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随身带着淘宝去异界 第31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从手上掌握的资源来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云深估计他们也能找到白云石来制作镁砖,但眼下比较赶时间,他也只能用比较贵的办法来得到合适的材料了。相比之下,坩埚就令人头痛一些。有氧化镁,粘土,熟石灰这些基本材料,并不等于他们就能把东西烧出来了。吴运铎那样的大家在造第一个坩埚的时候也经历了数次失败,还有人因此受伤,在目前只有云深和黎洪算是一又四分之一个技术人员的情况下,更是困难重重。

但云深和那些在几乎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建立起国家初步工业基础的前辈们不同,他有外挂。

在现代仪器和技术理论的帮助下,云深和他带领的以遗族人为主的技术小组只是经过四次失败,一次爆炸都没有发生,就造出了适用的坩埚。现代坩埚勉强也能造,但云深认为这样步子就迈得太快了——虽然就目前来说他已经非常跃进了。在这个世界的这个时代里,炼铁的方式就是把煤炭或者木炭和拣选过的铁矿一层覆一层地交叠起来,烧出铁水铸成生铁块,然后才锻打加工。成品的好坏取决于铁匠的手艺,一个技巧高明的铁匠的受重视的程度不下于一位法师,这也是矮人族虽然占据矿脉,却很少有人敢于跟他们抢地盘的原因。

按照云深提供的配比,技术小组的成员在烧结好的坩埚内把生铁,熟铁,造渣料生石灰和助溶剂萤石放好,接着架到炉内用镁砖砌好的炉架上,送入炼好的焦炭。燃料点燃,风箱向炉内吹入空气,燃烧后的废气进入由阀门控制进出气的一号蓄热室,经过两个蓄热室的蓄热之后,废气用鼓风机抽出烟囱,经过预热的空气被鼓入炉膛。

热浪滚滚涌出,人们本能地向后退去,范天澜把云深拉到身后,眯起眼睛盯着从熔炼炉内透出的白得刺眼的火光。

“融化了。”他说。

黎洪带上墨镜凑近了一点,从观察孔内看进去,坩埚内黑色的生熟铁已经变成了红色,正像蜡烛或者猪油一样,以看得见的速度融化。云深准备了三副眼镜,等聚在这里的技术小组成员差不多全部看过,坩埚内的铁也差不多融化完毕了,暗红色的铁水平平铺展在坩埚表面。

接下来的工作是通过搅拌加快铁水的脱碳反应,钢钎破坏铁水表面的平静,下部的白色铁水翻上来,令人难以直视,从中升起一缕缕浅蓝色的火焰,铁水沸腾的景象人们发出意味复杂的感叹声,黎洪感叹道,“就像法术一样啊……”

“只是加热到一定程度自然产生的现象而已。”云深回答。

搅拌带起的不仅是沸腾的铁水,还有成块的炉渣。云深让人用特制的坩埚勺把表面的炉渣捞出来,然后倒进旁边的水池。有人好奇地捞起来一块黑色的钢渣敲了敲,把它敲成了一堆碎末。

“炉渣的作用,就是带走铁水中的杂质。只有纯净的铁和恰当比例的碳结合,才能称之为钢。”云深说。

第二批造渣料加入了铁水中,黎洪捞出一点铁水,在陶制沟槽内浇出一段铁条,然后云深用铁条在砂轮上摩擦出来的火花来判断熔炼炉内铁水的脱碳程度。

几次造渣,几次试件,在这间砖砌的小平房里,被炉火烘烤的空气热得几乎每个人都出了一身的汗,云深还好一点,他离炉子比较远,也无需动手,只是额上有些湿意,热风微微拂动黑发拂过范天澜干洁的额头,他站在云深的身前,却连一滴汗也没出。

第一个坩埚终于出炉了。一百多斤的坩埚被几把坩埚钳夹出了炉子,房子里的热度再度上升。黎洪和同伴一起小心地把坩埚倾斜,将钢水慢慢倒入已经塑好的硅藻土土槽中,为了防止空气进入钢坯,钢水表面先铺了一层生石灰,然后再铺上木炭粉。

在等待钢坯冷却的过程中,黎洪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有些迟疑地看向云深。

“术师,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云深也迟疑了一下,“呃,打铁的事,我不会。”

能听到术师说出“不会”这两个字还是第一次,但是看到在范天澜衬托下术师那显得更为清瘦的身体,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黎洪又看了一眼黑色的钢坯,“术师,我是说……这样就是钢了……?”

“是的。”云深说。

真的这样就够了?当初术师说要直接炼钢之后,黎洪就吃了一惊。在这个世界上,铁算是容易得到的,但一块好钢的出现并不比黄金容易。在遗族的砺金时代过去之后,能够锻打出一块好钢的铁匠就变得极为稀少了,连矮人族都不会向外出口,兽人族那位铁匠曾经跟黎洪说过,如果一位铁匠能够打出超过一个人头重量的钢,他就可以去帝都生活了。他倒是没怀疑过术师能不能造出钢来,只是他想象的过程应该是更复杂的,更艰苦的,更漫长的,更……总之不是这样,烧一烧,搅一搅,倒出来,力气都没怎么用,就这样完了。

黎洪很想再跟术师确认一遍,不过终究按捺了下来。

两个小时过去,5口坩埚都出炉了,第一口坩埚浇铸的钢坯也完全冷却了下来。云深因为还有其他工作而暂时离开了,剩下的人把钢坯搬到另一间工房内。没有能切割那块钢坯的东西,黎洪也舍不得直接用整块的钢坯拿来打造——如果真的是钢的话。他拿起最后那块试件,把它放在铁砧上用力一敲,试件发出清澈的鸣音。

“……”

黎洪看着手下那块黑色金属,深深吸了一口气,将它放入了炉火中。

数个小时之后,一把匕首被送到了云深的面前。范天澜拿起这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将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抛到空中,伸臂一挥。落地的石块均匀分成了两份,匕首的钢刃也看不出丝毫损坏的痕迹。

“看起来还行。”云深说。

第71章 临时建筑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在这个部族联盟迁移到萨德原地的第十六天,也就是云深说出某句断言的第十五天夜晚,自北而下的寒潮终于席卷而至。

风声持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的清晨来到的时候,彤云已经密布了天空,干冷的大风从土地的这一头吹过那一头,凛冽如刀。有经验的老人裹着柔软厚实的珊瑚绒袍子,对准备开始这一天的各种劳动的族人念叨着初雪恐怕就是这两天了。

“这是当然的,术师不是已经说过了么?”有人说。

虽然气压计的表现已经提前预告了冷空气的来到,但天气的变化居然和云深当初的“预言”一致,连他本人都感到有些意外。私心来说,他是希望这场雪来得再迟一点的,初雪如约而至让他在整个群体中的威信再度提高,不过这种效果他已经完全不需要了。

骤降至0-3°的气温对普通人来说是很难捱的,云深从地球那边调运过来的大批珊瑚绒布料经过塔山族妇女的裁剪,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无袖短打作为工作服很受欢迎。不过当身边环绕着毫不在意地把手臂和半个肩膀坦露在外的遗族男性,已经扛不住而穿上棉衣的云深行走在各个工地间的时候,原本就引人注目的他变得醒目。察觉到人们关心的视线,在很多地方大而化之的云深在最初的时候也感到有些窘迫,不过被看多了他也就习惯了,毕竟体质这类差距确实是技术也无法改变的。

同时进行的数个工程中,除了炼铁熔炉的建设尤其受到云深关注之外,集体宿舍的进展也很快。

土木工程在规划的时候看起来是很复杂,一叠图纸拿出来,能让人看到眼睛疼。但只要分工明确,统筹恰当,即使是没有学习过相关技能的普通人,也能通过合作达到很高的效率。而在有些单纯人力难以应对的地方,机械可以取代工匠的作用。

因应现实的需要,云深对伐木场的车床进行了几次改良,在增加了许多零件之后,水力车床已经变得颇为复杂,也不再仅仅用于片开木材或者刨光板面这样单纯的工作。生铁炉子完成了,原先的车床床身也从木板换成了铸铁,厚重的兽皮切割成块后缝合成皮带,经由木滚轮的传动将木材流水般送向安装了卡盘和多种刀具的车床,负责控制车床的人只要扳开开关,将高速转动的刀具推到指定位置,就能将它们相当快速地加工成符合需求的板材。

流水线的效率是最熟练的木匠也无法达到的。堆积成山的板材没有放在露天晾干,经过简单的尺寸验收,它们都被送到了已经林立了150根立柱的集体宿舍工地上。粗壮的地梁和高大的立柱榫接起来,除了立柱基部的硬化,地梁部分都以半埋入地下的石料分段承托,100个遗族精壮男子只工作了一天,就把第一层的地梁结构安装完毕。

立柱的地面高度有6.5米,为了安装第二层的横梁,现场临时安装了一座滑轮吊车,虽然看起来颇为简陋,但云深设计的这架吊车不仅能把沉重的木梁吊上数米高的空中,还能应对需要,由人力推动来改变吊臂的方向。在砰砰砰的大锤敲击声中,数百根来自地球的无缝钢管也运至工地,在范天澜的指挥下,人们用套件将这些两头刻有螺纹的钢管连接起来,照着云深的设计图以一种相当复杂的结构固定在方格形状的地梁上。

在那些麻烦的金属管道铺设完毕之后,另一批工人搬来还散发着新鲜木质香气的板材,将它们一块块地铺装在嵌入栅栏状木条的地梁上。

在材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虽然1300多平米占地面积的规模看起来颇为庞大,但本质还是工程板房的临时集体宿舍建造速度是很快的。尤其是为了日后拆卸方便,板材没有用钉子和木隼固定在地梁上,人们只需要把一块块的长方形木板在方格状的底座上沿着下凹线排列好,然后用硅藻土填补空隙就算完成了,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技术要求的工作。但在120个人的合力劳作下,第一层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地板的铺装。

接着是墙板的安装。上下相对的横梁上早已开有凹槽,3米长度的墙板只要上下楔进去,推动它们拼合起来,外墙用两两相交的木条完成x形的稳固结构,然后用硅藻土涂抹厚厚的一层。内部的隔间结构也是同理,只是不需要涂抹土层而已。

为了完成这栋云深眼中的简易房,在降温之前就结束了捕鱼任务的塔克拉和从伐木场过来的韩德拼合成了一个工程大队,两位族长在首次合作中都表现出了与其地位相符的成人气度(也许对塔克拉来说更重要的是有范天澜这个总监工的弹压)。从一开始的不知从何下手到后来的恍然大悟,总计600人的建设大队花了6天时间,总算建成了这栋对大多数人来说堪称豪华别墅的木制集体宿舍的上下两层。虽然还有半层还未完成,屋顶所需的陶瓦也没出窑,甚至刷上去的外墙硅藻土壁也没有完全干燥,不过要入住却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初雪只下了一天半就结束了,薄薄的一层白雪早已在忙碌的人们脚下变成了冰冷的泥泞。踩着潮湿的地面,入骨的寒意从人们的脚底直传而上,在雪化的时候,站久了手脚都会发痛,但正在空地上排队的人们脸上却是兴奋到有些飘渺的表情。虽然这栋乳黄色外墙的建筑是在所有人的眼前建造起来的,构成它的材料也是由无数人力准备完成的,但也许是被那种跟春季植物生长一样迅猛的建成速度惊吓到了,即使昨晚已经被各队队长和组长通知过了今天移居的事,大多数人还是有种身处梦境的恍惚感。

参加了小夜班学习的少年少女们拿着写有数字的纸牌在集合起来的队伍中跑来跑去,他们是领队,负责把自己名下的队伍在被唱名的时候带到已经分配好的宿舍中。20天之前似乎也有类似的场景,那时候茫然地等待着术师安排的人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只不过过了20天,他们的生活居然会是眼下这种模样。

作为伤员中恢复得最快的人之一,闻风在能自由活动之后就向南山要求加入劳动,不过他的工作是跟泥水打交道,把粘土通过一种基座变成一段段的粗大管子。这栋“集体宿舍”的建造工地就在他每天午休和收工的必经之路上,每次经过时,他都亲眼见证着这栋建筑的进展。见识到这种飞速进程已经让人很难淡定,当他真正走进来,抚摸着光滑的木板墙壁,看着悬挂在各条走道上的宿舍结构示意图,仰视着那些复杂的跃层结构和错落分布的巨大窗户的时候,闻风再次由衷地对那位黑发的术师感到了敬服。

用木板隔起来的单间宿舍其实不怎么宽裕,除了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居住在小房间里之外,其他人多数还是要8到10个人分享一个较大的空间。但是跟大通铺的帐篷比起来,这种类似一元公寓的空间已经算得上高大宽敞。只是内部结构实在复杂,从外墙来看只有两层,但用木梯连接的跃层结构却在6米的高度中做出了4层总计19个平面的楼层,不仅空间在视觉上显得更为开阔高挑,密密麻麻的格子间也产生了一种不规则中的规则美感,采光当然更为便利。当然,这种结构也把撂下大话说要接手这个任务的塔克拉折磨得简直要吐血。他能和韩德合作得如此默契,至少有一个原因是两者在这个工程中受的苦都一样,同为难友当然很容易产生共鸣。

如果不是范天澜也在工地上,甚至有许多问题还是因他示范才能解决,塔克拉简直要以为这是云深给他的惩罚了。不过在整体框架完成之后,他还是很得意地说,“国王一定也没住过这么好的地方。”

非常难得的,这次几乎所有人都赞同了他。在豪华程度上当然不能比拟,但只要有最基本的常识,就知道能设计而且指导他们完成这个工程的术师拥有的智慧多么惊人,这才是远胜于任何权势和财富的珍宝。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