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官伎 第32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说罢,也不管严二娘是喜是忧,直接道:“如此也就是了,阿姨送些月娇的行李来,她就在我院子里住下罢...粗笨东西就不用拿了,我这里都有,只用惯的脂粉、首饰、衣服之类送过来就可!”

就在师小怜的几句话里,师小怜的院子里就多了一个严月娇。相比起红妃,她这个‘实习生’显然要做的好得多——因为师小怜是亲姐姐的缘故,红妃虽然认了师小怜做‘姐姐’,却不像花柔奴她们那样,处处讨好、来去殷勤。

平常红妃还察觉不到自己这一点和别的女弟子不同,如今有了严月娇在一旁对比,才发现自己的‘懈怠’。

严月娇对师小怜奉承是真的奉承,而学习认真也是真的认真!夜色深沉的时候,红妃都是在强打精神,只有她神采奕奕,一边在旁打下手,另一边还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师小怜身上,看她是怎样和人应酬,进退自如的...就像是一块海绵,拼命吸收着水分。

这样,还两边都不能出一点儿错,也是非常不容易了。相比起她,红妃甚至可以说是‘不敬业’,没有一点儿她现在是在做服务业的自觉...事实也是如此,她更多还是沉浸在上辈子身为表演艺术家的荣光之中,不能自拔。

她拿自己当艺术家,而不是服务业从业者——这里并没有看不起服务业的意思,只是对于当事人来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又是一场斗茶会,邀请了包括师小怜在内的三名女乐作陪,在场的都是达官贵人,红妃和严月娇是随着师小怜一起去的。

此时茶道经过了隋唐时的演变与发展,到此时已经形成了非常严密优雅的‘茶道’。这和后世的冲泡茶不太一样,冲泡茶虽然也有所谓的技巧,但到底失之于程序简单,无法成为‘茶道’。

这说起来也算是一种悖论了,只有足够简单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推广,然后获得最强大的生命力。但一旦过于简单了,也就失去了仪式感,失去了‘过程’,无法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了。

红妃上辈子,华夏早就是冲泡茶为主流了,那时候华夏人喝茶也讲究各种好茶叶,其中难得的也非常昂贵。但和保留在东瀛的‘茶道’相比,却总显得少了点儿什么,紧要就在点茶的过程不同了。

简单的冲泡茶让茶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即使是农村里、山里,也会有一包商店里买的商品茶。平常拿来煮茶叶蛋,逢年过节的正式场合还能给客人冲茶。

而在茶道成为重要文化的东瀛,学习传统茶道的人颇多,但相对总人口依旧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复杂的过程是推广的阻碍,同时又是形成一种文化、一种仪式的天然温床!

这有点儿像咖啡,速溶咖啡成为加班人士必备,但如果是追求生活情调、喜欢精致生活(或者更直接一点说,就是喜欢生活更有仪式感,更有逼格)的人,就会在家里买咖啡机、手磨机,用精心挑选的咖啡豆,做一杯手磨咖啡。

速溶咖啡只是给生活提供□□罢了,后者则不再局限于‘提供□□’,甚至不局限于‘饮料’这一身份,本身已经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了。

冬天是削雪煎茶的好时候,士大夫们有钱有闲,这时候邀来三五好友,又令美貌的女乐雅妓作陪,斗茶品茗,真是风雅呢!

师小怜陪着一位客人赏鉴一旁挂着的一幅画,另外的客人、女乐,或者烹茶,或者谈心,或者做些别的什么,都是有的。

至于红妃,师小怜陪着的那位客人分不出手来烹茶,接下来的斗茶就由师小怜做主,让红妃替他了:“我家二姐也是学舍里学出来的,总不至于损了六郎的好茶!”

‘六郎’笑着抹了抹额头:“娘子哪里的话,我从来是个粗疏的,烹茶也没个耐心,有小娘子替我,我乐得轻松呢!”

说罢只与师小怜赏鉴自己最近作的一幅山水,不再管茶水的事了。

红妃另一旁净了手,跽坐于低矮的茶桌旁,动手烹茶。

从焙笼里取出小巧的茶饼,茶槌敲成小块,有茶磨碾成粉末,再用丝罗蒙成的小筛子过筛,确保茶粉足够细腻。

一边做着这些事,红妃注意到茶炉水已经沸腾了,便对一旁打下手的严月娇道:“取水来备用。”

“是,姐姐。”严月娇非常顺从,其实她平常性格还挺活泼的,但在这种场合,她总是非常注意‘上下尊卑’!她的尊敬不只是给师小怜的,对着红妃的时候她也很在意细节。

茶炉上的开水注入了汤瓶之中,红妃茶粉磨的差不多了,便将茶粉舀了一勺到黑色建盏中——时人点茶,最上等的为白,绿色尚次一等!为了映衬这‘白’,茶盏自然最好是黑色了!颜色绀黑,纹如兔毫的建盏因此备受推崇。

托起汤瓶,少少开水注入,调和成膏状。确定茶膏细腻,没有不匀的情况,也没有过稠过稀的问题,红妃这才一手用茶筅,一手用汤瓶注入开水!

茶筅是竹子做的,很像刷锅用的刷子,但要小巧精致很多。这是在注入开水时用来调和茶水的工具,随着茶筅的击拂,茶水匀和,并出现白色的茶沫——这个过程是整个烹茶中最讲究技巧的部分。

斗茶、斗茶,其实不是斗茶叶本身好不好,出来的茶味是不是出众,至少主要不是斗这个。而是看点茶之后漂不漂亮!

点茶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就是之前分心在其他事情上的人,这时也转过头来瞧看点茶几人的手段。

严月娇认真看着红妃的动作,视线中带着羡慕...点茶这种事,红妃做学童的时候也是从小学的。到如今,作为优等生的她已经颇有火候,与长期浸淫此道的达官贵人相比也不差什么。

严月娇则不同,私妓的营生,哪怕是雅妓,也很难做到从小教导各项技艺。一般只有顶尖的好苗子,被老鸨寄予厚望的,这才从小下大本钱,让她们如学童一样从小学习琴棋书画,并其他百般雅事。

严月娇相比起她的母亲严二娘,先天条件要好不少,她有一张完美的鹅蛋脸,嘴巴是樱桃小嘴,看着就是个小美人。要说有什么缺点,也只有鼻子塌了一点儿,算是小小瑕疵。这样的她,若是有她母亲的才艺,成为当红妓.女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要成为妓.院里着重培养的苗子,那又有些不够了。

她也随着母亲学过点茶,但严二娘本身也不算‘专业’,跟着她学又如何能学的精到?再加上没有太多机会练习(茶叶容易得,但最上等的好茶叶也不是严二娘、严月娇母女舍得随意拿来练习的),她在点茶一道上也就是入门级。

红妃则不同,在点茶之时,她是慢着水、多次击拂,不多不少的七次之后,茶汤终成!

出来的茶汤简直就像是范例里才有的样子——汤色洁白无瑕,茶沫咬着茶盏边缘,久久不散。

这本身也是评判点茶好坏的两大标准。

见红妃这样有本事,一个客人也笑道:“小娘子好手段!别的也罢了,难得‘候汤’如此谙熟,显然是下过苦功的!”

虽然说,点茶之中最讲究技巧的是使用茶筅、注水那一段,但真正的专家却知道‘候汤’最难。所谓‘候汤’,就是茶炉煮水之时,判断水沸的情况,过沸的水会导致茶沉,而不够沸的水又会导致浮末现象,都会让点茶变的不完美。

此时煮水的器具不透明,也无法揭开盖子观察,要判断水煮的如何,全靠有经验的点茶人听声音。

红妃将茶让给这位客人,又去点下一盏茶,手上功夫不妨碍,道:“此中有诀窍,有位浸淫此道者作诗为结,所谓‘砌虫唧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瓶杯’...心得全在其中。”

对于红妃这个说法,大家听过也就笑笑——如何‘候汤’点茶高手都有过总结,但总结这东西也就是听听。虫唧唧、千车来、松风之类的声音大家都知道,但要在候汤的时候活学活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都是一说都会,一做手废。

见红妃这样轻巧熟练、举重若轻,就知道不是随随便便能做到的了。

师小怜有心让妹妹出风头,这时见大家看红妃点茶,便笑道:“我家二姐点茶有几分火候呢!别的也就罢了,分茶练过些许时日,倒是可以呈现一番,为今日斗茶多几分趣味!”

分茶是点茶玩到极致之后,一种纯粹技巧性的‘游戏’。和咖啡玩拉花一样,要在茶汤表面点出图画、文字来。这和点茶还不太一样,士大夫追求生活情趣,大都是会点茶的,但会分茶的却还是少。

这有点儿像读书人学写诗,不管写的好不好,打油诗总能作两首。但写诗这事儿往下走,成为一种以难度和技巧着称的游戏,比如回文诗什么的,那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玩的了。有的人是因为其中的难度止步,有的人则是因为觉得太多时间放在这事上不太值。

但如果有人能在这上面表现出色,又能轻易赢得其他人的佩服。

听说红妃善于分茶,这都不用想,立刻有人令红妃分得茶来!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