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章 冒险救治 玫瑰血染(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清末民初是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也是书画艺术大师辈出的年代。上海是自开埠以后,工商业崛起迅猛,一跃成为亚洲、甚至远东的经济中心,凭借中西交融的地域优势,上海吸引了大量的文人画家来沪发展,其书画市场也随之兴盛,成为当时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一块沃土。

张鸣珂曾在《寒松阁谈艺琐录》中这样记载,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于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于而来,侨居卖画。

而书画的消费群体就是主要豪绅买办、富商大贾、官僚政要、及外国人等等。当时,上海房产大亨周湘云就曾收藏了大量的字画,如唐代名迹怀素的《苦笋帖》、宋米芾的《向太后挽词》、元赵孟頫手卷等。还有富商大贾、工商巨头在延续了中国商人附庸风雅的传统,客观上推动了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商海中的贺向光也不例外,将贺家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说,还结交了不少书画界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在上海非常有名的指画大帅张天奇。

周三当晚,向光带着冷然、冷凡去拜会了张天奇。

路上,向光先向兄妹俩讲述了张天奇的传奇经历:他自幼年便嗜画成痴,逐潮来到上海后得名师指点后,弃笔用指,能画山水、佛像、花鸟等。张天奇现在即任奇峰国画函授学校的教务主任,同时身兼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教授。听得冷凡顿生敬意。

走进张天奇自称的陋室,室虽小,则是个书画盎然之所,除少数名家名作外,由他本人亲手绘制的指画作品更引人侧目,题材包罗万有,山水、人物、花卉、虫鸟,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刻划细微。

指画就是以拇指、四指、手掌,手背,指甲等手的各个部位代笔,蘸墨作画。其创始人是清代的高其佩。指画因其画风随性自然,运指爽捷,线条刚劲有力,运墨于有意与无意之间,故尔生趣盎然。冷凡看的更是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即拜师了。

一幅《傲鹰》极入冷凡的眼,这只威武无比的雄鹰,目光炯炯有神,配合尖锐的鹰爪,露出英武之气概,胸腹部黑茸茸的绒毛与头背部的淡白,形成反差对比,显现丰满的立体感。她很难相信,这竟是用手画出来的。

冷然观览后也不由啧啧赞叹,他小声对冷凡说,我本来对国画没什么兴趣的,可到了这里,竟也喜欢上了,你好好学,兴许真有前途。

这番鼓励的话说得冷凡难以置信。关于自己学绘画这事儿,冷然的态度一直不咸不淡,只当自己不过是将绘画当成爱好、特长,陶冶一下情操罢了,从未指望自己能出人投地。

当张天奇提出看一下冷凡的画作时,冷凡显得十分难为情,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画拿出来真叫献丑。

张天奇本人倒是谦和,看过冷凡的油画以后,他对冷凡的评价是,天赋、灵性是有的,只是画法中规中矩,看得出是经批量调教出来的。

跳不出规矩,便不得去陈出新之法。这是张天奇留给冷凡印象最深的一段话。他还说与西画不同,国画用色讲究纯净、透气、薄中见厚、不可渍、脏、腻,笔笔要有法度、色不压墨、墨不压色……

当然了,我说的这些,你现在可能还意识不到,自然也领悟不到。你得多花功夫体会。学国画首关就是攻克线的问题,不能急躁。我推荐你先看《八十七神仙卷》《送子天王图》。会很受益的……

张天奇还手把手纠正冷凡执笔、运笔方面的错误之处。

冷凡来之前的忐忑此时已变成泉涌般的求知热情。她最受教的还有张天奇的鼓励,你虽然没有国画基础,只要将灵气勤奋合二为一,有所成还是可期的。国画虽然故事性不强,但是写意技法,仍能达到与观者的心灵相通。

张天奇还向三人介绍了他所供职的奇峰国画和上海美专两所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各自优势。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