣住了。

考题中只有一句诗:“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是考题?

以前在画学里学的不都是一些花鸟鱼虫啊,宫女啊之类的画吗?

这次怎么忽然变成了一句诗?

王希孟陷入了沉思之中:应该用什么样的画面来表现这诗句里的意境?

不止是他,和王希孟一起来应考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们,面对着这莫名其妙的考题,一个个全都是一筹莫展。

咱们以前不是这么作画的啊!

以前的命题作画,要么是“春日游园”,要么是“秋日赏菊”,都是简单明了,直指主题的,这用一句诗来作画,是哪个缺德货想的注意啊?

过了大半天,终于开始有人动笔了。

一位面带菜色,长得有些瘦巴巴的画家在绞尽了脑汁之后,毅然拿起画笔,落在了铺在考桌中央的绢纸之上。

短短片刻,画面已跃然纸上。

这位画家原来是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

在他的画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了游春的意思。

而另一位画家则另辟蹊径,煞费苦心地在“马”字上下功夫。他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的疾速归来。

王希孟咬着笔杆,紧皱眉头苦苦思索。

“踏马归去马蹄香……这画的主题,不是游人,也不是花儿,而是马蹄香吧?”

他想了半天,忽然就有了思路,提起画笔在绢纸上飞快地画了起来。

短短片刻功夫,一只大大的马蹄子跃然纸上,这马蹄子纤毫毕现,下面还沾着被踩得有些变了形的一朵粉红色的花瓣。

答完题后,王希孟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暗自得意:我这番奇思妙想,怕是没几人能想得出来吧?

半个月后,翰林图画院张榜公布考试结果:王希孟名落孙山!

王希孟在伤心失望之余,并没有想到,之后的遭遇更是让他如雪上加霜!

第12章 峰回路转

在翰林院图画院科考结束之后的第二日,王希孟结束了国子监画学生徒的读书和习画生涯,被召入禁中的文书库从事杂役。

文书库本是北宋掌管中央税赋档案的管理机构,收藏着盐铁、度支、户部三司的积年旧账,俗称故纸仓。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文书库就是“国家档案馆”。

整天在积年旧账的故纸堆里摸爬滚打,这对于有志于绘画艺术创作的王希孟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感觉整个人生一下子都变得灰暗了起来。

而就在王希孟遭遇人生最大的低谷之时,太师蔡京也遭遇了仕途上一个不大不小的挫折。

大观四年五月,彗星又在奎宿、娄宿之间出现,以御史张克公为首的群臣纷纷弹劾蔡京买官鬻爵、贪赃枉法、陷害忠良,赵佶无奈之下,只得下诏贬蔡京为太子少保,杭州居住。

这一日,都城汴京冷雨萧萧。

蔡京带着三四辆马车,以及十几名家人和随从缓缓地离开都城,赶赴杭州上任。

昔日权倾朝野,宾客盈门的蔡太师,此刻多少显得有些凄凉——他被贬之后,竟然连一个送行的人都没有。

马车在泥泞的道路上颠簸前行,快走到汴京城外驿站时,一位身穿青色长袍的少年正矗立在雨中,静静等候着。

蔡京听得马车外的说话声,心中有些烦闷,掀开车帘往外一看,顿时愣了一下:“这少年,似乎有些眼熟。”

再一细想,顿时就想起来了,这少年不就是当初在国子监画学学堂里酣睡,被先生叱责之后,说出“春困秋乏,时令也”这一番谬论的生徒么?

想到此处,原本心情烦闷的蔡京,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容。

“这少年,怎么来了这里?”

还不等他开口发问,王希孟便快步上前,朝他作了一揖,诚恳道:“乍闻蔡师今日离都,学生希孟特来相送。”

王希孟怎么会专程来了这里,为蔡京送行?

原因很简单,他不甘心一辈子就窝在文书库里,整日和那些陈年旧账打交道。

王希孟虽然顽劣,但天资聪颖,绘画天赋也很不错,否则当初也进不了国子监画学做生徒。

他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天子门生,在翰林书画院里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一名流传千古的名画家,而不是一个整天在故纸堆里摸爬滚打、默默无闻的小吏。

因此,当王希孟在无意间得知,太师蔡京又被贬官了,立刻就从中嗅到了机遇。

蔡太师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贬了,他的官场之路,可以说是几度沉浮,但每一次被贬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又会被朝廷重新重用。

王希孟当即决定,等到蔡京离开汴京之时,要去送上一送,兴许就能和蔡京拉上关系。

一旦蔡京重新得势回朝,到那时候,也许就是自己拨得云开见天日之时。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