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 第11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他们四人,在这场羽毛球赛中一战成名。他们不止成了全公司的红人,也拿到了令人眼红的丰厚奖品。

其中荣获了,女子单打,女子双打,男女子混和双打三个第一名的简书枚,成了公司最厉害的羽毛球选手,获得了八百元的奖金,超过了她两个月的全部工资,包括加班累死累活所得。并且她还得到了丰富的奖品,一对时尚漂亮的黄金耳环,一双名牌运动鞋,一对名牌羽毛球拍,另外两套已经比赛时穿的运动服还不算数。

第二厉害的就是管艳萍了,也得到了五百元奖金,和同样的奖品。

男子方面,方博洋和陈天也各收入了五百元奖金和同等的奖品。只不过金耳环变成了男式金指环。他俩单打没有得到第一第二名,但是双打得到了第一,混打都得到了第一和第三。讲个人技术来说,陈天还比方博洋强一些,所以他俩得到的奖金和奖品一致。

其他人也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奖品,特别是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男子单打,所获也不菲。而诸如郑美女与仓库美女等姑娘,也所获不小,各有奖品等物。

副董事长亲自给简书枚等人发礼品和奖金,还邀请她和管艳萍,“有空,我也约你俩打球。”

“好的,我们一定奉陪。”简书枚和管艳萍乐呵呵的答应着。

因这一笔额外的收入,管艳萍十分高兴,她爱不释手的拿着金耳环,还和简书枚说:“没想到有这么多钱和奖品。居然还奖金耳环,我好喜欢这个。这些加起来都要抵我们干大半年的收入了。”

这对她俩来说,都是笔意外的收入,虽然比赛之前就知道奖品丰厚了,但其丰厚程度还是出乎了简书枚的预料。

金耳环样式很漂亮也很新颖,是从港台带过来的,对年轻小姑娘来说,很有吸引力,漂亮的首饰谁不喜欢呢,而且是真正的黄金呢。简书枚也很喜欢,但她也知道,前世公司就爱发黄金饰品当奖励,就没有管艳萍那么惊讶和兴奋了。

每年都会有极少数人能得到黄金饰品,最便宜的就是这种耳环了,高级的还有金手琏和金项琏呢。她在工作满五年时,也得到了一对金耳环,送给她妈妈了。

不过这个时候,老家也流行戴金饰了,特别是年轻人结婚,流行三金了,金耳环金戒指和金项琏。她记得她表姐九三年结婚时,婆家就给置办了三金的。

这边很多女工都爱戴金饰品了,而街上抢劫的也最爱抢金项琏了。

工厂这个习俗沿续到她工作的第八年,不过后世流行的call机,小灵通,手机,这些也被当成奖品过。

“你喜欢这个耳环吗?”管艳萍又问。

简书枚看到她的兴奋样,也很开心的说:“恩,我也喜欢。要是多来几次这样的比赛就好了。”

管艳萍推了她一下,笑道:“想的美呢。这一次要不是为了陪郭协理,也不可能搞的这么大。再说了,我们的奖品,也是因为各大佬们自己掏了腰包,才有这么多的。”

这可是实话,奖金是大佬们自己掏的腰包。甚至奖品也因为大佬们提议,才搞的这么丰厚。往年的文娱活动,就没有这么丰富的奖品。所以,大家都很羡慕他们几个得到的好处。

进料检验组的人也一致要求简书枚请客,说要好好宰她一顿。简书枚很爽快的答应了,准备明天晚上请大家伙到外面去吃顿好的。

两人欣赏完金耳环,管艳萍就让简书枚给自己戴上,她小时候打过耳洞,简书枚给她戴上,让她自己欣赏,又提醒道:“在厂区戴戴可以,出去一定要摘下来。”

外面不安全,金器怕被人抢,丢失耳环是小事,很可能连耳朵都被人拉伤的。前世,简书枚真见过这事儿,几个小姑娘戴着耳环走在路上,就被两个骑着摩托车的小混混抢了耳环,只能捂着血淋淋的耳朵去医院。搞的她现在都心有余悸。

“我知道。其实放在寝室也不安全。”管艳萍喜滋滋的欣赏着自己的耳环,又说:“我来给你也戴上,咱姐妹俩出去抖拌。”

她们小的时候,农村孩子大半都打耳洞,就是家里老人用针给穿的耳洞,戴只小小的银耳环,就算不戴耳环,也可以插根细小的茶叶梗,不让耳洞长死了。简书枚也一样有耳洞,只不过一直没戴过耳环。

简书枚却说:“以后再说吧。”她懒的戴,反正回头还要是取下来的。

管艳萍连忙问:“你是不是想给你妈寄回去?这样式适合年纪人,可不适合你妈妈。”

简书枚看了手中的耳环,笑道:“没有啊。先自己放着吧。”

不是她舍不得,而是她想起了她大妹大学毕业工作的第一年,给她妈妈买了一对金耳环,并且故意当着亲朋好友的面给妈妈,还说:“妈妈,我刚挣了钱,就给你买了对耳环。”

她妈妈兴奋而开心的四下炫耀,一个劲的对外人夸奖二女儿,弄的人人都知道她二妹最有孝心最有本领,一开始赚钱就给妈妈买金耳环了。

而实际上,她前两年就把自己得到的一对耳环送给妈妈了。她工作满五年时,大妹还在读大学呢。但是妈妈当时高兴了一阵,就收起来了,后来还给了她的前弟媳妇了,更没有对外人提起过。

其实她给家人买过很多东西,甚至可以说家里的东西大半是她掏钱买的。还用的都是自己省吃节俭的钱买的,因为大部分的钱一早就寄回家了。可是,她重来没有得到父母的夸奖。这些不经意的事情,现在想起来,她就觉得心酸又好笑。

这对耳环,她打算什么时候回家就送学着妹妹的做法,当着众亲戚邻居左右的面送给妈妈。她要看妈妈这回是什么表现。

她不是不喜欢这对耳环,而是自己确实也没多少机会戴,就当是个试金石吧。

第26章 当陪练

第二天,郭协理果然约简书枚和管艳萍打球。他一次约了两人,因为要讲一对一的打,简书枚和管艳萍估计是打不过他的。

简书枚和管艳萍吃过晚饭,早早就过来球场。

郭协理也不是一个人,副董陪着他。副董年纪大了,六十多岁,体力肯定不如他。所以一开始是管艳萍陪副董打球,纯粹是陪他玩儿,副董球技不怎么样,体力也不怎么样,来玩也是为了活动一下身体。

所以,他一边打还一边和管艳萍闲聊,“你们老家是什么样的啊?”

“你们家都有几个兄弟姐妹啊?”

诸如此类的家常话。

管艳萍告诉他,她和简书枚是一个地方的,两家离的不算远。两人都是农村的,家里条件普通,都有兄弟姐妹等等。

副董还特意问了:“小简家有这么多弟妹啊,他们家经济条件应当比你们家差吧?”

管艳萍答:“是啊。她的弟妹都在读书,她每月的工资都要寄回家养家呢。”

副董又说:“不简单啊。小小年纪就在养家糊口了。你不用吗?”

“我也一样寄钱回家啊。不过我没那这么重的负担。我妈爸也比较疼我,钱多半是给我存着的。”管艳萍答。

这也是她以前每每都要提醒简书枚的原因,是让她给自己留点。其他同学也一样寄钱回家,但是大多数人的钱,家长都会给他们留下一些,不会全部用完的,毕竟这是孩子辛苦赚来的钱。只有简书枚的家长不止用的一干二净,还无休止的找她要,想要更多,完全是把女儿当摇钱树。

另一边的郭协理和简书枚打球就打的投入多了,毕竟两人水平都不错。简书枚第一次当陪练,也拿出全部的精力,生怕郭协理打的不开心。

男人的体力和女人还是不能比的,特别是郭协理是个注重健身的男人。他平时天天都会跑步,还会做一些力量性的训练,简书枚平时的训练不多,也完全没有经过这样系统的训练,打了两局,就体力不支,气喘吁吁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