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206)(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大家私下里都打趣说,他们祖上肯定是烧了高香,才遇到这么一位好领导。

在这些知青中,郭红梅和陈洁算是过得最滋润的。金发全力支持老婆复习功课,不但替郭红梅上工,包揽了全部的家务,每天汤汤水水地给她补营养。

而陈洁则受到了顾家的细心照顾。田三红直接把立冬赶到立夏房间,给陈洁腾出一间屋子,让她住在家里复习功课,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

陈洁感激地说道:田姨,我要是考上大学,有你的一半功劳。

田三红笑道:啥功劳不功劳的,我就盼着你能顺利考上上学,好跟念群团聚。你们俩年纪也不小了,大学毕业后赶紧结婚。

陈洁低头微笑不语。

五场大体上很和谐平静,但其他分场此时闹得是鸡飞狗跳的。

农场里也有不少像郭红梅这样嫁了本地职工的女知青,她们也想参加高考,但丈夫和公婆坚决不许,百般阻挠,生怕她们考上大学远走高飞。

女知青们只能去找领导调解,领导们也很为难,劝也劝过了,思想工作也做了,但人家家属死活不同意,他们也不能硬来。

事情愈演愈烈,到最后甚至有一部分家属们结成了同盟,盯着不让这些女知青们,不让她们随意外出,不让复习功课,非打即骂,看到书甚至上去撕了。

这些女知青没法,最后只好躲到五场,百般恳求五场的知青们替她们打掩护。

这些家属直接气势汹汹地来闹。

五场的知青们自然站在女知青这边,开始是好言相劝,劝着劝着就开始呛了起来,最后险些动手,双方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顾立春做为五场场长不得不赶过来调解矛盾。

家属代表是两个老太太,一个姓周一个姓刘。

周老太长着一张刻薄脸,她仗着自己年纪大,说话咄咄逼人:顾场长,你来给我们评评理。你可是咱们农场的干部,你可不能向着她们这些外人。

刘老太太也开口道:顾场长,你别说我说话直,你这人就是心地太好,对这些知青太宽松。你就没想过,人家考上大学拍屁股走了,以后农场的活谁干?你也别指望这些人念你的旧情,我跟你说,我对他们看得透透的,人家打心眼里就看不起咱们,觉得自个儿是城里人,处处高人一等,你他们都是白眼狼。

刘老太的话引起了知青的愤怒,大家情绪激动地跟她对喷对骂起来。别的家属也加入战局,场面越来越难以控制。

顾立春用嘴吼已经没用,只好拿起大喇叭喊话:都给我住嘴住手,谁要是敢动手,我就向总场场办提议,年终奖励取消,报名资格取消,也别来找我借书。

这一句话戳到了点子上,大家果然老实许多。

顾立春知道世上最难缠的人就是不讲道理的老人,顽固不化,油盐不进,还倚老卖老,一言不和就倒地不起。他惹得起极品和奇葩,惹不起这些老人家。

顾立春拿着大喇叭继续吼:大爷大娘们,你们要注意身体,消消气。把你们的儿子叫出来跟我谈。

可惜这些家属们根本不理这套,他们的儿子也躲到在一旁。

顾立春怒吼道:你们还是爷们吗?一个个缩着脑袋让老爹老娘替你们出头,他们气病气坏了,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不怕人戳脊梁骨吗?是男人的都站出来,不是的就别来了,尽管缩着。

被人用高音喇叭痛骂,这帮男人们自然不能再躲,只好硬着头皮过来跟顾立春谈判。

顾立春让赵高孙厚玉陈洁等人帮着维持现场秩序,他把这些男人叫到一边谈话。

咱们做人不能太自私太没原则,你们的老婆嫁给你们,为你们生儿育女,换来的就是这些吗?换了你们要参加高考,女方和她娘家人这么做,你们是什么感觉?

有人不忿地说道:顾场长,你得站在我们的立场想想,我老婆要是考上了大学,她还会要我吗?她还不得远走高飞?到时她丢下我和孩子该怎么办啊?你可不能拆散我们家啊。

顾立春冷笑道:你们没听过强扭的瓜不甜这句话吗?如果对方真有二心,你们能阻拦得了吗?今年拦着了,明年呢?后年呢?你还能把人拴起来?拦是拦不住的,你们这样做只能让你们的老婆更寒心,到时候,她们有一机会更得远走高飞,谁傻了才会跟一个自私自利又无情无义的男人过一辈子?

也有人追着问道:顾场长,那谁能保证我老婆考上大学后不变心?

顾立春自然不敢保证,事实上,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是会变心的,男女都有,但男人占大部分。高考是一关,接下来的知青返城大潮也是一大关。没办法,这是时代造成的错误和悲剧。

顾立春想了一会儿,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实话跟你们说吧,这事谁也不能保证。但我还是那句话,拦是拦不住的,你们这样做只会让你们的老婆跟你们更加离心。不过有一条,是咱们人都是讲感情的,女人比男人更重感情。你对她十分,她对回报你一百分。你们之间的感情基础深厚,再有孩子做牵绊,就算你老婆考上大学,她也未必舍得抛夫弃子。到最后,你们一家,还有孩子,还不得跟着你老婆一起飞黄腾达?还有最后一点,你们难道没想到跟着一起高考吗?夫妻双双考上大学,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大家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才有人试探道:就我们这文化底子能考上吗?

顾立春道:大部分人都差不多,高考中断了10年,早把先前的那些知识忘得差不多了。你们可以试试。

这是顾立春经历得最艰难的一次谈判和说服,苦口婆心地劝了一个小时,嗓子都哑了,才终于说服一部分人,这些人有的答应不再拦着老婆复习功课,有的说要一起参加高考。

还有一小部分顽固派,怎么劝也劝不动,顾立春对此也只能放弃了。

他又想到一条,最后放下大喇叭,哑着嗓子说道:对了,还有一点,这点比较鸡贼,你们自己知道就行了,不要外传。我的亲爸在省城大学当老师,他跟我说,今年的高考是非常难的,竞争非常激烈,是百里挑一的那种难度。我这么跟你说,咱们农场这么多人,最后能考上的没几个,包括我自己也内。很多人都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态度试试看,考上就上,考不上继续呆着呗。所以你们不要觉得你们的老婆一复习就能考上,没那回事儿。你们就算是好吃好喝地伺候着,让她们好好复习,最后也不一定考得上。可是你们这样做了,她们会一辈子记得你们的好。

大家一听好像是这么回事啊,就算敞开了让她们复习,也不一定考得啊。于是最后一部分家属也放心了。

大家满意地散了,回去把自己老爹老娘也叫走了。

混乱的现场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

那些女知青们一脸感激地过来向顾立春道谢。

顾立春有气无力地说道:你们好好复习去吧,回到家里,态度好些,多哄哄。

这场风波终于平息下来。在此之后,那帮嫁人的女知青受到的阻力果然小了许多,有些人还受到了自家男人的特殊照顾。这让她们愈发感激顾立春。

相比这些女知青们,已婚的男知青们可幸福多了。绝大部分家属是全力支持,出工有人替代,还被人好吃好喝地照顾着。

继家属风波之后,农场又出现了干部与知青们的矛盾纠纷,好在事情闹得不算大,又有场领导协调,事情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11月份开始报名,红河农场共有一千多人报名。

顾立春报了三个志愿,第一个填了河东大学哲学系,另外两个学校也是本省的,学校略次于东大,但也不错。

报名的时候,很多人拿不定主意就来咨询顾立春,这种大事,顾立春也不敢随意,了解的就多说几句,不了解的也实话实说。

报名之后是更加紧张地复习,经过了四十多天的紧张学习后,12月10号,大家迎着寒风走进了考场。

第192章 结局(上)

顾立春分到了第一考场, 地址在云阳第一中学,同一考场的还有陈洁、郭红梅和贺新华等人。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