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劫道 第74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杜召棠连忙推辞:“这怎么成!我一个大男人,这也太丢脸了,不成不成!”

徐文约和安裕容对望一眼,心知对方仍未死心,欲试探底细。说不定后头几天路上,还安排了什么“意外”丢失事件。自从安裕容一行成功拦截北新军小队,颜幼卿便连同那只藤条背篓一起,隐身再未露面。刘达先推说杨参谋官接到司令传电,十分惦记故人,嘱咐他们上心寻找,兼之刚打完仗,弟兄们士气十足,一心乘胜追击,才冒险多走出百余里,结果碰巧撞见徐文约等人,可说意外惊喜。此话金、陶二人未知信否,明面上却丝毫挑不出毛病。

杜召棠与那陶准尉你来我往地客气,最后推却不过,将那口朱合盛皮箱平放地上,掏出一把精镂花纹钥匙,打开小巧结实的铜锁,道:“唉!罢了罢了,兄弟,我这老脸都要挂不住了。最后剩下这些咸菜饭团和葱香麻饼,大伙儿分分罢。本想吃个独食,实在是良心过不去哪。陶准尉,你也拿一个尝尝。路上叫村里人专程做的,油盐添得足,越嚼越香,又经放,我还想着一路吃到铜山呐……”

第87章 兄弟为比邻

夏历十月底,西历十一月最后一个礼拜日,申城盎格鲁租界威妥玛路。两侧丹桂花期已过,仍余碧绿浓密的枝叶遮荫,各家庭院篱笆内五颜六色的秋菊争奇斗艳,全不见北方秋冬萧瑟之意。

七号巷甲-3号住宅,徐文约推开大门,望见眼前美景,神情温和轻松,叹道:“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还是南边风物宜人,在北边可见不着这等好花。”

黎映秋担惊受怕两个月,终于等得丈夫平安到来,又安心休养数日,再不复当初连夜逃出江宁时憔悴模样。闻言挽上丈夫手臂,笑盈盈道:“毕竟南边暖和,这时节在海津,早该穿大衣了。”

两人一个西装衬衫,一个旗袍披肩,正是要出门的装束。

黎映秋接着道:“郑姐姐怎的还没好?不是小华那丫头又出什么花样了罢?”边说边回头,正看见郑芳芷牵着颜舜华从里头出来,母女二人均身着蓝色旗袍,一深一浅,配米白绒线开衫,十分雅致。

黎映秋松开徐文约,高高兴兴迎上去,转而挽上了郑芳芷胳膊,笑道:“郑姐姐和小华这般穿,一个似女先生,一个是女学生,当真有趣。早知道,我也换身阴丹士林旗袍好了。果然还是申城最摩登,这新式旗袍样子,耐看得紧。”

三人站成一排,倒似三姐妹一般。徐文约退后两步,非常绅士地伸出手:“有请女士先行。”

三位女士便嘻笑着下了台阶,走出门廊,徐文约笑眯眯地跟随在后。不大工夫,来到丙-1号门前。大门吱呀一声,颜幼卿与安裕容并肩而出。前者黑色立领学生装,戴薄呢学生帽。后者浅灰格子西服,配白色礼帽,绛紫色领带。一个端庄文秀,一个俊美风流。看见徐文约一行,两人相视一笑,几步下了台阶,却不继续走,而是驻足侧身,安裕容伸出手:“有请女士先行。”说罢鞠躬,行了个夸张的西洋礼。

郑芳芷与黎映秋掩嘴直乐,颜舜华“咯咯咯”笑弯了腰。

安裕容挑眉,徐文约笑而不语,一个劲儿在后头摆手。

郑芳芷道:“裕容和文约果然不愧是兄弟,连装模作样的派头都一个样。还是幼卿老实,不跟你们两个一般搞这些花里胡哨。”扫视一圈,问,“皞儿呢?”

颜幼卿应道:“还在楼上。说是叫我们尽管先走,他肯定跟上。”

话音未落,二楼阳台上冒出一个身影。十四五岁的小少年身手敏捷如灵猿,抬腿翻出栏杆,两手搭在斜对面房子后廊石柱檐角上,脚踩住一楼铁艺窗花架子,三两下便落了地。那斜对面供他借力的廊柱,正属于徐文约租住的甲-3号。

威妥玛路7号巷道,两侧各有数条小巷不等,洋人以西文字母编排,夏人则用甲乙丙呼之。单双异号相对,同号则相邻,故甲字巷与丙字巷彼此紧挨。每条小巷内又有两三栋住宅不等,安裕容租下的丙-1号,与甲-3号恰成斜角相连。徐文约住进这里,两家恰做了近邻。

早在离开申城出发接应徐文约之前,见了杜家乱糟糟的状况,安裕容心中有数,便暗中托人留意合适的房子。得知甲-3号空出,郑芳芷第一时间出面将之租赁下来。徐文约一到,小两口直接入住。甲-3号是一栋三层洋房,原本计划杜召棠一并住进去,说不定还要安排杜家其他人。谁知杜大少随同安、徐二人前往河阳见了魏同钧一面,直接留在军营,专心为魏司令效力去了。徐文约带着两箱配安多芬换来的银元到申城,大半转交给杜老太爷,剩下的足够他夫妻安顿在租界洋房里。只是两口子怎的也用不上三层楼,因此黎映秋极力相邀,请郑芳芷母女搬过来作伴。

黎映秋擅自到申城后,黎家曾派下人送来一封信及一笔数额不小的现银。东西送到河滨码头区现杜宅,杜老太爷做主,叫杜三少给安裕容打电话,最终转交到黎映秋手中。黎家随同江宁政要迁往蕙城,到底放弃了嫁作人妇的女儿。黎映秋大哭一场,彻底想开了,不再纠结此事。经过多番变故,她如今对郑芳芷最是信赖亲近,郑芳芷自不会与她计较从前些微龃龉。徐文约到来,两家比邻而居,互相照应,十分和睦融洽。今日礼拜日,约好了同往茜园,参加同声诗画社的周末沙龙。

郑芳芷母女俩捱不过黎映秋苦劝,与兄弟同住也确实有些拥挤尴尬,于几日前搬进甲-3号。颜皞熙本该换到一楼,好叫小叔和容叔搬回二楼。只是他已经国中三年级,课业繁重,近日忙于月末考试,尚未来得及挪动,倒方便了每日翻栏杆,爬窗户,练练跟小叔新学的国术绝招。

郑芳芷对两个孩子实行半放养教育,看见大儿子这番举动,只板起脸淡淡道:“若是摔断了腿,学堂里耽误了功课,自有先生教训,至于家里,不要指望有人伺候你吃喝拉撒。”

颜皞熙抻抻新换的衣裳,与小叔同样的学生装,挺括漂亮,面色得意:“不过两层高,哪里会摔。”他很早就惦记着要跟小叔学功夫,总因这样那样的缘由不得实现,如今终于夙愿得偿,虽然错过了合适的年岁,更兼业余时间有限,小叔也并不肯收徒,但在软磨硬泡之下,到底学了点防身健体的基本招数。

颜舜华见母亲脸色不好,忙打岔道:“小秋阿姨,你第一次参加蓝先生和谢先生他们的诗画沙龙,有没有准备作品呀?”

同声诗画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以诗画会友,结交知音。若要参加其社内沙龙,一是要有熟人引荐,二是须准备一份原创作品,或诗或画,在沙龙上供同好品评。

黎映秋虽已成婚,年纪不过双十出头,正是喜好新鲜热闹时候,对参加这场文艺沙龙期待已久。闻言,略带羞涩道:“这个郑姐姐提前告诉我了,我也不会画画,就……准备了一首小诗,今天恐怕要献丑了。”

三人话题转向诗画品评,颜皞熙朝妹妹递个感谢的眼神。

那边三位成年男士均忍俊不禁,安裕容向徐文约道:“茜园就在盎格鲁租界里,距离此地不远,没必要坐汽车。拐出巷口,叫几辆人力车便是。”

徐文约颔首,颜皞熙机灵地冲到前头,拐个弯消失在巷口:“容叔,我去叫车!”

徐文约道:“看得出来,他们跟你相处不错。”

安裕容背起双手,满面得色:“皞儿学堂里功课渐难,小弟不才,侥幸能指点一二。”

徐文约哈哈大笑,伸手在他肩膀上拍拍。颜幼卿抿嘴不语,紧赶几步,也去前头拦车。

自打春天里江南艺专在茜园成功举办首场画展,又赢了与保守派卫道士的官司,此地便成为文艺界新锐汇集之所。同声诗画社创办数月,名声初显,每逢周末沙龙,能诗擅画的青年男女汇集于此,声势颇为可观。

徐文约是第一次来,看见园内西洋建筑配江南园林的格局,叹道:“如此东西合璧,兼有水乡之灵秀妩媚,比之其他洋房花园,更见魅力。怨不得这些诗人画家们,喜欢这个地方。”

沙龙已然开始,郑芳芷领着黎映秋以及两个孩子,正在里头听诗画社成员们品评习作。安裕容、颜幼卿则陪同徐文约坐在外边露台上说话。礼拜日茜园客人不少,楼下花园内绅士淑女三五成群,络绎不绝。三人身处露台属于书画社租借的套间,不与其他区域相连。此刻书画社成员都在屋内参加沙龙,露台恰好空出来,倒是方便了他们。

“不止景致好,其他方面也不错。”安裕容说着,扯了扯窗台下的拉绳。不一会儿,便有侍者送上西式茶点,摆放妥当再轻手轻脚退下去。

徐文约喝了一口红茶,靠在椅背上,惬意无比。半晌,方长叹道:“若得长日如此,夫复何求?”

三人心知肚明,此语不过一时感慨。于此南北对峙混战时期,眼前安乐繁华,堪称奢景。

颜幼卿看他一眼。经过这些天休养,文约兄长回来不少肉,与当日瘦得差点脱相的凄惨模样不可同日而语。回想起来,仍旧心有戚戚。

当日与安裕容汇合后,成功歼灭遭遇的北新军小队,颜幼卿便携带配安多芬悄悄脱离队伍,提前赶至铜山大营杨元绍处。两人将药物清点分配明白,颜幼卿不做停留,径直返回申城。而徐文约等随同安裕容滞后几日抵达铜山,略加休整,转身便前往河阳与魏同钧当面交易。为安全起见,杨元绍派刘达先专程护送至河阳司令部。魏同钧手下的两个准尉官费尽心机,终究未能寻得机会截胡,其间种种疑惑憋屈,不必细表。

正是这一趟河阳之行,杜召棠直接投靠了北伐军中炙手可热的魏司令。他自京师来,身上还顶着北方军政府文教司职务,又知道许多祁保善方面最新内幕消息,此番弃暗投明,魏同钧意外惊喜,面子里子俱全,自然欢迎之至。纵使对安裕容兄弟背地里的小动作暗藏不满,也都宽宏大量不再计较。

待得徐文约离开河阳,抵达申城,距离中秋后安、颜二人出发接应他,已然过去将近一个月。

“唉,不知召棠乍入军营,状况如何。外祖父大人始终惦记着叫他到申城来,别的不说,总要一家子聚齐了过个年。”徐文约与这位表内兄一路南逃,端的是同生共死,结下深厚情谊,心知他身为杜家长子,此番虽说为家族出头,也顺带给自己夫妻及兄弟以庇护,难免惭愧惦念。

安裕容安慰道:“此前我与文约兄也提过,这位魏司令是十分爱惜羽毛之人,表面行事颇有几分儒将风度——此一点比起祁保善更为明显。况且北伐军正是缺人的时候,杜兄以嘉宾身份入幕僚,在后方做做参谋事务,不说多么风光,安全想必无虞。”话锋一转,“倒是文约兄你,这些天日日在外奔忙,急于谋事,要我说,实不必如此急迫。”

徐文约甫至申城,安、颜二人曾邀他一起做舶来品生意,他却没有答应。一者不愿平白占兄弟便宜,二者直接经营生意并非他所喜欢与擅长,心里仍惦记着做报业,歇了没两天,便四处联络,寻找机会。

颜幼卿帮忙劝道:“这边冷起来也快得很,还有一个月学堂便放寒假了,文约兄不如好生休息,有什么打算,年后再说。”

安裕容点头:“幼卿说的是。自去岁我与幼卿离开海津南下,这一年多来文约兄辛苦操劳,着实不易。年底谁家不忙着结算收工?连战事都暂且停歇了。不如等开春再说,届时不论是寻个合适的东家,还是自己重起炉灶,办报办杂志,都不是难事。”

徐文约低声道:“我算什么辛苦?之前京师海津两地来回,不过是些琐碎。南来路上虽耽搁许久,终究运气好的时候居多,谈不上遭罪。倒是你们两个,跟着尚先生……唉……幸亏你二人福大命大,只可惜……”抹一把脸,抛开杂乱思绪,“咳,不提这些,幼卿说还有一个月学堂便放寒假,这边学堂怎的放这么早?”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