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 第75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程秋华自然也不会反对,方博洋分析的很到位,老婆愿意而且对她也是有好处的事情,他为什么不支持呢。

于是,何文静辞工,报了个会计培训班,可以拿证的班,每天花半天时间去学习,半天时间在公司工作。她一个人身兼人事,前台,财务,品管四项工作,与张进波同时支撑着新公司。只是不生产,她这个品管的功能就不需要。

等到张进波把收来的旧机器维修好了,生产线搭建起来后,简书枚也弄了个小订单来试水了。

这是一个纯□□t加工的单,零件不多,双面贴片,价格不高,因为是新产品试产,而且因为要求高,还比较费时间。

陈总拿到这个单也不太好处理,不管是a工厂还是b工厂,都是有一定单量的大家,生产都安排的比较满。而且新产品试产挺麻烦的,又耗时间又不挣钱。

可以说生产线最讨厌的就是搞新产品试产了。

比如,一条生产线一天的产能是5000元,但搞新产品试产,才只能挣1500元,三分之一都不到的收入,而且还一堆的麻烦事。等于你干的活多,得的钱少,谁愿意呢。

可是新产品不接也不行的,因为你还想着人家后续的大订单啊。

所以陈总很头疼的问简书枚:“你不是认识很多加工厂吗?有没有生产品质不错的小厂,愿意接个新产品试产的活。如果干的好,我可以转两个小单给他们做。”

简书枚正等着呢,连忙说:“我去问一下啊。应当有人愿意接的。”

张进波肯定愿意要这个单啊,不是为了挣钱,纯粹就是拿来试手的啊。何况陈总还愿意有后续的合作呢。

于是,简书枚带着陈总和客户过来了,这两人看到这么个规模还不错的新厂,很愿意合作。因为他们也明白,只有这种新开的说大不说小不的工厂,才愿意接这种事多钱少的活儿。

太小的厂,肯定是满负荷在运转的,大的厂就如a工厂和b工厂一样,不太愿意接这种活。

三方达成协议,友好合作开始了。

为了让管户和陈总都满意这次的生产结果。

程秋华立马请了一天假,专门过来新三角公司帮忙。反正他以后也会出现在这里,现在就以公司老板的名义出现的。张进波是总经理。老板不可能天天呆在这里,但总经理肯定是要经常在厂里的嘛。

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这笔小订单完成的非常漂亮。

客户很满意,马上直接下了另一个新产品试产的单过来,还说:“今天这个我们拿回去做实验,功能过关后,马上就会有批量下来的。”

陈总也很大方的履行当初的口头承诺,立马给了新三角公司两个小订单。他说的小订单,其实对于新三角公司来说,都算是不错的订单了,一个单子要生产一周呢。

也就说是这两个单子做下来,工厂所有人的工资就出来了。再加上客户的新产品试产,他们这一个月都有活干。

工厂一直养着几个工人,没事干,他们也呆不住的,现在总算能把人留住了,并且还可以把他们练成熟手了。然后,再慢慢多增加几个人手。把诸如品管,仓管这些人都配齐全。

良好的开端,让大家都非常开心。

“哎哟,总算是有进帐了。”张进波也挺开心的。这三个多月来,每天只有哗啦啦往外掏的钱,他心里压力其实挺大的。

别说他心里压力大,程秋华也一样。他和张进波一样,把全部的钱都压上来了。现在三对当中,方博洋和简书枚最有钱。方博洋去国外一年,抵得上他在国内三年的收入。外加简书枚的收入一直比管艳萍和何文静高出不少。

也就造成了如今,方简二人最有钱,压力也最小。

但开这家公司,三人是平摊的钱,而且方简二人还都在工作,每月都有比较高的收入。张进波和何文静根本就没发过工资,他们的工资只是个数字记在帐上,过日子都得靠另一半。

创业其实很艰难,张进波这段时间变得又黑又瘦了,今天难得有进帐,大家又都在,管艳萍就说:“简书枚,今天我们自己下厨,好好吃一顿。”

何小花厨师厨艺一般,虽然做的饭菜比大锅饭要好吃,毕竟工厂只有这么十来号人嘛。但是她只会最基本的炒和煮,做的菜也老是那几样,管艳萍只要休息日就过来,总觉得每次吃的都是一样的菜。

何文静也吃腻了,很是赞同的说:“我们去买点好菜,今天加个餐。顺便教教郭嫂子,让她学几样菜。”

菜市场也不远,郭门卫骑个三轮车不到一个小时,就把鸡鸭鱼肉都买了回来。

三个女人下厨,何小花帮着一起干,很快就整出一桌丰盛的大餐。

老板带工人,一起举杯同庆,庆祝公司正式开始挣钱啦。

▍作者有话说:

取名废材,想了好久,也取不出一个新颖大气的名字

第100章 稳步发展

时间一晃就到了2000年的11月, 新三角工厂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拥有了两条smt生产线和一条后加工生产线,工人十五名、另有品管三人、仓管两人、保安两人, 前台兼任行政文员一名。厨房也多增加了一名人工, 帮着洗菜打下手, 不然何小花一个人忙不过来了。

工厂总共增加了二十一人。再加上包括张进波何文静在内的其他六人,总人数达到了二十九人。

这样的人数对一个工厂来说, 还是很小规模的。但现阶段他们也不敢招太多人进来,因为负担不起啊。工厂开着, 什么也不开,每天的花费都很大的。

不过, 现在的生产能力和接到的订单,也一直在稳中上升,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简书枚通过陈总给公司拉了几个稳定的订单,维持着一定的产能。但她不敢直接挖公司墙角拉客户过来,所以接到的这些单,利润都不太好。

但这个状态大家都挺满意了。毕竟有订单能维持工厂的运转了嘛。再说了, 现在真接个大单子, 他们还得再扩张,步子迈得太大也不太好啊。

眼下, 公司的组织结构也基本完成。也就是说,每个部门都有人了。虽然多人身兼数职。

另外,简书枚,程秋华, 管艳萍三名机动人员, 有空就会来工厂转一圈。特别是管艳萍, 她所有的休息日都在这里, 一是来帮忙,以后她是要接手生产部的,二来嘛,她也是来陪陪张进波。

张进波忙的昏天暗地,如果她不主动点,两人连见个面都是难事。

她暂时还没辞工,想等到年底回家结婚了,再辞工,这样能多挣点钱。毕竟现在自己家的公司挣的钱还很少,而且不管多少进来,都是转头又花出去了的。

比如增加的这些人要开工资吧,比如再收购旧机器要钱吧。而且为了方便,几人商量了一下,张进波还买了一辆车。这年头,当老板没有个车,真是不方便的。而车又还是很贵的一样消费品。

公司方方面面,都要花钱。为此,简书枚和方博洋还又增加了一笔投资款进来。不然,张进波的日子会更难过。

他是个为了事业很拼命的男人,再加上现在还背着两家朋友的资产,外加自己马上要结婚,他就更是一点儿也不敢放松了。

他也希望能给管艳萍一个热闹的婚礼。两人是同学是同乡,认识了这么多年,互相也都去过对方的家,连家长也都认识。兜兜转转这么久了,好多同学都结婚了,他俩才真正在一起,他内心对管艳萍还是颇觉得亏欠的。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