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 第15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简书枚忙活着安抚同学们,挖空心思的说些令人欢喜的话。最后自然是把录音机拿来,放歌大家伙一起听一起唱了。

知道她俩有录音机的同学极少,因为她俩也才得到手而已。

进口录音机对于大家伙来说,都是稀罕物。所以,全部人都围过来参观。

不泛有人羡慕又嫉妒的说:“还是你俩最走运了。进工厂第一天就去了轻闲的工作岗位。还升迁的快,比我们强多了。”

“就是,你们都有钱买进口录音机了,还得了丰厚的奖金奖品,工资也比我们高多了。你们俩是不是也该照顾一下我们呢。”

“就是,至少该请我们大吃一顿的。”

“下次有机会,你俩也给我们大家伙都帮个忙呗。”有人提起何文静调岗的事情来,也希望自己能从流水线上换个轻闲点的工作。

“是啊。是啊,流水线工作真是又累又无聊,还工资最低。上个厕所都要请假,烦的很。”

这个话题得到了全部人的附和,纷纷要求简书枚和管艳萍帮忙,把自己搞走。

管艳萍把这个艰巨的任务推给简书枚了,“我没这个本领啊。何文静也是简书枚帮的忙。”

于是乎,众人全部来请求简书枚了。好像她有多大的权力似的。

“我们也没多高的要求,只要不干坐着动都不能动的工位就好了,稍微自由点,轻闲点就行了。”

“是啊,我们没想有何文静这么好。比如干个流动岗,物料员也行啊。”

还有人更是酸话连连,话里话外不泛说到她和郭协理副董等人的关系过于亲近,这种事情也不过让她在郭协理副董面前,随便吹个风就能达成的。再露骨点,就差要说让她吹枕头风这种话了。

简书枚皱眉,她就知道,迟早有人要说这些话的。两年轻小姑娘和一群中老年男人走的这么近,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有不正当的关系。

▍作者有话说:

感谢投雷的朋友。

第34章 能帮就帮

管艳萍本来是在看简书枚热闹的,她真没觉得自己有本领帮谁调岗位,毕竟当初简书枚帮何文静调岗位的事情,她自己都吃了一惊,但听到酸话立马变了脸色。

不过不等她开口骂人,何文静就打断这个话头,说:“我确实走运,书枚帮我时,别说和郭协理、副董这些大佬有多熟了,甚至都还不认识他们呢。”

何文静的意思是说,人家简书枚不需要靠这种你嘴中的脏关系来办事。你却把人家想的这么脏是什么意思呢?只能说明自己没本领,光会嫉妒人。

何文静是个性子温柔的人,但是她说话却很有讲究,绵里藏针型的,打的你疼的不行,还不好反驳。

有人反应快,连忙顺着她的话说:“是哦,那时候连比赛都还没有打呢。”

“对啊,这种事情也还是要看机会的。”

这真是事实,都不需简书枚自己出来说什么,别人都给她在暗骂说酸话的人了。

一群人三言两语,很快就把说酸话的人给挤兑的,只能连连给简书枚道歉,“对不起啊,我这人就是说话不过脑子。只看到你们现在和郭协理,副董他们很熟。”

她这样说了,管艳萍和简书枚也不好咬着她不放,而且其他同学们纷纷开口,在当中各种调停,说好话。她俩也不好当着众人的面发火,在这种时候,真和同学计较起来。

管艳萍也只能怒气冲冲的说:“是啊,我们是和郭协理副董熟。”

真是的,她都恨不得骂人,却只能生生压下自己的火气。

毕竟现在她俩真的很郭协理副董很熟,关系很好。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别说在同学们眼里是这样的,在其他人眼里还更甚呢。

简书枚能猜测到有人讲她们的闲话,觉得她俩迟早要当郭协理和副董的情人小秘。但是她们没这个心,而且暂时也没看到人家郭协理和副董有这个心。

其实有时候,有些事情本来很简单,有些人却非要把它想的很复杂。

管艳萍还想多说几句,简书枚却偷偷捏了捏她的手,示意她别多说,反正这种事情,你越解释越,别人会越当你心虚的。所谓说多错多,只要你大大方方的,完全不在意,别人反倒还没闲话好讲了。

她俩放过了那人,其他人也自然而然的把话题再重新拉到同学情,家乡情上面来了。

大过年的,何必在这上面闹的不好看呢。她也给大家伙一个面子。

这年头的,大部分人还是很讲老乡情的,有些条件好的工厂,就会有人带一连串的亲朋好友进厂。为什么呢?大家都背井离乡的,在这个人生地不熟,连语言都不太通的地方。身边的人五湖四海的都有的地方,老乡真的很重要,有什么事能帮你,没事时也相当于给你情感上的一种依靠。闲着时,亲朋好友们在一起也更能抵消在异地他乡的寂寞。

人在异地他乡,人多势众,干什么事不是更有胆色一些吗?想欺负你的人,看到你这大一群人,总得要惦量惦量吧。

老乡加同学这关系就更近一层了。

简书枚也很明白,也需要这种关系,当然就顺势加入这个话题当中来了。单打独斗有时候是行不通的。

前世她也见惯了,老乡带老乡的那些工厂势力。有的人真的很厉害的,可以把一条村子,甚至一个镇上,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带到一个厂来工作。这些人在工厂拉帮结派,闹事,甚至把持工厂的某些利益。

甚至因为这样的事情太多,影响太大,直接损失到老板的利益了。搞的有些大工厂招聘时,还特意说明,不招某省籍的人。白纸黑字的写着,只要看到这个省籍的身份证,不管你有多适合这个岗位,都不要你。

这种风气,还流行过好长一段时间,而最出名的就是中原某个人口大省,他们是最被嫌弃的。简书枚就曾经看到过多个工厂的招聘广告上写着不要这个省的人。

另还有北方某个省的人喜欢打架,也是大部分工厂明写着不要的。

这时候,劳动法基本没用,这些名正言顺的地域歧视也没有人敢说什么,甚至大家习以为常。就比如简书枚所在这个家工厂,工人都是尽量挑的刚毕业的电子类的,技校生,中专生,这样年轻又还有点学历的人。

这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年代,特别是大工厂,条件好的工厂,招人都会高人一等,尽挑尽选的。

而地方政=府有关方面也不会去管这些小事,一是大事都管不过来,二是也没有人觉得这是事啊。

而且这些大厂为本地经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都属于本地想方设法招商引资进来的金凤凰,你想办法为老板解决麻烦都来不及,哪里还会因这些事来倒找他的麻烦啊。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