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节命运突变(1)(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在看这部小说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中国近代一些重大事件: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8月1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

1928年东北军阀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其子张学良接任其位置。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

1931年9月日日本驻华关东军阴谋炸毁南满铁路并且嫁祸中国东北军,开始进攻东北。张学良执行蒋介石下达的“不抵抗”命令,下令三十万东北军一枪不放撤出东北,东三省很快沦陷,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和侵华基地。

1932年,日军再次侵占中国热河、察哈尔两省。

1935年,日本阴谋制造华北五省独立自治,意图分裂中国北方。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将军一起用武力扣押了蒋介石并逼其抗击日寇,即“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开始。

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日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投入九十多个师(旅)及地方部队共计75万余人,日军投入将近10个师团又两个旅团共计25万余人并且还有3000余架飞机和4艘航空母舰以及100多艘其他战舰助战,广大国军官兵在日军飞机舰炮轰击下浴血奋战,伤亡33万余人,日军死伤约8万余人。11月中旬,上海失守。

9月11日至11月8日,中日太原会战爆发,国共联军在山西与日军展开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娘子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一系列战役;其中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灭日军第五师团辎重部队1000余人。中国军队参战6个集团军共计50个师(旅)约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日军参战4个半师团和大量伪满军队伪蒙军队共计14余万兵力,伤亡2万余人。

12月1日至12月13日,日军进攻南京,十五万国军抵抗作战,由于最高当局在战役组织指挥上出现了重大错误,守军损失惨重,中国首都南京失陷。入城的日军第6师团和第16师团共五万多日军在南京持续十多天展开“南京大屠杀”,超过三十万中国平民和投降官兵被屠杀。

1938年1月至5月,中日徐州会战爆发。中国第五战区部队投入64个师另3个旅约60万人,日军调集8个师团另3个旅团2个支队约24万人参战;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将军指挥中国军队浴血苦战在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两万余人,取的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后为了保存实力中国军队主动撤离徐州。

6月至10月,中国第五、第九战区主力部队以湖北武汉为中心在皖中-皖西、赣北-赣西北、鄂东、豫南等广阔地域抗击日军,中日展开武汉会战。中国军队投入130余个师100多万人和200余架飞机;日军共12个师团35万余人和500多架飞机、120多艘舰艇参战。中国军队与日寇大小战斗数百次,以自身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0余万,歼灭日军17.5万。29日,日军攻陷长江要塞田家镇。至10月下旬,武汉三镇全部沦于敌手,武汉会战结束。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的三次长沙会战。其中第三次会战中,长沙守军总指挥薛岳将军指挥部队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日军共伤亡6万余人。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加入同盟国,中日战争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同年,中国国民政府和日本帝国政府正式互相宣战。

1940年4月至6月,中日枣宜会战,日军投入15万兵力,中国军队6个集团军参战。其中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会战中壮烈殉国。

1942年3月至1945年3月,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参战兵力为第5、第6、第8、第66军和第11、第20集团军共计26万余人,总司令为杜聿明将军;日军参战兵力为第、第33、第55、第56师团共10万余人,中国军队以伤亡6.7万代价毙伤日军5万余人,取得滇缅会战胜利。

1944年4月至12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集中50余万兵力进攻平汉、粤汉、湘桂铁路交通线。八个月会战中国民党军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人,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使2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丧敌手,6000余万同胞处于日军铁蹄蹂躏之下。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炸死日本平民20余万,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在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加上之前东北沦陷的六年,中华民族遭到日本14年的侵略和凌辱。在这14年的血泪史中,中国军民死伤超过3500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高达5600多亿美元。让我们记住这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愿所有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中华民族生存机会的抗战先烈们的英灵得到安息!

合上沉重的历史书,我们不禁想:假如当年张学良拒绝执行“不抵抗”命令而是率领东北军与日寇浴血奋战,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怎么样?下面,开始我们的故事(注:文中出现的人物名字基本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名字)——

命运突变(上)

民国十七年,盛夏,沈阳。

白绫素纱铺天盖地,挽联花圈堆积成山,此时那座平日令普通百姓家不敢侧目象征着威赫权势的大帅府已经陷入了深深的哀伤中,乐队的哀乐和逝者家属悲痛欲绝的哭泣声交结在一起,令闻者心碎。臂戴黑纱荷枪实弹的士兵严密地守护着灵堂入口,每个辕门都搭有黑白两色布扎的斗拱飞搪的牌坊,正门搭的牌坊和辕门大同小异,门楣却多一方“中外同哀”的匾额。牌坊后又起两层四角牌楼,共有三块匾额,自上而下是“星沉”、“英风宛在”、“兆民允怀”,檐角下垂着白色孝带,气派非凡。灵堂上圆柱皆用白纱缠裹,横匾为“天柱峰颓”,两侧密密麻麻挂满各界名流送来的挽帐挽联。前来吊唁的让人往来如梭,依次在灵位前敬上香烛鞠躬致哀,灵位前供桌上摆着五件景泰蓝供器,燃烛焚香烟气腾腾,名贵瓜果供品摆满高桌,桌前两侧还置两盆白花,那灵座正中高悬的正是纵横北方三十余载的张作霖大元帅戎装的遗像,张大帅数日前由北平回奉天途中专列突然爆炸,事故中大帅本人受伤过重终于不治,一代枭雄就此归天。

大厅里,正在瞻仰张大帅遗像哀悼的人群突然一阵骚乱,数名身强体壮的奉军官兵粗鲁地推开人群挤开一个缺口,一名相貌俊朗满身风尘的青年军官大步跨上前来,不是别人,正是张作霖之长子张学良。当目光迎上灵堂上那大帅遗像时候,张学良如被雷击一般一下子僵住了,身子猛颤脸色剧变,再看到摆放在屋子中央的大帅的灵柩时,踉踉跄跄想扑上前去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此时他早已泪如雨下,刚刚嘶声力竭喊了一声“父亲”后整个人竟然一下子昏厥了过去。

众人大惊,慌忙涌上去,一个个手忙脚乱地抢救着,“少帅!”“少帅你醒醒啊!”但却见昏倒在地的张学良面如金纸气若游丝,七魄飘渺三魂无踪,眼见一口气即将上不来了。众人心中惶恐不已:大帅刚刚薨逝,少帅又过于激动不省人事,假如有个三长两短,那老帅留下的这东北基业怎么办?奉系一脉路往何方?

天色阴霾,烟雨蒙蒙,丝丝雨点由空中飘落下来,为酷夏中的沈阳城减去了不少暑气。

张学良静静一人立于大帅府一处偏僻楼阁处望着雨幕中的远处,面无表情两眼空洞,外人皆以为少帅是因为父亲突然过世精神受创而陷入深深的哀伤忧愁中,其实谁也不知道张学良心里已经掀起滔天巨浪。

张学良此时心里百般滋味难以说清,迷茫、惶恐、紧张、无助、忧伤等等等等一起涌上心头。事情如此复杂难言主要是还是张学良同学一时半会还没有从时空差的变化中反应过来,脑袋还有些迷糊。其实外人不知此时的张学良已经不是张学良了。占据张学良躯体的灵魂或者说是意识应该是属于21世纪的一位名叫楚飞的社会良好青年。说白一点就是楚飞不知得罪了哪路神灵,意识穿越时空这样老掉牙的yy小说情节中的事情会发生在他身上。楚飞只记得那天他在学校宿舍里面独自一人连灌八瓶青岛啤酒直喝的狂吐不已神志不清(之所以楚同学要一醉解千愁的原因也简单:大学苦恋三年的女朋友和一老外一起飞了,那老外许诺带她去美国给她绿卡和美国国籍以及数不尽的美元,相比之下自己只是一个历史系的破烂一穷二白的研究生而已)最后在数声“让我死吧!”的怒吼中陷入沉睡中,这一醉不知道醉了多久,但是醒过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却被一群衣着奇怪的人围拢着而且自己还穿着一身黄呢军装。

没有被这场面当场再次吓昏过去楚飞还得感谢一家名“铁血中文网”的网站,平时他有事没事上这家网站看了n部穿越时空的yy小说,这才拥有了比常人强悍数倍的“穿越时空综合症”的免疫能力,在短短十分钟内就把自己的身份由21世纪一普通大学历史系学生的角色迅速切换为了20世纪初奉系大军阀张作霖长子张学良少帅。为了不露出马脚和理理脑中的头绪,楚飞(张学良)迅速独自一人来到一清净处打发走跟随着自己的侍卫和侍婢点起一根这时代的哈门德香烟吞云吐雾开始细细思索起来。

再次看了看镜子中那张年轻还算英俊但是因为享乐声色和吸食鸦片而显得略憔悴的脸,确实不是自己楚飞的而是和历史资料上那“不抵抗将军”真的一模一样,楚飞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自己真的在昏睡中和因为死了老爹悲痛昏厥后的张学良的意识调换了,虽然不可思议但是却是事实。楚飞第一个想的就是自己那时空的自己,想想张学良突然飞到21世纪的中国大陆,楚飞苦笑地估计那回到21世纪占据自己身体的张学良应该十有八九会被抓进精神病院吧,至于自己的父母,楚飞扒拉扒拉手指头算算,他们二老的退休金和自己的意外保险费(儿子疯了保险公司应该要赔钱的吧)应该够他们生活了吧,至于女朋友,刚刚和别人飞了,现在她就是乘飞机掉进太平洋也不关楚飞的事情了。

颇为心酸地回忆了一下过去,楚飞同学开始换位思考起来了作为张学良现在该怎么在这个时空下生存下去的现实问题来。此时的张学良(楚飞)面临的东北局势真是复杂的千丝万缕(民国时代的中国和世界本来就复杂的要死),幸好楚飞同学本来就学习历史专业(虽然还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同时也是一个二战军迷,对此时的中国和世界历史及格局还算了解。

1928年4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军几大派系包括蒋介石的中央军、冯玉祥的西北军、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阎锡山的晋军联合起来再次北伐进攻北方的张作霖的奉系和张宗昌褚玉璞的直鲁系,奉直鲁联军作战不利连连败退。在这种情况下,张作霖决定退出平津返回东三省老家修身养息积聚实力。但是这种局面不是日本人愿意看到的,国民军一统中国将不利益日本在华利益,日本人当然希望中国永远陷入没完没了永无止息的内战内耗中。5月底到6月初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特使芳泽数次密访张作霖提出了“日本可以支援奉军作战但是需要割让部分东北利益给日本”为主体的等等具体的要求,这一串卖国条件被张作霖一口拒绝,看到张作霖如此强硬,日本关东军遂对其动了杀机。在离京的前几天,日本又多次派人对张作霖极尽威逼利诱之能事,张作霖软硬不吃,日本人终于下定了除张作霖扶植其他东北傀儡政权的决心。6月3日凌晨1点张作霖乘坐专列离开北京回沈阳,4日早晨5时30分经过沈阳皇姑屯时候被关东军埋设的炸药炸成重伤后不治而亡,同车的奉系元老吴俊升等人也死伤累累。张作霖遗体被送回沈阳大帅府后,张家全力压住了消息并且通知正在前线督战的张学良赶回沈阳主持大局。在这期间日本人用各种途径进入大帅府打探张作霖究竟有没有死,但都被聪慧明理的张作霖遗孀寿夫人等巧言掩饰过去了。而在前线得知消息后的张学良迅速安定好前线各项事宜化妆后成功瞒过日本人的密探间谍返回沈阳后。对于张作霖的继承人问题,奉系军阀的“老班底”和旧派军人都认为张学良过于年青,缺少统治经验,难以驾驭,因此,一致推让德高望重的东北元老、张作霖的结拜兄弟张作相继任为“东北王”;但是另外一派,新派军人特别是留学日本的一些军官,都拥护野心勃勃早已锋芒毕露的杨宇霆接班。双方几争不下,最后还是素称稳健的张作相,看在过去同张作霖相处的面子上,认为继承张作霖的最合适人选是张学良。他称张学良少年英俊、干练有为,这样做可以理服人,可以团结东北的各方面人士,以应付当前比较困难的内外局面。他坚决辞去了让他接任张作霖的请求,力推张学良承担重任,并表示愿意竭诚辅政。同时,他还主动说服了旧派军人同意自己的主张,使认为接替张作霖非自己莫属的杨宇霆,也只好对此表示赞同。这样在张学良不知道的情况下东北军内部几大巨头一番折腾后最终还是在他还没有回到沈阳就推其继任张作霖的位置。于是,张学良模仿张作霖笔迹发布命令,就任奉军代理统帅,调遣嫡系部队星夜返回在沈阳后才于6月20日发出“张学良任奉天军务督办就职通电”后,于次日,由奉天省长刘尚清公布张作霖因伤重医治无效逝世的消息,并为张作霖发丧。

张作霖死去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广大国统区的老百姓都对此诧异不已:那个和中央抗衡纵横北方多年的张大胡子就这样死了?而东北本地老百姓大多数对此还是持哀婉叹息态度的,盖棺而论张作霖还是一个把老百姓放在心里的地方军阀将领,盘踞东北多年也的确大力发展东北的农工商学等行业,做了不少贡献,使得东北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要好过多了,而且多年来基本没有做过卖国苟且之事,颇得东北民心。而现在这个东北主心骨倒塌了,压在张学良肩上的压力极为沉重,各方势力都在打东北的主意。关内蒋冯李阎四大集团军虎视眈眈,直鲁联军勉强与之对峙,此时蒋介石军团内部以冯玉祥为首的多名强硬派极力主张乘着奉军群龙无首直捣黄龙一举拿下东北,而阎锡山等人却怕进入东北后自身实力大损让日本人或者中央从旁边渔翁得利而反对,一时间让蒋介石陷入矛盾和犹豫中。而关外日本关东军也如一条毒蛇咄咄相逼,此时张学良已经收到了数封来自日本政府或者关东军的口气逼人的书信,更何况黑龙江对岸还有一个红色帝国主义苏联在隔岸观火。再说了,直鲁奉集团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怕是已经有不下上百的军政高层和外界各方势力书信往来了!

至于这件事件的直接实施者——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佐,是直接接到了关东军最高司令长官村岗长太郎授意的。因为关东军部分重要将领认为张作霖是日本控制东北的最大障碍,如果不除掉张作霖,则日本在东北的阻力非常之大,所以村冈乃亲自主持暗杀张作霖。最初村冈曾秘密派遣日本驻哈尔滨武官竹下义晴到北京去执行,但被河本大佐窥破,认为北京耳目众多,暗杀工作不易掩匿,所以改在张作霖回返东北时发动,即由河本担任行动总指挥,阴谋决定日期是在5月31日后,暗杀地点本拟在京奉路巨流河的路桥,后因这一地区中国军警监视甚严,没有从容布置的机会,因此河本才选定皇姑屯南满路的吊桥为下手场所,果然一举成功炸死了张作霖。狡猾的河本还想好了掩饰责任的办法,先由浪人安达隆盛觅得中国失业军人刘戴明,再由他找到售卖吗啡的3名乞丐伪冒凶手,于6月3日深夜带往南满路附属地一风吕浴室洗澡换衣,由日兵押到皇姑屯吊桥下用刺刀杀死。三人中有一王姓乞丐在洗澡时乘机逃脱,张作霖被炸后,该王姓乞丐即向奉军报告,说出日方所指两具凶手死尸即两华丐尸体,一风吕浴室主人曾往看尸体,亦向沈阳日本宪兵队证实是曾在其浴室洗澡之乞丐,从而使日本关东军的阴谋暴露。

关东军谋杀张作霖后,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很失望,他认为关东军既然杀死了张作霖,等于逼迫整个奉系反日,因此除了强占东北外,已无他路可走。此事背后其实就是关东军和国内政府的矛盾争斗,日本政府普遍决定对于满洲进行经济掠夺比较符合日本的利益,而关东军内部则认为应该直接武装占领,武装占领的第一步便是除掉不听话的张作霖,但是这个计划一直得不到日本政府的同意。对此已经不耐烦的岗村中奖等人决定冒险擅自行动,经过严密策划,成功除掉了张作霖。“皇姑屯事变”后,岗村长太郎、河本大作等人欣喜若狂,认为大日本帝国正式进军满洲的行动即将开始。但是他们等来等去并没有等到满载陆军士兵的军舰在东北靠岸,反而等到了“撤调岗村长太郎中将回国,由畑英太郎中将继任”的命令,同时河本等人也直接受命回国“接受审查”。这几道命令俱出自日本军部,因为日本军部上下也普遍认为关东军过于胆大妄为,应该给予适当整顿。后来这件公案在日本政府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论,前后拖了一年多,却屈于少壮军人的恐吓,最后以“张案经过周密的调查,发现关东军并未牵涉在内”的含糊语句结案。这也反映了日本政府对军队控制的失败,使的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

(主角登场)回到沈阳后的张学良在接下来数日内将东北军政大事全部交给了张作相主持处理,对他张学良还是很放心的,历史上他对张作霖一向是忠诚不二的,而且也是一个爱国之人(后来周恩来总理还邀请他在解放后一起共事),相信不会作出出卖东北的事情来。而张学良自己则调来东北军政高层官员资料花名册以及东北军事工业农业商业统计资料等等等抓紧时间潜心仔细研究恶补起来。此时张学良(楚飞)还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他不但接收了张学良的身体,接收他手中的权利,还要必须要接收张学良的生活,除了在军政两界以及私人等方面的好友,还有包括张作霖遗留下来的六位遗孀姨太七个同父异母弟弟六个姐妹等众多亲戚,最最麻烦的还是张学良本人的家庭,发妻于凤至1915年在张学良16岁的时候就已经嫁到张家了,另外还有随军夫人谷瑞玉1924年也已经嫁给了张学良(此时已经和张学良处于冷战状态了),另外还有最著名的“赵四小姐”赵一荻,此时已经和张学良相识但没有正式在一起,除了这3个老婆和情人,发妻于凤至此时已经给张学良生了4个子女,分别是女儿张闾瑛、长子张闾珣、次子张闾玗、三子张闾琪(历史上张闾琪将会在日本人对张学良的一次刺杀中夭折),另外赵四小姐在1930年还会给自己再生一个儿子,不过目前还是只有4个子女加2个老婆,对于精神上还是处男的张学良(楚飞)来说,如何强迫自己接收下这些“自己的老婆情人和子女”,还真是一件及其头痛的事情。不过幸好现在帅府事情特多,张学良就将府中的事情含糊地全部交给张五姨太寿夫人和发妻于凤至打理,自己则搬到一间偏僻的厢房独居暂时避开了这些尴尬的事情。

7月1日,抚顺东60华里的高丽堂子村南一向阳的山岗,张作霖的陵墓便就建在此处。此地经过张家邀请的风水师傅研究过,都认为此地山清水秀地脉好风景好,山岗上阳光灿烂,山势巍峨,东西南三面有粼粼的浑河水环绕,隔水远望是铁背山,是大帅长眠安息的好地方。整个工程本来决定花费100万大洋修建两年的,但是张学良以“钱要花在民生事业上”的理由之用了不到10万大洋(赚了个好名声),帅府不但招募了大批工匠还调用了奉军的数个工兵营作业,紧赶慢赶终于在少帅的期限内修建好了一所规模中等但是气势非凡的墓园。建好之日张学良便安排将张作霖灵柩下葬的事宜。

吹吹打打又折腾了一天,张作霖大帅的灵柩总算是入土为安了,一代枭雄在中国近代史上终于退出舞台谢幕了。葬礼现场可谓热闹非凡,前来参加葬礼的国内各方势力派来的代表和东北各界名流以及居心叵测前来刺探的日本关东军特使还有中外记者、护卫军队还有广大东北平民等等等等逾万人,但是众人无不惊诧第发现:现场最大的主角——一身孝服的张学良仅仅在墓前默哀不到半小时便和警卫一起返回了沈阳,剩下的事情全部交给张作相、寿夫人、于凤至和胞弟张学铭、张学曾等人打理,这一古怪反常举动顿时引起了各方的百般猜测,尤其于凤至更加感觉不安,自己的丈夫为何那天在父亲灵前哀痛昏厥救醒后隐隐变了个人似的。

其实张学良心里是叫苦不迭,因为他根本还不懂怎么在这种公众场合从容处理而不露出马脚,更何况他在张作霖目前根本哭不出来(因为张作霖毕竟不是他楚飞的老爸呀),只得在陵园前背几句哀辞然后因为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好说的只好傻呆了半天后摆着一副高深莫测的冷酷面孔匆匆闪人。

回到帅府的张学良第一次开始使用手中的权力发号施令:“谭海!”

“有!”一直立在外的张学良副官谭海(历史上执行张学良枪杀杨宇霆和常荫槐命令的就有他)跨进来敬礼道。

“传我命令!”张学良吸口气缓缓道,“一、致电蒋介石,说我奉直鲁联军愿意以和平方式推进全国统一大业,即日起双方停止任何军事行动,以谈判手法解决战事争端。为表诚意,我方将直鲁联军撤出直隶,并且平津二市设为不设防城市交由南京政府接管。二、通知东北军政两界高层,7月2日上午8时在沈阳军政议会大厅召开军政会议,所有人不得无端延迟缺席!”

“是!”谭海记下命令后敬个礼,又略犹豫道,“少帅,恐怕张宗昌、褚玉璞不会听您的命令让出地盘乖乖撤退吧?”

“这个嘛,放心吧,我军全线撤退后热河外就剩下他们的直鲁联军了,我就不信他们两个不随着我们一起开溜,莫非还想去单挑蒋介石的四个集团军?再说我现在好歹还是联军总司令吧,他们不听我的难道不怕给予我收拾他们的口舌从而被蒋介石和我们前后夹击么?通电他们,命令所部集结在白虎沟隆化一带休整。张宗昌、褚玉璞二人即日前往沈阳参加3日的会议。”谭海听了张学良大大咧咧一番分析不由心里发凉,少帅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阴险了,二话不说就张宗昌褚玉璞两人给卖了,厉害!连忙敬礼道:“是!”

此时关内,蒋介石的中央军沿津浦路追击奉军,直逼京津。冯玉祥的西北军于陇海、津浦两线迫使张宗昌、褚玉璞的“直鲁联军”节节败退,阎锡山的晋军又猛攻龙泉关,李宗仁的桂军则全力试图包抄奉直鲁三军后路,已经被逼得背水一战的奉直鲁联军拼死抵抗,加上蒋介石集团内部因为利益分摊不均又矛盾突起导致国民军攻势迟滞起来,纵横交错的华北战线一时僵持了起来。

就在蒋介石等人一筹莫展时候,张学良的“求和”电文却飞来了,这一出乎意料的行为让蒋介石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了。

“直鲁奉军节节败退,张作霖又意外暴毙,张学良自然要和我们求和了,不然他肯定连东北老家都保不住,那还有什么脸面去地下见他父亲呢。哈哈哈...”阎锡山摸着他两撇漂亮的八字胡哈哈笑道,“看来我军直取东北,指日可待啊!”

“阎长官此话未免太乐观了。”阎锡山话音未落,李宗仁身边的白崇禧就摇头道,“张作霖一死,奉军士气遭受打击是自然的,但是仍有张学良继续统领全军,奉直鲁联军目前仍然拥兵五十余万,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即使能吃下东北,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恐怕...”

“区区一个张汉卿,未到而立之年乳臭未干,有何惧哉!”阎锡山不服气道。

“骄兵必败啊,百川兄!”李宗仁也慢条斯理道,“张汉卿倒也罢了,主要是他身后还有一批东北老元老,个个都是手握重兵和张作霖一起打出的东北,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东北落到我们手中的。”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