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9)(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甚至因为其他大队人不明就里,听到的都是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这事传的就愈加离谱,成了向阳大队一个叫钱向东的青年竟然修好了连公社技术员都修不好的拖拉机。

这一下钱向东是在十里八村彻底出名了,成为名人。有许多他队不了解钱向东品行的大姑娘小媳妇偷偷跑到向阳大队专程来看钱向东。

这会儿正是春种农忙时节,钱向东自然在田地里挥汗如雨。一是天气没那么冷了,二也是农活累人,钱向东正是好时候,火力壮得很,穿的衣衫就很薄。

薄薄一层布料根本挡不住蓬勃激发的肌肉,随着钱向东一下一下抡起锄头,鼓鼓囊囊的肌肉跟着一下一下凸起来。再看钱向东身躯高大体格健壮,以及那硬朗英俊的面貌顿时羞红了脸。

大姑娘小媳妇们一个个粉面含春,眼含秋波,心思不知道飘到了哪里。

只有那嫁人多年,孩子都生了一个足球队的妇人们满不在乎,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眼神直白火辣的落在钱向东劲壮充满力量的腰上,很是满意。

这小伙子日后的媳妇有福气了。

四哥!路莳一来就见钱向东被外村女人们偷看,顿时上扬的嘴角就落下来,他凶狠的瞪了那帮女人一眼,蹬蹬向钱向东跑去。

谁知道那些被瞪了的女人,除了个别脸皮薄的,都捂着嘴嘻嘻笑。

路莳更生气了,都怪钱向东,长那么好看干什么,就知道招蜂引蝶,好不容易送走了一个金桂枝,这又来了无数个金桂枝。

钱向东听见路莳的声音,没等抬头,眼里先有了三分柔和,再抬眼,三分柔和立刻变成十分笑意。

他好笑的看着路莳,这气鼓鼓的,谁惹咱们的小路同志了?

路莳哼了声,瞥了眼对他们指指点点笑嘻嘻议论的女人们,忽然计上心头。

凑近钱向东耳边小声道:四哥,我和你说这找媳妇得找矜持的,不能找那种上赶着的。

钱向东先是一愣,随后眼角余光瞥见几个人影,心里就如明镜了,有些好笑。

路莳见钱向东没生气,顿时大受鼓舞,大谈特谈道:你想啊,这奔放的女人,她对你热情,对别人也能热情。

哦。钱向东拖着长长的调子,故意道:这么说找对象还是得找矜持的?

对。路莳一口咬定,心里美滋滋。

找矜持的好,他四哥也矜持,两个都矜持,还处什么!处不成,那好吃的可不就送不出去了吗。最后兴许就能落到他肚子里。

路莳揉着肚子,嘴巴里分泌唾液,似乎已经吃到好吃的了。

钱向东实在没忍住,使劲揉了把路莳的短发。路莳扬着脸,眯着眼,美滋滋的笑。

钱向东心情大好,只觉得春日阳光明媚,将这大好河山都照亮了,春光无限。

他的声音跟着变的又轻又柔,你找我有什么事?

路莳这才想起此次来的主要目的,一拍脑门,对了,我是来和你道喜的。四哥,你真厉害,竟然还会修拖拉机,现在你可是咱们向阳大队远近闻名的名人了。

钱向东恍然大悟,想来最近偷看他的女人们都是因为这个传言。不用想,他都能想到传言被谣传成什么样,夸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不然这些女人也不会特特赶来看他。

传言肯定夸张了,那拖拉机就是一个小毛病,而且那天技术员不在,我就随便弄了弄,没想到真修好了。

路莳是真心开心,况且他本就不是一个矜持的性子,故而道:四哥,你就是太矜持了。那拖拉机是谁都能修好的吗,你给修好了,这就是本事。要是我也有这本事就好了,就可以不用种地了。

路莳是做梦都不想再种地了,没旁的原因,太累。

钱向东心念微动,不知想到什么。

给。路莳打断钱向东的沉思,张开手,手中静静躺着一枚黄胖胖的鸡蛋。四哥,祝贺你名声大震,这是我送给你的贺礼。

钱向东望着那枚鸡蛋眼神幽深。虽然只不过短短几日相处,但他比谁都了解路莳是个什么性子的人。

不说这年代物资匮乏,家家户户几个鸡蛋炒出一盘炒鸡蛋就是顶硬的菜,可以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就单说路莳自己,这鸡蛋不知道馋了多久,兴许晚上睡觉都恨不能抱在被窝子里睡,能舍出来给他,那情谊不比一个穷人把全部身价拿出来借人差多少。

钱向东心底酸酸涩涩,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但他知道这感觉不坏。

钱向东伸手去拿,才发现鸡蛋是温热的,是刚煮出来,这是特意给自己煮的。他的心如同这鸡蛋的表皮一样温热,仿佛被一股暖泉包围。

四哥,恭喜你,你现在可是咱们大队的名人了。一个大嗓门远远喊道。

钱向东和路莳抬头看去,就见韩金竹快步跑来,转眼到了近前。

四哥,那拖拉机真是你修好的?韩金竹气还没喘匀,就又道。

不待钱向东吱声,路莳先骄傲道:当然,我四哥就这么厉害。

韩金竹也不在意路莳越俎代庖,反而大力拍了两下钱向东,高兴的哈哈大笑。

金家的地离钱家的远,并不知道那日发生的事,这些都是才听说的,就忙不迭过来和钱向东道喜。别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在那个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年代,这就顶天大事,很是荣耀。

这个年代的人大多数都很纯朴,说是道贺,韩金竹就真是专门为这事跑一趟,道完贺就又赶紧跑了。农忙的时候可没那个闲工夫说闲话,能忙里偷闲跑过来一会儿已是十分不易。

钱向东对此心里还是有触动的,倒是路莳得意的瞅着钱向东,眉眼飞扬。

钱向东一下就明白了,这是在说他带了礼,韩金竹没带礼。他比韩金竹对他重视多了。

钱向东想笑,到底还是憋着笑哄了路莳几句。说起来这事还真不是韩金竹不重视,本也算不得大事,真不到送礼的地步。这时代的村里人也就红白喜事会送个礼,当然还有处对象。

晚上干了一天活的知青们全部都返回到知青点,众人皆是灰头土脸,累得话都不想说,只想赶紧吃过饭躺床上休息。

知青们来自天南海北,都是城里人,且有文化,一般而言是高中毕业生或者初中毕业生。

路莳是初中毕业生,年纪也是知青里面最小的。不过这没什么用,毕竟知青们太苦了,自己都在苦水里泡着,谁还有心思照顾别人。

知青的日子真的很艰苦,并不像后世电影小说里面展现的那么好。好像知青们下乡到了农村随便意思意思干点活,家里就会每月寄来大批物资。实际上这几乎是不可能。

首先便是城里人家条件也有限,每家都是一大家生活在一起,孩子少说四五个,这就是四五张嘴。若是结了婚,人口就更多了。

还有知青下乡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不算短暂。家里父母又怎么寄得过来,几个孩子都在乡下,总不能给这个不给那个,若是都寄钱寄票,那么还在城里的家里还要不要生活了,又吃什么喝什么。

所以除却个别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大多数知青们都要靠自己,也就是和村人一样种地得来的公分吃饭。

其实这些知青们的过的日子还不如村里人,村里人从小就在这个生活环境中长大、种地,练就了一把好力气,做惯了这些事,也就不觉怎样。

知青们不同,他们生活在城里。就算是家庭条件最差的,也没种过地,出过这种苦力。因而种地对于他们来说,是真的又苦又累,他们都是在咬牙坚持。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