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23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走了一会,众人身后突然又传来一声闷哼,回过头去,却无一人有异样,大家便又继续往前走。

寇静觉出一些不寻常,便刻意放缓了脚步,逐渐落在了队伍的后面,观察着每个从他身边经过的人。

人群中有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还是之前那个叫常虎的小兵。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他竟然走的满头是汗,脸也时不时地皱一下,似乎在忍受着什么。

“……扶着。”寇静打量了他一会,发现了他脚上的殷红血迹。他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走到他身边,然后把手上的长矛伸向他。

常虎低下头,泪水涌了出来,他实在太笨了,刚刚总旗说了那么久,他还是精神恍惚踩到了套子,被钳子夹到了脚。脚虽及时挣脱出来,可是也已经被夹伤了。

他是因为家里太穷才会当兵的,因为年纪小,大家都很照顾他。但一路上他已经添了好几次麻烦了,这会儿又要耽误大家,他实在是不好意思,便想悄悄忍住,等到了再说。

没想到,寇百户竟然发现了,而且还维护了他想要隐瞒的那点小心思。常虎把手搭在长矛上,脚下瞬间轻松了一些。

寇静带着半个人的重量往前,跟着队伍一路向上。待绕过几个大弯之后,胡俊叫道:“到了!”

眼前零零星星出现了几座茅草屋,无一例外都被大雪覆盖着,有两座似乎已经被压垮了,屋顶塌陷在土墙上。

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胡俊,见他满目苍凉,心中十分不忍。

胡俊朝着没有一丝人气的屋子走过去,用手中的刀鞘扒拉着堆积在门口的雪,然后颤抖着手,推开屋门。

看见里面的那一刻,他心里陡然一松:“没人!”

其他人也去别的屋子寻找,里面也都没有人。有那细心的还发现,里面的粮食也被一并带走了。

“他们恐怕躲在一处避难,你们村里有没有很大的可以容纳多人的地方?”寇静问道。

胡俊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他们村子一向很穷,有院子的人都很少,更遑论大祠堂了。

“对了!”胡俊眼睛一亮,“我们村子后面不远处有一座山,小时候我们曾去探过,那里有一个大山洞,应该能纳得下几百人。”

葫芦村和墨斗村相邻,两村加起来不过一百五六十人,应该都能住进去!

听了胡俊的话,大家又推开了几家的门,发现还是没人,才朝着山洞走去。

走过一段路,前面竟隐隐约约传来人声,像是两个妇女在争执着什么。

自从踏入漠北,还未听到过如此有烟火气的声音,大家精神振奋,加快步伐朝前走去。

“……这分明是我家的鸡生的蛋,你家那只老母鸡早就不生蛋了。”

“谁说的,昨天还生了呢!”

“好啊,我就说昨天没捡着鸡蛋,原来你从昨天就来捡了!你得把鸡蛋还给我!”

“娘!春花婶!”胡俊眼睛一热,朝前奔去,眼前这面色红润,嗓门很大的正是他娘。

“狗蛋呀,你不是当兵去了吗,咋今天回来了?你是不是犯了什么事啊?”胡俊娘很是担忧,也没心思吵架了。

“娘,不是……”胡俊向他娘解释了一下他是来救灾的之后,胡俊娘笑了。

“我就说我儿是个厉害的,不过咱们两个村子都挺好的。这还多亏了老太爷,要不是他一定让我们搬过来一起住,怕是大家都得冷死在家里啰。”他们刚开始还抱怨过,后来见雪一直不停,心里才生出后怕。

山洞里,老人们围着火堆在一起谈天说地,几个小孩趴在他们腿上认真倾听。汉子们劈柴的劈柴,修农具的修农具,偶尔开两句玩笑,也是其乐融融的。妇女那边就热闹了,吵闹声不绝于耳,大多是因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过口不过心,没一会又会好了。

这一幕让大家心里都暖暖的,一路走来尽是一些惨绝人寰的场景,此刻能看到这些,顿时就像是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十二月初六,大雪终于完全停止,自十一月中以来一直阴沉沉的天空,也终于放出了几缕金光。

十二月初十,朝廷的赈灾队伍终于到了。安城守军们的救援工作也都已完成,现存人口都被安置在了漠北县城集中管理。

除了赈灾粮之外,朝廷还给了抚恤金,凡七岁以上死者,其家人可领一人六百文的丧仪。除此之外,朝廷还给漠北免了两年赋税,让他们得以休养生息。

之后,赈灾大臣顾远按照救灾之策上所书,开始了重建工作,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除了葫芦村和墨斗村一人不少之外,其他的村子都伤亡惨重,几乎要应了楚辞的那一句十不存一。

原来二三万人的地方,如今大概只剩五六千还活着。最惨的是下元村的一户人家,十几口人活生生地饿死在家中,周围一应器具上皆有咬痕,想是饿极了。

寇静回到军营后,偶然在抚恤名单上见到了一家人,上面写着:云氏一家七口六口俱亡,下附名单……云盈,周岁……另,长子云大郎不知所踪。

寇静将手镯从怀里掏出,交给赈灾的那个兵丁,说道:“云大郎亡于道中,若他家还有亲人来寻,便把这个交给他们吧。”

希望他们去了下面,一家人能够团聚。

第34章 小二回来了!

自放榜日后, 楚辞和张文海就回了平安镇。和来时有点不一样的是, 方晋阳也跟着一起来了。

这些天方晋阳住在张家, 和张文海一起学习,他竟觉得张文海的很多方法都挺好的, 学习起来似乎也比以前要容易一些。

以往, 他的学业一直都是超过张文海的, 但不过短短月余, 文海竟然就已经追上他了。

初时,张文海侃侃而谈, 说楚辞有多么厉害,教学手段层出不穷, 他心里还有点不以为然, 只觉得文海是病急乱投医, 一个十几岁的秀才,又怎么比得上几十岁的呢?

但自从见到真人, 和他交谈一番之后, 他心里却不由得相信起张文海的话,觉得这楚辞必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夫子们年纪大经验足, 却有些墨守陈规,不会变通。楚辞年纪轻, 经验尚浅, 却总能推陈出新。

这些天他一直在纠结,待张文海和楚辞提出要离开时,他一咬牙一跺脚, 就说也要跟着去。

他去书院和先生告了假,决定在县试之前,就在平安镇和张文海一起学习了。

方家不比张家豪富,但在一个小镇上买栋房子却绰绰有余。可是好的房子难寻,所以,在房子物色好之前,他还得住在张家。

张文海是十分高兴的,楚辞对此也无异议,反正只是学生数多了而已。他以前带四五十人都不怕,怎么会怕多带一个?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