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官伎 第34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柳湘兰对红妃她们几个女弟子笑着道:“这是秦三姐,她家住在南桃花洞纸马巷子,请你们去家中坐坐...也是走动走动的意思。你们呢,要不要去随你们!”

红妃一下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这种事她也曾听说眼见过——一家官伎馆总有好几家相关连的妓.院。对于这些妓.院来说,和官伎馆搞好关系也是一件正事!所以除夕夜里,她们也会请官伎馆的女乐来自家坐坐。

柳湘兰让红妃她们几个女弟子过去,说明这家不是常联系的,眼下只能说搭上边了,双方未来要不要加深合作,彼此都还在试探中。

虽说是让红妃她们选,但眼下这种局面,红妃她们四个没有一个会说‘不’字。当然,她们内心也是愿意的,这边点头之后,虽然表面上做矜持之色,实际上花柔奴她们几个眼中得意之色已经掩饰不住了。

她们显然都知道,这个时候被私妓人家请去的女乐,进了门都是真正的贵客!私妓那边都是要捧着的。

过去,她们只能看馆中各位娘子有这样的待遇,眼下轮到自己了,心里是得意的很的!

柳湘兰让人抬了她们四个的轿子去,又嘱咐了两个健壮的阉奴陪着——京中治安并不坏,但女弟子们是最需要小心的!小心无大错,红妃她们进出的时候总有撷芳园的健壮阉奴看护。

秦三姐也上了轿子,伴着红妃她们一起回家去。她的轿子走在前头,便先一步到了纸马巷子的家里。才下轿就叫道:“娘!来了几个姐姐,快让家里孩子出来接人!”

站在院内正屋门首的是秦大娘,正是秦三姐的亲娘,此时见女儿将撷芳园的女乐请了来,立刻欢欢喜喜走到庭中,转头还唤着自家女孩儿。红妃下轿的时候听着,也就是‘珍珍’‘小玉’‘宝珠’之类常用在烟花女子身上的名字。

秦大娘家除了她自己这个掌家鸨母之外,连秦三姐在内拢共是六个女孩儿。最小的两个和红妃她们差不多大,又有两个在二十多,秦三姐就在其中,再两个就是三十出头的了。

红妃看过这家那扇黑油外门,看着和一般良家没什么不同。又看这家几个女子,由小到大都举止不俗,就知道这是一家‘半掩门’。

东京城中的风月场所是分了档次的,就和风月女子有等级之分一样!

最常见的是各种妓.院,这些妓.院开门经营,艳帜高涨,往往挂上各种艳色花灯,又让女孩子在灯下对过路人招摇,只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家是做什么的营生——区分这种妓.院档次的,是妓.院本身的装潢、地段,以及院中女孩子们是否年轻貌美。

但又有一种和公开的妓.院完全不同,她们做家户人家的样子,表面看与民居无异。只有常来走动的人,才知道这里头的乾坤,这就是所谓的半掩门。

不过‘半掩门’也分很多种,秦家这个在红妃看来属于档次比较高的那种——六个女孩子都颇有姿色,哪怕是年纪稍大一些的,也有一种风韵,对于特定的人群来说,反而比初出茅庐的年轻妓.女更有吸引力。

至于差的半掩门是怎样的,红妃也不知道——她日常能够走动的地方就是那些,哪怕是为了安全考虑,她也不会去一些治安不那么好的地方。而差的半掩门,偏偏又大都在那些地方。

她只是听说,那多的是一些四五十岁的老妓、丑妓,是连去一般妓.院搭伙人家也不要,只能自家‘做生意’的...另外,据说一些离开女司的良籍女子也会悄悄卖身(从律法上这是不许的),行事与半掩门差不多。能离开女司的良籍女子都是绝经了的,可以想见在这个泥潭里挣扎,是不会‘体面’的。

秦大娘将红妃她们让到厅中,厅中已经摆了酒饭。此时问过红妃她们四人的年纪,知道陶小红最大,孙惜惜次之,花柔奴又次之,红妃最小,便让家里的女孩子无论年纪大小,都称呼陶小红大姐、孙惜惜二姐、花柔奴三姐、红妃四姐。

此时众人之中秦大娘辈分自然最大,但她丝毫没有拿大,而是让陶小红、孙惜惜坐了主位,让花柔奴和红妃在她们对席客位坐下。至于秦大娘和她女儿秦三姐,则是在背着门口的位置打横相陪——这个位置方便为主客斟酒递菜,向来是陪客的位置。

至于正冲着门的上坐,因为在场没个比红妃她们地位更高的人,便空下了(若是撷芳园中来了个正式女乐,那倒是能坐。但在当下的情况中,总不好让红妃她们四人之间有个高低,索性就空下了)。

秦三姐平时算是这个院子里的小掌班,不说如何拿乔,在几个女孩子中间却是说话算话的。但在此时,却仿佛仆婢一般,起身为红妃她们斟酒:“大姐、二姐也动动筷子,家里饭食是正店送来的...我与三姐、四姐斟酒,这酒不醉人的,三姐四姐慢慢吃!”

边说着,让其他几个女孩子到跟前来表演才艺,笑着与红妃她们道:“这也是班门弄斧了,家中几个姐姐妹妹自然比不得几位姐姐在自家听过的、看过的...胡乱看着也就是了,算是解闷儿消遣!”

第51章 玉质(3)

红妃她们四个到底在秦家不熟悉,也没有多少话可说,当夜不过是略坐了坐,就由秦三姐亲送回了撷芳园。她们回来的时候,这一夜同样被请去别家的女乐也陆陆续续回来了,这个时候时辰还不算迟,撷芳园的姐姐妹妹们还得自家过年呢!

此时有守岁的习俗,相对于一般人家,早睡晚起的女乐们熬到下半夜自然没有一点儿难度!回头寻了比较相好的姐妹,就在自己院子里闹腾开了——爆竹一声声放着,热闹声里,她们也不无聊,有的是游戏可玩。

师小怜便拿出了一套叶子牌,又让小阉奴去院中请了两个交好的女乐来坐着。连红妃在内就是四个人,正好凑成一桌...叶子牌很像是麻将的前身,不过如果是玩游戏的话,两人玩得、三人也玩得,这就不同于麻将了。

叶子戏两人的叫‘搭□□’,因为□□是两个脚,三人的叫‘钓金蟾’,因为传说中金蟾是三只脚。不过,相较而言还是四个人的局更常见,另外两种玩法只不过是人数不够时暂且凑合罢了。

叶子戏在如今民间非常流行,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都是喜欢玩的。而具体到官伎馆中,最流行的也是叶子戏,次之还有打马、牌九几种——这些博戏都是一局一局玩儿的,又是比较有趣味的玩法,十分对来此光顾的达官贵人的胃口。而对于官伎馆来说,这种一局一局的玩法,也方便抽头挣钱。

博戏抽头是女乐们来钱的大头,仅次于开酒席,但对于普通女乐来说,开酒席也就是一些节日才能,机会有限。真的比较起来,还是博戏抽头更能细水长流,是稳定的收入来源。

女乐们对博戏抽头是很看重的,也因此从小就学会了玩儿这些。这样客人牌友不够时可以顶班,又或者客人水平太次时,可以帮忙掌牌...在闲暇时候,女乐们凑在一起,也常有玩儿这些的。

这会儿大家都在各自凑成伙儿,免得除夕夜里难熬!只要没有率先答应别人,都是一请就到的!

所以一小会儿的功夫,师小怜小花厅刚放下的花腿桌旁四面就坐好了人。嘻嘻笑笑中,四个女孩子一边闲话一边玩牌。旁边是周娘姨侍奉茶水、手巾之类——她乐于如此,她这里忙前忙后一通,最后赢钱的人总得给她吃点儿喜。女乐们出手大方,随便吃点儿喜对她来说也不少了!

“今日咱们赌什么彩头?”来的女乐之一,冯珍珍起头问道。

师小怜想了一下:“自家姐妹玩耍,图个消遣而已,很不必在意那些。只是没个彩头又玩着没趣味,便随意赌些,赢家给姐妹添几样消夜果子就是了。”

守岁要熬到很晚,一边守岁一边嘴上不停,这也是习惯。久而久之,守岁时吃果子也成了传统了,这一夜吃的点心特别被称为‘消夜果子’。

这样说定了,红妃她们就玩了起来。玩这种博戏最不觉时间流逝了,等到子时家家户户又放爆竹,声响传入深宅中,这才意识到什么时辰了。这会儿也坐了一个多时辰了,冯珍珍便撂下手中的叶子牌,道:“今日暂且如此罢...腹内饿的慌,姐姐这里有什么消夜果子,随便拿几个来!”

周娘姨连忙把叶子牌收拾下,又端来了一个十六槅的红漆果盒,里面放的满满当当的消夜果子,有各样细果、鲜果、蜜煎果子,如十般糖、豆沙团、韵果、皂儿糕、市糕、大耐糕、蜜酥、炒栗子、橙玉生...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点心。

等果盒拿上来,周娘姨又要去捧茶。这时,打外面来了一个提食盒的小阉奴,给红妃等人拜年之余,打开食盒来,原来里面放的是馎饦——此时习俗有所谓‘冬馄饨,年馎饦’之说,过年这日总是要吃馎饦的,这是茶房那边送来的。

馎饦就是面片汤,做的再好吃也就是那么回事。今晚可吃的东西太多了,红妃她们也就是略尝了尝,给了送馎饦的小阉奴一点儿赏钱也就算了(不用特意给押岁钱,过年时每个女乐都会在官伎馆中上下放赏,所以此时赏钱也没有和平时不同)。

临到要走的时候,师小怜才叫住了小阉奴,让他去街上买点儿食物来——消夜果子已经够丰富的了,但都是寻常的食物,这显然不能满足挑嘴的她们。正好她们玩叶子戏时赌了东道,便正好让这个小阉奴跑腿。

小阉奴在女乐们面前往往乖顺似鹌鹑,让跑腿哪里敢拒绝!哪怕他接下来还有送馎饦的活儿,也只能拜托其他人代他去做。当然,这也不是什么苦差事,逢年过节时为女乐跑腿。总会有预计外的赏钱。出去跑腿买东西的时候,随便买点儿果子回来,就足够回报帮忙的人了。

回头拢了一件大袄子,袖着袖子遮头便冒雪往外走。今夜开着的酒楼、茶饭摊子不多,但总有人看中这个时候有人要买熟食,但外面没多少店开张的特点,特意彻夜开店...合家团圆固然重要,但谁又和钱过不去呢?特别是一些生活艰难的人,大年夜也不是回家呆着的时候!

跑了半条街,小阉奴终于把几个女乐点的东西买齐全了,用个大食盒提了。拿一块手巾裹在头上搪雪,顶着风雪大步回了撷芳园。

不同于早备下的各种消夜果子,这个时候从外买来的都是现做得的熟食,另有一种风味。就比如炸鹌鹑、炸冻鱼头、旋炙猪皮肉、煎夹子等等,都是要趁热吃的!

而这些小食之中,要说新奇,还是那碗燕窝羹——拿冰糖吊着熬了,每人有一小碗。

师小怜见了燕窝便道:“真个买来了?还当今日开张的铺席少,买不到这等呢!如今京中最喜欢一些新奇菜式,这燕窝刚刚从交趾传来,正受追捧...说实话,比起一些古古怪怪的,这燕窝菜倒还算好,口味不算古怪!”

“我成日的唱曲,养嗓护肺的方子不知试过多少,到头来还不如这燕窝菜...前些日子问了个好郎中,他让用这燕窝菜煮白梨吃,又不让放糖,说是如此不止养着嗓子,还能滋补身体,护住肺里一口气。真的假的不好说,按那郎中说的吃了,倒有几分效验。”

这话涉及到了女乐们的养生之道,而说这个大家就一点儿不困了,兴致勃勃讨论起来。对于女乐来说,养生是和美容养颜连起来说的,这也是这个时候的习惯。此时的医家写了不少医书,普遍得出了身体好自然面色好、头发好的结论,说实在的,这种结论虽然看起来众所周知,缺乏突破性,但比一些不知所谓的养颜偏方还是好太多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