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9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啥,五十块钱,真的是五十?不是五块?”

“老天,这么多钱,我这辈子都没见过,我不是做梦吧?”

“那我们以后能在报纸上看见葵花了?”

周围人激动起来,就跟看珍稀动物一样看着苏葵。苏葵好像稍稍明白了点五十块钱是笔多么大的“巨款”。

苏全福也像是才反应过来:“小葵,这到底咋回事儿啊?”

意料中的事情有了着落,苏葵也挺高兴,嘴角微微翘起:“就跟李大爷说得一样,我向《北方日报》投了篇稿子,人家采用了,就给我汇了稿费。”

“好好好——”苏全福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砸得晕乎乎的,只会说好好好。

“《北方日报》我知道,我上次去县城,人家县里的干部都看这个!”

“我的乖乖,那不是说县里的干部都能知道葵花文章写得好了?”

“葵花这么厉害,连京城大学都说她文章写得好,那考大学还不跟玩儿似的!”

听到这话,李招娣脸一阵红一阵白,总觉得这是故意说给她听,回呛道:“什么文章,就葵花这种差生,她能写啥好文章,京城大学肯定搞错了!”

“嘿你这人——”苏葵还没说话,正享受给众人吹捧苏葵的李大爷先不乐意了,“人京城大学不比你厉害,人家都说好,轮得到你说不好?有本事你也自己写篇文章去,看人家收不收!”

“就是,人家都指明给葵花了,那么大个学校,还能有假?”

众人正沉浸在兴奋中,把李招娣怼了回去,又赶紧催促苏葵。

“葵花,快打开看看,我还没见过京城大学的信呢!”

“认字吗你?”

“不认识又咋了,我给我娃沾沾才气,那可是京城大学!”

大家没有恶意,苏葵心情很好,就拆开了信。众人都仰着脖子看,李大爷也凑过来问:“写的啥,你给念念。”

“尊敬的苏葵老师,我们已收到您的稿件……”

只第一句话,大家就愣住了。

作者有话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稿酬是非常高的,那会儿□□颁发了《关于文学和社会科学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基本稿酬是千字4--15元,后来降了点,但也不少。当时作家的一篇长篇小说能得几千元,就是一篇论文也能得一两百,好些文化人都能用稿酬在北京买下一座四合院,那时作家属于“高薪阶层”。

所以大家要是穿到五六十年代,又有能力写稿子的话,也别做生意了,就靠写作来发家致富吧。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本章留言有红包哟~

第10章

“苏葵老师,咱这儿哪有老师?”

看一群人愣住,李大爷乐了,刚才他们邮局里也这么懵。

“葵花,人家咋喊你老师呢?”

“听人说好像他们文化人就是这样,互相喊老师。”

“原来是这样,文化人就是讲究……”

“都别吵吵,听葵花念信呢!”

苏葵也顿了一下,他们以为这是老师投的稿吗?

“……拟定于下期刊登,稿费已随信附上,盼您再次与我们合作。京城大学文学研究所敬。”

除了这个回复,苏葵还看到另一张信纸,似乎是私人写给她的信,她装在信封里没有拿出来。

“京城大学寄来的信就是不一样——”这会儿苏全福才把心放在肚子里,一脸的笑,“有多少人能有这么大的排面让京大老师写信呢!”

“二叔,那可不少呢!”苏葵看他高兴,也染上笑,随手将回信递给他。

苏全福小心翼翼地接过去,跟对待易碎品一样,周围人蠢蠢欲动都想上前摸一摸,苏全福赶紧把他们呵斥开:“去,都走开,一个个手都没洗,摸坏了咋整——”

他看了又看,还给苏葵的时候还很不舍,苏葵见状笑道:“二叔,你拿去吧,我不用了。”

“那不行,你拿回去好好保存——”

他们大队十年八年都没听过一个考上京大的,这要放在别家,那得当传家宝来压箱底。

“二叔,我已经看了,你就拿回去吧。”苏葵真不觉得有什么,在她看来这就是传递消息的,她看了就可以了。

看苏全福还要推,她道:“下次还有呢,又不止这一次。”

“那行,二叔给你保管。”苏全福笑得褶子都在发光,一拍胸脯道,“二叔给你贴大队办公室里,这是咱大队的荣誉!”

“对对,贴办公室里好,我有空去摸摸……”

“你又不读书摸什么摸,我让我家大旺去摸摸……”

*

念完信,苏全福也不让她干活儿了,催着一大群围着他的人赶紧点花生,威胁谁不老实就不让他摸信。

人群轰地散开,就怕跑慢了,苏葵嘴角一抽,趁着送李大爷的功夫赶紧回了家。

秦晓兰和李桂珍都不在,去食堂帮忙做饭了。苏葵回到房间,这才将那封夹在回信中的信纸拿出来。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